虽然觉得喜欢的电影已经看了不少了,一般的门道都能摸出来,可还是喜欢常经来豆瓣看短评;确实有好多些时候,所看到的、透过眼睛印在脑海里的意象,要通过其他人的"嘴"再次反刍,自己才能触碰到更深层的味道(....)。 就在我快速浏览了一众短评之后,终于尝出来片中的那些长时间定格画面是导演想要通过镜头所营造的对未知的未来——或者是对一些看似充满参照物和提示的画面——仿佛被无限延长、不知何时才能满足的期待;将期望逐渐从四边被恐惧掀起而包裹覆盖的官感直接通过眼睛投射进观影者的心里。比如其中大家最难以消化的乐队演奏的片段,多次出现,每次的逗留时间都长到让人把眼睛都快看直了。但如果仔细去窥探镜头背后导演的那对眼的话,其存在的意义也并不那么难捉摸。如果用语言转述一下这些片段让人内心产生的关联便是:You don't know what kind of note the picture will end on (不知道画面会在怎样的音符上收尾);本身是一句双关,也正好照应了从电影感观层面到情感层面的过渡。表面的效果是会让人想TM到底要唱到什么时候才会切画面?更深层传递的则是,无法预知情节发展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小计量的焦虑和压抑。 于是闭上眼一想,我们的人生历程、情感追求就是由一个个原子般的的trial所组成的:实验.试炼.审判,同时伴随着各种errors。谁都逃不掉。但如果人生存在着充满黑暗捉摸不清的道路,那相应的也会有理想化的光明彼岸。 从电影中看,西野先生应该并不是“狗揽八泡屎”的花心大萝卜,所想要的只是他心中理想的普通的妻女家庭的陪伴。片头西野找那位中年家庭妇女倾诉的段落,其实已经比较好地反应了轻易就能获得女性青睐的“超能力”反馈到他自身所产生痛苦淤积。经过反复的回应、交互、匹配,无数次“试-错“”却没达到理想的结果,未能觅得陪伴自己度过生命的情感伴侣。纵是精神世界再富裕、乐天的人也早晚会遇到储备源泉耗尽的那一天,转而开始渗出“习得性无助感”。电影没有过于直白地去表现西野这轮高挂夜空让满天繁星羞于争色的明月的背面——这本身对观影者来说也是一种奖励或者说保护;即使是令人悲伤、引人反思的结局收尾的电影,大家走出影院或者合上电脑之后,还是想能更多的记得那些明亮温暖的时刻。 白色象征着理想和纯洁,这是在人类文明较早时期就已经传播到世界大部分区域的“集体无意识"。从片中人物所穿的服装就能看出,基本上都以白色为主。唯一一次西野大面积的黑色着装是在去接前女友去泡温泉的时候;要我说的话,那是表达在他们过去式关系的非正常状态所摆放的相反符号。而恋爱分手即结束的观点,本身也是西野对爱情坚持的立场。 看到好多朋友都提到了虽然是部关于一个“近似渣男”的电影,但体验却是舒缓而温暖的。能够给人带来这样的感受得归功于电影人物塑造的出色效果。与此同时,作为电影焦点的人物之外的第二大影响受众感观的关键因素——环境渲染,却似乎是另一番风景。都说拍出了夏天的感觉,但我觉得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经过“处理”后的夏天。影片开始和结束在小女孩的家以及”西野公馆“几个主旨相关场景,都用了茂密的植被树荫把阳光完全遮挡住了,可能还用上了滤镜过滤——我看的时候就马上连接上了终结者片尾出现后来又在各后续作品中重复的警世金句”There's a storm coming"。出现了好像夏天降雨前的灰暗光线,以及配合着知了急促低沉的叫声的低气压带来让人胸闷气喘的压迫感。使用这些画面当然不是在预报说接下来马上要刮大风下大雨啦,但是toned down的手法却很高端地减少了“美化增白”效果,从对于普通人来说光鲜亮丽的故事中突出了电影之于生活的现实启示;让映画沉浸在一种适宜人们思考的颜色。 包括前后出现的两段在海边喝东西的段落,尽管可以侧面看出当时太阳很”芒“人们多少都有点眯着眼,但画面中的亮度无疑是经过处理后的,明明最后母女俩看西野升天的场景中后面酒吧的玻璃门上反映的大海的镜像波光粼粼,可西野背对大海的镜头,却似乎藏起了沙鸥翔集的明亮光景。而以一间四周没有窗户可以透光继而反射光线的酒吧门口作为一头一尾总结性对白的背景,也为画面和整部电影添上了深度。 啊还有,我刚才我又去看了一下影片最后的镜头,就是那个保持了日本电影一贯的低预算特效传统的镜头。一颗流星横贯镜头划过天际,而周围弥漫漂浮着的,是厚厚的灰色雨云。没错,是这个感觉。 PS:电影在B站看的,看到了很多之前就预想到的“放开丰叔让我来”的女性弹幕。但同时也被一些类似我擦丰叔您教教我吧或者我平时就是这么泡妹子的很容易得手的男性弹幕惊到了,气氛变得好严肃...作为男人竞争压力得多大才会逼得人失去控制发出这样的弹幕,看得我自己也感受到了时局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