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瑞典女王 Queen Christina(1933)

瑞典女王 Queen Christina(1933)

又名: 琼宫恨史 / 克丽丝汀女王

导演: 鲁本·马莫利安

编剧: H·M·哈伍德 莎尔卡·菲尔特尔

主演: 葛丽泰·嘉宝 约翰·吉尔伯特 伊恩·基思 刘易斯·斯通

类型: 剧情 爱情 传记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33-12-26(美国)

片长: 99分钟 IMDb: tt0024481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一、葛丽泰•古斯塔夫森

      人们总说,但凡美丽倾城的女子都是上帝垂青的造物。可像嘉宝这样的女人,连上帝都忍不住要俯下身,亲吻她的手背,让她享受万物的朝拜。

      1921年,她住在斯德哥尔摩那个拥挤的小公寓里,为了挣钱去做售货员,不断寻找演戏的机会。在面包广告中她不在乎形象的大口吞下奶油蛋糕,由于吃的太急差点噎到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那个时候,她的眉毛还没有高挑地遥不可及,胖乎乎的像一个小妇人,亲切温和。她在很多理发店打过工,直到现在,在瑞典仍旧有一些人骄傲的告诉游客,嘉宝曾在这里做过学徒。

      嘉宝的演艺事业开始得漫不经心,开始只是在一些短片中肆无忌惮的表演,和朋友开着车出去兜风、嬉戏,纵情大笑。

      那时候,她还叫葛丽泰•古斯塔夫森。没人认识她,很少人注意她的容貌,电影大亨梅耶更对她不屑一顾,挑剔她的腿太粗,胸部像男孩子一样,牙齿也不够整齐,可以说“毫无魅力”。为了留住导演斯蒂勒,梅耶才签下了嘉宝,周薪350美元。

      莫里斯•斯蒂勒是嘉宝的良师益友,在她还是一块璞玉的时候发现了她,几经打磨,放上了好莱坞的展台,他自信满满,知道自己镜头中的这个女人足以震惊世界。最可笑的是,当梅耶再次看到嘉宝的照片时,不顾形象的大声喊叫,“她是谁?快把她搞到手!”她如同阴霾中的夕阳散漫,全城都为她横空出世的美貌骚动起来,人们只知道她叫葛丽泰•嘉宝,仿佛这个名字就是一句咒语,打开一扇通往圣殿的大门。

      嘉宝成名后,却没有享受过片刻成功的喜悦,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躲避记者,拒绝访问,脾气喜怒无常,离群索居,不相信什么人。奇怪的是,她越是这样人们越是追逐她,各界名流见到她都无一例外的被倾倒,面对她总是紧张的不知所措。即使是英格利•褒曼功成名就多年之后,见到嘉宝却还像一个小女孩一样说不出话来,紧张的手心出汗。曾经有人回忆嘉宝走进聚会时的情景:熙熙攘攘的人群瞬时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到衣服悉悉簌簌的声音。大家不敢和嘉宝打招呼,生怕打扰到她。嘉宝就像个女王,走进来环视了一下,她总是害怕应付这种交际。人们只是偷偷看着她如鸦片般散发魔力的脸庞,放慢了呼吸,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没人觉得嘉宝不讲道理,他们总是被迷惑,一心一意的想要她开心,可是她爱的那个男人死之后,她就很少笑了。

      有些女人,一生只能爱一次,就像爆发的火山,瞬间喷发无限的能量,结束后又归于一片死寂。

      二、瑞典女王

      与其说“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不如说它成功的展现了嘉宝的魅力,只要有了嘉宝,其他的东西就要沦为陪衬。

      电影中嘉宝的出场没有鲜花簇拥,没有众人膜拜,她就像个男孩子一样一蹦一跳的跑上楼。她戴着大大的帽子,镜头中慢慢浮现出那张脸,那一刻让人窒息,仿佛发现了最珍贵的宝藏又不敢告诉别人,想要独自欣赏,这种情况实在有些尴尬。

      她应付了一脸严肃的大臣,回绝了财政大臣的调情,穿着一身便装坐在宫殿的宝座上。实际上,她即使穿着男装也没有中性化的感觉,她跨越了“美丽” 和“性别”这两个词单独存在。她的优雅不动声色,毫不张扬,但是却能震慑在场所有的人。对传说中的美女海伦的描写,无非是,她一入场所有人都止不住倒吸一口气,觉得十年的战争为此也是值得。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美貌绝不落这样的俗套——见到她谁都忍不住低下头,怀着尊敬爱慕的心情,她眉毛一抬,动一动手指就能平息一场暴动。

      在电影作品中,受人如此尊敬的女王还有凯特•布朗切特演绎的“伊丽莎白女王”(Elizabeth)。伊丽莎白凭借勇敢与智慧统治一个国家,最后的作为“圣女”把终身都献给国家有些悲壮的色彩,她以一己之力得不到世界。

      克里斯蒂娜是不同的,在瑞典连连胜利后,她却主动放弃战争,追求和平。在一群男人都在振臂高呼要为国家献身的时候,她先是讽刺了大话连篇的大主教,再来搪塞了归来的英雄,最后把眼睛放在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农民身上,他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国家说,打仗!他们就冲在最前面,多年来居无定所,生活在兵荒马乱中。这才是克里斯蒂娜要关注的人,她不和那些主张战争的人争论,只是掷地有声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胡说!荣誉。
      战旗和军号,这些夸夸其谈的背后是什么?
      死亡和毁灭!一群颓废的人所取得的胜利。
      瑞典的胜利是建立在欧洲的痛苦之上的,
      孤岛将成为一片死海。
      我告诉你,我不再需要了。
      我想要和平,我也将要得到和平。”

      电影把难题不断抛给女王,伯爵的虚情假意,政治婚姻,宫廷纷争,民众的聚众闹事。而女王总是从容优雅的解决一切事情,虽然有的时候她也会闹一点小脾气。有个大臣不得不当着女王抱怨,“您总是优雅的拒绝人,让我不知觉的接受,然后又懊悔不已。”当所有人都因为群众暴乱要闯进皇宫大惊失色时,只有克里斯蒂娜从容的让他们撤走军队,把群众放了进来,一个人站在楼梯的尽头等待激动的民众,她说她不用怕自己的百姓,她毫无畏惧。

      偶尔她也会因为不顺心的事情意志消沉。那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她的侧脸靠在冰冷坚硬的墙壁上,看向窗外,对着老仆人埋怨,想一个人呆着。可以看到她眼睛里汹涌澎湃的骚动和拒人千里之外的逃离,当你离她更近一点时,她总是逃得更远。克里斯蒂娜自言自语地说,“又下雪了,老是下雪。雪就像一片宽广的海,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出来,也许会迷失,最后忘掉这个世界和她自己。”这句话深深震动着我的心,这个画面属于嘉宝,是女王,也是嘉宝。她用一生在这个世界摸索,逃跑,哪怕在电影中她都从不看镜头。晚年她也感叹过也许能结婚是件好事,却又不能忍受两个人的生活。他们总说,她就像只纤细的蜂鸟,偶尔停留在你手中,旋即又飞走了。

      影片末尾,克里斯蒂娜举着蜡烛穿过高高的殿堂,巨大的建筑映衬得她那么渺小,就像穿梭在世界中的嘉宝,苦恼的坐在黑暗中的宝座上,拥有了一切还郁郁寡欢。她总是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活在别人现象的世界中,就像一个符号,女王或者女神,或者只是一个普通的瑞典女人。

      三、她将得到世界

      “我想要和平,我将要得到和平”。

      克里斯蒂娜说这句话的时候,君临天下,不怒而威,她一直都是这样,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是爱情,爱情该如何得到呢?

      嘉宝给了无数人恋爱的感觉,不管是电影还是生活中,但是她本人体会了多少呢?

      “茶花女”(Camille)中,她是法国名妓玛格丽特•戈蒂埃,为爱奉献,用生命镌刻在阿尔芒和世人心中;“安娜•卡列宁娜”(Anna Karenina)中,她为爱舍弃一切、失去一切,用车轮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野兰花”(Wild Orchids)中,爪哇王子为她倾倒;“神秘女人”(The Mysterious Lady)中,她演绎一个由普通农村姑娘一夜成为著名女演员的女子,却为了一个逃兵的爱情舍弃到手的地位和金钱。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曾说过,“我一生中只有三次恋爱的感觉,遇到嘉宝是其中一次。”

      塞西尔•比顿说,“看到嘉宝,我感觉自己被猛击了一下,似乎一个人正对着我打开了炉火的门,我喘不过气来……”而嘉宝,她的爱很早就死去了,她只是喜爱,淡淡的回应着比顿,“在认识你之前,我从来不用口红。”只要这一句,也就足够比顿欣喜不已。

      被大雪拦在小旅馆中的克里斯蒂娜遇见了爱情,在得知安东尼奥想和她一起住时(他那时还以为她是个男人),脸上的表情在喜悦与害羞还有害怕之间不停转换,我几乎都能感觉到她加速的心跳,也跟着不安起来。后来,她在那个房间认真而深情地抚摸着每一个摆设,想要记下这里的点滴细节,以供以后回忆,对她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活着。那一组长镜头一直跟着嘉宝,观众会不自禁的安静看着她,享受她的绝代风华。

      在航船上她抱着临死的安东尼奥,当他死去的时候,她先是无助的看着周围的人,看到别人遗憾难过的表情才扑倒在安东尼奥的身上久久不起,谁又知道,她只不过是一个无助的小女孩。

      最后,她屹立在船头的镜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对我来说,那更像是对女王的加冕,从那一刻起她不再沾染情爱,爱情随着安东尼奥死去了,化成了墓碑上那寥寥几个字——葛丽泰•嘉宝,这是她足以傲视天堂的名字。

      而嘉宝,则成为了万千人心目中永远的至尊女皇。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2. 你总是把我喜欢的嘉宝错说成格蕾丝·凯利
    你总是说你喜欢的是奥黛丽·赫本
    你总说她们有女神的高贵气质
    我不知道为什么 她们的确很美 而且美得很纯净 可我就是不喜欢她们的纯净 会不会太乏味了?圣洁的只是天使 她们只是小女孩 是凡间的精灵 可绝对不是我的女神
    我的女神眼神中透露着隐忍 笑容中带着疲惫 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是高傲 她的目光将永远望向无边的远方
    她能成为女神 正是因为她不再圣洁 她经历过人间最痛苦的童年 有一个孱弱的父亲 13岁就要出去工作养家 尽管她的梦想会让所有人讥讽 可她依然相信自己可以超越自己的阶级 达成自己的梦想 因为她坚信自己是女王 因为童年的阴影 她瞧不起一切男人 所以注定了她孤独的内心 或者说是种姿态
    《瑞典女王》是部嘉宝的电影 在那个演员可以左右导演的年代 这部电影是完全按照嘉宝的意志来创作的 甚至和史实有严重出入 在和米高梅15年的合约里 女神不知道被米高梅逼迫演过多少次荡妇和妓女 因为米高梅很清楚这个被他们塑造成“世界上最美的荡妇”的女神的商业价值 而这次 她终于有了机会做一部自己的电影 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视表演为生命的她在这部电影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 尽管这部电影当时票房并不理想 却把嘉宝永恒地底格在了女王的位置上
    看完这部电影 我再次肯定了那个年代的演员表演基本功非常扎实 关锦鹏说过“阮玲玉的肢体语言是现在的女演员根本达不到的” 嘉宝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演员是在用全身来演戏 她的表演天赋是她很容易能体会别人的内心 加上早年被生活所迫的痛苦经历 这让她充满了沧桑和超越之美 这种美不管是摩纳哥王妃还是什么公主都无法比得上的 我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比嘉宝更完美的女人 而且她的完美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得到的 这就更让我崇拜了
    这部电影中处处都是嘉宝的影子 嘉宝早起后也会用冰块洗脸 她也从来不缺情人 她也喜欢穿男装 她也独自终老
  3. 这是一部很恢宏的电影,嘉宝对于这样一个大气的人物,诠释得如此驾轻就熟,给我的惊喜真是非常大的。

    影片杜撰了一段17世纪中叶,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罗曼史;尽管片中涉及到皇宫的情节和场景十分多,但嘉宝幽默自如的表演使全片看起来毫不沉闷。

    前任瑞典国王战死沙场,6岁的小女王克里斯蒂娜继承王位。这个从小被当作男孩教养的小姑娘,幼年就表现出皇室威严和王者气概。时光荏苒,小女王渐渐长大,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她日理万机,劳心劳力,日常一直男装。老臣和主教都在催促她同堂兄——前线大功臣查尔斯亲王成婚,而同时,财政大臣马格纳斯觊觎女王的美貌与权势,时常搅扰她。

    一次女王微服出游,与马车遭陷的西班牙特使安东尼奥(约翰·吉尔伯特饰)偶遇。安东尼奥误把女王当作俊朗的少年;两人在旅店又一次会面,谈得甚为投机,恰巧旅店客满,老板建议两人同租一屋,事就这样成了。

    之后面临的一系列情况就不用赘述了;最后当女王终于卸下一切束缚,策马飞奔向情人时,却迎来情人已决斗而死的噩耗。

    尽管仍旧不出所料地是好莱坞典型的八卦电影,但嘉宝的演出是极为经典的。

    一开始,女王气宇不凡的男装造型就夺过了我的眼球;那样豪放不羁、聪慧过人、富有个性,而又并不太过男性化,那种大气与魅力,都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我一向崇拜能干又聪明的女子,嘉宝在这一点上已将我的好感提升了一半;而女王在胜仗之后的一次朝见上,询问一位充军的农民老大爷时所表现出的君王的仁爱之心,更使我欣赏不已。

    以前看过一段评论,说嘉宝总能使她的男主角显得愚蠢无比;这次也不例外。吉尔伯特的确不令人欣赏,即使在嘉宝男装的时候,他就给比下去了。旅店中客人为女王去年有几个情人争论不休,几近拔刀相向,女王果断地站起向空中放枪,并用夸张近一倍的数字来调侃,这情景太有趣了。后来两人相互脱帽行礼的情景,嘉宝表现得就像一个真正的大男孩,可爱极了,尤其是把帽子“唰”地一下扔到钉子上时。当然,最动人的是女王脱去外衣,显露出女性的特质,在惊诧万分的安东尼奥跟前,含蓄地羞涩的样子,有种形容不出的美。

    这很容易使人联系起先前女王把穿着长睡衣的身子塞进长裤的情景;以前只在《鹿苑长春》里看到小乔迪这么穿过,我还担心过这样裤子里岂不是会被塞得鼓鼓囊囊的,真有意思。

    而那个经典镜头:女王将右脸颊靠在枕头上,深情凝望炉火边的安东尼奥,却并没有太激动我的心,尽管宝宝的眼睛大又美。

    另一个经典画面,就是女王在宝座上偎着烛台的情景。

    我真庆幸当年没有让劳伦斯·奥利弗来演安东尼奥,那简直不能想象。当年奥利弗为此还公然指责过嘉宝,说她只想到自己。他就不想想自己是不是合适;而且即使嘉宝确有私心,也因为不由吉尔伯特来演,她没有激情。

    影片的结尾是震撼的:安东尼奥在女王悲痛的注视下死去;船长问女王是否继续航行,女王毅然说了声:“出发。”,然后独自一人缓缓走向船尾;风吹起她的头发,她的眼神坚定而肃穆,脸上的血肉传达出一种异样的涵义,我们甚至可以从她的眼睛洞察到她内心深处。如果西方人也有“哀莫大於心死”的说法,我想此时是印证了。

    在电视机的小屏幕上看,尚且有这样的感染,想象一下若是影院的大银幕,会是怎样的感动。

    片中不乏幽默的细节,还有结尾那个米高梅式的“巧合悲剧”。有资料说嘉宝为了演好女王,曾经回祖国瑞典大量翻阅有关资料,悉心研究;再结合传记里所说的那段时期美国谣言四起,以及“Garbo Return!”的广告词,一切昭然若揭。而且,嘉宝原先的姓氏古斯塔夫森,似乎与皇室的姓氏是一样的呢。

    真正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其实长得其貌不扬,然而却是历史上仅次于埃及艳后的一个传奇女子,而且的确是自己宣布退位的一位女王。也许正如片中安东尼奥对女王所说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暴风雪肆虐的国度,还有手捧班卓琴向情人奏小夜曲的画面,如同在温暖的西班牙那样。就是这样的气候才造就了这位非凡的女王罢。当然,也造就了我们的嘉宝和褒曼。
  4. 《瑞典女王剧照》,女王退位

    电影《瑞典女王》中,符合史实的几乎只有女王退位这一段。整部电影更像是披上历史外衣的好莱坞爱情悲剧,大多数人物都是真实的,大多数情节出自编剧之手,而非历史。

    瓦萨家族

    自古斯塔夫·瓦萨1523年率瑞典摆脱丹麦控制,从卡尔马同盟独立以来,宗教冲突的阴云便在瓦萨家族的头顶盘旋。这种处境并非家族的主动选择,而是时代洪流的席卷。1517年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最先波及的就是德意志诸邦和北欧各国。

    16世纪初期的卡尔马联盟

    瓦萨当政后,马上放逐了亲丹麦的瑞典天主教大主教古斯塔夫·特罗勒,并写信给时任教皇克莱门七世,要求任命其提名的大主教人选约翰内斯·马格努斯。教皇严词拒绝,此举正中瓦萨下怀。他一举让瑞典脱离天主教会,并没收教会在瑞典的各处教产。1526年,瓦萨支持下,瑞典语版《新约》圣经译成。

    其子埃里克十四世继承的是国本未定的瑞典。天主教会虎视眈眈,新近臣服的贵族们对王室余怒未消,与丹麦的“北方七年之战”继续消耗着瑞典王国。为了阻止弟弟约翰与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公主凯瑟琳·雅盖洛(Catharine Jagellon)的婚姻,埃里克将弟弟囚禁在格里肖姆(Gripsholm)堡中。凯瑟琳赶来和约翰共度艰难的铁窗生活,说服他接受天主教信仰。1568年,埃里克的兄弟们强迫他逊位,经过6年的囚禁,他在国会和新王的命令下被处以死刑。

    瓦萨王朝系谱

    约翰三世在妻子凯瑟琳的劝说下,皈依天主教。但在凯瑟琳死后,约翰第二次婚姻为他迎来的是信奉新教的古尼拉·比尔克,在新妻子的劝说和对处死哥哥的内疚感中,约翰再次回到路德派信仰。

    约翰和比尔克的儿子西格蒙德三世于1587年8月,被选做波兰国王。五年后,他继承了瑞典的王位,此时他身在波兰。新王信奉天主教,这直接引发了瑞典的宪法危机。此时,卡尔公爵当机立断,召开国会,出席会议的有300位教士和300位教外人士——包括贵族、市民、矿工和农民。国会重申1530年的《奥格斯堡信条》。宣布除路德教派外,其余宗教一律不容许存在于瑞典境内,唯有正统的路德派教徒可被指定担任宗教或政治上的职务,又声称只有在西格蒙德接受这些原则后,他才可以在瑞典加冕,同时承认卡尔公爵在国王虚位时担任摄政。西格蒙德亲帅5000人袭击瑞典,两次战役后,波兰军队被卡尔击败。1599年,瑞典国会废除西格蒙德的王位,卡尔继位,称卡尔九世。

    1530年奥格斯堡信条的签订,Christian Beyer绘

    卡尔即位后建立卡尔斯塔德(Karlstad)、哥德堡(Gteborg)等城市,重振本国的贸易与工业。在与丹麦的卡尔马战争未尽之时,卡尔便魂归上帝。临终前,他手抚儿子的头说:“他将完成我的未遂之志。”

    卡尔的儿子便是“北方雄狮”,新教同盟的保护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9岁时他开始参加瑞典国会,13岁时接见各国大使,15岁时他治理一个省份,16岁时参加战争。18岁执政后,他用100万泰勒换取了与丹麦之间的和平,稳定新教阵营。随即与俄国签订协议,控制了波罗的海诸港。在与波兰的战争中,他像克伦威尔一样,用信仰鼓舞士兵。最终,他以新教保护者的姿态,在1630年投入已经震荡欧洲多年的三十年战争。

    阿道夫在临行前向国会做了一次告别演说,如同预知自己的死亡一样,这次演讲令人动容。1632年11月6日,阿道夫率部冲入吕岑的战火和浓烟中,上帝在此将他的灵魂接去。

    1632年11月6日古斯塔夫·阿道夫殒身吕岑,Carl Wahlbom绘

    命运如此武断,如此残酷,瑞典王国的前途、新教同盟的胜败、北欧雄狮的英明一瞬间转移到阿道夫的独女身上。这时的克里斯蒂娜只有6岁。

    先王的未尽之志,没有成为鼓舞克里斯蒂娜的力量源泉,反倒成为她的重负。她得到如同父亲一般的良好教育。为了增加底气,她像男人一样说话和行事。然而,执政10年间,她除了学问的增长,除了在笛卡尔等人身上耗费钱财外,在军政事务上几乎碌碌无为。执政10年后,克里斯蒂娜28岁,她已经和国会谈判完成,准备退位。

    女王退位

    1654年,女王克里斯蒂娜的退位,并非如电影所述,仅仅出于女王对和平的热爱、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更是源于深埋女王内心,贯穿其家族血脉,印刻于17世纪欧洲的宗教之争,新教和天主教的争战。

    早在女王退位前的数年,当克里斯蒂娜与欧洲各路哲学家交往,学习各家哲学思想之后,她的心中就萌发出改宗的念头。

    女王与笛卡尔交谈(右边的桌子),Nils Forsberg 绘

    也许是出于医生伯德罗特(Bourdelot)的影响,也许是路德宗的教义对她来说过于肃穆、坚韧,或者如她自己所说:“一个人不信天主教,他如何能成为一个基督徒?”最终,克里斯蒂娜决定背弃自己的信仰,背弃父亲古斯塔夫·阿道夫为之奋战多年并为之殒命的新教事业。如今父亲的遗体和心脏安葬在斯德哥尔摩的骑士岛教堂。她决定活得像一个现代人,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自己的家族、传统和血脉。

    50年前的1604年,瑞典国会通过了一条继承法案,明文规定瑞典的王位将由瓦萨家族中信仰已定为国教的路德教派的男女成员继承,同时规定一切反对上述宗教者均不得在瑞典居住或置产。依据这一法案,克里斯蒂娜不仅必须放弃王位,而且要离开她的祖国。

    信仰的隐秘争战,违背父亲的内疚感让她的灵魂备受折磨。长时间的阅读,极少的睡眠损害了她的身体。

    长久以来,克里斯蒂娜供养门客,对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出手阔绰,耗费资财、赏赐王室土地,致使国库亏空。在位10年间,女王册封了17个伯爵、46个男爵和428个低级贵族,并卖掉或抵押了价值1,200,000里克斯的财产,以缴付他们的俸禄。10年内,贵族家庭从300户升至600户。增加政府开支的企图让她与国会分道扬镳。

    大部分贵族起而反抗她的政策,并在1651年爆发针对女王的叛乱。叛乱的火焰很快被扑灭,叛乱的领袖也被处死,但由此变得旺盛的怨气却危险地在瑞典蔓延。当年8月,女王向枢密院提出退位请求,前摄政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Axel Oxenstierna)为首的枢密院没有答应,并说服女王继续在位。

    女王肖像,David Beck绘

    很快,克里斯蒂娜病倒了。发烧、肺炎,好几次竟昏厥过去,有时失去意识达一个小时之久。疾病的爆发经常将人引向最终极的思考,克里斯蒂娜在病中重新确认了自己的抉择。

    1652年,她秘密遣送了一位葡萄牙公使馆的随员前往罗马,要求耶稣会教士到瑞典来和她讨论天主教的神学。教士们化装进入瑞典。克里斯蒂娜向耶稣会的教士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神学问题。她问他们上帝是否存在?肉体死亡后灵魂是否还能继续生存?除了从实用的观点来看,是与非之间是否有真正的分界?如果我比你们想象的更接近于变成一位天主教徒,你们作何感想?

    此后,女王与国会进行了讨论,她希望说服国会,在自己退位后,接受表哥卡尔·古斯塔夫为瑞典王位的继承人。谈判并非黑白分明、一刀两断,涉及诸多细节,一直到1654年6月6日,女王最终在国会面前,正式退位。

    自此往后,在她的名字前面,就不必加上女王二字,她又做回了克里斯蒂娜。她自幼在战争的炮火声中长大,却不善战事;在摄政乌克森谢纳的辅佐下成长,却不善政事;先王、母亲纯正的路德宗信仰,不曾让她变得虔诚。她退位后,由古斯塔夫·瓦萨开创的瓦萨王朝正式终结,瑞典也逐渐丧失了新教保护者的地位。

    退位后漫游欧洲

    退位后,国会决议供给克里斯蒂娜未来的生活费用,允许她继续保有她的侍从。

    退位后第五天黎明时分,克里斯蒂娜离开了斯德哥尔摩。在努古平(Nykbing),她停下来看望了她那虔诚的母亲,勃兰登堡的玛利亚·伊丽欧诺拉。这是她与母亲的最后一次会面。1632年,她失去的是丈夫的肉身,这一次,她失去的是女儿的灵魂。一年后,母亲在病中死去。

    旅途中,克里斯蒂娜感染了肋膜炎,这次生病,好像是最后诀别前的一场仪式。不久后,她便康复了,于是继续向南方进发。在到达哈尔姆斯塔德(Halmstad)后,她写信给伽桑狄,赠送他一笔年金和一条金链。随后,她接到瑞典新王卡尔十世的求婚,她拒绝了,就好像1649年2月26日她告知国会她不打算结婚一样,她不希望婚姻成为自己纵情的障碍。在瑞典和丹麦的边界处,她化妆成男子,化名多纳(Dohna)子爵,乘船前往丹麦。

    《瑞典女王》中着男装的克里斯蒂娜

    经过丹麦后,她来到汉堡,并且令人震惊地居住在一位犹太商人家中。经过信奉新教的荷兰时,她继续使用化名。到达天主教堡垒安特卫普后,她以真实身份示人,并受到利奥大公、波西米亚的伊丽莎白等人欢迎。在布鲁塞尔,她受到民众礼炮、烟火的欢迎,再此悠游一番后,克里斯蒂娜在除夕晚会上,私下宣称放弃路德宗信仰。

    最终,在因斯布鲁克,她正式接受天主教的崇拜仪式。一起改变的还有她的名字,此后,她不再叫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瓦萨,而叫克里斯蒂娜·亚历珊德拉,一个天主教徒的名字。直到如今,查阅天主教百科全书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找到“Christina Alexandra”这个词条。

    进入意大利后,欢欣的天主教徒为她准备了一系列欢迎仪式、宴会和庆典。新教堡垒瑞典的女王叛变到天主教世界,这样重大的胜利当然值得庆祝。1655年12月19日,克里斯蒂娜在万众期待与瞩目中抵达罗马。翌日,她拜会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亲自欢迎他。在梵蒂冈停留3天后,在高级教士卫队的护送下,克里斯蒂娜骑着一匹白马,昂首通过凯旋门和波波洛城门,在市民的夹道欢呼中进入罗马城。

    1656年8月28日,在巴贝里尼宫恭迎克里斯蒂娜,Filippo Lauri, Filippo Gagliardi绘

    1656年7月,克里斯蒂娜访问法国的情景与此相似,吉斯公爵更是对她的外貌、身材、修养和学识大加赞赏。在法国,18岁的路易十四在贡比涅欢迎她。而后则安排她下榻在卢浮宫国王的官邸之中。伏尔泰夸奖她:“没有一位女人的智力抵得过她的。”

    在这些半官方的活动结束后,克里斯蒂娜要不是在欧洲天主教国家游历,造访僧侣、学者、艺术家,参观博物馆、艺术厅、学院和遗址。要不就是在罗马的柯西尼宫中,沉醉于盛大的沙龙活动。欧洲各处的主教、学者、画家、音乐家、外交官都慕名而来,她接待过巴洛克音乐大师亚力山德罗·斯卡拉蒂,阿尔卡恩格勒·柯里利将自己所创作的奏鸣曲献给她。她的沙龙里,搜集了许多珍贵的绘画、雕塑、图书手稿。

    在罗马,在天主教的核心地区,在教皇的脚边。克里斯蒂娜实现了她在遥远、寒冷的瑞典无法实现的理想。

    瑞典与波兰开战后,瑞典国会不再拨给克里斯蒂娜津贴。这使得克里斯蒂娜在1660年和1667年两度返回瑞典,争取财源。最终,国会重新拨款。但是,克里斯蒂娜竟然在自己的寓所大肆公开庆祝新教皇克莱门九世当选,遭到瑞典民众袭击,只得落荒而逃。

    1668年,对退位似有悔意的克里斯蒂娜派人到华沙争取波兰王位,被波兰会议拒绝。(其伯父西格蒙德三世于1587-1632任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

    1685年,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后,克里斯蒂娜公开表示谴责。但沙龙女主人言辞的谴责远不及女王的军队。在关于废除《南特敕令》的历史记载中,克里斯蒂娜的谴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南特敕令》原件照片

    1689年,克里斯蒂娜死于肺炎,教皇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安葬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1702年,克莱门十一世下令为克里斯蒂娜立纪念碑,以表彰她的皈依使教宗预见瑞典终会归回天主教,也感激她为罗马文化贡献良多。纪念碑置于大殿内厅,由艺术家卡洛·方塔纳(Carlo Fontana)建造。克里斯蒂娜的头像戴着王冠,以圆形金铜大奖章衬托。下面的三个浮雕分别象征:她让出瑞典王位并在因斯布鲁克弃绝新教、蔑视权贵、信心战胜异端。

    克里斯蒂娜纪念碑

    另外一位教皇亚历山大八世对克里斯蒂娜的评价则是:没有领土的女王、没有信仰的基督徒、以及不知羞耻的女人。

    参考资料
    • 威尔·杜兰特《文明的故事》
    • 天主教百科全书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原文首发于知乎专栏“幸运儿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