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仇恨谜林(台) / 仇恨透视(港)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NMR
导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编剧: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马林·格里戈利 朱迪思·斯泰特 马克里娜·巴勒迪亚努 奥尔索利亚·摩尔多万 拉兹·安德烈 约瑟夫·比罗 奥维迪乌·克里桑 佐尔坦·迪克 切拉塞拉·约西费斯库 安德烈·芬蒂 巴克斯·米克洛什 阿林·潘克 Victor Benderra Amitha Jayasinghe Gihan Edirisinghe Nuwan Karunarathna Kovacs Levente Jr. Varga Csilla Orban Attila Boros-Piroska Klara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 2022-05-21(戛纳电影节)
片长: 127分钟 IMDb: tt1855018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文章首发于:
以《四月三周两天》勇夺金棕榈、《毕业会考》又捧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早已成为罗马尼亚影坛公认的大师,疏离式的审美、冷漠的叙述方式和对社会悲悯的观察,为其作为带来丰厚的人文气息。此番携新片《R.M.N.》再度入围主竞赛,甫一公布入围名单,这过于简洁的片名,一度令影迷摸不到头脑,而字母组合又难免与“罗马尼亚人”的英文拼写Romanian产生联想,因此令人更加好奇,这标题究竟有何具体含义?
实际上,R.M.N.是罗马尼亚语中Rezonanta Magnetica Nucleara的缩写,故本片的中文译名便改为了缩写代表的具体含义:《核磁共振》。蒙吉在本片中继续对罗马尼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和非常人性化的探索,展现了这个最后一批加入欧盟的国家之一(罗马尼亚于2007年与保加利亚一起加入)的社会中,各类群体的身份与民族归属问题,以及由此蔓延的种族主义情绪与仇外心理。
蒙吉将镜头对准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为背景的一个小镇,这是一片处于不同国家和语言碰撞的十字路口的土地,许多居民在国外工作,特别是在德国。这个地区在不同时期居住着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和德国人,他们在片中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在放映时,蒙吉用白色、紫色和黄色来代表不同的语言的台词。
影片最开始时,马蒂亚斯的小儿子鲁迪在一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穿过一片森林,却他看到了一些令他恐惧的事物,让他感到害怕和哑然。这个小事件隐喻了一个受外来者的恐惧困扰的地方,之后,我们看到马蒂亚斯因为殴打了称呼他为“吉普赛人”的德国工厂的老板,便逃离了德国,回到了罗马尼亚。他的回归是《R.M.N》中几条叙事线索之一。
马蒂亚斯是当地人,但是当地的斯里兰卡工人却被当作不受欢迎的移民,这是一种讽刺的侮辱。片中身份和民族归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人物,直到他们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爆发。
马蒂亚斯的回归并不完全受欢迎。前妻的安娜让他睡在沙发上,夫妻俩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因为方式迥异而争吵(马蒂亚斯认为他“必须像个男人”,不能被一味被恐惧所支配,而母亲则坚持陪他一起睡觉,并拒绝让他独自去上学)。因此,马蒂亚斯开始找上之前的女友琪亚,她是村里的匈牙利裔,已经离异。
琪亚成为了不断推进的情节转折的主要主角。她是一个大提琴爱好者,片中数度使用《花样年华》中的经典配乐《Yumeji’s Theme》来作为她练琴的曲目。她的日常工作是经营当地的面包厂,面包厂的扩招是她不断招聘斯里兰卡年轻人的主要理由,但这背后则是公司老板出于拿到欧盟的经济补贴的考量。琪亚可以说是小镇上最国际化的人:她至少会说四种语言,并且非常照顾这些新近的移民。
招聘外来人逐渐发展成为影片矛盾冲突的核心——面包厂需要工人,但当地劳动力流失严重,去其他国家可以获得更多报酬;且当地人无法接受这份工作,因为薪水低、工作劳累,更愿意通过社会补助来维持生计;当面包厂招来移民时,却又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排外情绪与种族主义心理。
蒙吉的剧本讲述了两人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对马蒂亚斯来说,这包括努力与他年轻的、不会说话的儿子鲁迪重新建立联系,同时照顾他那出现神经系统问题父亲奥托老爹,后者在一天早上于养羊场晕倒后,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对奇拉来说,她既要招揽工人维持工人运作,又要处理由此引发的居民抗议。
但实际上,这个小镇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但蒙吉的高妙之处在于,它实际上从未被命名——它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甚至来自其他国家的欧洲人后裔(他们以前也曾处理过类似的反“吉普赛”情绪)在此共存。
蒙吉作品中的矛盾和情节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细致铺陈,而绝非靠一惊一乍的动作强硬推进,因为片中所有的举动都扎根于这种表面和谐共存、背地暗流涌动的现实。在本片中,他继续与《毕业会考》摄影师图多尔·弗拉基米尔·潘杜鲁合作,宽大的主镜头既捕捉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地风光,并在蒙吉大师级的调度功力之下,演员能够在不加剪辑的长镜头中完成他们的表演。
这样的方法在关键时刻有奇效——一场市政厅中展开的公民辩论,堪称全片的高潮,也是蒙吉无愧为大师的体现。这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戏仅有一个镜头,且机位和视角基本处于固定状态。马蒂亚斯和琪亚与其他几十个村民一起辩论是否禁止外国工人,每个人和他们的母亲、姐妹、祖母和祖父都在发表意见,这场戏中,每个人的座位、在画面中处于的位置、彼此发言的顺序甚至是说话的语速都至关重要,稍不留意就会拖乱影片的节奏。
最重要的是,借助这场公民辩论,他完成了对这片地区乃至罗马尼亚社会的断层扫描:当地劳动力极度短缺,是因为不想在小镇工作而选择去其他欧盟国家,却难以摆脱被歧视的遭遇;如果赶走移民劳工,面包厂便难以维持生计,影响当地经济,但实际上面包厂招揽移民,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欧盟的补贴;同时,面包厂经营的大部分利润都被管理者拿去买豪车,工人们累死累活只能拿最低工资;而如果将他们留下,他们也会像那些在外的当地人一样被歧视,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蒙吉借这场大戏,展现了同一事件下人们相互冲突的意见,尽管片中他们拥有多种语言对白,但只用一种语言进行思考:“外来者会夺走属于我们的东西”。
人类在面对种族、阶级、经济或国籍的差异时,做出这种二元性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双重标准,这种变化基于,你究竟站在哪一边?就像影片结尾,马蒂亚斯背对着观众,举着枪面对那些在村庄附近的森林中游荡的山熊,这是蒙吉的一道抛给观众的问题:他究竟要不要开枪?从法国来的生态学家们认为,山熊们对自然环境具有生态价值;但这里的人们却认为它们对社会的安全来说是一种威胁。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标准是什么?你究竟是在“家”外面还是里面?
琪亚仍旧可以逃离并在国外找到高薪工作,当当地的经济被耗尽,其他国家的人来到这里取代他们时,人口的转移就此发生。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其实从来没有完全呆在家里。而在这个连名字都无的小镇、在罗马尼亚(RoMaNia),“家”从来没有被明确定义。
「文章约 4000字,关键词:梦二主题曲|全景敞视主义| 想象的共同体」
蒙吉导演在去年第60届纽约电影节上说,
“每个导演都会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下一部电影自己要说什么。
在众多的电影项目中他选择了《核磁共振》,
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源自真实事件,
更是因为这个故事对于当下非常重要,
并且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看影片的前三个场景。(村庄、屠宰厂、车间)
电影的开篇通过主角儿子的视角,
蒙吉为整部影片建立了背景基调。
在一个被森林环绕的闭塞村庄,
恐怖黑暗的气氛潜藏在森林中,
而我们还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这相当于是影片的一段序曲,
之后片头字幕和片名出现——故事正式开始。
接下来影片分别为我们展现了
两位主角皆然不同的生活环境。
擅长自编自导的作者型导演蒙吉,
这次在真实事件启发的基础之上,
虚构了两个人物:马蒂亚斯 Matthias 和奇拉 Csilla。
Part 1 :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
阴冷的屠宰场、待宰的羔羊、麻木的工人。
生产线一旦被启动,工人就像被上了发条一样,
被迫跟着流水线重复机械性的劳动,无法停歇。
直到工厂管理员,按下流水线的暂停键。
你可以想象这不是马蒂亚斯第一天在这里工作,
对于监工催促的不耐烦,
被骂是吉普赛人的愤怒,
是他长期积压在心里的怒火。
他急着从德国工厂跑出来,
脱了工作服连外套都没有。
想要表现一个人物的窘迫,
只需要在冬天不给他外套。
扔掉帽子马蒂亚斯迫不及待地摆脱了
一个打工人的身份,踏上了回家的路。
导演蒙吉在映后的采访中提到,
这部影片的其中一个主题有关「生存」。
马蒂亚斯在德国屠宰场打工的卑微,
与他回到家里教育儿子,
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父亲教育儿子:没有武器,就离野生动物远一点)
马蒂亚斯懂得如何在野外生存,
无论是打猎还是打架都是一把好手,
可惜当代社会已经不需要这些传统的「生存技能」了。
他想要生存下去,
只能选择在村子里揉面包,
或者跑到德国去宰羊。
这样的成人礼是残酷的,
更是对男性力量的阉割。
马蒂亚斯宁愿去做矿工,
可惜周围的矿已挖空,树已砍光。
无论是在女老板的剥削下打工,
还是被矮小的德国工头歧视,
对于马蒂亚斯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他只能在妻子和儿子面前展示权威。
他告诉儿子爷爷的祖先是700年前
从卢森堡一代迁徙到这里的,
他希望儿子强大起来,学好德语。
我们可以感受到马蒂亚斯
希望儿子融入怎样的群体。
蒙吉非常喜欢卓别林的电影《Modern Times》( 具体见蒙吉在CC衣柜选碟那集)
他对一个人如何在流水线上失去个体性耿耿于怀。
影片后期当爷爷去世后,祖孙三代抱在一起,
就像是人一生的三个阶段,
他们仿佛有着相同的命运。
村子里其他的男性也是一样,
当性别优势不再是生存优势,
每个人都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螺丝钉,
随时都可以被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替换,
一种恐惧与不安的气氛漂浮在空气里,
人们只能借助球赛和打架来发泄,
然后把愤怒和不满都投向外来者。
关于马蒂亚斯我们先聊到这里,
接下来是蒙吉虚构的第二个人物,
也就是和马蒂亚斯相对应的,
面包厂的经理人奇拉。
——————————————————
Part 2: 奇拉与她背后的野兽
如果马蒂亚斯是流水线工人的代表,
那么奇拉就是站在玻璃背后的监工。
而在她的上面,还有工厂的女老板。
影片还特意用办公空间去对应这些关系,
我觉得特别有趣,导演设计地非常用心。
奇拉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她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老板,
只是工厂不是她的而已。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
自己就不拿自己当打工人了,
直到资本家最后反悔约定,
她的幻想才不攻自破了,
这个公司不是她说了算,
她只是老板的眼睛和手。
这里必须展开一下,有关全景式监视的工厂车间。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全景敞视主义》一章里提到:
“全景敞视建筑的主要后果:在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确保权力自动地发挥作用。这样安排为的是,监视具有持续的效果,即使监视在实际上是断断续续的……这里有一种确保不对称、不平衡和差异的机制。因此,由谁来行使权力就无所谓了,随便挑选出的任何人几乎都能操作这个机器……”
“它是一种在空间中安置肉体、根据相互关系分布人员、按等级体系组织人员、安排权力的中心点和渠道、确定权力干预的手段与方式的样板。它可以应用于医院、工厂、学校和监狱中……它能减少行使权力的人数。”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米歇尔·福柯
一面玻璃墙自动把工人与监工对立起来,
对于老板来说,员工就像是抽象的数字。
30人以上的公司,可以申请欧盟补助。
30人以下的公司,可能盈利空间不足。
如果面包厂与本地人发生冲突,
10年的努力可能白费,还会有银行债务。
这一切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抽象数字。
这是一场要么挣钱、要么亏钱数字游戏。
在成本和利润的精心计算下,
老板会毫不动摇的只给工人最低工资。
那句2018年之后就没有拖欠过加班费,
更是直接显露了在这之前的薪资情况。
奇拉只是没有坐在老板的位置上,
不然她会和老板一样坚持和冷血。
影片里出现了好几次「野兽出没」的招贴画。(商店和警察局)
一般「有熊出没」的警示海报都是这样的,
但蒙吉没有使用单只的熊向你扑来的画面,
而是特意画了一张「两只熊对垒」的海报。
这里请允许我过度解读一下。
在我看来,这两只熊都不是森林里的野兽。
一只是剥削工人的资本家,是披着人皮的熊。
一只是种族歧视者装扮的,是披着熊皮的人。
整部影片的矛盾,更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对抗。
为此,蒙吉导演还特意消除了
「正义和非正义」的二元对立。
每个人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资本家表面上帮助海外劳工,
其实只是单纯的需要廉价劳动力。
当村民抗议他们碰面包时,
女老板甚至想到「带手套」这招儿来「和稀泥」。
当村民抵制她的生意后,
她立即把海外劳工送走了。
资本家没有任何立场,一切以利益为准绳。
——————————————————
Part 3 : 暧昧的关系与选择的困境
接下来赶紧说说,
两位主角的「微妙」处境。
蒙吉设计了这两个虚构人物,
让他们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
都处于孤独、两难的困境中。
奇拉是村里的高知分子,
是小镇的大提琴演奏家。
她流利地在三种语言之间切换,
甚至还学习斯里兰卡人的俗语。
她亲自接待海外劳工,
不断承诺这里很安全。
这三个人对于她来说,
已经不再是用来申请欧盟资助的数字了。
他们是三个孩子的父亲Mahinda,
擅长做饭的Alick和音乐人Rauff。
蒙吉精选挑选了放这里演奏的曲目,
欢迎音乐大神们把曲名打在弹幕上,
美好的音乐过后,则是暴力冲突的现实。
擅长音乐的 Rauff 再也没有出现在影片中。
奇拉最终和她的老板决裂,
撇清了她和马蒂亚斯的关系,
正如影片的开头一样,
独自在家练习着《梦二主题曲 Yumeji’s Theme》,
也是王家卫《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的主题曲。
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要去德国,
但是可以感受她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蒙吉在采访中提到,
他想用这首曲子表达一种暧昧不清的关系。
马蒂亚斯离开村子到德国打工,
早已脱离了本地的社群,
在村民大会里他坐在两个阵营之间,
眼睛只望着奇拉,这个村子里,
他渴望的只有这位匈牙利情人。
但是如果你回到社区,
就会不断被要求站队。
无论是在集会中,还是在结尾处,
进入森林成为披着熊皮的施暴者,
还是回到温暖的灯光下保护情人。
———————————
Part 4 从个体到群体的颅内扫描
蒙吉用125分钟的影片,
从一个大脑的核磁共振,到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度扫描,
让我们看到肿瘤的堵塞,却看不懂一个人在想什么。
让我们了解社会的症结,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蒙吉认为让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
默默地遵循政治正确并不能改变人们内心的想法和态度。
他用一个场景一个镜头(one shot per scene)的表现方式,
让电影时间与我们的真实时间保持一致,
也让观看者更容易进入角色身处的世界。
仿佛亲临那场十七分钟的全村公投大会。
为了这个场景,蒙吉给 26 个人写了对白,
10 多页剧本,拍摄了两天,总共拍了 23 遍。
导演试图通过这个场景,
将村民们的内心想法都清晰地「扫描」出来。
让我们看到村子里的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
以及为数不多的德国后裔,
为何从和平相处走向对抗。
因为历史、种族、宗教和语言的原因,
同一个村子的人可以分化成多个群体。
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群体中来回游移。
在村子里出生的人 VS 村子里的外来人
在面包厂工作的人 VS 不在面包厂工作的人
罗马尼亚人 VS 匈牙利人少数族裔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是这样界定民族的:
“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最后,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的爱。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蒙吉想去探究的是,
在这个偏僻的小镇,
身为少数族裔的人,
为什么会如此排外?
在一个孩子失语、老人自杀,
年轻人都跑到外国打工的地方,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责任在谁?
激烈的冲突和暴力的排外能否拯救家乡?
给到孩子一个与父亲和爷爷不同的未来?
故事中村民不断重复着简单粗暴的排外理由:
“穆斯林不可以进入教堂;
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基因和疾病;
我对他们个人没有意见,只要他们呆在自己的国家;
以及1个2个可以,3个不行;
他们做矿工可以,做面包不行。”
故事中的牧师、警察和资本家,都是典型的不作为。
牧师每天免费面包拿到手软,本来是为工厂说话。
但是一看到群众的意见太大,
立马变成传话人,不再坚持立场。
警察和村长更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只是组织大家投票,顺从民意,无论民意是什么导向。
法国派来数熊的小哥儿更加尴尬,
直接讽刺了欧盟的这些发达国家,
并不解决当地人的生存经济问题,
而是只帮助修建没有用处的公园,
相比人更关心动物和环境的保护,
似乎间接导致了当地矿场的关停。
影片从有毒的男子气概,(威胁杀掉妻子)
到民族主义引发的暴力事件。
借助传统的庆祝活动和游行,
体现少数族裔的团结和排外。
最后,蒙吉在结尾处,
把问题丢给所有的观看者。
他认为不选择立场也负有责任。
在危机来临前,
我们势必要在从众和对抗之间做选择。
蒙吉说人类的生存技能一直在进化,
一直在与血液中的暴力基因做斗争,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与群体的对抗,
一个单独的个体,太容易被影响了。
电影的海报似乎也对应了结局。
暴力能否真正有效地驱逐恐惧?
年幼的儿子是整部影片的温柔所在,
他会编织毛线,不让父亲打熊,还放走了狐狸。
他生存在这个荒芜的小村庄,
一个弱小就会被欺负的世界。
一边是黑暗暴力的野兽丛林,
一边是岌岌可危的文明社会。
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想象的共同体·历史的天使》中,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引用了瓦尔特·本雅明在《启迪·历史哲学论纲》中关于「历史的天使」的描述:
“他的脸转向过去。在我们知觉到一连串的事件之处,他所看到的却是持续堆积起一层层的残骸,并把这堆残骸丢到他的眼前的一场单一的大灾难。天使想驻足于此,唤醒逝者,并还原那已被打碎的事物。然而一场风暴由伊甸园席卷而至;风暴猛烈地攫住他的双翼使他再也无法阖翅。这风暴势不可当地把他推向他所背对的未来,而他眼前那堆残骸却已在此时成长拔高到天际了。这风暴就是我们唤做进步的东西。”
“但天使是不朽的,而我们的脸则转向前方的黑暗。”。
——《想象的共同体·历史的天使》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好啦,这次就聊到这里。
好电影和书一样,值得被反复观看。
我们下期再见!
2023年2月10日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ilibili 和 Youtube 关注
每周更新,北美新片测评&电影蓝光/DVD套装收藏
」
?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我不否认超现实主义展现男主内心的这种理解,蛮有意思的,我想从现实角度分析男主的行为逻辑,证实可以理解为真实事件。
结尾的晚上跟村里人开会是同一天,开会其实没有解决问题,矛盾反而激化了,从排外到工薪本质问题,都没解决,这是个铺垫,只是因为男主父亲自杀的消息吵架中止了。
然后面包厂老板决定妥协,并且很有远见地把外来人安排到警察局住一晚上,这是个伏笔,随后是外来人在搬家了(外来人是住在女主家的,村里人也都知道),女主说她过会儿去警察局看他们。
女主洗了个澡,没接男主电话,拿出男主的枪,在法国数熊人面前换衣服,他俩绝对有一腿!女主是准备和男主断了关系,让法国数熊人把枪还给男主,女主和法国数熊人分道扬镳的地方就是警察局,女主去警察局看望外来人们。法国数熊人还枪后,男主不知道懂没懂,应该是都懂了,之后就是本文的正片,前面铺的东西很足!
但首当其先一个点!我认为结尾的熊是人扮的,那个熊一个个站起来的样子就是人,并且有个人还晃了晃身子,真熊这样子不太说得通,而且和新年夜集市上,有人cosplay成熊的样子差不多的。还有第三点论据放在后面讲。
男主的狗狗一直冲他叫,他觉得不对劲,先去外面看了看(他在他父亲家) ,父亲家羊越来越少,这时候只有一只羊了(是个阅读理解的小重点),然后他大概是看到了一个人影说了一句“是谁在那” ,背景声有人争吵声、犬吠、哨鸣(和开头男主伤人后逃跑时的哨声有呼应,所以我将哨声理解为冲突和危险要发生,或者说已经发生,人争吵声和犬吠恰好也对应了冲突和危险),有危机四伏的氛围(至于原因,可能是排外者在闹事),于是他开车到自己家里想确认家人的安全,发现妻儿不在,就去亲家看(他应该是路上就反应过来了原因是妻子知道了他在德国的事,有一次警察找他谈话说了这个事,所以他到亲家那说的是“我有话跟她说”,而不是质问和生气)但无果,这时候看到劳夫(真假难辨,但也能解释,之前外来人在男主妻子的姐姐家被袭击后,劳夫就不见了,可能一直在游荡)男主一路追到警察局,应该是觉得下班了怎么还有人,所以举着枪怕是坏人,看到有外来人和警察,(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男主掌握了比剧中村民多的信息,即外来人从女主家搬到了警察局,和我们观影者掌握的信息持平了!接下来是和男主一起看结局怎么发展)然后!他出警察局是因为他看到一个人影从路口走过,我看了好几遍,就是个人扮的熊,此为熊是人扮的的第三个论点!他是追着这个人影一直到女主家的,女主道歉是因为他和法国数熊人,男主最后第一枪打的熊可能就是这个人影,他这个时候是想保护女主的,倒也不等同于站在了女主保护外来人的立场,只能说是站在女主这边,直到发现有很多人扮熊在埋伏为止,寡不敌众,男主墙头草就转头了,表示换立场了,站在熊的这一边。此时就明白了这群人扮熊是埋伏在女主家准备袭击外来人的,代表的是排外冲突,很讽刺的是,男主现在是排外的一方,他开头在德国是被排外的一方,并且是因为种族问题发生冲突,回村里角色转变后没有选择理解包容外来人,一直在和稀泥恋爱脑,最后还迫于从众成为了排外的人。人性非本善,而是有向善的能力,男主属于反例,但是蛮真实的。
到此不得不说熊和羊的象征意义,熊是排外的本地人,羊是外来人。最开始男主在德国工作是羊厂,也是有他是外来人的隐喻的,而且像他这样的外来人很多。村里男主父亲养的羊越来越少,圣诞节晚上男主和朋友聊天说到这个,他朋友说“可能被熊吃了?”是在暗喻村里外来人被排外的人解决了,或者赶出去了。男主儿子开头看见的上吊的人可能就是被赶尽杀绝无路可走只能自杀的外来人。
此外,对于宗教、教父、男主父亲自杀、婚内出轨、家庭教育,都挺有的聊的,但聊不动了!
总之!高质量电影就是有意思!
画面冷峻凛冽,应该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 从他爸的核磁共振结果出来,就是开始对罗马尼亚这个小村镇各式各样人的精细扫描。他父亲扫描的图像在电影中出现了多次,一半正常一般异常,也呼应了后面村里人这种表现(当然,脑子这种东西,有一点不正常就已经够呛了。) 对于字幕颜色区分不同语言,有极度重要的意义。罗马尼亚语:本地人(较普遍相当于底层百姓)。匈牙利语:自带优越感在此长居的人(相当于上层人群)。其他语言:外乡人。 结尾从那把枪和全村犬吠开始,应该是导演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了男主的内心世界,整部电影男主似乎没有选择站边,但是焦点都在他身上,虽然看起来是为了女主,但是他一直在摇摆:自己应该站在几个外国人这边,还是站在村里人这边。在结尾,他开枪打向熊(代表村里这些野人),表明选择女主(这几个外国人这类人),当他追出去,那个哨声(呼应开头)响起,(我鸡皮疙瘩就起来了)一个一个熊(这些熊这么不真实其实已经暗示不是现实场景)就出来了,一人难敌四手,他选择回头。回到片头,男主在德国因为被叫“吉普赛人”而打了当时的小工头,说明男主内心对于这种歧视和偏见极在意,随后小工头的哨声响起,男主便跑了。所以最后他没有站出来帮忙,可能也是没有过自己内心那一关,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结尾。 而他内心世界看到“劳夫”(第三个来的外国工人)跑过,开着摩托车也没追上(导演为了让我们看懂可谓煞费苦心,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理解),最后追到女主家,女主道歉,是因为他以为女主和劳夫有一腿,当然很多细节也给我们表达了(比如说前面他带着礼物来找女主,他不知道劳夫不在,又说出女主要和他们睡觉等话语;劳夫是女主请男主帮忙去接的;他去警察局没看到劳夫;追到女主家也没锁门……),所以这里就和男主内心世界契合了。 男主的爸爸上吊自杀,他把他抱下来以后,他儿子第一次开口说话(用的德语):“我爱你,爸爸。”前面他儿子都没有说过话,因为看到有人上吊自杀被吓到了。其实他儿子是勇敢的,这时候说话,可能他想告诉他爸爸,我不再害怕,你也要好好的,勇敢一点。 十八分钟长镜头的集会片段,从座位安排上,人们的立场也是一半一半(对应电影名字和那张图了),就这样一次简单的扫描,好像不仅是把罗马尼亚这个小乡村扫描了,甚至把欧洲,乃至世界这种现象扫描了。非常厉害。
因为只看了一遍,以上所感,纯属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