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在初中,少不更事。多年之后返回来再看,发现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是gift的问题。
故事的基本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才智上的显著差异,gift的种类虽然各有不同,但天资聪颖、异于常人的人显然更有价值,或者更容易将自己的才能套现。那么大多数没有gift的人,要怎么面对这种差异,怎么自处和对待有gift的他人,以及怎么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就可能是个非常miserable的过程了。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美院的师生,其中明显具有gift的,是森田和阿久。前者聪明奔放,多才多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令人羡慕。后者灵感丰富,勤勉专注,有别致的创造和表达,十分可爱。因为这种相似之处,很快两个人就互生好感。
可惜好景不长,gift未必会让人幸福,这俩人过得就不太痛快。
虽然森田和他哥馨的复仇过程编得很傻,但作者的用意还是很明白的:gift在自己身上就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就会陷入孤独或者不近人情,也容易让别人产生怨恨和嫉妒,极端情况下将导致兄弟不和、家庭破裂、朋友反目等等人间悲剧。由于森田本质上十分善良纯粹、敏感脆弱,于是就想把悲剧之源gift从自己身上给拔出去——此处可类比《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非得把融会在脑子里的九阴真经给忘掉,具体做法是放弃创作消极怠工。在森田身上有gift与人情味之间的冲突,两者之间不必然存在对立,但是一旦有张力,那就会是很闹心的。所以当竹本说出“我没钱又没才,让阿久跟你这个有钱又有才的人,我宁可她选个老实本分的普通人”这样的话时,森田被怼得久久无言。嫉妒人的人糟心,被嫉妒的人一样也糟心。
阿久也很不幸,好在她性格较为坚强。自打手坏了之后,她就得在森田和阿修之间作个取舍。这个情节的合理性暂且不论(近亲结合是没有好结果的作者你懂不懂法,承蒙叔叔照顾就不能交男朋友了么这什么逻辑),作者的用意还是很明白的:重要的人和事当然很多,但一定会有个主次;有gift的人最终会选择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向,那就得舍弃另外一些东西了。这个决定很需要勇气,所以就令人佩服了。虽然手坏了很惨,但是有个自己一直擅长的事物,知道自己在何处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有个自己最想干成的事情,这已经足够让人羡慕的了。
如果既没有上述的gift,内心也没有森田式纯粹,脑子也没有阿久那么清楚呢?这就是大多数常人的状况。
故事里也提示了常人该怎么找到价值的问题,抽象出来一些理想型大概是这样:
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有限,于是发展辅助型技能,用成就别人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服务型人格,比如阿修。这种人天生是个好副手。
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比独立个体的成就更为重要,其中搞对象是重中之重,这就是依附型人格,比如山田妹子。很多姑娘从骨子里都属于这个类型。
对自己有了解和控制,培养适度的智商和适度的情商,有计划性地为人处世,不畏惧成长和承担责任,最终变成一个适度的成年人,比如真山,及其完成体野宫。
这是秉持着各自的价值观,过着各自的生活的常人们。
比较麻烦的是三观未成、还没定型的竹本,优柔寡断,温良怀旧,自卑又纠结,成长得比较缓慢,自己都会跟自己捉急。他既不能像适度的人那样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又没有实力去支撑一个需要照顾的人,自尊上也不能接受依附于他人。这种夹在中间的感觉,就像张大春的《悬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经常会有心提到嗓子眼儿的紧迫感,但是又无处着力;有千万件事要去干,但仔细想想似乎没有一件事是想干的,也不知道什么事会是有价值的。很有可能开始自怨自艾:为什么我没有gift呢?如果有,我就知道我该干点什么了,或者我就能干成些什么了。可惜,我没有啊。
年轻人大多会对竹本有代入感,有限的才能,时常迷失的自我价值,以及欲说还休拖泥带水的感情帐。虽然作者格外优待他,强调他在一些关键时间点的思维过程和心理飞跃,让他在卢瑟了许久之后最终找到了一个自己迷上的事情,这很励志。但现实生活中没这么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你走,你确定你找得到?
阿久脑子里有无数的盒子,每一个都装着无数绮想,每打开一个就会变成一块杰作。盒子蔓延到地平线之外,想一一打开,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所以她要穷尽毕生,去探索自己想象力的可能性,并把它们一一画出来。这是对灵感与天赋的绝妙比喻。谁都希望自己拥有,但是首当其冲的却是得承认和接受自己没有。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每个人无论天赋异禀还是正态分布,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处与寄托。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gift,只要找到它就会产生一条顺理成章的坦途,这种隔夜老鸡汤,煲出来了你也咽不下去。这恐怕是说,要学会与有gift的自己,或者没有gift的自己,有gift的他人,或者没有gift的他人平和相处,找到一个不卑不亢不过不失的心理位置,这样才可能获得令自己信服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