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泡沫人生 L'écume des jours(2013)

泡沫人生 L'écume des jours(2013)

又名: 恋爱幻游(港) / 岁月的泡沫 / 青春之沫 / 芳心之歌 / The Foam of the Days / Mood Indigo

导演: 米歇尔·贡德里

编剧: 鲍里斯·维昂 米歇尔·贡德里

主演: 罗曼·杜里斯 奥黛丽·塔图 加德·艾尔马莱 奥玛·希 爱伊莎·玛依卡 夏洛特·勒·邦 萨沙·布铎 樊尚·罗蒂埃 菲利普·托雷顿 罗兰·拉斐特 阿兰·夏巴 齐达内·苏阿内 娜塔莎·雷尼埃 米歇尔·贡德里

类型: 剧情 爱情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13-04-24(法国)

片长: 125分钟 IMDb: tt2027140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主人公科林(罗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 饰)与厨师尼古拉和宠物小灰鼠为伴,他爱好时尚、美食还有威灵顿公爵的音乐,如同王子等待着公主,直到他与美丽纯洁的克洛伊(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饰)相遇。他们相爱了,浪漫的婚礼上,他们接受所有人的祝福,然而在蜜月旅行的途中,克洛伊却染上了“睡莲病”—— 一支睡莲侵入了她的肺部。为了医治爱人,科林不惜倾尽所有……

演员:



影评:

  1. 一直苦于没有字幕,昨日才看过这部法国奇幻爱情电影《泡沫人生》,看完之后想以这片为契机写写法国电影的浪漫艺术和思想性。
    这部电影由米歇尔冈瑞(《暖暖内含光》《科学睡眠》《东京!》)执导,奥黛丽·塔图(《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达芬奇密码》,克拉皮斯法国青年三部曲),罗曼·杜里斯(《我心遗忘的节奏》,法国青年三部曲)和因为在《不可触碰》中的表演而广为国内观众熟知的黑人奥玛·赛主演,摄影师是Christophe Beaucarne。从商业角度讲,本片的题材非常讨巧,卡司也有一定吸引力(单有塔图女神某些人就心满意足了吧= =不服的请看影片第36分钟),但是实际观感一般,情绪肆意地弥漫而不加控制,观众容易失去注意力而陷入到眼花缭乱的幻想世界的疲倦之中,可见商业电影还是要把观众想得蠢一点比较好,想起冯小刚把某些文化批评者认定为“大尾巴狼”“文化纳粹”,潜台词不就是“我骗傻瓜的钱你们管得着嘛你们”嘛。
    闲话少扯,回到正题。我非常喜欢《泡沫人生》这部电影,并且被它细腻的幻想,绝望以及人物的诸多符号所深深地打动。本片建立在一个混杂了蒸汽朋克、工业乌托邦、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世界背景上,以男女主人公从遇相识到相爱结婚人物关系为叙事线索,男主人公科林时尚、富有、爱好美食却没有丢掉身上的孩子气,女主人公克洛伊美丽、纯洁而善解人意,然而在蜜月旅行中一支睡莲侵袭了克洛伊的肺部并使她病倒。科林周围还有一群有趣的朋友们,热心帮忙、言语奇怪而风流成性的厨师尼古拉,能够反映科林情况的助手宠物小老鼠,痴迷汪星人自己的行为也向宠物一样的尼古拉女友伊西斯,疯狂喜爱左翼知识分子偶像让萨尔-保持(虚构) 却在一家奇怪工厂工作穷困潦倒的奇克,深爱着奇克但对奇克的不务正业深感绝望的女友爱丽丝。为克洛伊看病的经济压力压垮了原本富有的科林,但克洛伊的生命还是不可逆的向死亡驶去。
    本片充斥着原作小说中文字描写的装置和玩具,电影开始前十分钟基本上就是用来展示这些怪异而难以捉摸的物品,包括像爬虫一样需要拍死才能消音的门铃,可以弹奏的光线,随着旋律不同调制不同味道的鸡尾酒钢琴,全透明外壳的婚车,甚至包含宇宙飞船、卡丁车和持枪教父的婚礼,这里不一一纪录。但是电影中的人物并不因为这些奇妙工具而无忧无虑,有着和现实世界同样的经济、婚姻和生老病死的压力,剥离本片中幻想的元素,电影讲述了一个十分悲观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的恋人因为疾病而分隔阴阳,影片中的睡莲病很明显是对于“肺癌“的隐喻(“咳嗽”“扩散”“手术”),也毫不避讳因为治疗造成的经济危机将这对恋人的苦难引向不可恢复的境地。
    以患病作为分隔线,影片由鲜艳的颜色、精致的构图、高调的摄影转向暗淡的光线、混乱的构图和低调摄影,甚至到最后完全褪为黑白片,这是对于电影情绪的大胆想法我特别赞同,而且影片的黑白不分不是简单的褪色,而是在摄影、调色和打光上都有考虑。在情绪上从前半的浪漫幻想转为后半的痛苦、残忍和强颜欢笑让人唏嘘。但是患病的分割点只是本片的情感转折(用好莱坞的话就是到了故事“中点”),本片对于导演悲观的哲学观点的阐释是一以贯之的,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全片从未意图过讲述一个真正的乌托邦,无论是男女主人公在喂养着不知所云的灰色鸽子的隧道出口处约会(事实上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地点),还是桌子对面不同天气的野外午餐(很容易让人想起“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古诗),更不用提那场十分恐怖溜冰场死亡事件的黑色幽默,游戏赢家为了奖品而撞死在玻璃上并且导致数十人死亡,奖品则是将她的遗言翻译成27种语言,这些死者的纪念碑在清理尸体的同时立刻出现在溜冰场中供人们悼念,而主角们一转眼已经把这码字事儿忘了。与其说睡莲病是主人公悲剧的开端,不如说睡莲病将原本富有的科林带到了这个浪漫世界的残酷一面——到处充斥着无聊虚伪漫无目的的人群,工厂里站着为了一点点工资而卖力甚至丧命的工人们(后半段一场死亡事件过于血腥),公务人员平时为市民服务关键时刻却冲进市民家里进行谋杀,在广场肆意射杀,为了爱好而偷朋友的救命钱,因为孤独而上了朋友的妻子,科林因为心急而随意杀人。影片后半段科林为了解决生计而找工作失败的可怕经历提醒观众:这本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尤其是你没有钱的时候!
    难能可贵地是,本片在讲述受睡莲病困扰的爱情故事的同时,还穿插讲述了奇克和爱丽丝的悲剧爱情,这场爱情更加悲惨,奇克痴迷于哲学事业最终导致工厂工人大量死亡,爱丽丝一气之下将哲学家和书店老板杀死,最终两人都命丧黄泉,死前却仍不能互相理解而是彻底拒拒绝(场景中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奇克和爱丽丝的爱情正是科林克洛伊爱情的反面——完全失败的爱情。
    本片中的哲学家Jean-Sol Partre可以确定是对于萨特的影射,不仅名字和长相相似还戴眼镜,并且缺一只眼睛(萨特是盲一只眼睛且斜视),中间Partre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我听到女伴的名字明显就是波伏娃,据说本片原作小说作者对萨特有夺妻之恨,感兴趣的自己去扒吧,最终安排爱丽丝把这哥们的心脏挖出来也真够狠的。这部电影不遗余力地黑萨特,可以通过各种具体情节来验证,这也不再补充了。但是有意思的是,本片的政治和哲学观点恰恰是存在主义倾向的左派生存哲学,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本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如同萨特小说中的人物,,坚定地认为人是自由之人,并且有着享乐主义的倾向。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细节,科林家的餐盘吃完以后都直接摔在地上扔掉(有钱也没必要这样啊),角色都没有任何的信仰(教堂的婚礼明明就是用来黑宗教的),电影第25分钟科林和奇克还使用了致幻剂。本片中两个局外人尼古拉和伊西斯是较为典型的存在主义者,他们为朋友两肋插刀,没有终极价值追求,生活在“自为”的世界中。本片中对于军事和工业的鲜明批判也是左派的一般观点,最令人的震撼的情节莫过于当因为造作失误出现多人死亡事件之后,工厂竟以延误生产率的原因而将奇克辞职。
    但是本片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是完全悲观的,不再有戈达尔《精疲力竭》中的男性形象,不再有暴力抗争或者“彻底抵抗”,而是将它们停留在对话之中。“-事情闹大了? -没有只是说说而已。”一朵睡莲成了这些存在主义者的墓碑,上帝已死,但是恶魔并未因此消失。影片后半阶段人性恶的一面全面爆发,偷情、贫穷、盗窃、凶杀、疾病、权力专制等等都出现在黑白画面之中,也正因为这样,前半段看起来过于理想化的女主人公显得尤为可贵。克洛伊患病之后,男主人公科林的脆弱、神经质和天真暴露无遗,相比较克洛伊,科林是一个有缺陷的人,现实世界对于他来说是绝缘的,因此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自由,而是沉浸在注定分离的恋爱关系之中,他不是一个存在主义者。
    全片流露出原作者很强的个人情绪,其中很多事物是先入为主进行描写,除了疯狂攻击萨特以外,本片中雪和鸽子都是灾难的象征,比较难以想到的是血腥的滑雪场里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鸽子头(其中一个鸽子人还死在科林脚下),片中很多的场景设置都有明显的修饰痕迹。让人不禁联想到电影背后是否存在一个十分悲惨的爱情故事。体制的无情,难以捉摸的命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遗憾和偶然不比电影少,如果你因此认为人生是虚无的,那么请记住“此时此地”的自由意志,You still have a choice.
    最后说一下本片中的隐喻:
    溜冰鞋(桌子也穿着溜冰鞋)、鸽子(最早出现在隧道中)、泡沫(看似纯真却都是人工制造的,包括彩虹、云朵什么的都是人工的有意思的设定),另外Duke Ellington的画像出奇地像梵高自画像尤其是挖空以后,Partre的演讲画面很像是五月革命那种左翼街头活动,哦还有本片中那个十分像某个器官的射击武器。
    不得不感慨,法国电影中始终存在一种高于好莱坞”人性“的对于命运的理解,而现在去电影院只能看王晶,这可真让人伤心。
    本片的观看得益于“亵渎电影”大神的翻译,据说这是片子流传到大陆后没有字幕组所以亵渎一怒之下自己翻译的版本。如今网络上已经有了几个版本的翻译,大家观看时也就不必担心了。
    此文 献给我提到的朋友们。
  2.  原著:Boris Vian【法】“Mood Indigo”
     导演:Michael Gondry

     电影里的奇幻:
    1、电钻钻浴缸;
    2、科林的洗澡水使得楼下老阿姨的花茁壮成长;
    3、科林的宠物老鼠,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科林一样,同时能当助手,吹泡泡,采摘,搬东西,递工具等,还有自己的电梯和卡丁车;
    4、修剪眼皮(注意不是睫毛,惊悚);
    5、旋转切菜桶;
    6、擦桌子时自己移动的菜盘;
    7、把唱片扔出去录制,电视和真人同时配合演奏(大楼上);
    8、指导烹饪的电视机和冰箱“古德”,必要时会从电视冰箱里伸手出来帮忙;
    9、老鼠和电视机都可以放在肥皂泡里;
    10、可以弹奏的光线;
    11、藏在水管里的鳗鱼;
    12、菠萝引诱鳗鱼,薄荷、西红柿麻醉鳗鱼;
    13、人定位系统,可以观察任何位置的望远镜;
    14、旋转调料瓶;
    15、利用光线加热芝士;
    16、必须拍死的会移动的门铃(像蟑螂);
    17、3600旋转的握手;
    18、会变形的菜肴;
    19、鸡尾酒钢琴,随不同乐曲调制不同鸡尾酒;
    20、表面起伏,穿旱冰鞋的饭桌,用餐后饭桌会自己跑掉;
    21、模拟人心情的国际象棋棋子;
    22、垃圾自动清理与回收装置(像人的小肠);
    23、像留声机一样的咖啡豆研磨机;
    24、尼古拉的魔方记事本;
    25、比倍尔瓦舞蹈(腿自由弯曲,伸长,像充气气管);
    26、杜克艾顿留声机,放唱片的方式是将唱片拍碎,按音轨各自归位,手触头,可以看得见的音乐磁场;
    27、工厂射击法消除故障;
    28、钢铁胡萝卜、儿童鞋;
    29、自己会跑会系带的鞋子;
    30、扭转增高的双腿;
    31、拿错礼物,临时用手套做出的小狗布玩具;
    32、具有小狗特性的伊西斯的衣服,一刻不停上发条的伊西斯;
    33、把话筒放在电视里的人物前边;
    34、触地可亮的指示牌;
    35、发出回声的药片;
    36、拖把清理餐桌;
    37、门外1秒钟换衣;
    38、预测未来心想事成的蛋糕;
    39、任何地方都能移动的固定电话;
    40、吊车鸭子观景车(摩天轮功能),还可以自动抓拍;
    41、开挖广场地坑里仍然穿梭的地铁;
    42、跳下床自动换好衣服;
    43、可以自动伸长的人体,清理尸体的铲车;
    44、高超滑冰技术;
    45、花房里开车观看花卉,随不同花卉变换服装的服务员,可以定制的花卉;
    46、锻造的领带,上摩丝定型;
    47、持枪牧师,牧师开室内飞机,教堂内跳伞,室内发射火箭;
    48、赢得比赛才能结婚;
    49、牧师收受贿赂才能主持婚礼;
    50、全透明婚车;
    51、3D活人指路系统;
    52、人造彩虹;
    53、自动变形的婚车后备箱,分割天气的雷电器,一半晴天一半光照;
    54、尼古拉把人甩到二楼;
    55、皮腿救护车;
    56、碎尸机;
    57、焦急破窗而入,撞碎玻璃人没事;
    58、圆形房间;
    59、活体生物制药(惊悚),吃钢锭胡萝卜;
    60、流血的下水管;
    61、胸腔透明检查法;
    62、一坐就塌起立又变好的凳子;
    63、随时上下车的火车;
    64、一边抽烟一边做手术,自动手术机,远程现场演奏;
    65、把书撕入水中,滴入眼中看视频;
    66、工厂开坦克;
    67、无法走下的楼梯;
    68、抓心机杀人;
    69、人压扁在门上;
    70、不瞄准发射的枪;
    71、门铃救了老鼠;
    72、老鼠珍藏克洛伊手稿;




    电影里的隐喻:
    1、打字:工业时代(类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小工人),重复性劳动;
    2、水:死亡;
    3、Porte 让。萨尔、伯瓦尔:萨特、波伏娃;(奇克在店里买的半身像,成为累赘;)
    4、八角幕盖:黑暗,死亡;
    5、鸽子:坏事;
    6、羽毛:疾病;
    7、睡莲:癌症;
    8、滑冰场赢得奖品撞死的女性和压死的人:脆弱的生命;
    9、肆意生长的藤曼:病毒蔓延;
    10、裂开的大地、压迫的墙面、黑影:压力;
    11、医生:都是庸医(第一个醉酒;第二个骗子;第三个精神病);
    12、 花:生命力;
    13、房子:经济。
     


     现在觉得Tim Borton就是一坨屎。 Love Paris!
  3. 原著里Chloe除了漂亮没什么面目的。没什么话后半程更是直接躺床上了。整个故事更像是Colin的一次发烧,一段头重脚轻停不下的舞。他需要一个舞伴,那就是Chloe存在的意义。故事开始Colin发现身边的人都有了恋人,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恨,他也急着想找一个恋人。那个时刻他碰上的漂亮女孩子是Chloe。两人的爱情,比起自身相遇所产生的引力,更多的是由Colin“想要谈恋爱”的愿望所迸发的。至于Chloe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她只是很配合地随着Colin陷入了爱情。如果Colin当时碰见的是别人,如书里后来他与Alise的对话,我要是先遇见你就喜欢你了。

    Gondry给女主增加了一些细节。她不再完全躺在床上,多了一个虽然很Gondry风格的画板。完全模糊的女主现在也行不通了。

    十年前要是找男女主来演应该很可爱。现在的两个人,加上停格动画,永远好像晚一拍。原著里充斥着文字游戏,写的又是鱼在天上游,小鸟唱不停这样轻巧的内容。现实却是被gadgets过量填充的画面要从镜框里流出来一样。两条鱼在菜市场努力想转个身。

    Boris Vian是在影院看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时,心脏病发死掉的。电影名叫《我唾弃你的坟墓》。他可能不是很经吓。现在他已经躺在里面了,导演。还要吓人家吗?

    说实话我觉得翻拍这本书,拍个米老鼠那样的动画片就可以了。
  4. 有评论曾经说,要把《泡沫人生》改编成一般观众能看懂的电影,难度不亚于将近800页的后现代主义神作《万有引力之虹》拍成HBO连续剧。我读过原著的中文译本,也囫囵吞枣翻了翻英文版,除了对作者的天马行空印象深刻,也没有其他特别的触动。如果非要拍电影就拍成动画片,那样一来,Chloe肺里开出的睡莲、水龙头钻出的鳗鱼、橡皮腿的爵士舞会、管家的耗子助手、还有爱乱跑的鞋子和乱爬的门铃,都可以变得理所应当。

    但是Gondry做到了(2000多万美元的预算不是白花的)。他几乎把作者所有的荒诞想象都成功地影像化,一开头尼古拉为高富帅男主科林准备晚餐的场景就让人惊艳!各种DIY的道具和复杂的机械装置在导演标志性的定格动画里都活了过来,而且与剧情融合得毫不突兀,前作《科学睡眠》对比起来就简直是小学生手工作业。画面从头到尾都极具美感最浪漫的时刻是男女主角乘坐云朵在巴黎上空穿行,然后手牵手在飘着羽毛的隧道奔跑。有两场相对血腥(特别是工厂变成绞肉机),但都是按照作者的意思一一实现,也可以看做暗讽知识分子的盲目以及为直转急下的剧情做铺垫。

    其实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元素,《泡沫人生》实质就是一个爱情故事,悲情而且并不新鲜,河马杜扮演的富家公子科林与塔图(“天使爱美丽”)扮演的Chloe相遇相识相恋。但是当女主肺部被睡莲侵入(应该是肺结核的艺术表达),需要接受昂贵治疗(其中一项是用各种鲜花包裹胸部,驱逐“睡莲”),科林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拮据,送走了忠诚的管家,还不得不自己出去打工(在武器制造厂用体温培育有杀伤性的金属装球根)。

    河马杜和塔图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他们02年就在《西班牙公寓》里演过情侣,十年后再度合作当然有纪念意义,可惜的是默契尚存但毫无惊喜:塔图现在演少女已经不可避免太吃力;河马杜则受角色限制,只有傻笑和纠结这两个表情。导演在道具和布景上花了太多心思,这对于前半部分的轻松恋爱很有帮助,但当主角们陷入悲惨的境地,外部设计的繁复则让人分心 -- 似乎导演下定决心将道具创新和特效实验进行到底,却不愿意花大力气去表现人物情感。举一例来说,钢琴鸡尾酒的制作过程虽然忠于原著、不乏趣味,但与其他剧情并无太多联系,编剧完全可以省略,而应该用更多细节去表现人物,哪怕煽情一点也行。

    诚然,主角住所的变化是与两个人境遇的起伏大致对应的,或许每一段分开来看都是精美的MV,但连续2个小时钻牛角尖式的“对应”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导演自己出镜扮演医生倒让影片后半段有了一点起色,他跟塔图和河马杜在一个镜头里面,还是很有化学作用的。

    影片其他配角包括因 《不可触碰》成名的黑人演员Omar Sy(饰演男主的管家及大厨)和喜剧明星Gad Elmaleh(男主的好朋友,痴迷萨特)。此外,影片中的大思想家帕特毫无疑问是向萨特致敬(他的伴侣甚至跟波伏娃同名)。但萨特和男主好友的角色都只能算得上《百变大咖秀》级别的表演,夸张的造型因为用力过猛而更显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