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中国之星(2015)

中国之星(2015)

又名: 格莱美中国之星 / 格莱美致敬中国之星 / The Grammy Star of China

主演: 崔健 林忆莲 刘欢 谭维维 吉克隽逸 许志安 孙楠 李幸倪 常石磊 袁娅维 秋野 杨乐 汶麟 艾军 张军 吕楠

类型: 音乐 真人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5-11-21(中国大陆)

集数: 13 单集片长: 90分钟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由灿星制作和东方卫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国际交流竞唱节目《中国之星》,将于11月21日起每周六晚九点档播出。除了专业的评审团和评审机制,活动还将采取“大师推荐制”,由华语乐坛的代表性旗帜人物―刘欢、林忆莲、崔健三位联合担任“巨星推荐人”,为活动保驾护航。

演员:



影评:

  1.         第一期的《中国之星》正式亮相。不得不说,在如今林林总总的选秀节目里,《中国之星》并不是一个以概念的好玩、创意的新颖而取胜的节目,至少是突破同行业节目的那种新意。但《中国之星》在节目的外包装上,或许并不怎么鲜艳夺目,不过却胜在音乐用料的丰富,换种方式来讲,就是从音乐的角度,《中国之星》主打的主要是干货。毕竟,别忘了《中国之星》胜出者最后的去处是哪里?是“格莱美”,能去“格莱美”的,不是干货怎么成。
            除了刘欢和林忆莲之外,崔健出任巨星推荐人这个角色,就说明了《中国之星》本身的定位。首次以类似导师身份参加国内的真人秀节目,这或许能够成为一个话题和亮点,但崔健对于音乐的纯粹、甚至挑剔,则在另一个方面决定了节目的专业导向。毕竟,崔健的性格很多人都知道,过于娱乐化的内容,是很容易让老崔拂袖而去的。请了崔健,就说明《中国之星》节目组对于节目定位的一种自信。
            虽然只是第一场,但三位巨星推荐人的音乐格局,却已经通过这场竞演而让人一目了然。林忆莲的细腻和感性,让她推荐的李幸倪、许志安和常石磊,也必然呈现出各自的细腻和感性。刘欢的专业,则让他推荐的孙楠、吉克隽逸和袁娅维,同样属于各自领域里最专业级的歌手,即使后两位都是新人,依然实力超群。当然,被称为中国摇滚教父的崔健,自然会推荐和摇滚乐及民谣有关的歌手,比如谭维维和秋野(子曰乐队),以及杨乐。
            杨乐,不是那个主持人的杨乐,也不是今年参加第二季“中国好歌曲”那个又叫裸儿的杨乐。如果说第一场《中国之星》的其他八位学员,都在各自的圈子里,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些还曾经参加过一些真人秀节目,那么杨乐对于所有的观众来讲,就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虽然,他的出道其实还要远远早于孙楠。虽然,他在很多摇滚乐迷的心目中,同样是一个唱片内页里的经典名字。
            说起中国摇滚乐,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崔健及稍后“唐朝”、“黑豹”这些奠基人。其实,在他们奠定中国摇滚乐市场基础之前,中国摇滚乐还有许多铺路者。比如,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其实叫“万里马王”,那是比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出道更早的一支乐队。这支乐队中的成员王昕波(老哥),后来也成了著名的录音师,《摇滚北京》系列和“黑豹”首张专辑等等经典,就都是出自他的手下。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前后,则开始有更多的摇滚乐队出现了。比如后来成为崔健乐队吉他手艾迪的那支“大陆人”,孙国庆领衔的“不倒翁”,臧天朔、秦勇、刘君利等人组建的“白天使”,以及由北京歌舞团成员组成的“七合板”。后者的阵容中,除了崔健之外,还包括了著名的萨克斯手刘元,以及杨乐。
            作为著名的长笛和口琴演奏家,杨乐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有离开音乐,甚至在国内许多经典摇滚乐及流行乐作品里,都能够在唱片内页乐手一栏里,看到这个名字。比如郑钧早年经典《赤裸裸》里一段优美的布鲁斯口琴,就是杨乐吹的。老狼经典作品《来自我心》是杨乐编曲的,田震的《怕黑的女人》,亦是杨乐个人的作曲作品。最近“全能星战”里给胡彦斌伴奏,并抢了歌手戏的那位口琴演奏者,同样也是杨乐。
            更多人听到杨乐个人的演唱,也是在整整二十年前的“东方时空”的“东方金曲”里,一首《雨季》,即使放到二十年的岁月长河里,毫不夸张的说,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优秀的低音男声作品。
            这一次在《中国之星》的舞台,顶着一头白发走来的杨乐,却最终没有让人在音乐里,也感觉白发或许会带给人的苍老。一曲《音乐响起》,真的是当他第一声歌声唱出时,整个舞台都响起了音乐,真正的音乐。没有做作的情怀和人文,杨乐醇厚的低音中,既有岁月的重量,又不乏青春的轻盈。就像是用默片,重塑了很多人的青春往事,以及一种关于纯粹音乐世界的构建。这样的声音,真是久违太久,这样的声音,音色被埋没整整二十多年,若不是崔健的抢救,竟然会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聆听,真是细思恐极。
            其他选手的精彩,还是抵不过杨乐的精彩加惊喜,这种惊喜不同于惊艳,而更在于能够让你通过音乐,回到一种纯净的状态。它不是用歌词来引领你、提醒你、暗示你,一切只是通过歌声这个最简单的载体来完成,有这么杨乐一首歌,什么节目创意和概念之类的,真的可以让人忘记了。一个音乐真人秀节目如果没有好的音乐,那它秀的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呢?

    文/爱地人
  2. 上周末,一直以来被媒体封为摇滚教父的崔健,搞了一个大新闻——他破天荒地去一个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里当了评委。继《我是歌手》中出人意料地与谭维维同台合作一曲惊艳的《鱼鸟之恋》后,崔健这次正式来到东方卫视,成为了《中国之星》的三位巨星推荐人之一。

    这档节目的形式相对比较新颖。崔健、刘欢和林忆莲这三位德高望重的音乐界前辈,各自邀请他们心目中最能代表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歌手,来到同一个舞台上竞逐。这些歌手年龄各异、出身不同,他们之中脱颖而出的那一位将会代表中国的流行音乐之声前往格莱美现场。

    我对格莱美素无兴趣,也不知道这档节目到底能否选出真正能代表中国流行音乐的声音;《我是歌手》之后,甚至对这类明星再选秀的节目也感到有些麻木。但抱着对“崔健到底会在电视上说点儿什么”的好奇,我还是坐在沙发上看完了《中国之星》的第一期节目。最后的结论是,在这次颇为新颖的赛制安排之下,崔健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一头栽进了已经渐成死水的主流音乐界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一言以蔽之,他给当下的流行音乐评价体系注入了一些更多元化的色彩。

    节目里有个很有趣的细节。崔健本人,在节目组进行介绍时,不愿被称为“摇滚教父”,反而情愿自己是“摇滚的孙子”。我相信,与我同龄的年轻人,认真听过崔健作品的不会太多。在媒体的渲染下,他更多地被当成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而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在当下媒体不断地渲染中,身为“摇滚教父”的崔健自动地被排斥到社会主流的语境之外。哪怕拥蹙再多,也只能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与所谓“流行音乐”相对立的另类。这种武断的认知,使得大多数人根本无从知道崔健还曾是一位在交响乐团工作的优秀小号手,不知道崔健也是Funk、Jazz和Rap在中国最早的践行者之一。在一个僵化的评价体系里,崔健和摇滚被画上了等号,而摇滚对大众来说又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事物。虽然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年代里幸运地横空出世,但更多独立、地下的优秀音乐人仍然因为同样荒唐的原因被排斥于市场之外。这对他们并不公平。

    港台成人情歌模式为主导的抒情歌曲主导了华语主流乐坛多年,这种温顺的音乐类型似乎更加符合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内敛和含蓄。其实,在更加成熟的西方音乐市场中,流行音乐并不仅仅指所谓的流行乐(POP),摇滚、说唱、R&B、电子、放克等风格的音乐也同样在主流文化里拥有广泛的受众。但在中国的语境下,流行音乐给人的印象往往就只有流行乐(POP),其他流派则因为难以进入主流的视野,不得不被划为小众。有着这样的背景,包括《我是歌手》在内的诸多电视音乐节目也自然而然地大打安全牌,坚持着抒情流行的传统。虽然偶有不错的旧曲新唱,但也只不过是用一些零星的新鲜音乐元素来包裹早已陈旧的音乐内核。

    传统华语音乐创作力的衰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曾经在主流媒体视野所及之外的独立音乐界却悄然生长,一派欣欣向荣。流行民谣的意外走红给这两者之间多年的隔阂撕开了一条口子,诸多音乐节的火爆让市场体会到独立音乐所蕴含的巨大商业力量。现在,崔健带着他心目中真正的流行音乐闯进了卫星电视观众的视野,在《中国之星》的舞台上和传统的、温顺的华语流行乐正面碰撞,要为摇滚乐,或者说曾经的小众音乐争夺更多的话语权。他在节目开场时再唱《一无所有》,带着一班帅气的小男孩儿打起小鼓弹起吉他。音乐中强烈的节奏和律动,让看台上像往常一样正在挥舞着荧光戒指的观众们一愣,随后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随着音乐舞动身体拍起了手。对他们之中有些人来说,这恐怕还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崔健上电视的目的很简单。他说:“电视是可以宽容各种各样的音乐的。让那些不经常听另外一种音乐的人可以坐下来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宽容的机会,从我们的生命中提出五六分钟时间,给那些我们不熟悉的音乐一次机会。” 《中国之星》相比同类节目最大的突破,就是不再坚持以唱功作为评价音乐人的一元体系,也不再片面追求歌曲的宏大壮丽,而是开始逐渐回归作品本身。观众们发现,音乐可以有很多种情绪、很多种表达;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人都非得华服盛装、浓妆艳抹,才能站在舞台上面对他的听众;也不是非要大场面大制作,飙高音海豚音的音乐,才能触动人心。

    这次,崔健推荐了三位音乐人。其中,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的杨乐惊艳了整晚。作为中国最早摇滚音乐人和最好布鲁斯口琴音乐家之一,他一头无意修饰的白发,声音质朴而深邃;也谈不上用了什么样的技法,听上去让人想起同为男低音的老诗人Leonard Cohen。他演唱的《音乐响起》是一首难以评价的作品,无论旋律还是编曲都非常简单,歌词也朴实平淡。没有我们早已听惯了的虚情假意和华丽浮夸,没有泛滥的情怀和假装的文艺;在杨乐演唱时,你看到的是一张真诚的笑脸,听到的是最真挚最幸福的声音,然后就被这简简单单的一切莫名地被触动。这恐怕就是如今的华语乐坛遗失最久、也最为急需的音乐作品。杨乐说:“我觉得做音乐首先是做给自己的,然后如果有别人喜欢你的音乐那是一个偶然的事情。” 如果没有崔健连蒙带拐地将他请来,我们恐怕很难有别的机会听到这样的好音乐。

    选秀出身的谭维维,因为有一颗摇滚心而受到了崔健的青睐。当然,相比先前与崔健合作的《鱼鸟之恋》,谭维维当晚在其鼓励下演唱的原创歌曲《演》无论在音乐的风格表达、旋律的丰富性还是歌词的内涵和深度上都要稚嫩不少,但其中奔放的放克旋律仍然感染了全场观众。秋野是出道20年的摇滚老炮,这次表演的《乖乖的》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歌了。他的乐队是子曰,早年和黑豹、郑钧、窦唯等摇滚老将共同撑起了中国摇滚乐另外半壁江山,也演唱过脑白金广告里那段在中国堪称家喻户晓的配乐。秋野的台风稳健,老练无比;《乖乖的》融入了天津快板元素,看似另类有趣,实则辛辣讽刺,是一首很经典的作品。

    至于另外两位推荐人邀请来的歌手,刘欢组的Tia实力突出,展现出了非常惊人的灵魂乐修养;加上本就走着欧美Diva的路线,所以一登台便气场十足。当晚的表演她将Cee-Lo Green原唱的“Crazy”和自己的歌曲《不同反响》串在一起,美中不足的是后半部分Tia为了炫技,在即兴部分明显地Oversing。不过她对前半段舒缓轻柔的段落把握的十分到位,也展现了其扎实的功力——静下来比High上去更考验歌手。同样走着欧美路线的吉克隽逸带来了成名曲《不要怕》,莫西子诗的原作本身素质优秀、感情丰富;她的发挥也大气出色,夺得当晚的冠军并不意外。

    剩下四位的表现则相对中规中矩,孙楠、许志安依然坚守成人抒情,分别演唱了各自的早期作品,基本属于照搬教条,并没有太大突破。特别是孙楠一开口,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你怎么又来了。”常石磊唱了成名曲《我和你》,这首歌脱离了奥运会的大背景以后,听起来实在缺少了亮点。李幸倪首次登台演绎爵士歌曲,虽然勇气可嘉,但能明显听出力不从心。

    看过《中国之星》舞台上的第一次角逐后,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传统的万精油式音乐人那套已经不再吃香。无论是杨乐醇厚清新的民谣,秋野戏谑的摇滚,或是越来越追求摇滚的谭维维,拥有New Soul天赋的Tia和美式R&B的吉克隽逸,他们的作品都有着特定的风格标签,表演的现场也更具有相应的特色,充满活力。同台相比之下,孙楠和许志安表演的现场效果就显得逊色不少。华语乐坛早就已经对太多定位模糊缺乏自我的音乐人感到了审美疲劳;随着音乐产业消费者观念的改变,音乐市场的需求必将逐渐细分,而有所专注音乐人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各自热爱并专注的领域,激发出更强烈的能量和创造力。面对崔健带来的摇滚老将和几位个性十足的新生代音乐人,舞台上传统派的音乐人会如何面对,今后的观众和主流市场又会怎样回应,将会成为这档节目最精彩的看点。

    当一个音乐和演出的市场足够成熟,小众音乐也能得到足够的包容。可是,这个拐点到来了吗?我并不知道。但《中国之星》这种节目的出现的确极有可能打开一个新局面,而崔健的“搅局”似乎也意味着,他认为现在正是时候。我选择相信他。
  3.     第二期《中国之星》节目,在现场录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巨星推荐人之一的崔健。很多人担心崔健登上综艺节目的舞台,会不会因为他太摇滚、太耿直,以及缺少必要的娱乐精神,而会让这个节目的推荐人席位变得很无趣。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崔健语风和性格,与人们印象中的娱乐节目风格不一样,才因为这样的差异性,让他成为节目的看点。在我看来,崔健虽然一直是抱着把摇滚乐带给中国电视观众的目的,来到《中国之星》这个舞台,但他做的最成功的,其实是把自己带到了《中国之星》这个舞台,让人看到了真实的、深刻的、有见解的,以及不妥协的点评,同样可以增强节目的娱乐性,而且还不会起到拉低人智商的反作用。
        当然,就连崔健本人,也对第二期《中国之星》节目不甚满意,而他矛头直指的点,则是这场演出大部分歌手的选歌。因为过多出现了情歌,也让崔健觉得这是一场“情歌大联唱”和“情歌大比赛”,非常不符合一台现代电视晚会的气质。而崔健在现场的言语之间,甚至一直把节目叫成音乐会,或许在他眼里,《中国之星》就是一台音乐会性质的电视晚会,不是比得票高低的比赛。
        对小情歌的反感,加上对新音乐形式的追求,也让崔健最后把自己的不满,聚集到了许志安身上。在演唱了张学友的《怎么舍得你》之后,崔健在现场点评中,甚至直接怀疑在新世纪用粤语演唱这首老情歌的寓意和目的何在,气氛一度尴尬和紧张。大概是自己这个时代,摇滚乐在国内被压抑的太久,所以巨星推荐人崔健,总是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焦虑感,一直替年轻人听不到更新更好的音乐人着急。
        当然,从崔健言谈举止间对华语传统情歌,甚至广东话歌曲的藐视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对真正港乐的完全陌生和缺乏了解。这问题说来话长,但从崔健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推荐人林忆莲倒是要负上一定责任,因为这虽然不是一个港乐的黄金时代,但香港流行乐却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有很多更新、更好的年轻音乐人,正活跃在如今已是小圈子的香港乐坛里。但身为来自香港的推荐人代表,林忆莲却选择了更为保险的许志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崔健所遗憾的那种遗憾。
        即使是另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歌手李幸倪,从年龄上可以算是相对新生代的歌手,但她的演唱风格,其实同样属于上上个时代。就拿本期节目的《天黑黑》来讲,发挥可以说是完美,在情绪上甚至比上一期有了更多的切身感,但对大部分观众来讲,总还是觉得演唱上有距离。既没有做到音乐编曲上的震撼,也没能做到情感上的冲击。李幸倪最后因为排名垫底而成为首个被淘汰的参赛者,确实不是没有理由。
        相比林忆莲,倒是另一位推荐人刘欢老师,因为这几年经常有参加音乐真人秀节目,而且本身有着对音乐更多的包容性,更兼手握《中国好歌曲》的资源,使得他对于新音乐的了解和吸引,比其他两位推荐更强。而在本期《中国之星》节目里,他更是趁热打铁,强势推销了年初才在第二季《中国好歌曲》亮相的两首作品,分别是交给吉克隽逸唱的《会飞的野马》,以及让袁娅维唱的《阿楚姑娘》。
        这两首歌,前者是裸儿(杨乐)的作品,后者是梁凡的作品,这两个歌手,几乎随着《中国好歌曲》的落幕,就快要被人遗忘,尤其是梁凡,几乎好多人就完全想不起他长什么样了。这也是《中国好歌曲》节目的尴尬,也是目前很多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尴尬。一边是抱怨原创歌曲太少,一边则是有《中国好歌曲》这样的以歌为本的节目,从节目到创作人,却又不被人重视。
        有好声音的节目缺好歌曲,有好歌曲的节目却缺一个更大的舞台,这次《中国之星》在刘欢的牵线下,把《中国好歌曲》的资源嫁接到一块,对于音乐真人秀节目来讲,倒是一个全新的生态尝试。甚至在未来可以尝试做更多与音乐相关的节目,比如好乐队、好编曲等等,并最终将这些节目以专业的角度,打成一个体系,让各种类型的音乐人,在最适合自己的舞台发光发热,而不是扎堆又混乱的往音乐真人秀节目挤,只为露脸、不问未来。
        虽然音乐真人秀节目是一个娱乐节目,但不代表所有做音乐真人秀节目背后的人,没有那种音乐的梦想和野心,有机会建立这样一种新生态,其实也更容易让音乐真人秀节目,成为一个立体化的音乐产业入口。当然,这说远了。
        而这周现场印象最深的演绎,还是袁娅维的《阿楚姑娘》。在袁娅维的演绎下,“阿楚姑娘”这位小镇姑娘像是进了城,而她的歌声,正如刘欢点评的那样:“丝丝入扣、楚楚动人”,对比那些把经典歌曲翻来覆去唱的选择,这种将好声音和好歌曲结合,让好歌曲为更多人所知,而好声音又能从中实现新可能性的尝试,还是很音乐的。
        第二期《中国之星》相比上一期,总体要更为收敛和平淡,一方面是因为像崔健说的选慢歌太多,所以少了不少舞台的震撼力,另一方面也缺少上期杨乐《音乐响起》那种绝对支点型的人和作品。这然,这种第一期精彩、第二期回落的状况,似乎也是国内所有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一个普遍规律,毕竟无论是歌手还是观众的弦不能永远绷着,或者这也是预示着第三期节目,又将会有一个新的小高潮。这,同样是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一个规律。
        
  4. 好了好了我又来安利这个节目了。请各位理解一个看够了国内的高音秀和抒情秀之后对拥有较高音乐质量的节目的单纯渴望。目前《中国之星》和《中国好歌曲》在我心目中的为止都甩下了《我是歌手》这个芭乐荟萃。但比起后者中各种惊艳诡谲的创作,《中国之星》的音乐素养基本上靠其中几位Bug级别的选手撑起了门面。

    比起第一期多元音乐风格的漂亮出场,新鲜感逐渐褪去的第二期选曲主要走起了温情路线(除了吉克隽逸滑铁卢的《会飞的野马》,哪怕是谭维维Funk-rock的《Hold不住》都是个家庭主题)。但温情路线的选曲下反而让我们更加鲜明地看到各位歌手的功力差距——那些唱抒情的歌手并不是“擅长”抒情,而是他们“只能唱”抒情。

    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崔健不满许志安唱了首上个世纪的粤语歌这件事很无理取闹。事实上崔健不满的不仅是许志安选曲的保守、陈旧,更多的还是这种保守与陈旧的风格哪怕在情感处理上也被这位不够优秀的歌手大幅度地阉割了。我们在对比许志安和袁娅维演唱抒情歌时的表现就可以明显地体会到,袁娅维丰富的声音表情、情感的张弛把这样的一首歌演绎得丝丝入扣,而许志安虽然也有较为细致的处理,但总体不过还是个高级版的KTV(具体的差别容后详述)。

    所以崔健又怎么可能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呢?后来他对李幸倪的态度也是同理。林忆莲用退让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并弱化成“唱粤语”的简单命题。但崔健对音乐的认真态度已然成为我追节目的动力之一。毕竟其他地方你是看不到这么较真的崔健竟然会去和林忆莲撕X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谈谈各位的演唱。

    谭维维-Hold不住

    谭维维作词作曲,是谭维维2011年的专辑《3》中的作品。但这首歌的词曲怎么样呢?算不上好。缺少漂亮的Hook句,歌词也是《谭某某》类似的没太大亮点的“现代”文风。但是这首歌的这个现场版本的编曲在崔健和刘迦宁的操刀下却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首先是管乐的抢眼Hook和加出来的一句“Nanana”超越了词曲成为了全曲最重要的烘托气氛的记忆点,和键盘跃动的节奏一起为这首旋律平平的歌提供了一种不断盘旋上升的有趣聆听效果,将听众的注意力一直吸引到最后的母女主题和“美声”引领的Bridge,把情绪推上高点后,管乐Hook成为最重要的情绪基底,和谭维维最后的仿即兴一起把曲子的气氛带向高潮,不得不佩服崔健的老辣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许志安-怎么舍得你/袁娅维-阿楚姑娘

    这两位这次就放在一起说了。如前所述,那些唱抒情的歌手并不是“擅长”抒情,而是他们“只能唱”抒情。为什么这么说?并不是说许志安等人不能唱快歌,而是他们之所以大多数时候受限于成人抒情,和他们声音表情的相对单一、律动的相对单一是有关系的。

    实际上,作为录音室磨练过的歌手,二者对于歌唱的语气、唇齿音的细节都有不错的认识。甚至音色上许志安要更有质感一些。但为什么袁娅维的演唱效果还是要远远好过许志安?她丰富的声音表情自不必说,多种音色的切换相当自如,更重要的是,她良好的律动掌握让她在演唱抒情歌时同样能够顺利地抓住旋律的起伏去安排她声音的松紧度、安插声音的小转音与爆发点,进而去影响观众的情绪。这就是在律动丰富的曲风中浸泡过后带来的素质提升。

    而袁娅维这个版本更高明的一点,她光滑的声线和较为成熟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反而更加形象地深化了“回忆”的命题,同时她在处理思路上的融会贯通也把一个带有局限性的思想主题升华到了更加广阔普遍的位置,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体悟。

    唱歌不是为了自High,是为了表达,表达就要讲究方法和技术,许志安在这方便被袁娅维甩下了一大截。

    袁娅维的《阿楚姑娘》也不负众望地成为第二期节目最受欢迎的曲目。


    吉克隽逸-会飞的野马
    和《阿楚姑娘》一样来自《中国好歌曲》。但比起《阿楚姑娘》的平易近人,《会飞的野马》可不那么亲民,奇葩的和弦转换、转调单单在学唱上就有不小的难度。

    但吉克隽逸没有倒在这里,她倒的地方更加致命——处理思路的失控。

    作者裸儿在演唱这首歌时采用的是轻盈的高档位唱法,换而言之就是更多的头声比例。林忆莲说吉克隽逸的声音“植根于大地”,其实你可以理解为她唱歌更多地依赖胸声的支撑。在唱《会飞的野马》时,一来她的音色显得过于沉重,根本“飞”不起来。二来她诚恳的咬字、大众化的处理也脱离了作曲古灵精怪的旋律布局,听起来格外的违和。得票这么少不是没有原因的。但勇气可嘉,下次努力。

    常石磊-老爸
    常石磊自己的作品。选歌上要批评一下常石磊,从《我和你》到《老爸》,走的简直就是大爱公益天使路线。然而就这首歌的演唱上来说,常石磊的技巧拿捏是可圈可点的,音准和层次的把握都非常有章法,但正如之前所说,常石磊的短板主要是在他唱歌的腔调和他略显奇葩的音色,喉位太高,鼻腔太多,力量偏弱,听起来太中性了,声音角色上也很尴尬,呈现效果自然吃亏。

    孙楠-我是一只小小鸟
    孙楠这次走的路线和之前他在《我是歌手》上的《执迷不悔》差不多,偏弱的混声开头,逐渐过度到后面的强声段落。不变的是扎实的唱功和音准,但奇葩的节奏感实在让人出戏。

    但我实在不知道孙楠在自身唱功已经秀无可秀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总要尝试这种烂大街的曲目让人审美疲劳呢?

    李幸倪-天黑黑
    其实作为这首歌一个翻唱版本来说,李幸倪的处理是很完美的,音色相当漂亮,语气的拿捏也很细致。编曲在段落的布局上也确实下了很多功夫。

    大家会发现,林忆莲组的人都相当喜欢钢琴、弦乐等偏古典的因素来美化编曲,《怎么舍得你》前面干脆来了段巴赫大无,《天黑黑》里的钢琴哪怕单听也有着相对丰富的色彩呈现。但二位选手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优势,选曲又相对平庸,确实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秋野-相对
    《奋斗》的插曲。秋野和孙楠其实可以做一个对比。秋野的语气拿捏、节奏感和唱歌时的强弱律动是孙楠的短板,但在唱歌技术上基本可以完全被孙楠碾压。但谁的音乐感染力更强?孙楠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音效上的感染力,就像电影中的追车、爆炸等画面一般。但秋野的演唱用丰富的节奏、语气变化,提供了艺术最核心的丰富情感变化,这才是音乐表达上最重点的部分。一直以来选秀横行的中国给了观众歌唱就是要锻炼高音技术的错误认识,秋野、杨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究竟音乐表达上的修养是怎么一回事。秋野的这首歌听似简单,但他从头到尾都从容地引领着音乐的发展,换给节奏残废的孙楠唱,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灾难效果。

    杨乐-那是谁
    上一场已经说过杨乐的音乐角色接近于Leonard Cohen,这次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可以作为诗歌的词作和他音乐中与各种乐器丰富的沟通与对话带来的融合感,以及形式和内容本身的高远空阔,都让他的音乐有种无可替代的格调。

    最喜欢的表演:
    袁娅维,秋野,杨乐

    归根结底,本期节目在选曲上比起上一期确实略显平淡。综艺感的设置竟然集中在崔健到处撕X上,还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即便很多人觉得崔健是“无理取闹”,但作为全场音乐素养最高的导师,他的存在恰恰是这个节目区别于其他不痛不痒的芭乐节目的所在。我们早就厌倦了那些选手一唱完导师就泪眼汪汪“你好棒!你唱出了你自己”的虚假画面了不是吗?写作需要谋篇布局,电影需要谋篇布局,难道音乐不需要?如果有一个大众音乐节目,竟然有人能够较真地去纠结音乐价值这回事,让不同音乐价值观的人去碰撞融合,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欣慰吗?

    ===================
    更多原创乐评
    关注微信公众号“光音天”
    微信号:rayof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