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瑞奇 Ricky(2009)

瑞奇 Ricky(2009)

又名: 小飞B(台) / 让爱飞起来

导演: 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 弗朗索瓦·欧容

主演: 塞尔希·洛佩斯 亚历山德拉·拉米 Mélusine Mayance Arthur Peyret

类型: 剧情 喜剧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上映日期: 2009-02-11

片长: Argentina: 90 分钟(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IMDb: tt1189076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化学品厂工作的凯蒂(Alexandra Lamy 饰)是一位单身妈妈,她的丈夫离家出走,只留下她和7岁的女儿丽莎(Mélusine Mayance 饰)相依为命。某天,极度压抑的凯蒂邂逅同在一个工厂的西班牙人帕科(Sergi López 饰),久旷男女干柴烈火,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并很快有了爱情结晶——名叫瑞奇(Arthur Peyret 饰)的小男孩。

演员:



影评:

  1. 没来由的,《瑞奇》让我想到了《西雅图未眠夜》,《西雅图》是举世闻名的爱情片,但是有人这样解读,为了孩子许下的一个心愿两个大人生活在了一起;我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来解读《瑞奇》,不受母亲重视的Lisa,希望有个完整的家,同时也希望母亲更爱她,于是在心底许愿,变出了一个带翅膀的Ricky,让他来去自如。

    飞翔,是人类一直的梦想。《瑞奇》这部影片的有趣在于,因为导演敢想,打破生理的禁忌,抵达理想的彼岸,让婴孩碰撞中翱翔,拓展了现实之外的可能。

    中国评论界对以往欧容的电影评价过高,也许是因为看烦了法国新浪潮的沉闷抒情的调调,当一个酷儿姿态的导演出现的时候便给予了极大的赞美。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欧容一贯的拼贴。但做为一部有趣的和有想象力的电影,它的最大问题在于,风格并不统一,现实的琐碎与超现实的寓言性杂糅在一起。深究起来,不知《瑞奇》到底想说什么。它是说在单亲家庭中,母亲的压力与渴爱,女儿的早熟与畸形的心理;还是说家庭的毫不稳固;或者说移民法国的其他族裔生活的混乱与无序。该片还讽刺了媒介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媒介失去判断为追逐奇观不惜代价,父母为了钱将孩子暴露在镜头下,相应的,他们也得到报复,失去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像襁褓中的哪吒,生来就是父母的心头之痛。扰乱正常的家庭关系,让所有的问题变得急促与尖刻,整个世界因它而变得虚幻。但当它莫名地失踪后,家庭成员才开始反省自身。 我不大能忍受最后两场戏,第一场是神经失常的母亲来到幼婴失踪的河畔,不由自主地将身体沉下水底。就像神明显灵般,挥舞着翅膀的大头婴盘旋在母亲的头顶。母亲顿时像被上帝的手抚摸过一般,神经舒缓下来。她的生命得以重生,而她的家庭也似乎弥合起来。下一场是她沐浴在从未有过的阳光中,表情慈祥,而她的水火不相容的丈夫与女儿开始变得和谐。这两场戏宗教的意味过于强烈,人失去了人性,变得温顺而毫无人气儿。虽然归于和谐,但似乎被牵引走了灵魂。
  2. 是的,我曾经轻视François Ozon。我记得自己说过,在芸芸法国电影大师中间,Ozon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喽啰。我甚至讨厌《泳池情杀案》(Swimming Pool,2003)只是一味出卖女性胴体,在结尾展示出「一切纯属虚构」的姿态,卖弄无关痛痒的小聪明。我更责骂翌年的《5X2》(2004),向Ingmar Bergman和Eric Rohmer等名导学舌,画虎不成,倒叙的结构徒具空洞形式。

    然而之后的小品《最后的时光》(Time to leave,2005)令我对Ozon改观了,他尝试探索人如何面对死亡,濒死者徘徊于情人、父母、姐姐与陌生人之间,从死亡的阴影反照出人间有情的和暖夕光,教人痛心、恻然。及后的《华丽安琪儿》(Angel,2007)是有点儿平庸,回归昔日Hollywood的Melodrama传统,导演将重点放在主角身上,她的性格描写总算成功深刻,同样是刻划女性流行作家,《华丽安琪儿》比《泳池情杀案》平实多了。到《小飞B》(Ricky,2009),分数持续有增无减。最后的时光以后,就是新生、起飞。Ozon似乎逐步学懂了留白、含蓄、简约、宁谧的美学法则,明白到距离与空白的重要性;同时,焦点也从故事及叙述结构,转移到人身上。

    《小飞B》在时序上由中间开始,先引渡观众关心母亲独力难支的痛苦,回到起初细说从头再直线发展,过程毫不含糊有脉络可循。片中的母亲Katie独力照顾女儿,当Paco进入这个家庭后,女儿似乎受到忽略了,影片开首以冷静的手法展示关系的转变、女儿的孤独、Paco与Katie的相恋。及后,Ozon完全忽略Katie十月怀胎的情状,直接跳到Ricky的出生、Paco与Katie的误会、Paco离家出走、Ricky有毛有翼学懂飞翔,然后母子分离……

    《小飞B》是关于母爱,而谈及母爱,我总喜欢引述弗洛姆(Erich Fromm)在《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书中提到的一番话:「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其实,父母都关心子女,虽然父母可能会难受,但子女始终会成为独立的个体。从小津安二郎的风格奠基之作《晚春》(1949),到李翰祥改编徐吁同名小说的《后门》(1960),甚至话题作《变形金刚狂派再起》(Transformers 2,2009)和《小飞B》等等,或多或少都渲染两代分离的情节。分离一方面见证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不舍,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子女的成长甚至乎个人的德性。但《小飞B》的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人关心母子伦理关系之余,又发挥出童心及想象力。原来Ricky是一个「怪胎」,由普通BB渐渐蜕变成长为小小的Angel(天使/安琪儿),最后他自个儿飞走了,但也可以说是Katie放走了他,因为她从中看「美」,彷佛她看到人类堕落前完美无瑕的创世秩序,人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美好指令。

    电影一首一尾拍得尤其好看,虽然全片未臻完美,但印证Ozon已渐入佳境,成功可期。在影片最后一段,Ricky成为出尘脱俗的小Angel,降临河岸之际,Katie又何尝不是神圣的母亲?她惘然地涉水渡河已是带有明显涤罪意味的宗教性行动(Katie作为名字原本就带有Pure的意思),回家以后导演两次用和煦的自然光笼罩她的脸庞,更显得Katie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她的最后一个镜头告诉我们:Katie又怀孕了。注意啊,之前一直没有怀有Ricky的镜头,已显得Ricky非比寻常——难道在河畔出现的Ricky就是报告好信息的天使Gabriel(加百列),进一步肯定Katie一家就是得到祝福的神圣家庭。还是电影回溯到Katie怀有Ricky的那一段时光,尚未诞生的Ricky与充满憧憬的Katie又回复到最亲密的片刻,在无限安宁静好的岁月里二人享受着生生不息的爱意和交流。
  3.     导演的克制让我惊讶,这应该说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中导演最克制的一部。导演的细腻也让人动容,尽管导演长相粗犷有余。而其逻辑严密,叙事却千条万绪的特征恰好是法国人一贯行事风格。
        首先必须说说该片的人物刻画。因为,这可能是导演唯一不克制的方面,或许也是原因----导演就是为了刻画人物才一再克制其他方面。瑞奇其实最简单,因为他是天使,或者天使的化身,我们只要用纯洁、爱、希望来形容他就可以了(或者,还有一个导演不克制的---就是瑞奇了)。但,天使对人类来说是看不见的,只存在于人的臆想、幻觉或梦中。所以,我们的第一主人公是凯蒂,也是故事的主线,而第二主人公则是丽莎,第三个自然是帕克。情节我们谁都能看明白,这里只讨论人物。凯蒂是极其善良的,她从来不会想到去伤害别人,即使自己受到伤害。凯蒂想法比较简单,凯蒂所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凯蒂很单纯,甚至你可以用傻来形容,但凯蒂却有一点是另外两个都没有的,就是爱。丽莎,却至少有两种性格特征特别明显----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的很严密,以及嫉妒。当然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应该受到苛责,这里只是讨论电影里人物的性格。她可能是里面最复杂的人物,她极度依赖凯蒂,又希望独自占有不被别人分享,帕克的到来对她来说无疑是搅局,所以为了逼走帕克而又不被其他人怀疑,小女孩无疑费了很多心机,而其胆量和残忍也让人心悸。她极其会掩饰自己,骗过了两个成年人,其心智成熟肯定超过了凯蒂,这在影片里导演不厌其烦的表现过很多次。比方说,医生问凯蒂:‘你丈夫有没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体征’凯蒂想了一下,忽然说‘有!’医生:‘什么?’凯蒂:‘他体毛很多。’这时候镜头直接转到了丽莎,丽莎差一点笑出来,把头一低,表情好像在说‘这都不懂....我勒个去!’而帕克看上去大大咧咧,有些虚伪狡诈,处处讨好凯蒂和丽莎,但似乎没有大恶,不过也是自私、势力以及无耻皆具----他吃住凯蒂家,甚至有孩子之后也从来没给过凯蒂钱,这在影片里不止一次提到过。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这好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小说,人物刻画如此细腻,一般只有小说才做得到。比方说,当帕克把钥匙丢给凯蒂,出去之后,丽莎出来问‘帕克走了么?’凯蒂回答是,这时候她脸上划过一丝笑意,特别浅,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而这可能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而类似的细腻的笔触电影里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另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叙事结构,逻辑严密,线很多,但一点也不乱,你甚至感觉不出来故事线的过度,而且常常几条线并行不悖。只是导演一直很克制,好像故意把观众引向天使瑞奇。
        其实,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瑞奇并不是天使,也没有翅膀,他只是一个畸形儿。由于凯蒂在化工厂曾今中毒,这便是造成瑞奇身体畸形的原因。凯蒂带瑞奇到医院看,医生建议住院做特别护理,而凯蒂舍不得孩子,而且认为别人怀疑她不是好妈妈,所以就在家里照顾,其实瑞奇的畸形部分在凯蒂看来就是翅膀,瑞奇就是天使。
        我忍不住像李安一样粗浅地、残忍地说出了另外一个版本,我同样要像中年派一样问同一个问题‘哪一个版本的你喜欢呢?’。其实电影是导演把女主人公美好的愿望和实际情形完美的糅合到了一起。一方面是挥之不去的残酷现实,另一方面是美好的幻想及可爱的儿子让她坚持下去。或许导演正是为了这个效果才显得处处克制,把恶都放在了暗处,因为有天使在。
        你可以不相信,但故事还有第三个版本,限制级,此处从略。去看《瑞奇》吧,看的时候,第三个版本会出现在你的想象里。



        
  4. 。。。都完全没提到这部电影最特别的地方,开头和结尾

    而且怎么解释

    按照正常的电影时间线来看,
    就是开头:
    女主角先是被一个同厂(!)西班牙男抛弃,养不活俩(!)孩子,放弃了一个(那个孩子很爱哭(!)),
    中间部分:女主角和小女孩谁都没有提过开头被放弃的孩子(!),女主角又认识了一个同厂(!)西班牙男,和他有了个孩子(爱哭),西班牙男离开女主角,又因为孩子回来,女主角没抓好线孩子飞了
    结尾:大家不再在意飞了的娃,小女孩心情愉悦(当然不排除小女孩嫉妒小弟弟的原因)的和西班牙男去学校,女主角小腹微隆心情平静的躺在沙发上


    开头女主角提到
    1自己被一个同厂西班牙人抛弃
    2自己有两个孩子(养不活俩只能选择放弃一个)
    3那个孩子应该不好收养因为很爱哭

    结尾是
    1女主小腹微隆,心情平静
    2西班牙男带着小女孩上学

    把结尾和开头对调一下来想,剧情就会明朗许多,也才是正确的时间线:
    (先是结尾)女主怀孕,小姑娘和西班牙男和谐相处。。(再是生娃,小姑娘和小弟弟,男主和西班牙男,大家都不和谐了),,(最后是开头)女主和俩娃被抛弃,放弃了瑞奇

    即真实剧情就是:被同厂西班牙男抛弃的单亲妈妈养不活俩娃,不得已放弃了一个,难过,,,没了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