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孩子因为发球问题输了球,哭的很伤心。妈妈没有说‘’宝贝别哭了,一会儿带你去买玩具吃好吃的。‘’而是第一时间让孩子跟对手的教练道歉说‘’对不起我以后会好好发球‘’。
看到日本父母的教育方式,再想想身边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国人再意识不到这种差距,还是每天跟愤青一样抵制日货,看着抗日神剧拍手叫好,那么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两国的格局将会如何真的是让人细思极恐。
关于体育的电影和纪录片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在于运动员本身的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
这部纪录片应该是日本电视台里分播后整合的,所以是成年和幼年插播,一直有重复的镜头,但是也很宝贵,小时候的影像也有记录,也更能反应爱酱的毅力和不容易,让我们更加了解她!
但因为是面向日本播出,所以在中国的生活也是一笔带过,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我们喜欢的她是那个笑起来可爱,东北话十级的瓷娃娃!
不管怎么说,支持她!看到她伤病缠身,即将退役也很不舍!
一部格外令人动容、温暖的纪录片,记录了福原爱自4岁参加乒乓球赛以来,20多年来的人生历程。 故事中,有一个尽管爱哭但格外倔强不服输的女孩,有一个不为功利倾情陪伴却又懂得放手的妈妈,有一个独具慧眼横跨25年拍摄的导演,还有一个给予福原爱诸多鼓励、爱护和支持的社会大众。 福原爱在中国被称为“瓷娃娃”,除去可爱的长相外,在国乒孤独求败的时代,她算是唯一一位令广大国人能够抛开国别情愫并发自内心喜爱的日本运动员。我想,国人喜欢她的原因,除了她能够讲出流利的具有东北味的中国话外,更多的是源于对她个人的喜爱。 纪录片中,真实的再现了这种“被喜爱”的魅力源自何处。四岁的她,因为对乒乓球的喜欢,会为了练球,在幼儿园下课后飞快的奔跑回家;会在即使状态不好闹脾气大哭时仍嚷着我要练球;会在比赛中因技不如人哭着跑向妈妈后仍返回球台坚持比赛。在这个小小的身体中,一种令人无法名状的力量和性格正在闪现出注定会耀眼万丈的金色光芒。 妈妈的笔记中记录了福原爱诸多优点和特性:“非常喜欢乒乓球、不放弃、好强不认输、热心钻研、高度专注力、对胜利的渴望”。如果说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的话,那么福原爱的特质,就是妈妈总结的这六句话。 在福原爱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千代是带领福原爱走向辉煌的最重要的人。她会在福原爱小小的心灵中播下坚持不放弃的信念,会在福原爱闹脾气耍性子时仍坚持原则不妥协,会在福原爱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予大声的肯定和鼓励,也会在福原爱尚处于天真的年岁果断放手,让她自己经历磨练与风雨。 被誉为天才少年的福原爱是自小便获得万般宠爱、赞誉、关注于一身的少女,不过更令人惊讶的地方在于,她没有因为外界的恭维和注视迷失在聚光灯下,没有高傲的翘起尾巴停止前进的步伐。那个瓷娃娃,依然用对乒乓球最执着的喜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向着她儿时的梦想不断前行。 伦敦奥运周期,经历两次奥运失败的福原爱毅然决定坚持在中国特训,四年如一日的刻苦练球,除此以外,一丝一秒都没有提前返回日本的念头。伦敦的团体亚军,回馈了她辛勤的付出,当她把奖牌挂在妈妈的脖子上时,妈妈说:“好重啊,这二十年都在这奖牌里了,好重啊”。对于福原爱,那一刻的泪水,终于属于幸福,属于激动,属于她最喜爱的乒乓! 2017年1月1日,福原爱在台北举办了婚礼,2018年10月21日,她在微博上正式宣布退役。当记录福原爱的胶带终于可以“咔”的一声停下时,已即将成为人母的福原爱问了导演一个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心中的问题:“为什么当初(4岁时)会选择她来拍纪录片?”导演说这是个好问题,然后镜头就拉回到20多年前,第一次拍摄到福原爱打球的画面:因为,她一直坦率地,一心一意的打球,那个模样,异常耀眼!所以,镜头一直在跟着你! 这就是福原爱,一个让人那么喜爱的”瓷娃娃”,一个在许多人青春岁月中留下美好回忆的“小爱”。 庆幸看到并感谢这部弥足珍贵的纪录片,并为“小爱”送上最厚重的祝福:你打球的样子,异常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