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陈晓楠主持的节目,和陌生人说过与不可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讲述与倾听,另一个则是表达观点。正如节目一开始的时候陈晓楠说,她在这个椅子上同太多的人说过话,现在,她要离开这把椅子,让两个对立的人坐在这谈话,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效果确实如此,第一期,主题思想其实就是这个看脸的社会。嘉宾是学霸女神王诺诺和整容女吴晓辰。王诺诺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从她的谈话就可以看出来,她特别讨厌别人拿她的外貌说事,这会让她觉得让大家忽视了她的努力。吴晓辰呢,从整个节目的谈话,思想的表达都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有主见有想法的人。并且她其实很知道很理解坐在她对面的人。所以整个节目下来,谈吐大方,气质一点都不让我觉得她是靠外表来获得成就的人。
整期节目印象最深的是王晓晨那句:你为什么要考虑几百年后世人对你的看法,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了,人是要活在当下。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很多人都很难像她那样做到。
除了正片里的王诺诺与吴晓辰,多人版里还有美女晁然和外表不如意的大王,穷游家安妮和最接近我们普通人的陈灵。
安妮和陈灵的对话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一个完全的自我,完全的放纵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陈灵则是现实社会下不断努力,不断迎合社会的一个人,她自己也说过,她觉得她是选择做被社会磨平棱角的那一方。但看得出来她其实很羡慕安妮的生活方式,确又知道自己做不到这样。
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到底会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期待接下来的节目。
整容:看脸的时代,确实“造就”了让人变得更美却也更心淡了,如今2022年了,大环境对“美”的苛刻审视依旧不可替代……
癌症:无论是遇到MH397事件还是身患癌症处境,为了不辜负所有爱,请收起悲伤,以后要更认真的生活。好好读书、好好健身、好好看世界……
暴富:平民层面与中上层面的自卑自负能一样吗?至少经济和精神方面不是,所以两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尽有大不同,但人生态度终归还是那个道理,(或许与自己的处境一点类似)所以很认同那句庆幸:庆幸自己走了,离开了那个满脑子都是挣钱的自己,还找到那个终其一生自己在找的那个东西——冲浪,让现在每一天都感觉自己是活着的,再是超级认同其中孩子的教育观,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教好孩子、也会不断让自己变得更有才华……也很欣赏那个“上帝视角”和那句“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更要给暴发户的自我审视掌声,活成自己再影响其他人活成自己,这才叫社会责任
丁克:每个人都在原生家庭中有那份不可磨灭的痛,有人把这份痛作为自己一生的保护色的底色,但也会有人把这份痛变成以后寻找人生五颜六色的意义。有一个没共同语言的恐怖存在—爸爸的暴力导致不结婚生子的作家(榜样父母真的很重要);对孩子没有感觉而不想生,想起自己身边一朋友也是这种状态,感觉劝她生孩子的自己有点过分了;把自己当成最重要但却并不是真正的快活人生的悲观主义者,自己却很认同她的生死观,60或65岁就可以了,生病或没有自理能力就自行了结吧,捐出自己的器官,让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不给自己负担不给身边人负担也不给社会负担!有孩子的母亲超级伟大,每每听到分享育儿的时候都会真的很难过也很感动,难过的是妈妈就是这样熬过来的,多苦多累看到孩子的跑向自己、听到稚嫩的声音就真的都值得了。《不可说》真的疗愈了我的一切!!
刚开始听到这档节目的模式时,小惊喜了一下。真的是很新颖的想法,当两个生活环境和观念完全不同的人面对面的坐在一档访谈节目里,没有主持人,他们会开始一场什么形式的聊天。在摄像头前面的他们会捍卫自己的观点,不顾一切的为自己辩论,或者攻击对方吗?太多的不可测行为,这些是吸引我来看这节目的亮点。 围绕着四个不同的主题,整容,癌症,暴富和丁克。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癌症这一期,其他几期可以说做得相当失败。年轻的癌症患者坐在健康却困惑着的人们对面,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是玻璃般透彻的。当正常人担心着丈夫出轨的时候,她们只渴望能拥有一段真挚的感情。这段感情有多长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当生命的结束尽在眼前的时候,人对于事物的要求会回到原始的状态。不要金钱和权力,但是亲人一句话或者一个理解的微笑,就能够让他们的生命重新焕发温暖。大家急着去钓金龟婿,想着彻夜暴富的时候,都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给予和收获。
为什么说其他几个话题做得失败,是因为有些嘉宾因为成见而撒谎,或者急着给自己做广告,这就使谈话性节目失去了本身意义。比如暴富这一集,真正拥有财富的嘉宾对靠拆迁款暴富,之后负债几十万的对面嘉宾明显的不屑一顾,夸夸而谈。又比如整容这一集,百度女神想要将话题引入深刻思考,证明自己学历高,牛津毕业,但是对方就是个肤浅的整容女,没办法深度思考。缺少了住持人的引导,嘉宾们因为各种原因钻牛角尖,没能探讨主题本身引发的思考。而且剪辑师这个时候后来偷龙换凤,企图用连连看的方法来创造话题和看点。最后不过是在蒙骗观众(比如丁克这一集众多嘉宾的混剪)。
说到底,这一档节目虽然说在探新,到最后却只是证实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的重要性。
第一期 颜值
王诺诺和吴晓辰对立的点,只是对美的追求偏好不同。王诺诺更追求内在的气质、涵养,吴晓辰更看重外在的五官、颜值。这里说的是偏好不同,所以王诺诺也是在乎外在美的呀,她会跟导演说我右边脸大能不能坐另一边,会把自己知乎头像换成自己好看的生活照(而且半遮了自己的右边脸),即使她说在需要盛装的场合会不洗头去,但是上节目还是会好好打扮。她其实也认可颜值会带来加成。吴晓辰也是在乎内在美的呀,从她的谈吐和气质来看,绝不是花瓶,而且她是开了整形医院,而不是靠自己的颜值去当模特之类的。所以这个对立并不极致、并不充分。而且两人也都是看脸时代的受益者,这一集也没有对看脸时代颜值焦虑的剖析,在整容问题上也没有形成强烈的观点对比。所以这一期显得没那么有冲突。
但是结尾的时候说到父母和家庭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这一点还挺深刻的。王诺诺想像母亲一样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吴晓辰因为妈妈踏入整容这条路,而且像妈妈一样在乎外貌和颜值。就像王诺诺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那些选项,你自然就会朝那个方向前进”。吴晓辰也是,受妈妈影响才一步步走入整容这条路。父母的经历、观念已经帮我们过滤掉很多人生的选项,我们就是在有限的几个选项里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第二期 癌症
就像橘子最后说的,大全是越来越看开、看淡,自己是越来越害怕失去、越来越敏感。因为被命运重重一击,夺走了太多,所以大全淡然了,对所有的失去慢慢看淡,这已经花掉了她大部分的精力了,更别说担心未来,因为那也只能看命运的安排。因为被上天给予了最好的礼物,橘子更多的是担心未来,担心各种变故、意外的出现,担心失去。不同的际遇给予她们不同的面对生活的态度。
很喜欢橘子对生活的的知足,这种知足很难得。橘子,别理婆婆,生活就是要积极一点,向上一点,向你学习。
第三期 暴富
冲浪哥是更在乎内心的充实,拆迁大哥更在乎财富的充实。对于冲浪哥这种状态,之前也有看到过类似新闻,很多受不了这种变态的生活节奏的人会花式逃离:回老家找个清闲的工作、去云南开个民宿等等。冲浪哥找到自己的热爱,将空心的自己填满。有才华有能力有见识,这才不枉人间走一遭,给冲浪哥respect。拆迁大哥是享受过巨额财富傍身的感觉,也希望自己能有所建树,获得鲜花和掌声,所以还是对名利有强烈的追求。
不过拆迁大哥说,巨额财产不是诱惑,花花社会才是。这一点不太同意。真正的诱惑是消费欲。任何时代的社会都是有娱乐消费的,只是现在社会不断鼓动着人们的消费欲望。
第四期 丁克
看了三对,其实每个人对结婚、对丁克的想法,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人觉得我的父母做的不好,我要做得更好给他们看,所以愿意生孩子。有的人觉得我的父母做的不好,我没有榜样可以参考,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不要孩子。那谁对谁错呢?没有。我觉得选择逃避和选择面对,是没有对错之分的。除开社会的传统观念、养老问题等因素的影响,这两种选择出现的概率就是各50%。
我之前在想,为什么古人有那么多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言论呢?既有“迎难而上”,又有“自知之明”。既有“士可杀不可辱”,又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等。他们是不同环境下的故事凝练而来的。这不就是古人们为我们践行出来的一个个选择吗?它代表着,每一种选择都是有它的意义和道理,没有对错,只是个人选择。让我们在做任何一个选择的时候,都有古人的事迹作为参考,告诉我们,这样做是OK的,而且是已经被证明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