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真相》算得上是暑期档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112分钟的时间内,影片充分讲好了一个足够复杂的庭审故事,并塑造出立体多面的三个主角,每个人身上都有庞杂的信息量等待深挖。一咏三叹的情感反转、对社会现实的展现,则能让它成为一部话题之作。
作为悬疑片,《最后的真相》在剧本结构上编排得不错。悬念的钩子始终给观众吊住了,让人一直猜不到,揭晓时又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轮轮的推翻与反转,不断有新的证据与证人登场,最后指向的,却是人性背后别样的唏嘘与共情。
电影开篇,黄晓明饰演的男主角丁义峰被整个律师行业封杀。由于揭发律所黑幕的真相,他这个律界精英再也没法找到工作。道出社会黑暗的人,反倒活进了最黑暗的角落。
六年后,丁义峰终于得到机会重出江湖。他碰上的第一桩案子,就是“按摩女杀人铁案”。独居的老酒鬼马双喜,被上门服务的金喜妹用烟灰缸击杀。看似走流程的简单“铁案”,却疑窦丛生:为什么嫌疑人一心想要求死?他们真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嫌疑人反常的状态,让丁义峰感到背后有猫腻。他多次走访,并重回命案现场,发现了案件中的诸多疑点:受害人马双喜才是两个人中情绪不稳定、有暴力倾向的那个人。案发时,金喜妹的衣服被暴力撕扯,头上的伤口直逼死穴。马双喜极有可能是要对金喜妹实施不轨,而金喜妹的行为,则是出于自保的正当防卫。
金喜妹因遭受职业偏见,即使在真相无法辨清的形势下,也被既定为凶手。唯有丁义峰愿意为她站出来说话。难道他是又一次要为了正义与良知,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主角在人设上的反转在此正式出现。原来丁义峰并不是为了帮金喜妹,而是在帮自己逆风翻盘。他需要名利、需要话语权。如果能帮这么一位被全社会轻视的边缘女性打赢官司,他就能重新打出名声。因此他才会费尽心力,主张金喜妹无罪。
导演没有去塑造一个伟光正的100%正义律师形象,而是让他掺杂着阴暗面,站在灰色地带,也打破了我们观众的既定预期。被告人存疑、被害者存疑、案件本身存疑、律师的行径也存疑,多重疑点直接拆掉了这桩“铁案”。
需要科普的是,看到有人说为何一直都是律师在查案,警察几乎全程没有参与。其实这是影片把“合理怀疑”的全过程给拍了出来。
当丁义峰接到金喜妹案时,案子已被定义为“铁案”。警方的调查工作基本完成,相关证据也已收集完毕。丁义峰作为辩方律师,固然没有查案权,他做的是提出“合理怀疑”——寻找有利于金喜妹的证据。律师只要对证据链中的任意一环提出合理怀疑,就有翻盘的可能性。哪怕检方手里的证据有证明力,只要律师能找到1%的重大疑点,就有概率赢。
他出入犯罪现场,其实也符合这个人物处事的动机。六年沉浮,丁义峰早已不是昔日的自己,什么三教九流的手段都能使。想要赢,就会不择手段,游走在法律边缘。只要能找到证据,他就愿意去冒险。
丁义峰一番操作的根本动机,就是替自己赢回原先光亮的人生。在他眼中,起初金喜妹坚持的真相不重要,能让自己赢的“真相”才重要,所以他使用了越界的手段。但丁义峰的手段再有问题,底色终究是善良的。他从没想过要用牺牲别人的方式来成全自己。
他逼迫金喜妹翻案的行为,也是因为以他当时查到的线索,认定金喜妹是受了马双喜的欺骗,再加上儿子的压榨,没了活下去的动力。她不想活,他就逼她活下去,顺势成全自己名利双收。
此后,剧情开始逐步发力,架构起一场全员掩盖真相的“罗生门”事件。跟随丁义峰的进一步调查,难以置信的人性抉择与情感反转也将被揭开。
剧作层面,《最后的真相》一直引导着观众一步步入局这场悬疑推理的庭审戏,并逐步加载出“层层掩埋”的情感真相。但全片的核心,并非只是聚焦在案件之上,更多是聚焦在人物身上。
每个角色为了达成心中的目的,最后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几位主演在影片后半段的演技,也因此成为本片的高光所在,群像戏值得称道。
黄晓明在“正义律师”的外表下,藏有两次角色反转,这个形象被他演出了颠覆感和稀缺性。涂们老师戏份虽不多,但也成功塑造出了在院线片中罕见的、拥有复杂心态变化的银幕形象,直指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子女赡养问题。
闫妮演的金喜妹,是全片的核心所在。随着情节闪回,她要在四重身份里反复切换,被告人、按摩女、单亲妈妈、渴望幸福的女人。闫妮给出了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演法,游刃有余且富有情感张力。
而在悬疑的外壳下,影片最终导向的,则是社会派的表达——通过展现小人物在残酷生活中的痛苦挣扎,涉及到诸多具体的议题,如母子关系、公民普法、边缘者的真情与抱团取暖。
透过影像,你能看到本片的新人导演、编剧在心里攒的那股劲。他们想为现实中那些不被注视的个体发声。当然,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有些问题其实“点到为止”,无法被讲透,但瑕不掩瑜。
片中有两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这个世上只有两件事无药可医,死亡和良心”,另一句是“有些事情不是不存在,只是没人去做”。不畏义死,不荣幸生。看到最后,你才会知道,真相往往残忍,但就算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将它道之于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电影结束,我一头雾水地看着最后黑幕上的白字审判结果。回想了整部电影,不太明白剧情的递进关系。为了这个结局,拍个电影值得吗?
到第二天,我理了一下,电影可能是这样叙述的: 1、一开始,金喜妹想死。老马和朋友讲好了,保险费下来分六十万给毛卫卫治病,挺好。但是丁义峰想赢,这时的他不了解事情原委,只是觉得事情有蹊跷,金喜妹肯定不是故意杀人,但她一心求死,怎么办,只能逼她说是正当防卫; 2、金喜妹改口供后,丁义峰又发现杀人的是毛卫卫,两案并审,金喜妹试图自杀,醒来要见丁义峰,说出真相; 3、丁义峰知道真相后,做了毛卫卫杀人案法庭上的证人,把自己威胁金喜妹的事情说了出来。三个人都进去了,骗保失败。
所以,这个电影讲的是,丁义峰本来是想做好事,但是却帮了倒忙,没法挽回。听了金喜妹的真相后,交出录音,牺牲了自己。好歹把毛卫卫给救了。
所以,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律师忙活半天,把事情推向了更坏的结局,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不对啊,这么蠢的事情,周围的人却眼含泪水,非常感动,“你还是当年那个丁义峰”。怎么了,他做什么了?他在正义和良知中间,选了什么?
选了正义?他当证人能说是正义吗?他在承认错误,在弥补。
选了良知?你看这令人吐血的结局,谁信啊,良知体现在哪啊?
“值得吗?”当然不值得啊。
这个电影真的很奇怪,完全不知道他的主题是什么。大概是,不要骗保。对保险公司来说,丁义峰是世界上最正义最有良知的人了。
老马打人也没给个确定的说法。就算他是喝醉了控制不住,他打人就对了?他的爱情线何尝不是一种美化?一点都没有受到感动,在这个家暴盛行的土地上,我只感到恐惧。“她好几次回来身上都带着伤”,在两个视频里面发脾气,这些难道都是假的?
其实,几场法庭戏的剪辑非常好,叙述精准,第一次开庭开始就把我吸引住了,真正进入到“悬疑片”的状态。看到后来,挺失望的。烂尾的电视剧好歹有几集好的,烂尾的电影让人记住的只有不好。
这个结局是为了过审硬套的吧,如果不是广电的功劳,那我也是佩服。如果是广电的功劳,那我更无话可说。我倾向于后者,结局走向配不上整个剧组的水平,可惜了,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
有网友回复说他觉得杀人的就是毛卫卫,丁义峰和金喜妹编造了所谓的补刀,由丁义峰欺骗法庭,交上录音,牺牲自己。这个想法我在观影过程中也冒出来过。
这种类型题材的标准结局,肯定是丁义峰为了救人选择欺骗法庭,牺牲自己。
为了呈现这种结局,金喜妹和丁义峰在病房里说的话是关键,但影片直接跳过,只有开头的一句“接下来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任何镜头,哪怕是隐晦的暗示,告诉观众他们编造了所谓的事实。我只能猜想,是为了过审。
影片呈现出来的就是它所有的内容,再可惜也不能用没有的东西硬加。
其实就算影片呈现出来了,丁义峰所做的也不过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事实”主动承认犯下的错误,救了毛卫卫一命。骗保失败,也没钱治病,毛卫卫估计也就是死。结局仍然没有半点张力,很可笑。
你想象一下,花钱买了票 一开始看的还不错,是部及格作品。 从黄教主法庭辩护,身体却像表演开演唱会就开始暴露了。全片只有涂老爷子和闫妮在认真演戏。 出去这个不说。我想说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个电影在立项的时候,投资人不考虑下剧本吗?整个电影 涂老爷子白死了,闫妮无期徒刑,闫妮儿子3年刑,自己有病在里也是死,,然后主角男一号黄大律师给自己也辩护进去了。 你想一下,这是在干嘛?????????? 全员没有好结果,损人还不利己。 这个事的意义在哪里? 就为了诉说正义吗?这种正义谁信啊? 就为了真相吗?这一大圈何必呢,谁都没讨好,你们矫情了老头白死了。 这样一个故事 有意义吗? 就为了 一句:你还是曾经的丁一峰 我尼玛了,服了,真的。 为了反转而反转 为了正义而正义 为了真相而真相 观众看了2小时,最后全员被审判, 绕了一圈还没有开始的结局好,玩那????? 在想什么?要编这么一个无趣的且没有脑子的事 跟同题材的孙红雷 郭富城那部差了800里。 各位编剧大神们,你们能不能先让你们的故事有个可信度????有个存在的意义也行啊! 真的是无语啊。
黄老师是哪部戏开始冠上油腻的称号的?在古早的年代,我最初看黄老师是电视剧《大汉天子》,刚刚查了一下,原来那个电视剧第一部是2002年呀。那个时候我觉得黄老师的少年大帝演的挺好啊,面容棱角分明,带着桀骜,果然是有大帝之姿……
这些年的电影,上一部让我有好感的是黄老师演消防员,就他那个角色他完成的挺好。
本片黄老师是主演、制片人、监制。看到这个介绍的时候,我仿佛明白了电影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槽点是怎么来的了。。。宣传上的什么正义和名利,法理与道德,在我看完电影之后,基本就是莫名其妙。
我们就说名利,丁律个人背景及性格就很奇怪,交代的很少,几段往事并没有把他的性格丰富起来。在被告说出她是被QJ的时候,他收获了巨大的名利,但是丁律的表情一点都不名利啊,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出来的人物表情,就是又当又立的,而且这种又当又立他也表现不好啊。这里建议大家参看《药神》来理解,徐老板一开始就是药贩子,就是赚钱为主,唯利是图。后来小团队成员的死,才刺激了他的改变,人物性格是变化的,且有理有据,而黄老师的就基本没有底层逻辑。
至于法理与道德,庭上是摆事实讲证据的吧,本片的庭上可以说是黄老师讲故事,我不知道真实的庭上会不会有律师讲故事。罗翔老师经常说的量刑,在本片中,金喜妹认罪的情况下,这样推翻前面,我真的没看到什么道德,因为要说道德,金喜妹的角色在道德上有亏,马双喜的角色在道德上也有亏,毛卫卫从小就偷盗道德上依然有亏,丁律每次问询的偷偷录音,理直气壮的承认威胁别人,依然有亏啊。反而是法理给了他们宽容。
映后分享的时候,主持人说,主创团队们有个细节设置,金喜妹入狱前是齐刘海发型,入狱后是中分发型,暗示了人物的不完整??!!!!!这里我只能说一句我去NMLG表,牵强。反而是旋转木马环节,马亲金很用力,嘴角染口红,有那么一点嘴角流血的象征,暗示最后你给我带来血光之灾。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想了一下,电影换一种叙事结构,人物角色重新设置下,也许我会推荐,目前就是陪跑了。
———————————————接下来学徒编剧上线—————————————————
故事开始于过气丁律师的酗酒或者其它什么落魄表现。实习生肖珊珊突然造访,表现出对丁律的崇拜,想要请丁律看看金喜妹这个案件,丁律说你认错人了之类的,肖姗姗就开始背诵丁律过往骄人的战绩,画面出现一些倒叙,让观众看到以前丁律师是多么多么牛逼等等,配合一些丁律师略带回忆的表情,一闪而逝。这样,一个有理想的实习律师人设有了,丁律师大神的人设也有了。
接着丁律师固定的去疗养院看母亲,实习律师死皮赖脸跟着去,端茶倒水铺床叠被啥的,丁妈妈误以为这是小张的媳妇,悄悄对丁律师说,小张这女孩不错,你要把握好云云,又怀念一些自己的儿子,脸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一些等等。丁律说我这个人恩怨分明,你让我母亲开心,你的案件你说说吧,我姑且听听。实习生把案子的疑点说出来,第六感什么的觉得不可能是谋杀,应该有隐情,丁律看完卷宗,提出了谋杀不应该用烟灰缸啊,正面击打等等疑问,然后实习生去实际调查。。。。丁律师也去按摩店自己调查等等,这样一些线索就通过不同的调查人交叉起来,构建出第一波反转。
然后庭上现场,可以是丁律在和实习生交流猜测的推理内容+实习律师在庭上用部分证据证明了丁律的推理内容,用蒙太奇剪辑,你看,可看性是不是比现在有意思多。迎来第二波反装。。。
剧中继续加入原告的律师来找丁律,讽刺他当年多么牛X,现在就多么落魄云云的内容,这里就解释为什么名律现在落魄了等内容……
最后这个案件完成,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还可以顺势开启黄老师的,律师元宇宙。
打造名律师+实习菜鸟的搭档组合,彻底告别油腻形态,转型妥妥的成功,全新律师IP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