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卡萨诺瓦 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1976)

简介: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的中期经典作《八部半》是其成熟高峰期作品,此后开始走向糜烂而至腐败,偏于肉欲放纵和自我沉溺,像《费里尼之萨蒂尼康》(六九年)和本片,都是糜烂颓废的出色力作。本片反映了十八世纪基督道德不振后的上流腐化放纵,费里尼尽情借题发挥,展现出精英文艺在人欲横流下的腐烂情态。大情人卡萨诺华是在情场屡战屡胜的“性斗士",不断猎艳,还参加造爱竞赛。但这大情人苦于人人只重他的性爱能力,不重视他经世济民治国的才学。而且女人们对他都“有性无爱",当他衰老得失去性魅力之后,就只能把一个机械女人当作梦中情人,很可悲可怜。

演员:



影评:

  1. 费里尼的又一部情色大作,主人公是在西方和“唐璜”齐名的“性斗士卡萨诺瓦”。老天赐给这哥们的天赋是超级强悍的性能力,他靠这个鬼混了一辈子,无奈晚景凄凉,最后爱上的是一个人工的机械美女,他用这种扭曲的爱了此残生。
     
    惊叹于费里尼电影中的化妆道具构图以及场景设置,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不惜代价的用黑色的塑料布包裹了海洋。而在很多室内的镜头里,那种打光居然折射出伦勃朗油画的味道,令人惊叹无比。剧中出场人物众多,形象千奇百怪,似乎格列佛游记中的妖魔鬼怪全部涣然一新隆重登场。巨人、侏儒、色情狂、神经病、荒淫的贵族和下流的贫民,西方古典传说中的生旦净末逐一进入卡萨诺瓦的生命。这种历史题材是相当难以把握的片种,不过以费里尼的天才而言也不算什么。他热爱小丑与马戏的天性又给我们后人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狂欢,黑色幽默与超现实主义犹如哈哈镜一般,给这个传奇人物披上了荒诞醒神的外衣。
     
    性能力是衡量一个男人的基本指数,在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居然也可以成为进身之阶。片中卡萨君与车夫的做爱比赛令我爆笑,动物性的感官视觉永远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彩调料。那个总是在关键时刻蹦跳出来的机械小鸟,和着类似IDM的电子音乐,在他每一次的做爱经历中充当着计时器的作用。一群人在瞠目结舌的看着他进进出出,动作粗犷有力,各种女人在他的压力下形神兼备地来着高潮。天黑或者性生活最好都闭眼,否则可能是引发一场噩梦的先导。
     
    最后他老了,老了也就不存在什么最后了。机能衰退是人类必然的目的地,日子不重要,什么也不重要了。在滑稽的古堡里,这个曾经出过风头的“性斗士”只能用颤抖的声音,来索取他喜欢的通心粉。一个布满裂痕的瓷器,就等着“啪嚓”一声,然后远离这个希奇古怪的世界。
     
    看诗人于坚在歌颂费里尼,认为写得相当精彩,我不如也。我从《甜蜜的生活》和《爱情神话》之后,就开始迷恋这个才华横溢的造梦者。他宽大的额头上铭刻着智慧的印记,他把人生和电影当成他纵情演绎的马戏团,用小丑般的高超技能,为全世界热爱电影的人们,奉献出多次的影象高潮。
     
  2. 显然,卡萨瓦罗不是你理解的那种人。

     

    作为欧洲最著名的浪子,窜行于贵妇、修女、千金小姐之间,是他的本能和本行。他可以与欧洲任何一个最有性能力的人比赛,他也因此四处被人嘲笑为“种马”。但是他一直希望别人称呼他为“哲学家”。他认为自己有杰出的政治才能,能够辅佐欧洲任何一位君主成就大事————只可惜的是,怀才不遇是他一生的宿命。

     

    在一个心灵重于身体的时代,拥有身体是不幸的;而在一个重视身体的时代,拥有身体仍然是不幸的。这是因为,没有人会真正把身体放到“灵“之上。人们对于身体的要求即便是公开的,毫无顾忌的,但是也难掩对于“灵魂”失落的巨大恐惧。

     

    在人们心中,卡萨瓦罗是一个倒错的人。他的身体征服了全欧洲的女性,但是他的灵魂却不能引起哪怕一个马夫的尊敬。贵族像对待角斗士一样看待他,把他当成一个“性斗士”,当成一匹马。贵族乐于提供最优渥的环境来供其享受,其目的也不外乎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的需要而已。卡萨瓦罗,其最高的地位也不外乎是一个性能力和性技巧的表演家。

     

    在影片的一开头,卡萨瓦罗赴修女之约,前往孤岛。当他得知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满足鱼眼背后窥探的大使的欲望时,他仍然非常乐意。他愿意假此为晋身之计。在他看来,身体是一种资本,一种交际手段。这种手段可以让他俘获任何女人的芳心,那么也一定能打动当权者,由此及彼的意识到,如此强悍的身体之下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灵魂。但是——当卡萨瓦罗向大使陈情表态之际,大使却从鱼眼睛背后消失了。消失的如此干脆利落,以致于卡萨瓦罗来不及鞠躬道别。

     

    这个开头就是卡萨瓦罗一身的命运。政治,对于男性而言,是灵。是永恒的灵的运转。是宏大叙事的一部分。这个体制可以完全不考虑身体,甚至完全排斥身体。所以直至卡萨瓦罗的晚年,这个体制仍然如此的嫌恶他,将这个自命不凡的老头看成是社会的异类,甚至败类。

     

    卡萨瓦罗不是没有想到死。尤其是他在爱情幻灭,又在被一对母女欺骗之后(连女性都背叛了他)。但是他却被一个女巨人吸引,而存活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生命的燃烧没有终结,因为还有更强壮的女人没有被征服。这种对女性的征服是一种本能。本能,就是超出死亡的“超越性”的最大动力。这种本能可以让他发布女性优良于男人的言辞,但是这不过是因为,他希望他的力量确证的对象的力量反过来确证他自己的力量罢了。

     

    卡萨瓦罗最后一个情人,也是最后他在死亡前回想的情人是一个机器木偶小姐。卡萨瓦罗终于找到了一个不会抛弃他的女人。那些贵妇在身体上被他征服,但是从来都是把他看成驾驭的对象。只有这个木偶,才是一个完全顺从他的人。木偶无情,却因为人的无情而变成了有情。

     

    卡萨瓦罗在梦中回到了因犯罪而终身不敢回去故乡,威尼斯。这个欧洲的水都,这个欧洲最繁华的小城,这个有着梦幻色彩的,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风俗和人物的地域,给了卡萨瓦罗最终的安慰。

     

    卡萨瓦罗不是你理解的那种人。因为他不愿承认自己被理解的事实。这个事实,固执在这个传说的心中,并将在许多人的身上延续下去————



    PS:这片子在2005年有重拍版本——————稀烂+++
  3. Damn!更脏更乱的荒唐轻浮版的《甜蜜的生活》,丑恶性欲的《八部半》,十八世纪背景的淫乱无爱的《爱情神话》。 开篇我就知道,费里尼这家伙作为一个image maker又开始了。美术和布景依然是华丽,群戏的场景依然是粗俗至极的精致。塑料袋的海洋太有意思了。人物方面这次着重“丑”或“更丑”。 费里尼对卡萨诺瓦的反感和看不起从始至终,那个有音乐有频率的鸟太搞笑了。很多的女性崇拜。 一共10个女性事件,干了8场。(如有误欢迎指出)。

    记录一下:修女(鱼眼无敌 鸟的首秀)、纺织女(卡萨诺瓦真是无孔不入)、取种女(真正的仪式感好吧)、协助女(身在曹营心在汉太有意思了)、大提琴女(唯一好看的)、

    伦敦母女(丢卡萨诺瓦下车 之后卡萨诺瓦就想去自杀)、巨人女(卡萨诺瓦意淫的女神)、比赛(太搞笑了 之后就是针灸)、两轮群*(太牛了太牛了拍的 我能说很有音乐性吗)、最后的假人(音乐好像是李斯特的《钟》)。

    正儿八经一个威尼斯炮王的可怜一生,一部颠覆性、寓言性的传记。 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了!男男短剧那段的对话和表演都很印象深刻,唱丘比特那俩丑可爱丑可爱的。

    巨人女是让卡萨诺瓦只看一眼就放弃自杀的救命恩人,这货真是猎奇/猎艳之王本性。

    之后的马戏团那段超神,鲸的王后莫娜的通道太吊了。有意思的是紧接其后的一段儿提到了李白的诗,《月下独酌其三》的最后四句。

    最后的两场糜烂趴体把这片儿的荒唐淫乱推向高潮,太吊了。

    惊人的片段实在是多,还有扇灭巨大的蜡烛灯的镜头、巨大的龟的出现,太狠了。费里尼总是能让我们在他的电影里不虚此行,第无数次叹服于他的想象力。

    卡萨诺瓦被费里尼一次又一次地扒光:他真正的男性气概的部分,和作为人的血性的部分,全都在他的懦弱和卑鄙面前死去;他所谓的自我吹嘘的才华还来不及验证,就败给了他作为“种马”的能力;他没有自己的骨气和感情,没有长期的追求,他只是一个性欲机器,一个空壳。

    他最终老去,连同老去的自然还有他的性能力。他完全的成为了一个行尸走肉。在别人的嘲讽和他无法逃出的孤独里,我自作主张,替费里尼对他产生了些许的怜悯。我看着他依然可悲的自称着“艺术家”“作家”;看着他对着他的肖像,介绍自己是“威尼斯的吉奥柯莫卡萨诺瓦”,介绍自己是个“哲学家”。

    这个可怜的家伙,在最后一次被嘲笑之后,在梦里,他回到了威尼斯。在那里,在梦幻的马车的见证里,卡萨诺瓦与机械假人共跳了最后一支舞。

    是的,他最后的念想和柔软,在死去之前,都献给了梦里的那个机械假人。

  4. 这部电影讲的是欲望,孤独的欲望在虚无的夜空中漂浮,就像威尼斯的月亮一样难以忍受。

    欲望是怪诞的丑陋的惊人的,但也是自然的、人所无法企及的,它要么高悬夜空要么深陷水底,只有卡萨诺瓦能看到它,所以卡萨诺瓦既是孤独的,也是滑稽的。

    令我惊奇的是电影中迷人的诗意,那朦胧的静谧的月色穿越时空,精妙无双,我想这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体现出对人的悲悯的情怀,导演以上帝的目光洞察人的可怜之处,并以上帝的笑声给人以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