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猫在巴黎 Une vie de chat(2010)

简介:

    一只名叫蒂诺的小猫,看尽巴黎的白天与黑夜。白天,它是小女孩佐伊(Oriane Zani 配音)宠物,每天早上为她带来小礼物。佐伊的父母都是警察,父亲被城中最大的恶棍维克托·科斯塔(Jean Benguigui 配音)杀害,母亲让娜(Dominique Blanc 配音)发誓将科斯塔绳之于法,渐渐忽略了对佐伊的关怀。小佐伊从此封闭了自己,不发一言。每到夜晚,蒂诺便跳出窗户,寻找它另一个生活在黑夜的朋友尼克(Bruno Salomone 配音)。尼克是一个身手敏捷的大盗,他神出鬼没,手法娴熟,不过蒂诺是他唯一的朋友。蒂诺穿梭往来,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儿间的奇妙纽带。

演员:



影评:

  1. 今天《猫在巴黎》的导演来我们学校了……放了这部片子,还讲了一些幕后的故事,我还要到了签名,真是圆满。
    其实这部片子之前有两个版本,但都没有被制片商看中,于是两个导演不断地修改,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个版本。实际上我觉得第一个版本更好,是一个比较成人化的侦探故事,但是制片商为了考虑小孩这个受众群,于是文艺就不得不向商业妥协。就连海报也修改了好多次,其实导演自己也认为第一版的海报是最好的,我也觉得,但是没办法,制片商说要照顾小孩……
    其实这部片子放到众多迪斯尼梦工厂的片子堆中已经算很艺术了……但是听完导演讲完它的故事,我还是想感慨,为了做一个长篇,为了得到投资和赚到钱,艺术还是不得不妥协与商业啊……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得对得起自己的片子,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向商业下跪,那我们做出的片子就什么也不是。所谓取法于上得乎其中……
    顺便透露一下,这部片子的制作周期是五年半,前期两年半,中期后期三年。投资500万欧元……
  2. 迪诺是只猫,它有两个家,白天陪着佐伊,到了夜晚跟着珠宝大盗尼克四处行盗,给尼克探风。 相反于佐伊妈妈给佐伊的条条框框,迪诺是只主人喜欢什么给什么的猫,抓蜥蜴陪吃饭陪玩,陪伴着佐伊的开心跟难过。 令人头疼的大盗尼克不能细解,行走江湖飞檐走壁梁上功夫了得,可能还能解释为是一个为排解寂寞的盗贼。遇到佐伊遭难更是想尽方法解救她。 影片画风比较简单,里面蛮多场景我还挺喜欢的:尼克剪断电线戴上夜视镜摸上科斯达小楼里里面的黑白线条,看到的时候眼睛一亮,太棒了这一镜;香水味幻成保姆样子引迪诺那里,形象且优雅风情……很多小场景很特别。 科斯达一伙贼是又狠又蠢还有礼貌,蛮逗趣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饱满,结尾也能引无限遐想。适合小朋友的小影片,主人公正义又勇敢。

  3. 来自自己的博客(配图版完整版见)


    摘要:作为获得2012奥斯卡动画长片题名的影片,网上不乏对『Une vie de chat/ A cat in Paris』(猫在巴黎)的评论。动画里的黑色电影元素以及受到20世纪表现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影响的画面风格,无疑成为诸多评论关注的焦点。当下网上的评论,个人比较推荐三联的文章《猫在巴黎,向19世纪浪漫主义致敬》。


    正文:去年,人们猜测奥斯卡题名的时候,由Alain Gagnol和Jean-Loup Felicioli联合制作的《猫在巴黎》就被当作第83届的『The secret of Kells』(凯尔经的秘密)备受关注。二者的确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的画风都是极富特色的2D手绘,内容面向儿童却与传统儿童动画有别,甚至两者的制作过程也颇为类似:动画团队中都有法国动画家和比利时动画家的身影,预算一个是600万欧元(凯尔经的秘密)一个是500万欧元(猫在巴黎),制作周期一个至少4年(从Tomm Moore的官方blog推断)一个是5年半,它们都被GKIDS相中,作为艺术动画(相对于商业动画而言)的精品出现在北美电影圈。诸多重合并不让人意外,欧洲作为过去和现在的艺术中心,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其动画作品自成一体,加上能够负责长片的工作室并不多,互相交叉是常见的事:

    《凯尔经的秘密》是工作室Les Armateurs和Vivi Film继《疯狂美丽都》之后出品的动画长片,Les Armateurs还制作过剪纸动画大师Michel Ocelot的《王子与公主》和《嘰哩咕與女巫》。《疯狂美丽都》的导演是Sylvain Chomet,他的另两部知名作品是去年奥斯卡长片题名的《魔术师》和黑色短片《老妇与鸽子》。《猫在巴黎》来自Folimage(疯影),疯影的上一部长片是工作室创始人Jacques-Rémy Girerd执导的『Mia and the Migoo』(米芽和米咕人)。Girerd是大名人,不仅仅因为获得第64届奥斯卡短片奖的《和尚与飞鱼》以及被视为欧洲动画标竿的《哗啦哗啦漂流记》,更因为他为推动法国动画事业所作的贡献,尤其以成立Folimage和动画电影学校La Poudriére(通常译作炮提叶,原意为火药粉制造厂)为人乐道。La Poudriére、Gobelins、École des métiers du cinéma d’animation,一南一北一西,呈三足鼎立之势。Sylvain Chomet就受邀在La Poudriére讲课。不得不让人感叹,尽管地球非常大,却尽是些小小的圈子,其中动画这个小圈子无疑让法国人自豪万分。

    国内观众对主流动画为3D动画的印象来自于输入的美国大片。美国动画长片市场上已鲜见传统手绘作品,Disney的大制作手绘长片在1985-1999年间达到巅峰(其代表《美女与野兽》也已3D重制,即将再次放映骗钱),在2000-2003年间迅速落败(皮克斯等CG动画公司带来的冲击,迪斯尼自己的财务问题,和人们审美兴趣的改变都是重要原因)。09年的《公主与青蛙》被设定为向老迪斯尼致敬的挽歌,可惜这临终一曲没有再现辉煌,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很是黯然。在其他动画长片市场上纯3D动画却并非主流,除了大家熟悉的老顽固宫崎骏先生坚守纯手绘阵营,放眼欧洲也大致是2D动画主导。尽管各国动画学院都将CG作为一大方向开设专业,无奈能够连续运转、在短周期内完成3D大片制作(每部长片的制作周期为两到三年)、并进行市场投放的只有钱包鼓鼓的御三家: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从学校出来的CG动画学生,要么追求独立的艺术理念在小工作室做短片或者十年磨一剑憋出部大的,要么等着大佬采选进入豪门当颗螺丝钉。无论是傲慢的高卢公鸡、还是自怜的大和抚子,面对庞大的美国商业机器,都渺小的像独立制作人。《猫在巴黎》制作组中的动画师只有12位,这在御三家怕难以想象。Gagnol接受采访时说,他拍完本片后特别担心票房差对不起投资方,好在反响不错,总算松下一口气。这恐怕代表了所有在美国3D动画巨作冲击下动画长片制作者的普遍心态。

    有关商业口味和艺术品位的争论由来已久,我可不想踩进这滩浑水,但平心而论私心还是偏向艺术性更多些。固然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一口咬定商业性不会牺牲艺术性实在是法西斯的说法。有人说艺术品也是商品,曲高和寡忍受清贫是活该,颇有点目不识丁的伙夫嘲笑文人落魄的酸味。依照盲目的‘使用效用’标准,最成功的影视作品非AV莫属,纯功利性的准则最终会引发灾难的狗屎后果,看看日本动画界色情横行的状态、还有天朝动画界遍地的垃圾便会知道。当下为艺术性动画发声的言论比较多,难免招来‘文艺青年装逼’的讽刺,在我看来商业动画和艺术动画根本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前者是100公斤重的泰森/后者是69公斤重的亨德森,硬生生放在一个围栏里较量的公正反而不公平,多挺一挺艺术性动画对维护动画生态圈多样性必不可少。



    Gagnol被自家窗外每天游荡在夜色中的猫咪所吸引,以此为契机创作出影片里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猫——白天在警官家中受女孩宠爱,晚上跟随贼穿梭于巴黎的屋顶和房檐。Gagnol继而又加入恶棍、恶棍安插在警官家的卧底,恶棍无能的手下等角色,完成黑色电影中标准的棋子布阵。随后通过各种机缘巧合,让人物碰面、发生冲突:女孩意外发现恶棍的阴谋,处境危险,紧要关头得到贼出手相救。警官因贼对自己女儿的见义勇为改变了主意,与其联手对抗坏蛋。末了恶棍被幻像迷惑从高处跳下身亡,其他帮凶亦被捕。另一边,女孩终于克服心理障碍开口说话,警官和贼亦两情相悦,阖家幸福。Ganol直言动画受到美国40/50年代黑色电影的启发,《The night of the Hunter》和《White Heat》的影响尤其直接。动画中恶棍欲加害知道内情的女孩无疑来自描写邪恶继父的《The night of the Hunter》;恶棍最后被心魔迷惑,跃下身亡的情节显然类似《White Heat》Cody大叫着‘Made it Ma~Top of the world’的癫狂结局。除此以外,片中宿命式的警匪纠葛、偶然因素作用下角色的被迫行动、不偏重情节叙述而以大量流畅的追击带动节奏都是活脱脱黑色电影范儿,符合钱德勒的冷硬派风格。拍出一部儿童能看的黑色电影(原计划并未针对儿童,最后定调为儿童电影是基于商业考量),这可是过去没有的主意。

    有评论认为,《猫在巴黎》之所以能获得奥斯卡题名是因为其中的黑色电影元素,从今年怀旧风被学院奖捧得老高的情况看,此种说法也不无道理。《猫在巴黎》入围多个竞赛单元,恺撒奖、昂西动画节长片、奥斯卡动画长片,却只见题名不见获奖,问题恐怕还是出在黑色电影上。黑色电影强调反派的无耻与冷酷,和正派的愚蠢与无能,只有如此才会爆发出激烈冲突并展露冷峻的内核,使得黑色来的更有重量,直接压倒观众。《猫在巴黎》为适合儿童观看只好走中庸路线,恶人的形象不够鲜明,紧张感弱了许多,冲击性大打折扣。例如动画中的反派boss貌似只是个转进牛角尖的家伙,脾气暴躁了点但不过分,我多次期待他对拖后腿的不中用属下出狠招以反映其残暴的一面,结果他总是刀子嘴豆腐心地既往不咎,甚至可以中断要事救手下一把。他不贪财、不欺诈,只图抢到内罗毕巨像(仅做个人收藏,而不是贩卖赚钱),在坏蛋里可谓是正人君子,作为黑色电影的灵魂人物,实在太平淡了。再比如《猫在巴黎》将恶棍的手下们设定为憨厚老实不断犯傻的家伙,用反派莫名其妙失误的幽默来中和犯罪时极度惊险的氛围(这类动画的典型有《The Pink Panther》粉红豹)。松弛节奏的效果的确达到了,然而将截然不同的黑色喜剧与黑色电影糅合在一起,总感觉不伦不类,就好像你往嘴里塞着大把的爆米花,嘎吱嘎吱嚼得正高兴却突然咬到一粒葡萄干。可以说本篇最大的特色就是最大的败笔,黑色电影本来就不是给小孩看的,全年龄向的黑色电影还能称作为黑色电影么?

    Gagnol和Jean-Loup在《猫在巴黎》之前,已经合作了十年,一起拍摄了许多短片。负责人设和背景的Jean-Loup,风格一直是这样子,人物的眉眼像莫迪利亚尼、身段像马蒂斯或者毕加索、举止像夏加尔,背景绘制像博纳尔。大众过去没有注意到他,以为这是本片的特色,其实是Jean-Loup的个人标签,梦幻、极富装饰感,具有独特的张力,但它适合黑色电影么?恐怕就不那么肯定了。尽管并不契合锋利的黑色主题,《猫在巴黎》通过极其精确的故事板实现了非常流畅漂亮的运动镜头。夜色下角色们在窗台和窗台间纵然一跃,宽大的裤管和伸平的双臂构成书法般的画面,神秘而轻盈,这是看起来质感都差不多的3D动画永远无法实现的。《猫在巴黎》还不能摘取最后的桂冠,但它的优秀仍旧是毋庸置疑的。

    TheFilmStage采访《凯尔经的秘密》导演Tomm Moore时,做了一张影响地图,用来显示动画的灵感来源。我为《猫在巴黎》亦作了一张,希望对那些想要了解本片的读者有所帮助。
  4. 电影一开始就被这个影子般的盗贼吸引住了。巴黎的夜,诡异的猫,不说话的小女孩,用着难闻香水的坏保姆,警察妈妈,大坏贼,故事简单却富有人情味。

    几个地方很喜欢:影子般的侠盗走路的样子很可爱,像只猫,又像只海底的软体动物;小猫滋溜一下钻到小女孩怀里的样子,熟悉又亲密;还很喜欢小女孩被解救以后在屋顶上对妈妈绘声绘色讲和大坏蛋的斗争故事,因为爸爸去世而没有再讲过一句话的心灵终于打开;警察妈妈练的太极拳——是24式吧,哈哈;结局我也喜欢——虽然有可能这不是导演的原意,据说原本是有两个版本的,第一版本是导演版,最终发行的是制片商所选择的更加商业的第二版本,因为要考虑小朋友们的感受。

    就当我幼稚吧,动画片如果结局不好还是很让人伤心的,甚至比真人剧还让人伤心。就像《玛丽和马克思》,看完后我难过了很久,虽然它仍然是我最喜爱的电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