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成功毋宁死:郎朗的故事 Imagine - Do or Die: Lang Lang's Story(2012)

不成功毋宁死:郎朗的故事 Imagine - Do or Die: Lang Lang's Story(2012)

又名: 无路可退:朗朗的故事

导演: 艾伦·延托布

编剧: Alan Yentob

主演: 郎朗 艾伦·延托布 Vanessa Latarche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Daniel Barenboim 陈宏宽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12-11-12(英国)

片长: 88分钟 IMDb: tt2509110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这部由BBC一台制作的纪录片属于Alan Yentob制作的Imagine系列单元之一,试图揭开钢琴家郎朗非凡成功的背后故事,他如何成长,他的天才是如何培育,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郎朗?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由BBC拍摄的中国钢琴家郎朗的纪录片。

    为啥中国方面不拍?BBC拍了?

    我刚学钢琴,之前并不晓得有这么一部纪录片,等到看完,着实可以用惊奇来形容我的感受。

    惊奇其一:郎朗的父母可谓门当户对,怎讲?两人都属于当年“成份”不好的人!可纪录片咋能讲清楚这件事?BBC所采用的影像资料还真是让我惊讶,因为我在国内的银幕上,可没见过这番资料。

    惊奇其二:纪录片中,老外几乎用“虐待”一词,来形容郎朗的父亲对郎朗的教育方式。这位中国式的父亲我不晓得是否很典型,但是希望将孩子塑造和培养成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大概是中国式父母普遍的模式。但我想,也同时是无助的出口吧:期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这本身或许是身为成年人的家长,自身无能的一种表现:“我还是喜欢待在我的舒适区,但是,我有责任和义务需要你这样那样去做,你要为我挣面子”。控制和引导是不同的,在边界模糊的中国式家庭内,很少有家长分得清“爱”和“以爱为名的控制”;很少有家长分得清一个叫做“度”的东西,因为心里压根没有“度”这个概念。

    外媒用“虐待”一词,可见郎朗父亲对这个度的把控,已经超越了吧,哈哈哈。

    郎朗要么生、要么死。他生了,是不幸中的万幸。郎爸的教育是绝对无法复制的教育,复制到另一个孩子身上,这孩子不但可能无法成才、甚至内心不健康。

    惊奇其三:郎朗描述自己父母的婚姻:“他们两个人在任何事情上的观点都不一致,只有在我这里有一些共同点吧”。这可能不是郎朗一字不差的原话,但原话也差不离了。好吧,这有多直白……也是惊到我了。可能我已经习惯了从名人到普通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妆点得很完美。想起许倬云老师在十三邀中说的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现代的很多人喜欢做导演.....

    惊奇其四:纪录片中的一位老外提到,批评郎朗演奏有“浮夸”风格的人们,或许有一部分人,内心其实是因为嫉妒。我感觉这部纪录片,除了是一部音乐纪录片之外,还是一部心理片啊:郎朗父母的心理、郎朗对于父亲和母亲的认知、郎朗的一位位老师们如何看待郎朗的父亲和郎朗,还有乐坛的评论家们,那些微妙的心理。控制、隐忍、博弈、嘲讽、嫉妒、何尝不是一位位普通人的心理……在这众生相中依旧破茧而出的郎朗,如果简单的用演奏“浮夸”来定义他,可能草率的不是一星半点了。情绪很容易让我们自己满意,而这何尝不是又一场自说自话的导演。

    郎朗在腾讯音乐出了《钢琴书》专辑,我听过,推荐。

    郎朗在知乎还有售价很低很低的钢琴课,很值得去看,推荐给学习钢琴的朋友们。

  2. 欧洲媒体里的郎朗到底是什么样的,玻璃心慎入! 还原你一个真实的郎朗! 本文摘自英国每日电讯报,该报不仅是英国第一大报,也是欧洲第一大报,其乐评亦为权威。 与郎朗没有直接相关的部分进行了省略。 为忠于原文,让大家了解西方权威媒体乐评眼中的真实郎朗,本文仅最后一段为我所写。 原文为英文,大家可以根据标题进行搜索,这里仅作翻译,本人非英语翻译专业,但忠于原文。 英国每日电讯报 The Daily Telegraph 原文正标题:不错的节目单,但关于演奏它的钢琴家则令人遗憾, Nice programme, pity about the pianist 原文副标题:郎朗与伦敦爱乐乐团的三场音乐会随着第二场的结束引发更多质疑(不仅没能回答人们对于第一场音乐会的疑问,反而引发更多质疑)the second of Lang Lang’s three London concerts with the Philharmonia raised more questions than it answered... 当接收来自中国资本成为主要赞助者和新赞助者后,我们不难发现乐团、音乐厅和郎朗之间的“合作”,尤其考虑到使我们目前总是财政紧张的音乐表演状况得以快速缓解时。但当这一切和艺术有关,一切变得不再有任何意义。 郎朗在皇家节日音乐厅演奏了莫扎特的作品K491,第24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而选择莫扎特,这对于一个更习惯于向其实早已老练的古典乐迷炫耀其技巧的演奏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选择。但这至少让他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演奏了莫扎特悦耳清晰的旋律。 但这样的印象并未持续多久,郎朗迅速转入他渴望博得众人关注的恶习中,在钢琴乐曲进展和模仿摇滚艺人向前排观众卖弄风骚之间,来回耍起了太极。 那么他能演奏莫扎特吗?实在不这么认为,但他在精心设法策划一种像当年的莫扎特所引发的轰动演出效应。郎朗的问题在于他更像一个轻佻的,致力于持续博得人们关注他自身的表演者,这让他把一切本来可能进展得良好的瞬间都变得极糟。像琴童般,太过于幼稚,以致他不能正确的输出他的技巧,他极力肆意的采用夸张的跳奏,发出公鸡啄食般侵入耳朵的声响,与乐团与指挥使劲努力维持正常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慢板乐章提供了冷静下来的可能,但他就这么一直发出嬉闹般的噪音,即使到了末乐章。 那么他能否演奏肖邦?显然不行,在作品18,降E大调华尔兹里我们找到了答案。仿佛宣示自己在进行拙劣的模仿一般,他的弹奏举世罕见的粗俗,如果不是举世罕见,那就是在伦敦这样的城市此类平台上的音乐会里相当的罕见。由于他对波兰伟大作曲家肖邦犯下罪行,波兰当局真的应该把他关进小黑屋锁上,并把门锁钥匙直接扔进河里。(译者:对于禁止郎朗再次演奏、亵渎肖邦作品的委婉表达,至此,乐评强忍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译者:接下来描述了乐队单独的演出部分,并说他们努力的挽回局面,对乐队的演出给予肯定。翻译略。 (文章最后一段)不管乐队怎么努力,都没能缓解郎朗试图用自己的阴影掩盖住作曲家原创作品给人带来的恶心感。 最后,译者按, 1.郎朗的韩国老婆吉娜到底是不是真的韩德混血,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好,郎朗及其公关团队说什么不重要。 2.此文曾见诸国内互联网,但很快被删得不见痕迹,可能是他的公关团队干的。本人最近接触到了他的一些负面消息才第一次发,并进行重新翻译。 3.本人对郎朗、其父,及其公关团队不做评价,与此文原作者素未相识,如果你们对这篇文章有意见,请搭乘国际航班到伦敦的英国每日电讯报总社用英语投诉。但愿此文以及我的译文不会被删

  3. 还不错,张弛有度。看着郎朗他爸带他到德国比赛拿了第一名激动地抹眼泪的时候,忍不住泪目了。童年的郎朗是可怜的,同样可怜的还有他的父母。小时候练琴的人很多都有相似体会,父母风雨无阻,为的就是破釜成舟,让孩子承载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幸运地是郎朗一家熬出头了,但还有那么多X仲永们倒在这条路上。最好还是别老碰舒曼的童年即景,再炉火纯青的技术遇上这样的童年也就成了苦大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