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剧 逃离丹尼莫拉 一次沉寂和短暂的苏醒
写在前面:不算影评的有感而发。搬运自自己的公众号,懒得再排了。
2019年第一剧
逃离丹尼莫拉
一次沉寂和短暂的苏醒
开年第一部看完的剧是 《逃离丹尼莫拉》。
mini剧,一共7集,除了最后一集有近100分钟,其他6集都是不到60分钟,一口气看完真是信手拈来。主要讲的是监狱缝纫车间女人Tilly协助两个无期徒刑犯人David和Matt越狱的故事。
只能说太不适合阴沉的冬日看这样一部娓娓道来的剧,看的人心情低落沮丧,感觉上海断断续续下雨一个冬天了,就没有抱着手晒太阳的时刻。但从观赏性来看,一些精巧的情节设计,摄影方法,配乐,都太棒了。剧中每一位都在逃离,寻求苦闷日常的出口,但可惜的是,最后谁也没有出口。
可能人啊,在某种程度上,太受天气和环境影响,丹尼莫拉这个地方对别处的人来说,是个新鲜有趣好玩的度假地儿,但对于女主Tilly 来说,这里是个家族在此常驻300年的鬼地方,她不喜欢这里,不喜欢丈夫丹尼斯开玩笑的方式、工作的同事,也烦透了他们的房子,丈夫想方设法逗她开心而研发的酒菜,拒绝和丈夫进行一切亲密行为。
女主扮演者太拼了,自毁形象,臃肿猥琐,看她在剧开始就和男主开车,很反感。幸亏忍住了,后来才意识到她可是和我男神伊桑霍克演过《少年时代》呢。
插一句,丧剧第一眼很难看上,但看完第一集很容易让人入戏哎。《百年酒馆》这部目前排在我灰度第一列的剧,剧情里好几代都延续经营的老酒馆,里面的人日复一日经历着丧气和并不joyful的人生。《马男波杰克》和《福是全家福的福》也都致郁系。
女主Tiliy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常常因为手头拮据只能去廉价商店。做着监狱缝纫车间主管的工作,和丈夫的感情也不怎样,即便丈夫对她百般讨好,她却一心希望他哪天被铲雪车给撞死。
一方面是个毫无耐心,谎话连篇,三观尽碎的糟糕人妻,但另一方面,在和两个犯人打交道时又显现出的欲望,羞涩,和残余的羞耻心,这样一个矛盾人设,也大概是生活中能常见的人性根本吧。
在收到一个David送她的碎步做成的小牛仔裤,和蒙在被Matt逃亡计划所利用的“大梦网”里,是剧中真正发自内心的享受开心的时刻吧。吃节食餐、试泳衣、做头发、运动管理身材……一腔热情打底,一种不道德的、廉价的美好。
其实我觉得这个项链还蛮好看的。
深挖背景人设,TILLY过着看似很有职权的生活,事实上,家庭的贫困,每天工作所要的这群人,以及一成不变的沉闷,造成了她复杂的人格吧。但,这并不是什么借口。每天最大的自主权大概就是可以播放自己最爱的POP歌曲。她提到的喜欢的歌手,和监狱这种环境完全不搭配。
如同,黑人bro对她表示不满, Matt 对新晋升为组长的黑人bro说的一句话,“她和我们这样一群犯人整天待在一起,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毕竟监狱里的打招呼方式是:
hi,“murder”
fuck you !hacksaw!
很真理了。随意几句道出无望感。
剧中唯一一个真实,有三观的人设就是丈夫丹尼斯了吧,真实事件的末尾也是很大度了。
插一句题外话,可能长年的天寒地冻以及”缓慢变化,确实对人的永久性情和短暂情绪都会有很大影响。一个好友和正在热恋的男友回加拿大跨年。因各种机缘巧合,她在那里和自己20出头曾经一起在加生活好几年的ex相见了,当初是和平分手,于是静坐下喝咖啡聊了聊。
结果,平静的会面后,打翻了往事。后半段旅程全部毁了。毫无料想的糟糕情绪,在现男友面前崩溃大哭 ,一发不可收拾。
回到上海以后,反而镇定了很多。喜气洋洋地继续和生活,工作,和现男友热恋。她说,你知道吗,多伦多变化太慢了,感觉离开这三年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变化和发生过一样。喝到了之前每天都喝的咖啡,逛了格局品牌都一样的商场,以至于误以为人也还是那个人。
当然,这一切恍若昨日的错觉,也只可能发生于无所事事的旅行中吧。上海的日常早就被工作电话和邮件滑远啦。旅行和变化缓慢的故地,套上了电影的光环,种种光晕晃悠悠,放大了无数倍。我也有过这种经历,或者说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类似的光晕感吧。TILLY的破灭墨西哥梦,大概也和这类似吧。
TILLY过着看似很有职权的生活,事实上,他们的贫困,她每天面队的这群人,以及一成不变的沉闷,每天最大的自主权大概就是可以播放自己最爱的POP歌曲。她提到的喜欢的歌手,和监狱这种环境完全不搭配。
MATT,这位的眼睛真是太好看了,前半段简直魅力无穷,话说演员本人年轻时期也是帅嫩到不行,虽然剧里是个fat pig。
开始看他,还以为是个有勇有谋的艺术家。思考着自己的无用。结果后半段跑偏,他那聪明的头脑完全使不上力,沉溺于任性醉酒和毫无克制力中。当然了,这段性格在EP06就显山露水了。基本能解释的通他略冲动野蛮不懂事的一面。这段官方吐槽很厉害了。
DAVID到后面反而露出了成熟,冷静,隐忍和商量的一面。听却MATT越狱的计划后,完全是个100%的行动派,将床头墙面切锯的整齐,用衣服扮成人形佯装自己老老实实在床上睡觉躲过夜里巡逻的夜警,改造差点让自己窒息而死的逃亡通道,开辟路线,甚至在后面的逃亡中帮MATT清理了shit,防止DNA被查到的危险。
其实,最终只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但每个人已经无法往前走了。一次逃离的闪念,一次身不由己的假想浪漫,其实都是现实无法招架。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觉
假设是来自你虚构“
觉得EASON这几句很贴实这剧,也适合对偶尔执迷不误的自己说。都不重要啦。
倒数第二季用了整整一集来说明马特,大卫,蒂莉的曾经。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它的曾经堆叠起来的,这些曾经的烘托像是一个哑谜:我只告诉你他们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和过去,并且这些事情像是一条暗流和他们的此刻(越狱前-越狱后)有所联系,我表现细节,而其中的因果让观众自己来联系。
马特和大卫在丛林里时,马特明显是个拖油瓶。一方面是他年长体力的原因,而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事情没有按照原计划发展以后,他的内心已经崩塌了。人在崩塌前往往还会有求知欲,这就是电影里“对准枪口的人仍然想知道why,让我死个明白,是谁让你来杀的我”这种逻辑。马特的求知欲就是,在这种逃亡的过程中,他深知自己完全发挥不了作用,而大卫会不会背叛他。随着逃亡的日益焦灼和对生的希望的日渐丧失,他的“测试”也越来越深入。他逃亡途中酗酒,开卫星电视看电视,讲那个他12岁时自己小马的故事(从那天起,他关于人性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随着那匹马被带走了),最后甚至在警笛大作时弄出声音摘草莓吃,要去做劫警车这样的明显不可为之举。这是马特的第一个特点,将死之时丧失希望之时,自暴自弃式的测试大卫会不会离开他。
马特的第二个特点是他从不亏待自己。在监狱的时候他用保温杯喝水,接过狱警的酒后也要把酒倒在自己的保温杯里再喝,没有香烟的时候自己凭空做出香烟的动作吸烟,能躺着就不站着,在丛林的时候遇到酒就喝,摘草莓吃,即使是最后时刻警察环伺周围的时候,也不努力忍住自己的咳嗽。对于常人而说忍耐并压抑自身是一种常规,对于马特来说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下意识的都没有忍耐自己的咳嗽即使是在这么危险的境地。在大卫对马特濒临发飙的时候,马特对大卫说:你总是压抑自己的愤怒,人们就是这样得上癌症的。而事实是大卫在这一点上是一个正常人,马特也正是认定自己关于这点的观念并纵容自己,才做出了一般罪犯不会做出的钢锯这样的事情,他释放了他的愤怒。这甚至可以解释在最后被抓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抵抗并奔跑,几乎是束手就擒,因为他从不亏待自己,那样要么会被打成筛子要么也会跑得很累。
结合第二个特点再结合第三个特点才能看清楚马特是一个怎样的人格特质。第三个特点是他是个懂艺术的人,他擅长画画。马特在丛林里的所作作为不仅仅是由于他想要测试自己的同伴在将死之时弄明白一件事,和,他从不亏待自己和压抑自己即使逃亡也不能这两点,还有第三点就是他看待事物的方式。他不在乎现实的条件附庸,不会因为现实的改变而调整自己,而只在乎自己理想目标的实现,就像画一幅画的过程一样,你不会因为某几笔画错了而改变你要画什么东西,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不仅是一个不仅不愿意亏待自己(宁愿伤害并利用别人),也因此是一个造物者。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他没有做什么但是大卫可以和他逃出生天,因为大卫只有野外生存能力和挖洞的业务能力,但是没有做梦的能力。没有越狱的规划和想法,而马特有。在没有空间的地方创造空间,是先知或诗人。马特喜欢画画,他就创造了这样的理想空间并付诸实际。而完美主义倾向的造梦者一旦知道发现事情没有按照自己预计的发展,就会陷入虚无(对比马特绑架自己老头老板,最后发现他并没有钱的故事)。他不愿意,也不可能根据事情的现实计划而调整改变自己。所以当蒂莉的车没有来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完了,他的内心彻底崩裂成碎片,开始行尸走肉一般的逃亡,只抓住一些最后思绪中的稻草,测试并依赖他的同伴大卫,或者怀念他的那匹小马并在死前画下来。而大卫不是这样的,大卫积极逃亡的内心充满了希望,他所认为的现实事物的本质就是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要自己加以调整,仍然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至于大卫为什么不杀了或者甩掉马特,或许也可以从他的过去找到。在回忆桥段中,虽没有明说但可以看到大卫可能是被自己的同伴给卖了。他的同伴枪杀了巡警,然后逼迫马特开车压过已经死亡的巡警,以证明为同伙或忠诚。但最后可能他的同伙们统一口供说是大卫杀了巡警。所以在狱中大卫认识马特(被马特所用)以后,尤其是共谋越狱大事经历许多以后,他不愿意做出卖别人的人。
说起越狱题材的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巴比龙,洞等等一些经典之作。
说到越狱题材的美剧,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越狱。
这部剧如标题如说那样,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论观赏性,没有越狱的紧凑,刺激,节奏感,没有越狱的颜值阵容。
整部剧7集,一集大概1小时,7小时讲完一个故事的前前后后,并不感觉看起来累,或闷,蒂莉,还有大卫,马特这三个演员的演技真的很好,尤其是蒂莉这个人物,高度还原此事件的女人物,她又老又胖又丑,因此真中下怀,被俩人勾引利用。
这部剧在我看来应该改编成电影而不是剧,因为故事本身没有太多观赏性的内容,很多人会觉得看的很累,很闷,但你们忘了一点,但这就是最真实的越狱。
从最开始锯通风口,到后面一堵墙,打穿后,又是一堵墙,而面前则是2米厚混凝土钢筋的墙,打穿需要5年时间,试问那种绝望感,当你突破一重又一重的障碍后,你以为那堵墙后是天堂,是绿洲,但现实给了一巴掌,让你清醒过来,从建立开始到2015年,150年来这座人称小西伯利亚的监狱从未有人成功越狱,他们做到了。
也许这不是一部很有观赏性的越狱剧,但这绝对是最真实的越狱剧。
无论从选角还是布景,还原度很高
另外克林顿监狱确实不是省油的地方,可以容纳3000名犯人,是联邦最高安保级别的惩戒机构,在押犯人的平均刑期超过13年,有90%以上的服刑人员声称遭到过虐待,曾经关押过纽约教父 Charlie 'Lucky' Luciano 等狠人,不枉“小西伯利亚”的名号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