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起源 Origin(2023)

简介:

    这个不言而喻的体系塑造了美国,并记录了当今的生活是如何由人类划分的等级制度定义的。

演员:



影评:

  1. 都什么年代了还拍疼痛文学《起源》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在职场环境中,很多时候,将某人归类为较弱一方本身并非直接伤害。我认为,对于新人或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来说,最大的伤害往往源自领导在众人面前明确表示要特别关照此人,鼓励大家协助其成长与进步。这看似是出于善意的举措,实则不然。为何如此说?因为这种“善意”的言辞与帮助,在人际关系中屡见不鲜,比如男性承诺承担家庭责任,让伴侣安心居家,便容易导致弱者身份的继续强化。正如《漫长的季节》中,秦昊饰演的司机对其妻的深情的单方面追求,最终在离婚时,妻子禁止他给出要过得幸福的祝愿,这种祝福其实是对妻子自己能拥有幸福能力的否定。这种保护欲与祝福的言辞,许多领导或强势群体未察觉到的是,它们无形中构成了对弱者的“捧杀”。我使用“捧杀”一词,意在指出那些看似助人的公开言论,实则强化了被帮助者在群体中的弱势地位。

    我强调的是,当你试图帮助某人,并号召大家给予支持时,这本身就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承认此人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或需要援助。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再审视《起源》这部电影,便不难发现,它虽意在探讨种族议题,却也在无形中强化了黑人族裔需要特殊关照与关怀的观念。

    1. 拉人下水策略

    此事复杂多面,难以一言以蔽之。我曾观看过电影《美国小说》,它深刻触及了这一层面。当我们以保护之名将某人置于弱者地位时,实际上是在公开强化其弱势形象。观看《起源》时,我思考的是,导演是真心追求平等,还是另有他图,抑或是对此无意识?我更倾向于认为,导演并非无意识之举。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她不仅将二战时期的德国群体纳入讨论,还涉及了印度社会中姓氏较低的群体,一并置于审视之下。特别是在电影推进至印度段落时,大量煽情场景与强者对弱者的怜悯关怀画面涌现,这使我更加确信,导演在通过此种方式表达某种深层目的。

    关于美国黑人族裔问题的解决之道,我观察到本片采用了一种策略:当正面抗争似乎无济于事,甚至可能招致更多非议时,一些人选择“拉着别人一起下水”的策略。他们通过展示更悲惨的案例,以求在比较中减轻自身的负面形象。这种策略,既不高尚,也无道理。

    在工作中,我倾向于避免在公开场合提及需要特别关照的个体。我更倾向于私下给予建议与鼓励,避免将他们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舆论的发酵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2.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今天是2024年9月11日,我计划在日记中探讨的电影是《起源》。该电影在前一小时的叙事中显得颇为含蓄,与《美国小说》那种开门见山的风格截然不同。《起源》选择在结尾处逐步揭示深刻主题,同时借助作者丈夫的“逼宫”情节,将个人行动与外部环境藕断丝连。相比之下,《美国小说》通过简洁的背景介绍便迅速抓住观众的心,这一点我颇为欣赏。

    《起源》这部电影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论证其主题的合理性。这种反复强调的做法,尤其是在整部电影中作为核心线索出现,让我感到作者对自己的观点似乎缺乏足够的自信。特别是当影片揭示作者丈夫制作一碗面后,突发疾病去世,从而强化了她的某种信念时,这种论证方式更显得底气不足。在我看来,这种过度的解释和论证反而削弱了其说服力。

    谈及该电影的拍摄手法,它显然与常规商业电影大相径庭。通过运用类似胶片的效果,意在模糊历史与现实的界限,这种做法在我看来略显刻意。通常,电影在展现过去与现在时,会采用不同的视觉质感来区分,如增加颗粒感、采用4:3画幅或黑白画面来凸显历史感。而此片却刻意将两者融合,营造出一种混淆时空的感觉,这种处理方式再次让我感到其刻意性。

    3. 错不在分类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的主题聚焦于分类的二元性——好与坏。这种分类倾向似乎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而电影则刻意放大了分类所带来的弊端与问题,仿佛所有群体性问题都源于分类。

    分类本身并无过错,它是人类认知世界、归纳经验的必要过程。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日常生活,分类都是推动知识进步与发展的方法。问题在于,当某些分类不再适应当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就需要进行变革。

    然而,电影过分聚焦于分类的负面效应,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如群体性的麻木、分类背后的复杂成因以及人在决策中的复杂心理。许多战争反思电影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们不仅仅停留在分类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分类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历史根源。过分强调分类,反而可能阻碍观众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4. 给过错方个台阶吧

    因此,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切入点较为片面。它不断重复和强调苦难本身,而非引导观众去探寻苦难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对于历史的当事者而言,如何发声、如何表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社会正视历史、反思过去,并找到通往和解与进步的道路。这才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电影创作方向。

    《美国小说》在探讨过错方时,展现了一种深远的视角,即过错方也需要一个台阶来下。持续揪住不放,可能会促使过错方产生逆反心理,导致问题复杂化,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因此,找到一个恰当的角度和方式来讲述这类故事并不容易,因为它往往强化了已有的刻板印象。该作品另辟蹊径,居然找到了把德国和印度等群体拉下水的做法,使得问题更加隐晦。

    我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大家已经忘记要强调平等的时候。或许需要等到下一个热点事件出现,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使人们逐渐淡忘当前的事件。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意识到伴侣的性别观念不再那么强烈,彼此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仿佛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或兄弟时,这种自然而然的不再强调性别差异的状态,就是平等的一种体现。

    这也反映了我们在处理舆情时的一个现象:公众往往对热点、令人痛心的新闻保持高度关注,但对于后续的真相和结果却容易忽视。人们似乎更享受于揪住伤痛的事情不放,因为这能让经历伤痛的人感到被看见,同时也让未经历伤痛的人体验到一种优越感。然而,许多事情是需要被放下、需要过去的。在2024年观看这样一部充满伤痛色彩的《起源》,我不禁思考其背后是否别有它意。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电影《起源》的观影感受与日记记录。

  2. 阿娃·迪韦奈 (Ava DuVernay) 的新片《根源》 (Origin) 在首映后收获6分钟长的观众起立掌声。已年逾50的迪韦奈肯定早就对上午媒体场的上佳反应有所耳闻,在红毯上显得意气风发。当我还只局限在当个小地陪带着摄制组侍奉“感觉很近,其实挺远”的北京奥运时,迪韦奈却像很多做对了的导演一样,她就趴在自己生长的地方拍出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首部长片——一部关于另类说唱的纪录片。Compton和Inglewood一带我也恰巧住过,虽然也曾被衣着整洁的以非洲裔为主的各族裔群众聚在星巴克下国际象棋的场面感动,但当下一处房东听说我是从那边搬来直言我假如再如此坦诚则会租不到房子时,还是多少有些后怕。昨天刚在一个论坛上听人分享,说要先明白“为什么拍”,再去想“怎么拍”,今天就看到一个榜样。或你有切肤之痛,或利益相关,是做纪录片,还是VR,还是写书,还是拍剧情片,还是把它们杂糅在一起,全要看你为什么一定,在现在,还得是你自己,把这故事讲给别人听的这个根本的原因。不管是叫“种族主义”,还是“种姓制度”,还是“阶层不平等”,要的正是动摇它的根基。提前预祝《根源》能拿到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开始尘土飞扬的刨根之旅。

  3. 看完马上下单了《caste》这本书,一定会很好看,攻克英文把它啃下来。

    电影大家说它是论文电影,拍的很美,也应该是一篇美丽的论文。

    纯理论电影原来也能打动人。

    理论+个例+作者自己的生活,就是这部电影的全部。

    我没有办法去归纳去结构她提出的理论,但我听懂了,并且表示赞叹。

    作者如何写一本书,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成功的角度,比诠释这本书更打动人。

    你会被作者生活中的生离死别感动。

    也会被一个个个例的镜头感动。

    也能沉浸在作者书中的语句里陷入沉思。

    纳粹屠杀犹太人

    印度种姓制度

    美国黑人的现状

    当他们串联在一起

    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下

    是那么的相似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

    但现状是我们在维持

    也只有我们能打破

  4. 作者以作为非裔美国人在当下的经历为起点,深入不同的历史与社会文化,破茧抽丝地把种族歧视、反犹主义、和种姓制度联系在一起,最终从caste的角度,在“系统性种族歧视”的切点,创造了新的对话与阐述。以一个个跨越时空的鲜活经历为切片,试图追根溯源,寻找不公建制的“起源”。

    关于这个“起源”,在中国,我学习阶级;在美国,我了解种族;与朋友的交谈里,我们平心静气,讨论种姓、反犹、锡安、仇恨、地缘政治、宗教信仰…我们思考是什么让这个世界如此破碎,以至于数千年来,一个个孤独的个体,通过无声或有声的呐喊,仍旧苦苦寻觅着自己的群体与彼此的认同。这是一个个如此复杂的社会性议题,又以不同的变体散布在不同的文化里。因而回到现实,往往只能从一个方面,去试图弥补往日的过错一一而在美国,那仍就是“种族议题”。

    可探讨它时,在中文互联网上我却时常听到一种声音,将种族归咎于所谓最本质的阶级。我并不怪罪这样的声音,因为它可能只是源自对一类文化历史的认知不足。但我想,再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部电影里黑人小男孩在泳池的切身经历,也一定会有所动容一一那是赤裸裸的基于肤色的隔离。而今天,如果只把问题归咎于阶级却忽视种族,又何尝不是对历史的否认和对歧视的延续呢?也因此,在不同文化里,尽管不能触及到“起源”,又或者对“起源"的认知还不够充分,但哪怕只要有一个方面,朝着更公平更正义的社会建制探索,便也是进步。这也是电影在探索“起源”之外,对行动的肯定。

    我理解一些人对这部电影的批评,它过于“论文”、过于说教、过于煽情、缺少有效的叙事…但它的的确确,带着观众,和作家一起走过这场旅途,那是客观历史的探索,也是私人情感的累积。从这个角度,我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每分每秒。一旁的两位女士越哭越止不住,我也强忍不住,打湿了眼眶。尽管你可以从论证或者叙事的角度对它批判,这无疑仍是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并且它根植于当下,对尖锐的问题毫不避讳。到头来,它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社会需要这样的声音。我也因此由衷感谢这部电影给我带来对当下和对“起源”的不一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