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各有少年时 Everybody Wants Some!!(2016)

各有少年时 Everybody Wants Some!!(2016)

又名: 我们的轻狂年代(台) / 年少轻狂2 / 这正是我在说的 / 皆望有得 / 人皆有时 / 蠢蠢欲动 / 谁都想要 / 各有年少时 / 雨露均沾(豆友译名) / 爱在人人想要时(豆友译名) / Everybody Wants Some / 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 / Dazed and Confused 2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编剧: 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 威尔·布里顿 佐伊·达奇 瑞安·古兹曼 泰勒·霍奇林 布莱克·詹纳 J·昆顿·约翰逊 格伦·鲍威尔 怀亚特·罗素 奥斯丁·阿梅里奥 坦普尔·贝克 坦纳·卡林那 贾斯汀·斯特里特 多拉·马迪森·布鲁格 乔纳森·布瑞克 杰西·梅希勒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6-04-08(美国)

片长: 116分钟 IMDb: tt2937696 豆瓣评分:6.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该片背景设置在80年代,讲述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Jake和他的棒球部队友们在一个周末里所经历的故事。影片与导演此前作品《年少轻狂》风格类似,时间上也是“接续”的关系。

演员:



影评:

  1. 导演理查德·克林莱特的最新执导电影《各有少年时》早就在北美上映了,但直到最近网上才流出资源。作为导演的忠实粉丝,当然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电影。

    导演克林莱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早先从事石油钻井工作,但因为个人喜欢小说和电影,所以决心开始搞电影工作。作为一个独立导演,他经常自编自导甚至自行出演。

    作为一个有着老文艺青年气质的导演,他总喜欢把镜头聚焦于叛逆的年轻人,并给予少有的同情和理解。所以在克林莱特的电影中,生活总是充满有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年轻气盛的青年人以及一群狐朋狗友,甚至音乐啤酒以及午后的阳光都会让人无比羡慕。

    熟悉这位导演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电影一般都有简单的情节和大量的对话,其中以“爱在”三部曲为代表。可谓是典型的话唠片。三部电影拍摄时间中间分别间隔了9年之久,而电影中的故事也分别间隔了9年。

    现实和故事在他的电影中达成了某种高度的一致性,让人陷入一种分不清究竟这是故事还是电影的错觉。所以说,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让人在看他的电影时会有一种看纪录片一样的真实感。

    第一部上映于1995年,杰西和赛琳娜的初次相遇,一见钟情,却匆匆分别;第二部上映于2004年,九年之后的再相逢,两个人在生活上都有各自的问题;而第三部则上映于2013年,又一个九年之后,步入中年的两人终于在一起生活,激情不再,生活虽然不美好,但却无比真实。

    导演似乎特别喜欢用这种时间里的错觉。在他的另一部电影《少年时代》中,克林莱特花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拍摄了一个孩子从六岁到十八岁的成长历程,然后再短短的三个小时的电影中展示出来。看着电影的小男孩缓慢而自然地长成一个大男孩,每一个观众都能切身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感。

    在电影《少年时代》的最后,男主角开着车子离开小镇去上大学。而这部最新电影《各有少年时》的开头,也同样是男主角杰克开着车子听着音乐去大学报到。

    两部电影前后衔接得如此之好,以至于看到这第一幕的我恍惚有一种错觉,似乎是《少年时代》的小男孩在去上学的路上,偶然穿越回到了八十年代,然后便有这部电影的故事了。

    和他以前的多数电影一样,电影的故事总是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并没有情节上的复杂性。比如“爱在”三部曲跨度十八年,也只是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而已;《少年时代》跨度十二年,无非是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而《各有少年时》跨度仅有五天四夜,讲了一个大学新生苦涩而甜蜜的入学故事而已。

    导演克林莱特曾说过这部电影是根据他自己大学生活为原型拍摄的,在导演看来,大学入学时是每个人人生中特别的时期。离开了家庭,一下子没了束缚,你想要知道自己是谁。而这种寻找自我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派对上。

    所以,电影中的五天四晚,每晚都会有派对,从Disco酒吧转战到乡村酒吧,再转换到摇滚现场,最终是表演系的化妆晚会。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故事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从下午开始的。

    我相信,没有早晨是全世界每一个大学生共同的体会。至少对于大学时代的我来说,每天都是从中午开始到午夜结束的。

    导演还觉得在这段时间内,你会和一些有趣、古怪的、但心肠好的人玩在一起,他们会成为你的朋友,那种感觉很好。你似乎吸收了他们的能量和精神,那是个很好的状态。

    所以导演在电影中设置了一群各有特色的棒球运动员。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玩一些自己定义规则的奇怪游戏,他们还会在一起运动比赛谈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题。

    总之,这群人将会是男主角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群人,正如每个人上大学时认识的朋友或许就是一生的至交一样。

    当然,美好的故事中总会有爱情的出现。电影开始时的初次相逢,到一半时的一封情书,然后一次有趣的通话,到一次派对,再到最后湖中的对话。他们的相爱非常简单而直接,但是美好得让人羡慕。他们聊惠特曼的诗歌,谈论摇滚乐的精髓,甚至说起人生的信仰。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主题非常简单,无非是大学生活的两大主题:大学同学间的友情以及恋人间的爱情。虽然因为整部电影出现的人物太多,而导演也没成功塑造他们,导致我基本上除了男女主角之外,不认识其他人。

    但是电影这种简单的美好却让我无比心动。或许在派对文化上,我们的大学生活并没有他们那样精彩,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大学时代。这种年轻时的激情和简单的美好总是全世界通用的。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便是音乐的准确使用。作为出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上大学的导演自己来说,似乎音乐才是让大家走到一起的原因。

    所以林克莱特自己就有着非常棒的音乐品味,同时对电影中的音乐总是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各有少年时》这部电影中,更是出现了各种风格的八十年代美国流行乐。

    首先电影的片名《各有少年时》的英文为《Everybody Wants Some!!》,就来自美国七十年代重要金属乐队范·海伦(Van· Halen)的一首同名歌曲,这首歌曲也在电影中出现。

    而电影开头男主人公杰克开车去上学时听的音乐便是美国七八十年代经典摇滚乐队The Knack的《My Sharona》,鼓点干脆利落,吉他solo令人着迷,以此奠定了全片八十年代崇尚摇滚与自由的迷人味道。

    接着在电影中连续出现各种经典摇滚乐队以及他们的经典歌曲,其中包括Pink Floyd,Patti Smith,Blondie,Queen,The Cars,Dire Straits,Blondie,Foreigner以及等等一些乐队。

    所以说,对于一个经典摇滚乐——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摇滚乐——的爱好者来说,看这部电影在意的或许已经不是剧情如何了,而是接下来会出现哪个乐队哪首歌曲。

    电影的最后,一夜长谈之后的男女主角正式开始上课,在教学楼前依依不舍地告别。然后棒球队的队友出现,互相打趣开玩笑。接着教授在黑板上写下:Frontiers are where you find them。然而男主却昏昏睡去。

    The Cars的《Good Times Roll》响起:

    Let the good times roll
     
    Let them knock you around

    电影就此结束,美好的大学时光就此开始。

    附电影中所有音乐列表以及我自己整理的网易云音乐歌单:


     "My Sharona" — The Knack
    "Gold”— John Stewart ft. Stevie Nicks
    "Driver’s Seat" — Sniff ‘n’ The Tears
    "Rapper’s Delight" — Sugar Hill Gang
    "I Want You to Want Me (Live)” — Cheap Trick
    "I’m Bad (I’m Nationwide)" — ZZ Top
    "Take Your Time, Do It Right" — SOS Band
    "Let’s Get Serious" — Jermaine Jackson
    "Shake Your Groove Thing" — Peaches & Herb
    "Give Up The Funk (Tear The Roof Off The Sucker)" — Parliament
    "Driving Me Backwards" — Brian Eno
    "Lookin’ For Love" — Johnny Lee
    "Miss Broadway" — Belle Epoque
    "All Night Long" — Joe Walsh
    "Sleep Dirt" — Frank Zappa
    "Heart Of Glass" — Blondie
    "Urgent" — Foreigner
    "Romeo’s Tune" — Steve Forbert
    "Ladies Night" — Kool & The Gang
    "Bad Girls" — Donna Summer
    "Good Times" — Chic
    "Drivin’ My Life Away" — Eddie Rabbitt
    "Cotton-Eyed Joe" — Beau Smith
    "Every 1’s A Winner" — Hot Chocolate
    "Fearless" — Pink Floyd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 Queen
    "Alternative Ulster" — Stiff Little Fingers
    "Frat Cars" — Riverboat Gamblers
    "Gilligan’s Island" — Riverboat Gamblers
    "Heartbreaker" — Pat Benatar
    "Everybody Wants Some!" — Van Halen
    "Ain’t Talkin’ ‘Bout Love" — Van Halen
    "Treat Me Right" — Pat Benatar
    "Because the Night" — Patti Smith Group
    "Whip It" — Devo
    "Rough Boys" — Pete Townshend
    "Maybe I’m a Fool" — Eddie Money
    "Cars" — Gary Numan
    "Pop Muzik" — M
    "Minimum Wage" — The BusBoys
    "Third Uncle" — Brian Eno
    "No Judy" — Standing Waves
    "Hand In Hand" — Dire Straits
    "Good Times Roll" — The Cars
    "Cherokee ChaChow" — The TWITA Boys
  2. 爱在三部曲和《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今年的这部新片《Everybody Wants Some》,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一定不会令你失望。以前看爱在,是倒序看的,还是最喜欢最后一部《爱在午夜降临前》,可能跟我自己的年龄和生活阶段有关。爱在三部曲里,分别杂糅了太多的社会话题和情感细节,令人忍不住逢人就推荐这三部有关爱情的电影,希望身边的朋友都不要错过。 一直以为,这么文艺又话痨的作品,备受观众喜爱的同时,可惜没什么机会登上大舞台,结果理查德·林克莱特在2014年,拿出一部拍摄了12年的作品《少年时代》,以一种看似极不公平的,但是又力排众议的势头,在当年的颁奖季,成为了大赢家。而这部继《少年时代》后,理查德·林克莱特再一次自编自导的影片《各有少年时》,力图让观众在117分钟里,享受一场来自80年代的青春盛宴,整部电影被导演形容为一场超长的狂欢派对,希望每个“参与其中”的观众,都能乐在其中。

    影片最早的一款海报,充满堆叠的卡带,名为《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不过很快,就更换为了棒球队的集体合影,改名为《Everybody Wants Some》,导演正式站出来澄清,这部新片,并不是93年《年少轻狂》的续集。影片中,除了开车的时候,播放的是卡带之外,大部分室内场景,还是在使用唱片机。而80年代的音乐,必须是让观众,在电影的第一秒,就坠入记忆长河的关键因素。影片从男主角:杰克,开车载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主要是唱片机和一大盒黑胶唱片,一路自high的,驶向大学宿舍开始。 之后,几个“友好”的学长,带着新人学弟一起开车兜风,五个人绘声绘色的模仿流行唱腔,带来了那个年代的燃点。而很快电影的时间线,就陆续出现了,是以当周的周四下午,到下一个周一,大学新学期,第一节课的开始时间倒数计时的,一共是五天四晚。而每一个晚上,这群大学新生加老生们,不断的开派对,去泡吧。他们分别穿越了迪斯科酒吧、乡村牛仔俱乐部,朋克之夜、以及化妆舞会。十八、九岁这个年纪,可以接受一切的开放态度,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用这几个晚上,就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何音乐、舞蹈、尤其是女孩儿,都能让这群大学生疯狂。

    而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好看,在于他故事里人物的真实和自然,如他所说,这部电影是喜剧,但不是夸张的那种,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那种喜剧气氛。整部电影,来源于他在2002年就有的想法,而他在1993年的《年少轻狂》里,讲述了高中生的故事,是他自己的高中生活写照,而这一次,他要讲述的,是自己的大学生活,而他本身,也曾是棒球队的一员。就像电影里,他放进去的台词:“我们可是打棒球的,真的搞不懂,其他人都是干嘛的。”,相信这是每个棒球队员,内心小小的自负和心声吧,真实又可爱,很年多年后,回想起当时的自己,肯定会“会心一笑”。

    这部《各有年少时》,讲述了从高中时代,到了大学时代的不同,这个“New Level”,到底从何而来。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说,当一个人离开家,来到宿舍里,你的舍友,也是你的队友,这样情谊,与之前高中每晚回家,上学时候相见的同学之间,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感受和兄弟情义。而其中的特别之处,他用镜头聚焦在,这些年轻人之间,孩子气的“竞赛”上。这样的“竞争”是隐性的,是藏在学长对于新生的戏耍和教训里,运动项目和把妹泡妞的炫耀和比拼上,是男孩子之间的一种较劲。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觉得,以一个新人的身份,进入到宿舍这个大集体的过程,尤其是最初的几天,也就是电影讲述的这五天里,是一个大学新人,与舍友建立关系最重要的开始。你会观察,然后慢慢发现每个人的不同,有一些会成为你要好的朋友,有一些则不一定。一个团体里,总会有一个拉风的老大,一个十项全能的领袖人物,并且还会有一些怪异的边缘人物等等,有些人玩在一起,有的人喜欢自己的空间,有着自己的私隐。每个人都那么的不同,都力争做不一样的自己。

    这部电影确切的说,是关于棒球队员的故事,而不是关于棒球。这些平时不正经的大男孩儿,前一秒还在更衣室里整蛊新人,下一秒就在球场上见真章,不过最后还是以恶作剧收场。而影片唯一的小悲伤,也来自于这一天的下午。周四、周五、周六的三天过后,大家逐渐熟络,却有个人突然被教练叫走,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才有消息传来,说是他瞒报了的年龄,被校方发现只能退学。短暂的沉默后,大家得出:想一直留在大学校园里,也不是罪啊。这个哥们儿的行为和遭遇,令人小小的心酸,毕竟谁不愿意,躲进大学里,过一辈子校园生活。 影片从周四的下午开始,几乎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都是没有上午的,因为每一个前天的晚上,大家都喝酒泡妞到很晚,每一天都是从中午饭或者下午开始,一直到周日的凌晨,男主角:杰克,终于追到了自己的女神:贝弗莉。早晨两人回到宿舍,更衣小息后,就是周一的上午了,距离大学第一堂正课的开始,仅剩下几小时。在大学生涯还在Loading的状态,没有开始上课之前,大学的生活,从你踏进宿舍的那一刻,就早已开始了。而身边人不断告诉你,大学生活的奇妙,就在于你将用这四年的时间,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决定自己的未来。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说,他曾以为自己的生活就是打棒球,如果可以,他会打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可惜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在大学期间就中断了棒球生涯,幸好当时还选修了戏剧相关的课程,逐渐过渡到另一个感兴趣的世界里。而他说,当你不能再打棒球了,那一天,才是一个运动员,真正长大成人的时刻。你要开始面对新的生活,真正的生活,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不过还好,这部《各有少年时》,并没有讲述这样沉重的话题。在寻找自己这个主题上,导演只是通过男主角:杰克的一个周末,给我们开了一头,未来还有无限的欢乐、美好与未来,在接下来的四年里等着他。 而影片的点睛之笔,更是在片尾。课堂开始后,一个身材肥硕的花白头发教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至理名言。然后,男主角和邻桌的队友,就一起伏案进入了梦乡,影片到此结束。你一定会再一次“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每个人的大学生活,课堂是用来睡的,课下是用来耍的。真正让你找到自己的,也许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里,未来也同样如此。

    影片另一个让人回味地方,在于导演选择的一众新人演员,加上80年代的牛仔裤、墨镜和八字胡,即视感太强,每个人物角色都各有特色,绝不脸盲。到现在,反而演员们脱下妆容的采访里,小玄儿倒是半天对不上号。影片正如宣传海报上写的:致那些,短暂却永恒的美好时光。在影片这个疯狂的周末里,交朋友、打棒球、追女生、谈未来,充满了青春无限的可能,一生中,最自由的时光,都在这里了,Everybody Wants Some!

    关联音乐:摇滚乐队Van Halen,1980年唱片: 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关联电影:《年少轻狂》,马修·麦康纳当年还在饰演高中生的模样,你不容错过。 <图片2> 2016年4月6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理查德·林克莱特自编自导的电影,都不激烈,但也绝不平淡。

    他喜欢将故事往冲突激烈的方向引,但会在失控前打住。作为观众,你不知道你担心的,会不会发生;你揪着心,以为冲突双方会撕起来,他就偏不。我姑且将之称为“有惊无险”式故事套路。

    这种套路,他过一会就重复一次,过一会重复一次。于是,他的电影就有了一种比较古怪,但非常独特的,重复与变化交迭进行的节奏,不断地刺激观众,得到反应。

    个人觉得,这种节奏,在《少年时代》控制得非常好,基本上达到了张弛有度的高度。

    比如那个酗酒并有暴力倾向的继父,阻止妈妈带走萨曼达和梅森那段。按照一般的编剧方法,应该是一场激烈+暴力的冲突戏,但是并没有。


    梅森在厕所被两个男同学欺负,多好的校园伤害题材,但也仅止于语言冲突和轻微的推搡。


    梅森和第二个继父同样是这样的。继父对他晚归有意见。梅森出言不逊,看起来父子俩要干上了,但是也没有。
    <图片3>

    你们看,原本这些地方,可以让矛盾更激烈一点的,人物性格再鲜明一点。但是导演就是不按你想的套路出牌。“有惊无险”,是他编故事的王牌,当然也是底牌。我觉得看穿了这张牌,就看穿了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故事。

    到了《各有少年时》,我觉得他把“有惊无险”的套路用得精熟无比。

    12个“战斗鸡”住在一栋房子里,嘴仗不停,充分发挥了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话唠风格(关于密集对话,全球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啊),感觉随时都会冲突起来。导演看起来就是要观众这么觉得,他把里面的每个玩笑都开得十分过火,但是他每次都在高潮要来时打住。

    电影开始没多久,杰克从酒吧带回一个妞,想让同室的比尔借个光,让个房间出来给他啪啪啪。但是比尔说了一通废话,不肯。杰克火大,但也就是止于火大。


    比尔回乡下看意外怀孕女友这一段,大伙又损上了。先是给他起个美国最土的名字“Beuter
    Perkins”,然后开她女朋友的玩笑。有时候,你都把握不住,这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说真的?
    <图片5>

    “乒乓冠军”这段,大家明明知道格兰输不起,还损个不停。这帮损友一直戳一直戳,戳到最后格兰怒砸球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摇滚酒吧里,大家玩嗨了,然后就冲突起来,一个哥儿直接被撞在墙上,然后下面cut掉了。


    棒球训练场上,看起来随时都会被群殴的样子。。。


    类似的情节,还有不少。为了保持观影的快感,恕不一一列举了。

    个人觉得,理查德·林克莱特非常擅长讲故事,他将激烈的矛盾冲突悬置起来,但却让观众觉得马上就冲突起来了。这股劲儿一直憋着,勾着观众往下走。

    所以,他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故事本身(他使用的这些泡妞、吸大麻的素材美国青春片里到处都是),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一旦你讲故事的方式抓住了观众的心理G点,观众就会跟着你嗨个不停。这种让故事一直停在高潮前的“有惊无险”的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你可能在任何一本编剧宝典中都看不到。按照那些所谓的编剧宝典编故事,也许你只会写出一个个无趣的平庸故事。

    但是,对于很多国产电影,能做到“平庸”已经是高标准了。有时候国产电影真是个奇怪的存在,尤其是暑期档的,各种烂片集中上映,编剧什么的完全没谱,那个大鱼吃海棠啥的,不说了。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个人以为,因为这种“有惊无险”的套路,在《各有少年时》用得有点多,搞得太绷,而期待中的戏剧化的高潮又迟迟不来(显然是不会来了),可能是很多影迷对这部电影无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信公众号:电影拉片室。欢迎关注。
  4.       <图片1>
         前半段更像是早期的《都市浪人》,虽然光影和色彩运用的很暖。不过我感觉,导演应该是更加怀念以前的胶片时代吧!毕竟还原80年代的故事,有噪点的画质看着会更有感觉。

         而后半段的某一些片段,又让我想到了《爱在》系列的场景。片段中看到了导演熟悉的味道,有80年代温馨又戏谑的音乐,还有可能会是下一对《爱在》系列的男女主,因为真的太像了。

         影片最后在一节课堂中戛然而止,3天的大学前生活非常的精彩,而导演在正式上学的那一天结束电影。背景音乐的风格也变得平稳了,仿佛在说:欢迎来到无趣的大学生活~

         对了,没有改变的还是一贯的长对话,不断续的台词风格,这很林克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