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马向阳下乡记(2014)

马向阳下乡记(2014)

又名: 槐树花开 / 马向阳下乡

导演: 张永新

编剧: 谷凯

主演: 吴秀波 王雅捷 李洪涛 梁爱琪 姜寒 马卫军 高晓菲 来喜 谭洋 朱怀旭 李昊臻 张小斐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4-09-17(中国大陆)

集数: 40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4772558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马向阳(吴秀波 饰),虽然只是商务局市场科的一个小科长,却早已熟稔官场避实就虚、虚与委蛇的生存法则和太极推手。谁知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却将他从优哉游哉的城市达到了作为重点扶贫对象的穷乡僻壤。他从一位科长摇身一变成为大槐树村第一书记,但是这顶乌纱帽可真不那么好戴,从没有过乡村工作经验的他束手无策,不明所以,而当面对学识渊博且实践经验丰富的种植专家周冰(王雅捷 饰)、凭借血缘宗族关系在当地享有极高声望的族长刘世荣(李洪涛 饰) 性格泼辣的留守妇女代表李云芳(梁爱琪 饰)等不同身份之人的时候,许多问题似乎变得更不好解决。

演员:



影评:

  1. 困难如庄稼,一茬接一茬
    从城市到农村,从公务员到村官,剧中的马向阳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各种困难也像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地扑面而来。 两族私斗、鳏寡孤独问题扩大化、土地流转等等,全都在马向阳面前一一排列、展示。几经挫折,“马大能耐”的“斗志”被唤醒、激发,他下定决心要扑下身子,将自己的能耐在大槐树村这百十亩地头上释放到底。架灯修路、整理村容村貌、开发山区旅游业、引进富硒蔬菜种植等等,曾经爱玩爱闹的“马大能耐”,将怎样蜕变成称职合格的“第一书记”,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大赞“正能量的良心剧”
    虽然该剧刚刚播出了三分之一,但剧中质朴、温暖、幽默的人物和情节已经感动了亿万观众,被网友评价为“正能量的良心剧”。马向阳以一种“高富帅”的身份来到农村,但却没有盛气凌人的工作作风,他对村中妇孺的关照平易、贴心。他的各种糗事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的不了解,而不是心存傲气。所以尽管村里人有时会不理解,有时会善意地嘲笑,但却一直在亲近他。
    除了吴秀波饰演的颠覆了传统观感的“时尚村官”马向阳外,由李洪涛饰演的刘世荣,既是村中的德高望重的二叔,更是第一书记马向阳开展乡村工作绕不开的大人物。该剧播出之后,不少网友被这位冷面腹黑、霸气十足但本质上又有担当通情理的“村中之王”深深吸引,不但开始挖出李洪涛曾经在多部热门作品中的精彩扮相(《康熙王朝》中饰演康熙劲敌葛尔丹,《大宅门》中饰演白家老大白颖园,《相爱十年》中饰演周振兴等),更是对他的演技深感折服。

    “大槐树村”火了!
    “大槐树村”是剧中马向阳下乡负责的村子,现实中的“大槐树村”,也就是《马向阳下乡记》的拍摄地淄博淄川区太河镇涌泉村,随着该剧的热播,村中秀美的自然风景、古色古香的村落,以及齐长城自然风景区等,也成为了不少观众向往的地方。马向阳刚到大槐树村就诚心打招呼的那棵古槐树,现在也已经成为了涌泉地区的重点保护对象。

    转载自网络
  2. 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了,觉得很不错的国产片。这种题材本来看的不多,但是这部意外还不错。
    电视剧里面的每个角色塑造的都很成功,每个人演绎的也特别棒!马书记,梁守业,老祖奶,李云芳,周冰,刘世荣,老梁的媳妇儿等等的角色,性格各异,很生动的在大槐树村上演了一部现实而又引人思考的电视剧。
    刚进村各种不适应的闲散马书记到后来想办法为整个村子谋福利的好书记,温室大棚的成功搭建,为村民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村名们齐心协力奔小康,多好的。
    其实农村要是遇到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一些地方确实很有致富的潜能的。目前的农村大家很多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些,其实还有一个导致的后果就是土地荒废,很多人家不在打理自家的田地,大多数都被荒废,杂草丛生,还是挺浪费土地资源的,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传统的农业对于农户来说,可能只能吃饱饭,其他的收益根本达不到,因为想要土地的更大化利用,恐怕还是得进行一些较为科学的整理规划才行呢。
    农村那么大,希望多多打理打理,多点像马向阳那样的书记干部吧。
  3. 此剧是我近些年来看到过的最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剧情、表演和故事所涉及的农村问题的深度都超过赵本山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该剧不像赵本山的电视剧是为娱乐而娱乐,而是有自己深刻的主题,表达了创作人员对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深刻关怀,并对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道路提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农民出身的赵本山,对农民的观察是细致的,对农村是有感情的,可他对中共的农村政策和农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却是肤浅的。这导致赵本山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虽然很生活化和娱乐化,但却缺乏深度。所谓深度,就是敢于直面农村最重要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缺乏这种认识就无法创作出有深度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如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剧(第一部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后几集就越来越差),虽然细节很真实,似乎很接地气,但却与真实的农村生活有很大距离。这源于赵本山本人对农村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村的深刻的关怀,使剧情的设计和人物冲突始终围绕在误会和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浅化了戏剧主题。

    《马向阳下乡记》中的农村故事在我看来更接地气,而且主题是严肃和深刻的,因为整个剧情始终围绕中国农村的最重要问题----土地流转和农村发展方向。

    主题虽然是严肃的,但戏剧效果却是轻松和喜剧性的。这首先得益于马向阳的扮演者吴秀波的表演自然随意;其次是村委会会计梁守业(来喜 饰)和他媳妇的喜剧性表演非常到位,很有喜感;再有就是所有配角的表演都很有个性,也很出彩,比如:刘世荣(李洪涛饰)、祖奶奶、那个农研院院长和他的女研究生周冰(王雅捷 饰),以及村主任媳妇李云芳和花小宝都演的活灵活现,个性鲜明。

    此剧对马向阳这个村第一书记的塑造突破了概念化和脸谱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改革开放之初有一部很轰动的电视剧《新星》,在主要人物县委书记李向南身上我们能看到焦裕禄的影子,那是上一代共产党书记的共有的银幕形象----一身正气,艰苦朴素,严肃认真。而马向阳这个书记却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是一个很有点小资情调的小干部(商业局的市场科科长),家庭条件宽裕,酷爱爬山钓鱼的资深驴友,没受过什么苦,对农村生活一无所知,与农民没有感情交集,对农业更是一窍不通,甚至去大槐树村当第一书记一开始也是很不情愿的。如果不是剧中交待他是第一书记,仅从他的做派和行头,没人会想到他是大槐树村第一书记,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以往银幕上的书记形象。

    大槐树村可以说是中国农业地区农村的一个典型。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赶上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潮,村里的年青人为了致富都跑到城里去打工,连因为土地流转受骗上当的村委会主任也为了躲债跑到城里打工去了,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儿童。村委会已经瘫痪,也没有办公地点,唯一一个村干部梁会计,因为集体账户没钱还欠债,干脆回家跟老婆一起开油坊了。当一身驴友行头,开着私家车的马向阳来到大槐树村走马上任时,他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大槐树村。

    马向阳跑到这个陌生的地方,首先是迷惘,不知道自己能干啥,第一件以为很容易的事----为年轻寡妇秋香主持公道,讨回被霸占的两垄地就受到大槐树村的刘姓族长刘世荣的戏弄,弄得他灰头土脸的。于是就有了此剧最经典的台词:“没来大槐树村以前,我以为农民兄弟都是憨厚朴实的。到了大槐树村之后才知道,原来憨厚朴实的是我啊。”(马向阳语)

    真金不怕火炼,真英雄是越磨越强,越挫越勇。马向阳并没因一开始的挫折而气馁和消沉,反而随着他对大槐树村的了解,对农民疾苦的同情,激发起他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在一个城里外派来的村第一书记身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私大爱。没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向阳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干劲,克服那么多困难,带领大槐树村的村民致富奔小康。了解中国革命史的人都知道,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涌现出众多被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而舍身奋斗的英雄。

    因为无私,马向阳一直将跟他作对的刘世荣当自己人看待,从不把他当成对立的一方。就像剧中马向阳所说,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因为利益关系没调整好,并不是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利益冲突导致对立,这在如今这个时代已成常态。如何解决利益冲突,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智慧,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

    人如果私心太重,认识就会颠倒,因而变得是非不明,好赖不知。有时人和人之间无法沟通,不是因为语言表达和知识上的差距,而是思想境界差距太大。马向阳一心为大槐树村这个集体着想,这就与凡事都是从自己的利益着想的刘世荣发生了冲突。因为陷进自己的私心中走不出来,刘世荣不管马向阳做什么事,都觉得是冲着他来的,于是频频发生误会和误解。正所谓疑心生暗鬼,鬼由心生。

    也因为无私,马向阳敢于承担责任,也敢于为了大槐树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得罪人。在修路、办煎饼公司、搞绿色农业这些项目遇到困难和刁难时,马向阳凭的就是一颗简单而无私的心,说服了和他作对的村民,感动了那些动摇观望的群众。

    小到一个村庄,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球,如果领导人无私或少私,那这个地方就一定是治理顺畅,欣欣向荣的。如果这个领导人私心过重,那这个地方一定矛盾重重,乌烟瘴气的。小老百姓有点私心很正常,不会对集体和社会造成多大危害,可作为一方领导,如果私心过重,那危害就大了。现在中国官场到处乌烟瘴气,腐败横行,很多都是一把手给带坏的。

    说到私心,很多人会理解为占小便宜,自私自利这些我们寻常所见的小私。其实,作为一个单位领导,最大的私是处事不公,对下属亲疏有别,任人唯亲,偏听偏信。而对于一个执政党,最大的私就是结党营私搞帮派、视国家公器为己物,不讲原则,只讲私情。如令计划所搞的山西帮,就是利益集团在瓜分公权力,将集团私立凌驾于公权力之上。

    中国人有浓厚的父权政府传统思想,大部分中国人最高的理想社会不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是圣人治理的社会。其实西方哲学鼻祖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也是圣人治世的推崇者。这说明全人类的理想社会是有共性的。

    圣人治世,万民归心。自古无私者才能安天下。马向阳其实就一普通人,并不是什么圣人。他与众不同的不是有多聪明,多有执政经验,而仅仅是他有一副热心肠。看到爹妈不在身边的孩子会心生怜悯,听说孩子成为孤儿会流泪。视人子为己出,事人父如己父。他的成功不是靠心机谋略,而是靠一颗无私的心。因为无私,马向阳在大槐树村没有对手,更没有敌人。所有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没有一个矛盾被他升格为敌我矛盾的。不像很多农村地区的领导,遇到点事就动用公安武警,把自己与群众对立起来。

    现在社会精英(社会精英也包括整个公务员队伍)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彻底被污名化了,仅从“砖家”、“叫兽”这些流行称谓上就可知普通百姓是如何看待精英阶层的。可这又怪谁呢?所有那些被老百姓痛骂的所谓社会精英无不是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为自己阶层和个人利益说话,严重脱离群众的一群精致的个人主义者。这些精致的个人主义者虽然有着聪明的头脑,高大上的学历,慎密的心机,却唯独缺少一颗圣贤之心。读书不是有志于圣贤,只是为自己做稻粱谋,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社会精英。

    真正配得上社会精英这个称号的是那些用自己的聪明头脑、学识和能力大多数非精英群众服务的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人,学历再高,职位再高,地位再搞,成就再大,也不配为社会精英。而马向阳则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精英。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这世界上有无私的人吗?是的,这世上无私的人很少,可在特定场合和特定的条件下,会有人做出圣人之事。剧中马向阳的变化过程和情感逻辑让观众感到非常自然,令人信服,没人觉得他有多么高大上,多么高不可攀,这是这部剧非常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这也说明一个普通人,只要少点私心,多点公心和爱心,都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做出圣人才能做出的事。

    辽宁电视台新北方节目曾报道过一个英雄庞晓达,在辽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庞晓达是一个从内蒙到辽宁本溪打工的普通民工,年龄不到30岁,也没受过什么太多的教育。可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看到一个孩子落水后,连想都没想就和另一个民工跳进水里去救孩子,甚至忘了自己并不怎么会水。孩子救上来了,可庞晓达却被急流冲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下葬的那天,本溪市万人空巷去送别这位无私的民工。 人不在聪明与否,不在社会地位高低,只要有圣人之心和无私的行为就会受到人们真心的尊重和爱戴。

    《马向阳下乡记》的故事主线始终围绕在当前农村中最重要的问题----土地流转上。根据2005年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所谓的土地流转就是农民有权决定是否将承包的土地流转 出去,流转对象和方式由农民自己决定。但实际施行过程中,因为价格因素,农民大多是将土地有偿流转给下乡资本。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是天经地义、公平合理的。可在这看似公平合理的交易中,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知识水平和谈判能力的缺乏,利益受损的一方基本是农民。在此剧中,始终缠绕马向阳的就是土地流转被骗的案子,估计这种事在农村是普遍发生的。当大槐树村再一次面临土地流转抉择时,马向阳给村民算了一笔账,让农民懂得了什么叫时间价值,也让好图眼前利益的农民认识到商人的唯利是图和狡诈之处。

    被顶层设计者称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方向的土地流转不仅仅涉及农民的个人利益问题,也关乎中国农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农村建设问题。到前为止,中国农村依然在坚持名义上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但从长远 ,中国农村今后是仍然回到土地改革前的土地私有制度还是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面临的最艰难的抉择。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一向主张绝不能搞一刀切和大跃进式的改革,而是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试点,慎对缓行。

    我们知道,中国的土地公有制虽然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而且从公平的角度讲,对大部分人是公平的,因为地主富农毕竟只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即使如此,土地公有也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变回土地私有,其过程也许并不血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少数人得利,大多数人利益受损。表面的自愿原则并不代表实际上的公平合理。

    这就涉及到中国的未来设计和发展方向问题。我们是要一个效率极高、少数人极富,大多数人贫穷的两级分化的中国,还是要一个效率和公平适当平衡,共同富裕的中国。中国如果学美国这样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那中国的未来就是前者。而且不管我们怎么学,也不会比美国好,因为中国没有美国这么丰厚的资源和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

    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是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样和谐共存的社会。如果做个问卷调查,我想大多数人都乐意生活在一个不算太富裕,但生活有保障,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过分欲求很多时候是被诱导出来和被逼出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欲望。

    在中国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化过程中,资本的贪婪和嗜血性表现的尤为强烈。如果任由资本肆意横行,那中国的贫富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越来越大。资本和政治权力的融合则会让赢者通吃,阶级对立将无法调和。那中国则会重新跌回周期律,面临新的暴力革命。

    毛泽东当年对黄炎培先生自信满满地承诺共产党可以打破周期律,其信心其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执政党的建设,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毛泽东看来,只要消灭了私有制这个制造不平等的制度,中国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固的基础。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发现,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因为土地私有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趋势,甚至在合作社初期出现很多排斥贫农,富富联合这样的事。这是促使毛泽东决定提前在农村搞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原因。

    当然,时代不同了。我并不认为现在失地农民会绝对贫困化,实际上现在的农村很多土地因为承包人进城打工而被闲置 。现在的中国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不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失地很可能会变成绝对贫困。如今的中国是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代,失地农民可以进城,转变为工业人口。在城市周边地区,农民失地根本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好事,是完成由农村到城市身份转变的一个捷径。但那些工业化的边缘地区和纯粹的农业地区则需要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求是则是一切改革成功的前提。

    改革开放后一直实行到现在的联产承包制也到了制度效益衰落期,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不可更改的方向。可选择的是,规模经营是走农民自愿联合的道路还是走向下乡资本出让土地的道路。这两种不同的道路,决定了农村的未来。《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选择是拒绝下乡资本,农民自愿联合,继续走集体共同富裕之路。

    《马向阳下乡记》中,编剧借梁会计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期望,那就是共同富裕。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民共同的心愿。在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如果社会主义还有什么魅力的话,那就是共同富裕这个社会目标。我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是值得人类自豪的事。我们会为人类的根深蒂固的自私战胜了人类美好的理想而自豪吗?

    认真研究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在土地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之初,农村的生产力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可是慢慢的效率就下降了。这除了法久弊深的原因外,主要是当时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对农村管的过死。生产队连种什么、养什么的自由都没有,严重地阻碍了农村集体的生产效率。根据我自己下乡插队的切身经历,我认为改开前农村生产效率的低下,主要不是因为大锅饭的问题,而是管的过死的问题。说集体化农民都不好好干活也是不切实际的。我插队的时候,所有农活基本都是包干制,根本不可能偷懒。但怎么干也是穷,很多劳动都白白被浪费掉了。

    不知道马向阳下乡是否有真实故事背景,也不知道国家是否真有这样一个计划。但无论如何,城市干部下派农村任职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事。这不仅对农村地区打破宗法势力残余有积极作用,也对城市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有很好的正面作用。

    《马向阳下乡记》中有很多情节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比如:富商要买大槐树这种荒诞的行为,反应了资本的狂妄和自负。而大槐树村民对这件事的矛盾心态也反应出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农民在关系到自己长远利益问题上的软弱和无力。也象征了在应对资本的目空一切上,只有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集体领导才能抵制住资本的进攻。
  4.        看这部剧,老实说,最开始是因为吴秀波。可是看着看着突然觉得不仅仅是在看吴秀波了,而是纯粹的在看这部连续剧,而且是现在唯有的几部不快进的连续剧。
           怎么说呢,首先这部剧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吧。虽然我没去过农村,但是觉得农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家长里短,有农活的时候大家下地干活,闲下来的时候走街串巷,唠唠嗑。但凡大事小事,不一会的功夫,保准传遍整个村子。但是这个农村又是那么的现实,贫困,两垄地一年才挣50块钱,我到现在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马向阳说如果要不回地,就陪丁秋香十年二十年的钱,也不过是几千块钱嘛;留守儿童,年轻的劳动力都去城里打工了,留下了老人孩子相依为命,更留下来一堆的俏媳妇。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演员演技都很好,起码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鲜活。以前看连续剧总是黑白分明,好人啊他就一直是好人,坏人就坏到底。而这里面却将人物的多样性格展示的分外分明。
          你说这二叔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啊?你说他是坏人吧,还真有几分地头蛇的意思,霸占丁秋香的两垄地,欺负她孤儿寡母的,要给她介绍个50好几的老头子;第一书记来的时候各种使绊子,要让马向阳服软,求着他,要让马向阳知道不讨好他,就不能在这大槐树村办好事;处处挤兑李云芳,要让一直没露面的村主任陪大家伙的钱;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怕他敬他,就连他孙女也是孩子头头,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可是修完了路,他又去检查这路结不结实,会不会又跟前几任书记一样做个面子工程,干完了就走人;修路这事,是为了村里好,他也一直在支持;马向阳失踪了,他号召全村的人一起村前村后的找人。他也是一个可怜人,儿子儿媳不在,他和老伴一起带着孙女,儿子托人给他带东西回来,表面上不在乎,心里面乐开了花。年轻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事业,结果却被城里人给骗了。这方方面面才造就了这个鲜活的人物,他的身上有我们父辈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