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爱丽丝·伯奇 马克·奥哈洛伦 米德布·麦克休 苏珊·斯坦顿 萨莉·鲁尼
主演: 艾莉森·奥利弗 萨莎·莱恩 乔·阿尔文 杰米玛·科克 亚历克斯·墨菲 塔格·墨菲 萨莱·加内特 汤米·蒂尔南 贾斯汀·米切尔 埃马纽埃尔·奥克耶 娜塔莉·拉德莫尔-丘尔克 伊莎贝尔·奥里根 阿布里尔·基纳斯 贾法里斯 西蒙尼·科林斯 凯瑞·福克斯 莎拉·简·西摩尔 查理·马赫 尼克希尔·杜比 安东尼·基纳汉 克里斯托弗·利文斯顿 Matthew O'Brien 罗伊辛·奥多诺万 罗伊·诺兰 罗伯特·米切尔 弗朗西斯·奥马奥尼 桑加·诺维奇 约翰·韦伯
上映日期: 2022-05-15(英国/美国)
集数: 12 单集片长: 30分钟 IMDb: tt11997646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首先看好豆瓣评分下探到6分左右的潜力。这个故事的欣赏门槛实在是太高了。大部分豆瓣网友绝对not ready for it. 我几乎在看完前两集就意识到了这件事。 这个故事本身的观赏过程的确有些excruciating。因为本质上,这是一个女主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故事。她要做的事情,想要达成的目标,天生和自己的性格是完全相冲突的。有一点不可能的任务的意思。她其实自己一直也都心知肚明,但还偏要去做,这种痛苦和折磨,对于她自己,以及观众,都会是非常夸张的。 而且如果从一个解构的角度去看,我也不认为Frances和Nick是可以长久走在一起的:两个人太像了,并且都非常不擅长除文学写作之外的语言交流方法。(当然Nick的文采如何是未知数)这导致两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多真正坦诚、深层次的交流。(最后两集才开始有一点)这必然会导致这段关系根深蒂固的不可维持性。 我们参考一下Normal People就明白了:Connell其实是内向的、不会说话的那一个,而Marianne则是非常“伶牙俐齿”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那一个。她虽然在Connell面前也会害羞和不自信,但是她有非常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Bobbi就是另一个版本的Marianne,所以才能够勉强和Frances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 所以观看过程中,我有些感觉是苍蝇撞墙:这是一个无解的故事,看似也是一个无解的情节死胡同。两个人激情-遇到波折-糟糕的沟通-两个人疏离-然后又不得不遇到对方-再一次激情,然后重复这个循环。这也一度导致我觉得很多人肯定看着看着就弃剧了。 但是这正好意味着你必须看到最后。不看到最后,就等于完全没看。这个故事本身的结构太challenging了。完全不是一个常规的、符合三幕剧格式的、拥有完美起承转合的故事。这个故事像是将观众突然扔进了一个没头没尾的洞穴。你只有坚持走到底才能看清全貌。 比如其实几乎前面10集,都没有多少对于几个主要人物过往背景的正式的、详细的介绍。我们顶多只是能看到一点只言片语,然后去猜测。所有人物的行为动机都仅仅基于常识、当时的情形、和作者告诉我们的非常有限的信息。所以看着也有非常强烈的窒息感。 直到最后两集,才稍微多了一些背景的补充。感觉像是作者试图在回过头去解释前面的剧情一样。这个其实不太符合叙事的常规。并且前面过长的“信息限制”绝对会让很多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 但是基于人物的性格,作者又仿佛只能这样安排。这个其实是作者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一个dilemma,其实还挺神奇的。它是一个既合理又不合常规的叙事结构和序列。我也一时半会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最后两三集,Nick、Frances和Melissa,这三个通常都非常posed的人物,都有了一些非常激烈的爆发。首先这样做效果非常好。因为前面真的压抑太久了,稍微激烈一些,对观众的冲击都会非常大。其次,很多语言上的设计,仿佛就是在替观众去评价角色。我相信也是说出了很多观众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但实际上,这些角色之间的互相指责,又很奇怪地不带有非常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至少最后的效果让我不这么觉得)也比较神奇。 我没看原著,也特意不在看剧之前看原著。我庆幸我没有提前看。 最后捎带说几点制作上的: Frances的选角非常成功,表演也非常好。Lenny看女主几乎没有走眼过。单纯从选角上来讲,甚至超越了Normal People的Marianne。因为Daisy还是太漂亮了,真的有点不符合原著的人物设定。但是这次的Frances,就非常合适,甚至都可以匹配到Marianne这个角色。演员的表演也非常传神,把她本质上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表现得非常自然。 Melissa-Jemima太适合Melissa了,也是神级选角。而且感觉Jemima也特别会挑戏,只演自己适合的part。Jemima演这个Melissa is like a cat playing with its food:不费吹灰之力,天然的。 Bobbi我觉得也ok,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不够出彩。 最失败的果然是脚爱闻。实话说,本身我以为脚爱闻应该蛮适合这个角色的。角色本身的内向和他本人的楚楚动人是能耦合的。但是1. 他的形象,比比利林恩那时候还是变化太大了,不得不说丧失了很大一部分魅力…… 2. 他的表演真的是有问题。他看Frances的方式和眼神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太有距离感了,太毕恭毕敬相敬如宾了。Frances看他是充满着渴望,他看Frances像是大堂经理接待VIP富婆。这个表演的失误太致命了,并且持续了整个剧!特别是第11集开头,他跟Frances见面诉说自己的过往。大部分是自说自话。自说自话的段落,表演完全没问题,仿佛回到了那个敏感可怜的比利林恩,一颦一簇都是戏。但是一旦开始对手戏的部分,感觉就完全没有了。也怪不得比利林恩他能演好,那个片几乎没有两性情感戏份,都是自己的独角戏。 有想到的再来补充,感觉又可以做播客来和朋友们聊聊了。
人都是各取所需但也随波逐流,建议看原著,警惕总在文学作品里提伟光正的三观的人,别杠内核,看情绪就好了。
影视改编我只看了两三集。控封在家,浅谈一下。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弗朗西斯,都是尼克。去年看完原著就在等hulu上线,期待了一整年。
在原著里狠狠共情
首先,经典短篇《boring people》,不能同意更多,
两人自遇见之后便默默产生强烈吸引关联,像F这样高敏感的人,影视翻拍完全不能体现原著里细腻有难以启齿的一些小情绪。看小说中两人的互动,有让人的脸血液循环加速的能力,互相的试探总是带来轻微罪恶感但让人上瘾的刺激。
比如我最喜欢的,他们暧昧阶段的各种信息,两人都绝顶聪明的语焉不详,你来我往的聊天记录和相互打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似乎尼克实际上在说的是:你思考和感受的方式很美,或者你体验世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很美。收到邮件后的几天里,我都在反复回想这句话。想到它时我会不由自主的微笑,仿佛记起了一个秘而不宣的笑话”
“写信给尼克很轻松,但也有竞技感,令人兴奋,像一场乒乓球比赛,我们对彼此总是轻率无礼.....他是自波比以来我遇到的第一个让我享受聊天的人,这种愉悦是非理性的感官享受,类似我对咖啡和大声放音乐的喜爱,他逗我笑...”
而影视改编里,尼克除了尴尬的断续聊天,没有展现任何这种魅力,一闪而过的短信也都味如嚼蜡,完全没有偷情的礼仪。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两人在梅丽莎生日的,坐在杂物间的洗衣机上第一次接吻,无限火花。
“不好意思,他说。我太嗨了,眼睛都看不清楚。
我嫉妒你。
我把背靠上冰箱,拿手轻轻在脸旁扇风。他举起啤酒瓶,拿它碰我的脸颊。玻璃冰凉湿润到极点,我下意识地猛抽口气。
爽吗?他问。
嗯,不可思议。放在这里怎么样?
我把裙子一边的肩带放下来,他把瓶子抵在我的锁骨上。一滴凝结的冰凉水珠滚过我的肌肤,我打了个寒颤。
太爽了,我说。
他什么也没说。他的耳朵红了,我发现。
放在我大腿背面,我说。
他把瓶子换到另一只手上,拿瓶子靠上我的大腿背面。他冰凉的指尖划过我的皮肤。
像这样?他问。
再紧点。
我们在调情吗?
我亲了他。他默许了。他的嘴里很烫,他把空出的手放在我的腰上,仿佛他想要碰我。我想要他想得不行了,觉得自己蠢透了,什么也没法说,什么也没法做。
几秒后他从我身侧抽走,擦了擦嘴,动作很轻,好像他要确认那个吻还在那儿。
我们大概不该在这里做那个,他说。
我咽了一口口水。我说:我该走了。然后我离开了杂物间,用手指夹着下嘴唇,试图不在脸上流露出任何表情。”
尼克富有魅力谈笑风生,在人群散去和F单独在狭小燥热的空间里用冰啤酒瓶调情一直是我难以忘怀的画面,充满了性张力,而影视改编里,尼克不仅社恐,在聚会上独自躲着忧郁,啤酒瓶情结也是一笔带过,暧昧是有的,但是完全没有磕到。。我尬住了
性张力不够啊不够
羡慕这样自由创作的氛围,警惕总在文学作品里提伟光正的三观的人,别杠内核,看情绪就好了
选角色大多都是素人,F也是圣三一的学生,素颜试镜得到了角色,天然去雕饰
日常羡慕,真好。
只看了两集,因为喜欢原著,不忍心给打低分,希望后面几集好起来求求啦
(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围笑。。
危机时分,我们究竟爱谁?
作者:特洛伊
爱看电视的业余影迷(微博@dasisttroy)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写道:“通过爱情经历我所得到的启悟仅是:我是无法了解对方的;他的模糊并不在于存在着一个被屏障所遮掩的隐秘,而是证实表象与内在真实之间的游戏已不复存在。这样,因爱一个陌生人所产生的一阵狂喜便摄住了我——那个人将永远存在——一个莫名的冲动——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了”。
在爱情里,你和我之间仿佛永远存在着一个没有答案的谜题:我想了解你,但我又害怕了解你,我想知道你的喜好,但我又担心我无法满足你的喜爱。你的一言一行在我眼里都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符号,他们几乎超出了我的所有想象力,我没办法解答,也没力气解答,但我可以确切的是,你总是让我发现新的自己,仿佛我成了我自己的试验品,每天反复无尽地做着同一个实验。到了当下,你的符号、意象、言语、一切都嵌进了那些聊天记录里,他们永远活在我眼前那个可触不可及的手机频幕中,一行又一行复述着我们碎屑般的爱情。
《聊天记录》是萨利·鲁尼出版于2017年的小说,也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一个古典又现代的“四人游”爱情故事,女主角弗朗西斯和前女友博比相识,相爱于高中,分手后仍是彼此的挚友,在一次偶然的诗歌表演上,她们结识了作家梅利莎和她的演员丈夫尼克,而这四个人的故事在那一场表演后便突然发酵。弗朗西斯爱上了尼克,并与他开始了一段了婚外情,而另一方,博比也与梅丽莎萌发暧昧情愫,她们俩在派对上眉来眼去,在马提尼的挥发下你侬我侬。
他们四个人仿佛互相催生了一个复杂而又相对透明的爱恋宇宙,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这看似陈腐尴尬类似琼瑶的糖水爱情,实际上,却是鲁尼对于各种情境下——在成长中,在婚姻前,在病魔里,在资本下——的人际亲密关系的纯粹解剖,她将爱情和亲密关系,和巴特一样,拆解为接二连三的小碎片,放置在硕大无边的生活和生命里,大胆对比着我们想象中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恋,挑明了在灾难和现实前,爱情是否只是我们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也正如《聊天记录》题记的摘选自弗兰克·奥哈拉的那句话:“在危机时,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我们究竟爱谁”。
鲁尼将爱情这个庞大的命题化解并穿插在那模糊,漫无边界的人际关系和电子时代的聊天记录里,把它化为一颗颗可以被感觉和信息解读的分子,充盈着恋爱的角角落落。小说中的四位角色分别讲述着他们各自的爱情故事,虽然弗朗西斯为主要叙述者,但四个人的爱恋和发展各有千秋,他们相互的亲密张力和恋爱关系彼此持平,但在今年改编的剧集里,四个人的脚本似乎被压缩为两个人。
今年根据原著改编的剧集《聊天记录》与两年前掀起“萨利·鲁尼”热的《正常人》而言,是失败的。
两年前,我们跟着康奈尔和玛丽安进入他们的二人世界,在长达五年的爱情迂回里,我们再次感受了什么是你,什么是我,什么是我们。因为在《正常人》里,故事始终围绕着康奈尔和玛丽安延展,他们彼此成为了对方的百分之五十,为对方留白的同时也让自己成长,剧集和小说的主题自然也紧贴两个人的故事——爱情,亲密和阶层之间的相互对白。
但在《聊天记录》里,情形则大不相同,因为构成这些聊天记录的是四个人,他们彼此分担着所有记录和对话的一部分,在每一段争辩,争吵,告白和每一通电话里他们四个人的相互往来是承载一切生发的桥梁,缺少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或回音,这段四方形故事便始终拥有残缺。康奈尔和玛丽安之间存在无数条直线,而弗朗西斯,博比,尼克和梅丽莎之间拥有着成千上万种三角形和四方形的组合,当他们的故事被移花接木至剧集里时,所有三角形和四方形则变成了来回弹跳于弗朗西斯和尼克之间的单一直线。弗朗西斯和尼克之间的直线叙事让故事变成了单一的“文艺女大学生爱上二线帅气已婚男演员”的鸡毛婚外恋,而在小说中,拥有古典气息,交缠着相对复杂,让人心旌的跨越阶层和社会地位的四人交锋销声匿迹,留下的只有不明不了的成长故事和“我爱你,但你不够爱我”的陈词滥调。
当然,对于弗朗西斯而言,与尼克的相识和相爱是她成长轨迹中的一段特殊经历,这段感情不仅仅只是一段婚外恋,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应着弗朗西斯最想躲避,也最真实的缺点,迫使她审视自己对性、爱情、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再把过往的污渍擦掉,重新做另一个自己。同样,博比和梅丽莎这两位被排斥的局外人也应当在这婚外恋飓风中扮演一定角色,但在剧集里,她们被刻画为站在上帝角度批判一切的“那个受伤的女人”。
“或许你会读心术”玛丽安说,“我以前真的以为我可以读懂你在想什么”康奈尔答道,“你说,在床上吗?”玛丽安问到,“不仅仅是在床上,其他时候也可以,或许这挺正常的吧”“这不正常,康奈尔”。
在《正常人》里,康奈尔与玛丽安的每句话都带着尖锐的刺,他们相互指责,挑衅,谩骂,言语交锋之时又带着无比的怜悯和悔恨,不过情绪被发泄,刺自然脱落,这些对话又犹如一把把镰刀,砍掉他们爱情中的荆棘,迎来的是通透的彼岸,玛丽安和康奈尔在一段又一段长对话里,逐渐了解彼此,读懂对方的内心,从一个“我感觉我了解你”的模凌两可深入至“原来他/她是这么想的”的恍然大悟。正如侯麦电影里自省温柔的巴黎男女,洪常秀脚本里纠葛于暧昧和爱情的男男女女,以及林克莱特三部曲里的杰西和塞林,穿越白天黑夜的对话才是他们爱恋最精致的载体,每一个“我”说出口的字都走进了一部分的“你”,我们絮絮叨叨,颠来倒去,尽力完成一道难以解开的方程式,但在时间和话语的双向附丽下,我们最终找到了最优方程解。
虽然《聊天记录》里四位角色时时刻刻都处于对话模式,但他们的对话尴尬,浅薄,停留在上游,终止在疼痛点,你不言我也不答。匮乏深度和人物解剖的对话并没有推进弗朗西斯或者博比或者其他任何角色,十二集过去,六小时流失,他们硬生生地成为了另外一个人,但他们的内核仍然说着从前的话,思忖着同样的恋爱疑惑。
这当然不是鲁尼想通过小说所体现的情节。刚过而立之年的鲁尼,和一百年前的王尔德,都来自都柏林,都于年轻之时闻名文学界,也都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家。鲁尼是一名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她热衷讨论当下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无力和分离,多重阶层之间的脱落让她清醒意识到,或许在社会主义者构想的那个理想社会,人类才有可能拥有终极幸福。虽然不少西方书评人抨击鲁尼为“站在浅显马克思主义之上观望先进欧洲社会的千禧年轻人”,她在小说里,用大篇章的,人类学般的自省意识思忖着当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件商品,每一个行为,和每个人的一呼一吸。
在书中,一次,弗朗斯西在超市里挑选着罐头,但突然她意识到这一个罐头的生产等于无数人的劳动和时间,她便放下了罐头,索然离开,觉得自己的金钱付不起那些劳动。这种极端的思考正凸显了鲁尼自己的思想,在她眼里,或者说在她的脑海里,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不应该呈剥削与被剥削的状态,而正是因为她处于优越的欧洲环境,才迫使她把眼光放在更遥远的东半球或南半球,感受当下人类的所有运作模式。
出生于90年代初期的鲁尼,经历了爱尔兰前期的经济辉煌也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震,国家与个人一体,社会语境拥有随时颠覆命运的无情能力,当她身处于灰暗的未来环境里时,不可知论的黑暗便包裹了她笔下的每一个角色。她的角色不仅对世界愤懑不平,也挣扎在彻底成年的边缘,比如弗朗西斯、博比、康奈尔和玛丽安,他们在安全干净的校园环境里了解到社会的细枝末节,在逐渐丧失对未来的把控力的同时,看不清性、爱情和亲密的底层逻辑,阿弗雷德曾说“职业、性和社交关系是对人类的终极考验”,这三个裹挟社会和个人的难题,仿佛三场雪崩,一次又一次,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以最大形式碾压着他们。
所以在每一个抉择前,鲁尼笔下的人物都失去了兴趣,通常以一句平淡的“好吧”随意带过,因为他们知道,又似乎不知道,在这个万事如空花游戏的世界里,他们的选择或努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等等,这不回应了当下所谓的“躺平的一代”吗?在正在进行时的疫情时代里,我们的选择在动荡不安的白色社会里也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的声音犹如白色噪音,只能给社会带来消极的不可持续。
鲁尼说作为千禧一代最难的是,我们知道的太多,但我能改变的却太少。我们知道经济的衰退,知道爱情逐渐廉价,知道短视频逐渐吞噬大脑,也知道核酸的赏味期限意味着自由的维度,但我们却仍然苟活于惨淡的万物世界之中,玩弄彼此感受的同时,麻痹着自己的神经,调戏着周遭环境从中作乐,安抚着逐渐失去脉搏的心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着“躺平的一代”。
不过无论是在《聊天记录》里还是《正常人》中,弗朗西斯最后明白了自己心之所向,玛丽安选择放手让康奈尔去纽约筑梦,他们在接二连三的悲剧前选择以勇敢面对过去缠绕未解的爱情,这一最终落点也许看似陈词滥调,但王尔德曾经也说“爱是靠想象力滋养的,通过想象力,我们能完整地看见生活本身”,或许我们被万千负面情绪缠身,也或许乌云袭来,暴雨如注,但“在危机时,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我们究竟爱谁”。
编辑:芝芝味桃桃
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
-FIN-
3.5分。
我一直在想,你会怎么看我的故事,‘她只关心自己,而我们其他人只是她身后留下的残片’。我写这些,只是为了表达一些东西,一种感觉,并不是对你的准确描述......我们解构了一切,却从未聊过我们无法在一起的原因,我觉得这事我对此作出的反馈”。
这段弗朗西斯写给波比的邮件中,基本上可以概括这部剧就萨利鲁尼,抑或说不止她而言的所有作家们,之所以要通过小说来表达和反馈一些,是身处于事件的当事者们无法可以掌握事情走向,总会发生在理解和想象的错位的微妙情感。
这也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潘凯克,27岁就自杀,只给这世上留下一本他写的小说《三叶草与其他故事》,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生活这东西,就是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临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控制事情的发展和走向,只能在要嘛压抑自己的情感,要嘛不欺骗自己的感觉做出决定,然后去抱有希望”。
整部剧给我的感觉除了真诚就是诚实,没有弄虚,没有作假;没有虚荣,没有矫情;没有鼓弄,没有玄虚......就是即便已经如此真诚面对,也仍然无法逃脱扑面而来的生活。既然已经扑面而来,没理由不去拥抱。
但在这里面写的毕竟都是作家们的生活,他们如果都不能真诚去写作(生活),那他们便无法安放自己是生活,无法安放小说家是讲故事这个身份,无法有本事让我们可以逃到他们文字里去栖息。他们逃离生活的方式是到生活的肉身里去,我们逃离生活的方式是逃到他们文字里去,然后都是相同的在来回间反复横跳......
我们的每一段关系都不是游戏,都不该将其当作一场游戏来对待。
PS:很nice阿尔文。(总觉着用阿尔文这样的耀眼形象,去配对无论从外表而言还是举手投足,都和时尚、流行、时代精英、精巧精致女性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普通女性,有故意选角来推广宣传新时代进步主义精神思想的新女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