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

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

又名: Green / Green Grass of Home

导演: 侯孝贤

编剧: 侯孝贤

主演: 钟镇涛 江玲 崔福生 周品君 陈美凤 郑传文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1982-11-27(中国台湾)

片长: 90分钟 IMDb: tt0086631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卢大年(钟镇涛饰)因替即将出国的姐姐代课来到内湾,在姐姐安排下住进小学音乐老师陈素云(江玲饰)家的二楼。大年担任四年级忠班的班主任。在班上,他一方面要对付调皮捣蛋出了名的“三剑客”,同时也关心着因父母离婚而性格孤僻的学生周兴旺(郑传文饰)。

演员:



影评:

  1. 如今已经成为电影大师的侯孝贤,是一位从电影工业中走出来的大师,他早期的作品如《就是溜溜的她》、《在那河畔青草青》等和当时台湾的电影潮流如琼瑶电影、健康写实主义都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侯孝贤和杨德昌是台湾新电影的双子星座,但两人的电影风格、为人处世,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追根溯源,两人的“出身”(包括成长背景、所受教育、进入电影行业的方式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杨德昌进入电影行业之前,曾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1年,深受西方思潮和观念的影响。而侯孝贤是台湾土生土长的电影人,深谙电影圈内外的人情世故,也钟情于传统文化和江湖人事。杨德昌一出道就赶上了台湾电影新浪潮(《光阴的故事》1982),并迅速成为新电影的标杆人物。侯孝贤比杨德昌晚一年才赶上新浪潮这趟车(《儿子的大玩偶》1983),而此前他已经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了。

    而这篇文章要讲的是,台湾新电影前史的侯孝贤。

    侯孝贤曾拍过一部自传体电影《童年往事》(1985),这部影片是侯孝贤的“电影前史”。少年丧父的侯孝贤的童年与电影基本无关,而杨德昌在少年时代是可以跟随父亲去看电影的。杨德昌大学是学控制工程的,后又去美国念了硕士和电影课程,而侯孝贤上的艺专电影科。可以说,杨德昌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侯孝贤接受的只是普通教育。杨德昌成为大师,与他所受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侯孝贤成为大师,从业经验和悟性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说杨德昌是横空出世的大师,那么,侯孝贤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而成为大师的。当然,《风柜来的人》之后的侯孝贤,与他早期的电影生涯渐行渐远,成为了一个不断自我拓展的大师级导演。

    时间回拨到1973年,从艺专毕业后找不到电影相关的工作,已经在电子计算机行业当了将近一年推销员的侯孝贤突然获得了一个机会加入电影界,成为当时台湾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李行导演的场记,参与琼瑶电影《心有千千结》的拍摄。

    当时已经26岁的侯孝贤其实不年轻了,入行算晚的了。

    侯孝贤很明显是一个想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次年便当上了《近水楼台》(1974,李融之导演)的副导演。很快,侯孝贤又开始了他的编剧生涯,《桃花女斗周公》(1975,赖成英导演)是他的首部编剧作品。

    在成为导演之前,侯孝贤以场记、副导演、编剧身份参与制作的影片约有14部,这些作品都是当时台湾影坛的主流商业片,其中不少是琼瑶电影或仿琼瑶电影。

    1980年,侯孝贤终于获得了独立执导的机会,编剧并导演了钟镇涛、凤飞飞主演的爱情喜剧《就是溜溜的她》。从片尾打出的字幕看,该片还是一部贺岁片,在农历新年公映的。

    曾有评论家抨击台湾新电影,认为台湾新电影毁了台湾电影工业,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只会拍摄扬名海外但在本地根本没有市场的影片。

    杨德昌有没有拍摄商业片的能力,我无从推断,但从《就是溜溜的她》看,侯孝贤绝对是有拍摄商业片的能力的,他后来拍摄那些所谓没有市场的影片,乃是自我选择而已。

    不能说《就是溜溜的她》是一部琼瑶电影,但影片当中的某些元素,确实挺琼瑶的。比如出身豪门的测量工程师大利(钟镇涛 饰)一直隐瞒自己的富家公子身份,最后才傲娇地揭开谜底,这就很琼瑶了。又比如钟镇涛、陈友、凤飞飞的“三人行”段落,种种打趣,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琼瑶套路。

    如果说《就是溜溜的她》与琼瑶电影有什么明显不同,可能在于它并没有那么梦幻,而且,侯孝贤还拍出了些许的都市感和乡土感。

    李行导演是琼瑶电影的始作俑者,他于1964年导演的《婉君表妹》(1965年公映)是第一部琼瑶电影。后来,李行又导演了《哑女情深》(1965)、《彩云飞》(1973)、《心有千千结》(1973)、《碧云天》(1976)等重要的琼瑶电影。

    李行是侯孝贤的引路人,侯孝贤入行参与的第一部电影便是《心有千千结》,琼瑶电影又是当时的风潮,侯孝贤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就是溜溜的她》受到琼瑶电影的影响,并不奇怪。

    大概是《就是溜溜的她》的市场反响还不错,1981年,侯孝贤继续推出钟镇涛、凤飞飞、陈友“三人行”的爱情喜剧《风儿踢踏踩》。

    该片的风格与《就是溜溜的她》高度一致,连片名的轻快感都如此接近。

    李行虽然两度引领琼瑶电影风潮,但作为一名有着文人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导演,李行心属的电影并不是琼瑶电影,他自己曾经说过:

    “电影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这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我认为,电影是艺术的,但艺术需要商业操作。电影投资能不能收回来,是电影能否顺利进行再生产的关键。琼瑶小说在校园中很有市场,我拍琼瑶故事,是因为电影投资商认为琼瑶故事能卖钱,投资者要我拍,我才去看琼瑶的小说,平常我是不看的。我拍的第一部琼瑶电影是1964年的《婉君表妹》,接着出现了许多仿效者,大家一窝蜂地抢拍琼瑶电影,琼瑶从票房保证直至被拍成票房毒药。台湾的第二拨琼瑶电影热也可以说是我促成的。七十年代我又拍了《彩云飞》,《心有千千结》,《碧云天》等多部琼瑶电影,这期间我感觉我被琼瑶污染了,于是也拍一些其它的电影来自我调剂,如《白花飘雪花飘》、《汪洋中的一条船》等,我感觉自己被污染了,确实需要漂白一下。”

    1963年,李行导演了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蚵女》,该片开启了台湾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电影潮流——健康写实主义。

    比《婉君表妹》稍后但同年上映的《养鸭人家》(1965)是李行的另一部重要的健康写实主义作品。

    如果说李行拍琼瑶电影是为稻粱谋,那么,他拍健康写实主义作品则兼有言志与完成政治任务的双重意义。

    在侯孝贤的编剧生涯中,《早安台北》(1979)是比较重要的作品,而该片是李行把健康写实主义带进都市题材的重要作品。

    在李行的身上,侯孝贤吸收的不止有琼瑶电影,更有健康写实主义,这从他1982年导演的《在那河畔青草青》便可以看出来。

    《在那河畔青草青》仍然有爱情,有喜剧,但更富有乡土气息和健康写实主义。

    钟镇涛饰演一位逃离都市的乡村教师卢大年,他爱上了温柔朴实的女老师陈素云,但他同样爱上了这片乡土和性格各异的孩子们。

    作为老师,卢大年着重关注调皮捣蛋的“三剑客”和性格孤僻的周兴旺。而对于当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行为,他更发起了“爱川护鱼”的运动。

    《蚵女》和《养鸭人家》中的健康写实主义,是自强不息,建设家乡;而《在那河畔青草青》中的健康写实主义,是珍视自然,保护家园。健康与写实,因时代而变。

    1982年,侯孝贤便拍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这部富有乡土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小清新之作,而我们直到近年才喊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比侯孝贤或台湾晚了至少20年。

    相对于《就是溜溜的她》和《风儿踢踏踩》,《在那河畔青草青》是侯孝贤的一次转身,此后,他与琼瑶电影再也没有关系。而这次转身之后,他更以加速度的方式走上了大师之路。

  2. 中央社╱安特衛普26日專電 2015-05-26
    首度修復海外片 比國電影館重現侯孝賢


    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首度修復歐洲以外電影,就看中剛在坎城影展奪下最佳導演獎的名導侯孝賢的電影。第1部修復好的「在那河畔青草青」今晚將在安特衛普上映。

    侯孝賢今天也特別出席在安特衛普舉辦的台灣電影研討會,和當地觀眾暢談他的導演生涯與心路歷程。研討會還將播放「在那河畔青草青」與「海上花」兩部侯孝賢知名電影。

    策展人王雅倫透露,看中侯孝賢電影的深度與廣度,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首度修復比利時與歐洲以外電影,就選中侯孝賢的作品。除了已經修復完畢、今晚將播映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外,還有「就是溜溜的她」、「風櫃來的人」與「青梅竹馬」3部作品正在修復中。

    王雅倫表示,侯孝賢十分重視這次的修復,儘管行程滿檔,略顯疲態,他仍安排在6月初再回到比利時,親自為修復的作品調光,希望能讓作品完美呈現。

    比利時辦候孝賢電影賞析 候導與影評交流

    剛奪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候孝賢,26日到比利時安特衛普出席國際影評及電影界專為他舉辦的候孝賢電影賞析,會中有人好奇,若候導的父親當年沒到台灣,在中國大陸長大的候導如今會如何?
    候孝賢先是兩手一攤說:我也不知道。後來談到以他出生的年代,若在大陸可能早就翹辮子了,因為牡羊座的他,個性很衝。

    他還開玩笑說,年少時期在高雄常打架,所以後來拍電影對打架的場面都很熟悉。

    還有許多專業影評者對他電影的場面調度感到高度興趣,候孝賢說他的場面調度就是沒有調度,只要把人擺對地方就好。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即時報導 2015-05-26
  3. 侯孝贤早期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没有前两部奇怪的大推镜头,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叙述已经弱化了很多,增添了其他人物的角色形象。尤其是片里的几个小孩,电鱼时的激动、被嘲笑的委屈、和家里人的相处,这些片段虽然没有都统合成一个故事,但分段式的剧情已经足以让观众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

    小朋友们在电影里真的非常出色,比男女主要抢眼多了!怪不得会获得金马奖的最佳童星哦

    这部电影也越来越有所谓的“侯孝贤”风格,很像风格过渡时期,开始大量运用固定镜头,多线叙述人物故事,偶尔还来点社会历史隐喻,再加上大多时候拍的是小朋友们的童年,会让我想到童年往事

    钟镇涛饰演的大年老师的人物设定不太讨喜,对待男女关系有些优柔寡断,处理法与情时比较生硬,二愣子一个。

    电影里面有些细节挺让人伤心的,但凡涉及到家庭关系,感受敏感是所有人的常态。。。能把这些不动声色的小创伤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片段,一个是小孩他爸把他养的猫头鹰摔死了,之后又买了一只肉鸽来弥补他,他妈还要用如果没人养就把它煮来吃这样的话开玩笑,心梗。。。父母权力对小孩来说大于天,能有弥补小孩的举动就该感激涕零了。做小孩的时候是完全感受不到的主体存在的,当下也就没那么伤心啦。

    以及另一个小孩缺失的母爱,小孩真是牺牲品啊。。。看似母亲隐身,实际是父爱的缺失。

    最后的落点升华还是有些突兀,割裂还是表达割裂的原因,又讲爱情,又讲童年家庭,又讲政策,一个半小时的容量,最后上升到保护自然的合家欢结尾,实在是仓促

  4. 电影版本

    昨天看了一部侯孝贤早期的作品:《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由比利时布鲁塞尔电影博物馆修复,版本时长1小时31分钟,彩色,单声道,画幅2.35:1,没有中文字幕(闽南语部分难懂),配有英文字幕。

    一个货不对板的电影事件?

    《在那河畔青草青》这部电影里有乡村教师陈大年(钟镇涛主演)教育大家不要电鱼毒鱼,村里人不听他的。他就想了个办法:通过和村长、县长讲解台北政府的政策和做法,在得到了村里干部的支持下,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因为生计电鱼的学生家长大转变,不仅停止电鱼还在小河边帮忙树立告示牌警示小河保护区。

    本来这个桥段属于这部养猫头鹰、抓螃蟹、打水仗的乡村野趣电影里不能很好契合的部分。如果为了环保政策而强行植入倒是可以谅解,可是翻阅史料——美国电影学者白睿文采访侯孝贤的对话——电影创作的目的反而变得奇怪,如下附上:

    在相关采访中侯孝贤被提问影片呈现与政府政策合作态度时,他的回答却是:“我从来就反政府的”。

    为什么电影里看不到?

    这点和他同岁的杨德昌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