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he Way of the Dragon / Fury of the Dragon / Mang lung goh kong / Return of the Dragon / Revenge of the Dragon
导演: 李小龙
编剧: 李小龙
主演: 李小龙 苗可秀 查克·诺里斯 魏平澳 黄宗迅 罗伯特·沃尔 黄仁植 金帝 刘永 小麒麟 玛丽莎·隆戈 陈福庆 乔恩·T·巴恩 约翰·德比希尔 占占士 林正英 朱塞佩·马罗科 安德鲁·摩根 聂安达 霍曼·塔普塞尔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72-12-30
片长: 100分钟 IMDb: tt0068935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动作电影,本片的经典桥段,当属影片的结尾部分。结尾的决斗地点是罗马斗兽场,在历史中,罗马斗兽场是角斗士和动物搏杀的地方,是提供给观众以及贵族的娱乐场所,他们把角斗士当作动物一样看待,将他们锁在牢笼,和老虎、狮子搏斗。而在本片的结尾决斗中,有一只猫在观看人类搏斗,在影片起了一个明显的反差。李小龙选择这个地点拍摄决斗,显然是刻意为之。
结尾的决斗,李小龙扮演的角色——唐龙(顺便说一下,李小龙在《猛龙过江》的剧本手稿中有注释,为何主角叫唐龙——唐朝是中国强盛辉煌的朝代之一,而“龙”也是中国特有、最具代表性的神兽),他与罗礼士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对决颇有一些“高手对决,惺惺相惜”的形式。他们之间的决斗,并不是胜负的冲突,也不是利益的冲突,是尊严之间的抗衡。而且在影片的这场决斗,李小龙他本人就部分诠释了对格斗的理解。 李小龙认为,真正的格斗不在于武术的派别,也不是胜负的问题,而是在于格斗的过程,胜负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格斗过程中使用全力与对手搏斗,就是真实的表达自己,同时也是在尊重对手。所以李小龙对格斗的理解是,格斗可以是一种交流方式,只不过是一种残酷的方式。格斗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但讽刺的是,这种方式也很无情。 影片结尾,罗礼士在决斗中由于过度紧张逐渐处下风,直到他的手臂和膝盖被折断,唐龙示意不需再继续打了,因为他的对手已经残废,而罗礼士仍想站起来,试图继续和唐龙搏斗。其实他并不是想继续和唐龙搏斗,而是在求死。因为他已经残废了,这样活着只会是一个耻辱;最后罗礼士大吼一声,冲向唐龙,是在请求唐龙杀死他,最后唐龙不得已,只有成全了他。接着镜头是唐龙的面部特写,那个神情,是一种无奈。最后唐龙将他的衣服盖在他身上,是在表示,人不应该像动物那样死去,同时也是为了作为他的对手表示一点尊重。 在本片,李小龙直接阐述了他对武术搏斗的理解,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现枪支,这就是李小龙对现实表达出的矛盾:武术在现代兵器的时代,也将面临没落。 这部影片在当时来说,武打场面和表达的内容都完全超出了那个年代,李小龙所思考的,本身就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世界上从来没有像李小龙这样的动作片。他的电影不仅影响后世,也将永远载入电影历史。我们如今看的动作片基本上就是由李小龙而来的。 李小龙的个人魅力就在于,他是具有武人文相的古风特质的人物,不过让人惋惜的是,他英年早逝,截拳道也未完善。李小龙曾说,取名“截拳道”,是一件后悔的决定,截拳道不是一个武术派别,只是一个称呼。这是一门集各家之长、用于实战、自卫的技击术。
“没有最强的武术,只有最强的武者”,武术修炼在于个人,而不在于武术的类型或武术派别。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句话本身就具有哲理性。即你如何去理解这句话都是合理的,关键在于你能否将学到的东西,得到更多启发,并使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李小龙一直主张的,不要限制你的思维、清空你的思维,就如同截拳道,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与敌人对打时,以敌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截拳道的基本理论。确切地说,截拳道并不是一门武术,只是启发你去学习各家所长、并加以擅用的一套思想理论,故而截拳道没有固定的套路修炼,不受规矩所限制,就像水一样。
李小龙虽然是以武术家身份被世界所熟知,其实他的一生,始终是一个哲学家。若李小龙不去世的话,他现在应该会成为一个类似哲学家的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