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中国好舞蹈(2014)

中国好舞蹈(2014)

又名: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主演: 郭富城 金星 海清 黄豆豆 方俊 华少 伊一 李博

类型: 歌舞 真人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4-04-19(中国大陆)

集数: 12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舞林争霸》第二季,正式联手浙江卫视,改名《中国好舞蹈》 不仅有专业的导师:杨丽萍、金星、方俊,还力邀大牌一线明星助阵。顶级的制作团队,绚丽的灯光舞美,将梦想与情怀搭档。

演员:



影评:

  1. 看到第九期了,觉得也差不多可以来写写长的影评了(话说豆瓣请尽早划分一下电影区和电视剧区和电视节目区好伐…每次点开电影PART找连续剧对于强迫症来说是伤害啊)。

    关于电视和剪辑:

    方俊说:“因为电视的需要,我们要有一点形式,光光的台式没有办法来完成的,镜头是局部的”

    非常不同意上述观点,除了最后一句,镜头的确是局部的,尤其是剪辑后。

    举两个例子,湖南台那档火得离谱的明星歌唱比赛节目,整个台就一个歌手,所有的乐队都基本藏在了灯光后面,除了有时候请一些应援的乐手,可是依旧很好看,这种纯粹,是观众可以接受的。

    如果担心画面的单调,真人秀节目不是最喜欢抓瞬间的表情吗?大可以切入导师们欣赏的表情。但从舞蹈欣赏性来说,就我个人来讲,从头到尾呈现出来的感觉才是最完整的。

    正如金星所说的,形式容易吃人。现如今,行大内的东西只能骗骗业余观众,现在的中国观众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好骗了,CCTV电视舞蹈大赛浸染出的这批老的看舞蹈的观众,十年真人秀的熏陶,几大省级卫视的大制作,《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更是把观众对镜头的要求提升到了几个档次,想当年《中国最强音》第一集,那么多大牌那么多噱头有那么多精彩表演,一个剪辑问题就被喷得狗血淋头,还真以为现在的中国观众那么好糊弄哈。

    从大方面来看,培养观众挑剔的口味或者是细分观众,都是有利于电视圈发展的,可惜的是灿星只图眼前利益,目光狭隘。

    再说形式的问题。

    美版之所以好看,就是在整体设计上都保持着一种纯粹。大到离谱的舞台,干净的灯光效果,没有更多的装饰了,即使道具都可能简单到不可救药(第十季那些道具更是惨不忍睹),唯一华丽的便是舞蹈服装和化妆。我认为保持这样的简单,才是对舞蹈最大的尊重,才能让整个舞蹈能渗透在整个舞台上。

    剪辑上灿星绝对是有问题的,如果剪辑组中有一个懂舞蹈的,或许整个剪辑出来的感觉就会不同。只能说他们是把这个东西当作产品来剪,而不是当作作品来剪,在这点上对众多舞者都是不公平和遗憾的。
    举最简单的例子,有些PK有呈现后台的东西,有些舞者的PK PART就没有,在观众上,感情分可能就会削弱了。总是以为观众最爱情感和故事所有拼命贩卖感情牌,实在是目光短浅。

    在真人秀节目中,追求所谓的公平性是可笑的。如果说公平性,真人秀节目能有几多公平性,顶多就是看得出看不出罢了,要说美版有没有不公平,不公平显然更多,大逃杀就可能会有不公平,维加斯33人选20强这块也可能不公平,而且中途退赛时找替补也会有不公平,而且为了配对10男10女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公平。但是中国好舞蹈留下的诟病太多,随意改规则,有些舞者改舞种有些没有改舞种,这些都是实打实被看出来的,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只能说自砸招牌,以后谁还敢上这个舞台?

    如果说这个节目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想要和美版区分,那么灿星这一系列的奇葩举动比如赛制设计尽量接近《The Voice》,对打造真人秀演员的不用心等,就解释得通吧。

    给那些想出名的舞者一个忠告,中国好舞蹈固然能带来一定的曝光度,但赛制过于接近《The Voice》而不是原版,自然就削弱了真人秀主角们的明星魅力,在这个节目中,是捧不出明星的,他们没有承诺巡演,也没有承诺机会。在整个节目中,获利最多的,永远都是四位导师们。

    关于编舞:

    好像这次金星和方俊的微博骂战就是关于编舞者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撇开这个不讲来谈整个编舞问题。

    一个好的编舞可以让评委对两个好舞者纠结万分,因为他可以让舞者的优点显现出来而掩盖缺点,而一个坏编舞则可以毁掉好舞者,中国的编舞水平还真是两级分化得严重。

    看美版的,可能会看到无聊的编舞,可能会看到两种风格格格不入的尝试,而更多的是看到优秀得被艾美奖提名的作品,但绝对不会看到差劲的编舞。而目前的《中国好舞蹈》舞台上,编舞不是水平超级高,就是超级烂,烂到不得不在后期加入群众舞蹈演员和各种道具。

    如果说要做纯粹的舞蹈,请你们能用有限的节目时间提提编舞吗?如果节目组都这么用心地请到了美版《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冠军Russell ferguson了,就更应该给足画面啊!而且不能说是外援露个脸,国内的编舞就不值得你们花些心思捧出来吗!你们还以为现在的中国观众都只是停留在看脸的年代吗(是的,我们就是停留在看脸看肌肉的年代)?

    不得不提《缠绵》这支舞的编舞,孙跃颉和万玛尖措,这两位都编过舞剧,作品不是荷花奖就是文华奖,这支舞真是漂亮到没法说,那些细节处的勾脚和线条的延伸真的是美到毛骨悚然。人生有这么一只舞,刘金迪可以无憾了。比如这次的黄庆庆也是令人惊叹……只能说把画面放在在华少的口水上和没完没了的碎票机的展示上就是浪费。

    编舞上来了,音乐也应该要跟得上,希望中国也有好的舞蹈音乐,不要再用汪峰的歌或者其他励志的什么来做BGM好伐…短的音乐小品,或者所谓的纯音乐、轻音乐,这块国内真的做的人很少,或者说,做了却没平台放在电视上,如果音乐能上来,那《中国好舞蹈》对电视舞蹈的贡献则不是一丢丢了。

    可惜的就是,节目组没这情怀也没抱负更没这时间,估计都把精力放在道具的研究上了吧,目光短浅。

    再说评委:

    毕竟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所以自然无法对这些导师们做出很客观的评价,顶多就是针对他们的微博和电视的表现来论,无疑金星和方俊这对相爱相杀的导师构就了最抓马的看点(具体你们移步去他们的微博看骂战就知道),几位导师中数海清的情商特别高,无论是现场的语速和表现,和几位导师的沟通,对舞蹈的看法和评价,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一针见血(FOR 业余者),比如陶醉那块 海清什么也不说就直接按键,不拖沓,这点令人不得不喜欢。(好吧也有可能说了写什么又被剪掉了)

    而最格格不入的,就是黄豆豆的解说了,很开心后来终于去掉那个业余女了,可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体育式解说,怎么保证舞蹈的纯粹性?每当要投入情绪看表演时就要出现一个幽幽的男声说:艾玛这个劈叉神了!再者,黄豆豆你应该在评审席上而不是在解说位上好吗,你想做舞蹈界的黄健翔朱广沪也不要这么自暴自弃啊!

    虽然笔者不是专业舞蹈出身,但好说好歹接受那么久的中国传统舞蹈(春节联欢晚会和CCTV全国青年舞蹈大赛捂脸)的熏陶,好说好歹也跳了几年的民族舞。一直以来觉得,虽然中国可能没有好歌手(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国外唱跳作兼佳,hold得住长达12分钟 live的那种歌者),也可能没有好演员,但绝对不缺少好舞者。

    舞者刘畅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的就是,“我们站在中国好舞蹈的舞台上, 怎么能不跳中国古典舞。”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舞团,即使有官方色彩,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优秀,中国还有那么优雅的古典舞,还有大量的舞蹈素材可发掘,所以我觉得,像中国好舞蹈,或者更往前的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中这样的节目,好舞者们是肯定会出现的,肯定会出现这样的专业舞蹈平台,并让许多优秀的不为人知的舞者走上电视,家喻户晓。

    但可惜,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电视圈没有情怀这种东西,做给观众看的“情怀”能叫情怀吗?那叫卖点。追随利益最大化或者可以说是目光短浅,或者也可以说是不懂情怀,但绝对不能说是过错。只是求你们这些人,在你们腆着脸敛人钱财夺取眼球的时候,不要打着“追求纯粹的舞蹈”这样的旗号,招人笑话。
  2. 端午假在家休息了的时候,看了一档节目----中国好舞蹈!

    跟当初看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一模一样的感觉,被节目名字蠢哭了,怎么会这样土的节目名字。但看完一期,便觉得节目太炫酷了,特别有感,参赛的舞者都是从全国各地请的优秀的舞者,完全可以代表中国舞蹈的最高级水平。评委老师也专业,有金星、郭富城,还有海清,我一直都不知道海清是跳舞出身的,还觉得会不会是花瓶。结果点评的很专业,虽然偶尔矫情起来有点做作,可是女人的这份感性挺可爱的。那一场我看的很爽,分小组赛的最后一场。

    也没去翻之前的比赛,但是准备看之后的几期。上周看了郭富城的队伍比赛,跳兄弟的那段双人舞,影响让人深刻,虽然跟朋友一起看的时候,朋友说受不了两个男人跳的这么亲热,我不懂装懂故作镇定的解说:郭富城给的主题是“孤独”,所以这两个舞者肯定就是表达的同性恋者的那种找不到爱人的孤独,两个人相爱又不能爱,因此挣扎着,你看,跳的多好!结果跳完海清点评的时候,说这段舞把弟弟对哥哥的依赖表达的很感人,我脸骚红了一片,我想着的是这段舞蹈把这个小受对攻的依恋展现的楚楚动人。

    前天晚上从健身房回来已经十点多了,我们家的电视刚好可以回看一个小时,所以时间点刚好。看了海清的队伍,哎哟喂!一个个哭的哟,就怕这样儿的,也理解选手跟导师的心情以及照顾节目效果,但是好好的一个舞蹈节目,非要注入这么多情感,真不光是打动人,特没劲。当初看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一开始,学院加入导师的队伍,给人的感觉,就是得到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会获得很多支持跟帮助,可结果居然只是几轮厮杀下来拿个奖再煽个情,就88了,一点也不像节目中表达的那些情感。
    好舞蹈一样,海清在一位学员被淘汰之后说“我们队伍,不散”。这种理想主义的感性,本身是挺可爱的,但见的多了,也就觉得这话太没感情了。她自己也知道时间都不需要太长,就各自忙各自,把这段经历记得的无非是各自,我也并非特别理性的去否定这种性情,只是跳霸王别姬那段古典舞的两个人,海清居然声称有一个已经很成熟了,所以要留下另外一个,让他可以继续学习,然后第二轮就把这个可以继续学习的淘汰了,让他多学了半个小时!

    三羊晋级的时候,跳哥哥的那位被淘汰了,我挺喜欢他的舞蹈的。那两个点评老师的对话让我记忆犹新:
    “你觉得他被淘汰了,遗憾吗?”
    “这有什么遗憾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大意如此,是啊,导师跟学员,这本不是平等的身份,因此获得指点跟指点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我们能理解的专业、能力、技术、情感,取决于我们的经历跟我们的理解能力,也许你否定的东西并非就是应该被否定的,所以,被淘汰了,并非就是差的。欣赏能力的抉择吧!

    这个节目我看第一期,很喜欢一个舞者--裘继戎。喜欢他说话的那种素养极高的态度,跳舞的那种融合,把京剧、八卦掌跟街舞的融合,很创新,有个性,喜欢极了。所以我还去找了他的微博,给他发了一条长长的私信,以表爱慕。但是这次小组赛,他跳舞,以及表达出的那种跟人相处的性格,用他自己的话说,性格使然。我挺希望他能晋级的,还想看他跳舞,可他那种自傲式的清高,挺独立的。我以前不敢清高,不敢骄傲,觉得这些都是缺点,直到我读木心老师,我才觉得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之独特,之个性,才是之魅力。不一定非要成为讨人喜欢的人。

    大学也参加过学校的大型活动,说句恬不知耻的话,挺理解舞台上那种情绪的爆发的,相识一场,肯定会有感情了,然后要被淘汰,必然的有舍不得,有遗憾,有惋惜,以及更丰富的感情。流泪哪怕嚎啕大哭,我觉得有是正常的。只是我觉得节目应该克制,引导,可节目反而把淘汰弄的厮杀味儿极其浓郁,碎票机这个设定还真是残酷!

    看这个节目让我心里挺受触动的,感觉自己活的还真是赤贫啊,真是羡慕他们,舞跳的那么好,这样的生活想必极为充实。这种最庸俗的羡慕他人的感觉,自然流露,这就是舞蹈的魅力。同时也替他们感到怜惜,作为中国舞蹈界的佼佼者,可是很多的生活、物质收入这些都偏下太多了,挺辛苦的。我觉得跳舞也是一个行业的职业,那么这个行业的拔尖者,就理所应当获得更多,祝福他们。

    我真的很期待金星老师的队伍表演!
  3. 从好舞蹈三位导师的选择来看:郭富城组最初的定义是流行类的,金星组应该是现代舞,海清的是其他类型,POPing、民族等等大杂烩,没选中但是有希望的好苗子进方俊组。其实说老实话,方俊组的不少人比正式入选的要出色,比如蒙古的塞娜,本身的技巧和状态都不错,就是表演的时候自我了些,让导师感觉在卖弄,结果反而砸了锅。而且所谓的分类也不是那么明显,每个导师也兼容并蓄的带了民族、流行、现代、古典。。。
    这本都是前文,但是仔细看了三个组的内部PK,说实话,三位导师水准真是高低有别,一直很喜欢金星老师,现在看来水平确实要比其他两位导师高。

    先说郭富城组,果然是流行组,请的居然是菜10。
    不过说入选的,三羊真挺不错的,年轻、底子好、接受了正规的学院派舞蹈教育、家庭成长有艺术氛围、健康、有灵性,是一个培养的好苗子,不过或多或少还有他母亲的因素吧,郭天王不会没考虑,但就算这样,选他也是合情合理。李德,蒙古舞出身,自然而随性的霸气、加之舞台经验丰富,而且表情确实有“舞仙”的感觉,郭组选他也是应当应分。
    第一个可惜:李本尖措。本也是很期待的,有天赋,但是舞蹈成长的环境相对闭塞,在表演的进一步提高、人际交流等等方面,和他原先的环境相去甚远,他想要适应怕很不容易吧,再加上碰上了李德,挺可惜的被PK掉了,其实他的独舞很出色、气势、技巧都有了,就是和李德PK还是嫩了些,真是可惜!再叹一下,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今后的发展真不好说。
    第二个可惜:杨文浩。选他去美国PK的话,郭组的胜算应该相当大了,文浩的舞蹈在他的领域应该算上顶尖了,而且编舞、造型、表情的拿捏都很棒,加之具有国际大赛的比赛经验,而且其他两组的同类型舞蹈人才没有一个比他出众,可是。。。可是居然被淘汰了,我去!
    第三个可惜:杨晶晶。其实也不能算可惜。杨晶晶的舞蹈能力无可挑剔,但是这组有三羊、李德,再收杨晶晶的话,不如收个其他类型的了,还是回到前面,用文浩最好了,不过用杨晶晶替换杨文浩的话,郭组实力也还可以。
    可是。。。
    最大的可惜:居然上了小P组合。不可否认他们的组合舞蹈确实不错,有配合、有力量、编舞也华丽,但是上美国,就他们?我去,菜10跟郭天王有幕后交易吧。
    从编舞来看,总的来说,第二组最好,朱晗&三羊的兄弟情谊直接把我KO,太漂亮了。其他都一般般,不过李德&李本那组,真不好意思。。。实在不敢苟同。

    海清组
    照例说,海清组实力还是挺强的,不比金老师组差,但是看了小组PK,。。。不多说了
    从入选人来看:肖富春和三羊都是艺术型家庭,有家庭环境的熏陶、个人的努力和天赋、正规的舞蹈训练和教育,入选无可厚非。
    威利斯和李德一样,一开始就是各有千秋,入选也是众望所归,不过和李德一样,都有伤在身,能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实力还有待观望。
    跳肚皮舞的台湾舞者楼中玉真心不错,比赛的时候我就纠结,这么好的舞者如果不在前两轮拿下的话,后面的根据音乐比舞可能要吃大亏了,幸运的是,金星老师一直力挺她,顺利入选。
    三儿和友野新都不错,但还不能和杨文浩比,可是谁叫他选了郭富城呢,不过应该是不会进入三强的,毕竟海组进美国PK,他们这样的算班门弄斧了,希望很渺茫。
    裘继戎被淘汰属于意料之中,他在京剧里有家世、有成绩,到这里说真的感觉就是在玩票儿,胜了固然可喜,失败也无所谓。不过像他这种心态的,这次活动里真的不少,朱晗、刘子玥(她还要进修,哪里有空在这里继续耗)。。。

    金星组:
    总有人质疑金星毒舌,说实话有的时候听她的说辞确实蛮紧张的,不过谁叫她是金星呢。
    从三组PK来看,就她这组整体编舞、造型、服装最出彩了,六个小组编舞各有特色,从舞者的特点出发,又没有脱离舞者的实际,真心赞。我去难怪霸气十足,郭富城在海报的站位完全要换给她。
    张娅姝和周丽君真是各有千秋,你能说王祖贤的白蛇一定比张曼玉的青蛇好吗?恐怕不行,就像你非要在这两个人里选一个的话,很困难,实在要说,只能说张娅姝的表演更成熟一些。不过周丽君的白蛇太好看了,正如很多人看到的,她从桌子上起身的那一刻,从身体到腰到臀部到腿部,线条、姿态、表情、音乐无不成了勾人利器。可惜被淘汰了。
    古丽米娜早就名声在外了,来这里居然拼了,其实对于已成名的舞蹈演员来说,拼有点过,认真就可以了,所以她的表现超出了我的想象,真不可思议,也难怪直接晋级。要是朱晗、裘继戎。。。都拼了,这个节目的收视率还要高,不过呢。。。
    国标组不谈了,三组里都没有他们这种组合的,进军美利坚,各个主要舞种总要都有一些,再加上他们这组确实很不错,黑玫瑰是见过大世面的,她的表情总归是很丰满,斗舞的女舞者太稚嫩了,就是尤优能否克服自身,在力量和技巧上能有进一步突破。

    说实话,没有好编舞,瞎了好舞者,郭富城和海清再来的话,可得找点好编舞,下下功夫,别砸了自己牌子。
  4. 5个评委,坐在台下,看着众多成熟舞者的表演,最终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谁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舞蹈演员。这5个评委,尽管制作方竭尽所能的想将他们打造为舞蹈领域的权威,但是只有金星和黄豆豆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家,而郭富城,除了当年给梅艳芳伴舞以外,在舞蹈这个舞台上不知道还有什么代表作;至于海清,尽管她的拍手、她的冷峻,显示她那外在的高傲以外,人们在内心深处只有一个疑问:她不是一个电视剧演员吗?至于那个方俊,对于非舞蹈界的观众们,他的意义仅仅等于零。

    然而,正是这5个专家——但我以为其实是2个专家,2个伪专家,1个X——决定了台上舞蹈者的命运,也通过那些“不知所谓”的评论给这些舞蹈者的作品做了“盖棺定论”,即便电视内外的观众,不管是否认同,但整体的气场就是——我是专家,我是权威,我说了算。于是观众们便觉得“我咋那么业余啊。”

    是谁给予了这些人如此大的权力,乃至于可以影响到可以决定观众对艺术的审美取向呢?是谁把艺术的决定权交予了一小部分人手里呢?是谁忽略了观众的艺术认知,并且要强化这种“忽略”,营造一种绝对艺术权力的氛围?

    一个伴舞出身并始终混迹于流行歌曲和影视表演的演员,一个跳舞没出名演电视剧的演员,一个或许业内有名气但圈外不知道的演员……他们当然有评判艺术作品的权力,但是他们是否具备决定他人艺术作品命运和影响观众审美判断的资格呢?作为观众,我在怀疑这三位资格的同时,我还考虑的是,我们,普通的观众,难道真的分辨不出艺术的优劣吗?

    其实,不止《中国好舞蹈》,今天太多的大众传媒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它们把原本应该以呈现美为主要责任的艺术,或歌曲,或舞蹈,或戏曲……变成了竞技场,那些原本应该为观众创造美的艺术者们,那些原本应该为艺术而奋斗的艺术者们,却变成了这个竞技场里的魔兽;他们原本的艺术个性,被泯灭在那几个绝对权力的人手里,甚至也许只是制片人、投资人……他们如果稍有不同意见,就回得到劈头盖脸的驳斥,甚至是贬损——艺术在这里,不再是平等的,包容的、谦和的、温润的;而是权力的、功利的、刻薄的、狭隘的、不平等的。

    而观众呢?他们的思想更是被双重禁锢着。首先他们要臣服于各种剪辑。一个人欣赏舞台艺术,应该是“长镜头”式的,他目光投放何处代表着他的思想和他的决定;然而电视里摄像师操控的各种机位,导播的各种切换……观众的思维都被迫跟着他们来运行,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创作品,你感受的只是一个电视作品,而不是流畅的舞蹈艺术。

    其次,他们不得不臣服于那些被包装成专家的评委。即便他们也会对专家进行质疑,但是他们也会在想:人家是专家啊,我是什么呢?我不懂舞蹈,怎么知道谁跳得号,谁跳得不好。而假如一个舞蹈真的打动了他,可是这个舞蹈的作者又被淘汰了,观众也许又会想:看,我的水平就是不高吧。我也只能看到这个水平了。

    可是,他们其实不知道的是,专家们所说的那些主观的、毫无技术含量的话,例如张三的舞蹈很纯净,李四把气势跳出来了,王五动势太强反而削弱了注意力,而赵六的静反而让人关注……这些只要你有些文化,都是可以说出来的。

    观众乃至一切非艺术工作者或许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他们是搞艺术的,因此他们的审美能力比我们强,因为他们懂。而如果你这样想,你恰恰就钻进了大众传媒的制片人们为你设的圈套。

    是的,你或许不懂舞蹈的某种技巧,你也不必非得去钻研各种流派,只要你记得任何涉及到人文层面,无论艺术、文学,乃至于哲学、历史学……他们在形而上层面都是共通的,你永远不是被动的接受艺术的,而是凭借你的思想、你的经历、你的学识,当你被一段舞蹈打动时,或者它引起的思考时,它就是有意义的;反过来,假如它打动不了你,即便那些权威们再怎么夸,它对你来说,也未必是好的。当然,我为什么要说未必呢?因为一部作品没有打动你,可能只是因为创作者的经历与你的经历没有交叉。

    作为艺术工作者来说,参与这样的节目,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假若把这种霸权式的节目,把打动那些人造专家当做自己的目的,那么你自然就只是一种被人游戏的商品——或许你也就只能或者只配参加这种“魔兽争霸”了。

    艺术,无论电影、戏剧、舞蹈、音乐、歌唱,它们都应该渗透着民主、开放之精神,艺术的话语权不应该被一小部分人所垄断,艺术为民众所有,而绝非艺术精英所有,这是由艺术的本性决定的,而这与一些人所理解的那个“艺术为工农兵服务”是两回事,一个是艺术本体所思考的,一个是基于政治和历史所留下的方针,尽管后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不是错误的。

    政治民主,是容易让人们所提及并关注的;但是艺术民主,却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因为政治民主可以改变人们的物质现实,但是艺术民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它改变的只能是精神层面的——在今天,精神给予人们的满足感是远远低于物质的。

    我难以判断的是,“不知美丑”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一种影响,事实上每个专家学者都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犹然记得马三立的一段相声,名叫《统一病》——当有一天,我们的美感也都开始统一的时候,我们就真的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了。

    请尊重艺术的民主吧,它源于人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