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绝望者之歌(港/台) / 乡巴佬的哀歌 / 山乡挽歌
导演: 朗·霍华德
主演: 艾米·亚当斯 格伦·克洛斯 加布里埃尔·巴索 海莉·贝内特 芙蕾达·平托 博·霍普金斯 欧文·艾斯特罗斯 杰西·C·博伊德 史蒂芬·坤肯 申庚 大卫·德怀尔 桑妮·马布雷 埃德·阿玛特鲁多 大卫·德弗里斯 霍莉·A·莫里斯 布兰登·赫希 大卫·詹森 斯凯拉·丹尼 威廉·麦克·麦库洛 杰森·戴维斯 科里·查普曼 丹尼尔·R·希尔 乔丹·崔威里恩 谢丽尔·霍华德 托尼·瓦德 泰丝·马里斯·金凯德 玛丽·克拉夫特 杰西卡·米塞尔 西德尼·格蕾丝·卡维尔 Morgan Gao Ethan Suess Bill Kelly Jono Mitchell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0-11-11(韩国点映) 2020-11-24(美国网络)
片长: 116分钟 IMDb: tt677280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动笔本是想写一篇影评,关于新片《乡下人的悲歌》,这部电影是根据17年美国同名畅销书改编,原著讲述了一个从美国铁锈地带底层白人工人家庭成长出来的凤凰男的回忆录,作者对于自身,家庭,社会,政府,和公共政策的观察和反思,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感同身受的地方。电影弱化了阶级背后应该有的深层次的解构,也省去了文字的啰嗦(原著因为作者文笔的关系写的比较琐碎),突出了演员的表演和原生家庭纽带,虽然单薄但非常值得一看,不得不说演员也都太棒了(我能想到的能驾驭妈妈这个角色的只有郝蕾一人),推荐给大家。但我写不好一篇影评,试着说一些我能感同身受的地方
电影讲述了三代人从肯塔基的山里来到俄亥俄的工业城市(现在称为铁锈地带,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东北),再到小孙子JD当兵后考上耶鲁从事律师行业。外婆和妈妈也都很聪明,但因为各自家庭的影响和青春期的放纵到头来也只能从事一些基本工作,妈妈甚至嗑药连护士执照也被吊销,不停的更换男朋友,三代人的变迁背后是时代变迁,工业衰败(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曹德旺到美国开厂》,那个福建玻璃大王的厂子就在俄亥俄州)和个人的无所适从,他们自称Hill people,强调家人的情感纽带,原生家庭既供出了JD,也拖住了成人后的JD,和我们很多人现在的状况一样。那就讲讲我比较触动的地方,电影大家自行观看。
一,传统工业从荣光走向衰败
我出生在共和国老煤矿,我的父亲十五岁就顶替爷爷从农村搬去去了矿区上班,学习机电维修,和电影的经历非常相似,他的整个工作生涯是中国煤矿最好的时候,物质极大丰富,好到了什么地步呢,职工分配房子,结婚自由恋爱,逢年过节米面粮油带鱼水果都有大卡车直接拉到家门口,彩电电冰箱缝纫机录音机都是标配,八十年代的孩子们从小就可以喝到可乐和收看凤凰卫视,工人大礼堂每周都有外国电影,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应俱全,医院的医生都是上海来的知青,这就是最好的时候的样子。改变是从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左右开始,开始走下坡路,有人下岗做起了生意(之前个体户是被瞧不起的),我的中学同学们已经意识到去技校子承父业已经不切实际,煤矿的寿命似乎只能支撑父辈那一代人的工作生涯,时间甚至还不够,中学的老师嗅觉最为灵敏,已经纷纷往市区学校调走,学习氛围一落千丈。现在再回去,真的就和电影里一样了,一切都是破败的灰白色,电影院拆了,高中部拆了,电厂暖气拆了,初中部只剩下一层楼还没有坐满,年轻人搬去了市区,中学同学们闲聊中都害怕提到过去,连说一说似乎都有一种不可言谈的失败感(后面我们再谈到对人的影响)。现在听说盖起了不少高楼,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与八九十年代相比并不能掩盖衰败的气息,只能说是父辈们养老的好地方,因为物价便宜医疗水平还在。中国和美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隐忍,失业了不会疯狂输出政府,或者像美国工人一样怪中国人抢走了饭碗,他们会自己消化,自己南下,如果你关注过东北电影,东北文艺复兴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二.另一面
万能青年旅店有首歌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第一次听到时惊为天人,几万人的单位从荣光走到衰败,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的分担了忧郁的气息。我的父亲从小跟着他的外公长大,因为是孤儿寡母,又在北方的农村,一直受到别人欺负,性格敏感,烙印非常明显,他又是典型的煤矿工人体质,出门笑脸相迎,回家拿老婆孩子撒气,好脾气都留在了外面,好在并没有家暴,加上我妈性格也很刚,这也算是我能健全长大的运气。下班后都是我妈做饭(后来到了上海发现同事带的饭都是父亲做的时候确实感到惊讶),他就要出去和同事喝几瓶啤酒,大家烟酒都非常重,几乎所有人的父亲都这样,一年有三百天是不在家里吃晚饭的,他们喝大了就哭哭笑笑,就这样直到这座大厦崩塌。但最终他们还是隐忍的,在敏感,面子和工友交际,各家的生老病死中循环,前几年读到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才突然想到到这样几万人的单位,按照4%左右的LGBT比例,有多少同性,就有多少同妻,在那样密度如此之高的生活区,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
三:见识
电影中有一幕,JD去参加面试晚宴,不知道服务员端上来的酒怎么选,桌上的刀叉应该怎么用,看到别人谈笑风生,尴尬至极,但是还好的是,书里他已经受到了部队很多正面的培训,怎么选银行,怎么健康贷款和生活,怎么树立自信,这种经历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我也有几个段子,后来一直被我拿出来开玩笑。第一次去合肥上学的时候,合肥的女同学请客吃火锅,上的冷冻机器切的牛羊肉卷红白颜色分明(以前没见过),就忍不住赞叹了一下,被请客的女同学非常正经的说了句土包子,大家跟着哄笑,对于十八岁的男孩来说确实是非常丢脸的事情。来上海之前我在一个西餐厅打过工,负责调酒和咖啡,因为生意很好所以老板也不看成本,晚上经常拿酒和后厨换牛排吃,后来在上海工作同事团建,有人提议去某某餐厅吃牛排,我当时正好忙手头的事情,下意识来了一句:不去不去,那的牛排吃吐了...大家又..你懂的,觉得这个外地小伙子这么能装逼。电影中外婆十几岁就和外公从肯塔基的山里开车私奔,车开进俄亥俄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场,在副驾驶的外婆眼睛里闪着光。
四:原生家庭
这里说一个我的同学吧,女同学,毕业后就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之前就是学霸属性,也很快拿了职称,按理说就像JD一样本该有自己的生活,但她是个疯狂的扶哥魔,被父母吸血,在十年前就帮哥哥还信用卡,后来这哥实在是混蛋,在老家一无所长,最后在父母的逼迫下很快娶了一个离过婚还挺浑的一个姑娘(没有其他意思),可怕的是婚后无法怀孕,竟然身无分文的要来上海做试管婴儿,我的这位女同学只好全程打点,无所不包,就这逢年过节的还要回去被吸血,给哥哥房子付首付,给所有亲戚买东西。现在的家庭有一种分法:就是父母有退休金和没退休金的,她又不幸的属于后一种,自己的感情仍没有进展,眼见着又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纽带,不知道要撑那个家到什么时候。即使养老缺口如此大的现在和未来,仍然有我们的很多父母是没有退休金的,在他们把六个口袋都捐给了孩子的一套房子上,他们拿什么来养自己的老,生了大病几乎就是等死了。
电影中JD在面试季因为母亲复吸海洛因连夜开车回去,开始了电影的一幕幕回忆,还好他有个温暖的姐姐,过去承受了和他相同的痛苦,却更坚强,彰显了女性的光辉,母亲饱受折磨,最后也清醒的松手让JD最后又连夜开回去参加复试,电影结束。
最后放一首之前推过的我给电影《风暴将至》写的一首小诗
《每一个》
----这首诗给两千年 给我的父亲小镇 和中学辍学的女同学
每一个小镇上贴着四大天王海报的理发店都有一个妖娆的老板娘
的屁股很大 黑色皮裤裹着软的像个柿子
每一个晚饭后跳贴面舞的灯光篮球场都有想摸屁股的中年男人
的烟瘾很大 一根接一根的抽完一包大前门
每一个厂子都有一个挂满电棍和手铐的保卫科办公室
的门后面的暖气片很热值班的床被罩臭袜子内裤比没刷的铝制饭盒还要油腻
每一个下班的工人在澡堂子里有一个铁皮柜子
里装着塑料拖鞋黄色硫磺皂洗发香波已经洗的发硬的没毛的毛巾
每一个职工家庭都有一个父爱如山辛苦工作干体力活的父亲
的脾气不好出门笑脸相迎喝完大酒回家不高兴就骂老婆揍儿子
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几个不用交学费成绩好的乖孩子
的父亲去年刚刚在机床上绞断了手臂去医院的时候只有一点皮还连着
五好家庭孝顺媳妇今年的劳模是谁
被迫下岗买断工龄内退以后给多少
每一个这里的女孩都有理想
她们的理想就是嫁到市里
每一个这里的男孩都有理想
他们的理想就是去到南方
每一个倒下的电厂烟囱都是一种崩塌
每一个破败的工人礼堂都是一首挽歌
旁白说
我不知道谁翻译的《乡下人的悲歌》这个名字,但觉得意义有误。在《韦氏字典》里,Hillbilly的解释是:
“ a person who lives in the country far away from cities and who is often regarded as someone who lacks education, who is stupid, etc. ”
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个词是“乡巴佬”的意思,但是,美国的“乡下”和中国的“乡下”可相差太远了。中国的乡下,指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和“城里人”想对应的下层阶级;但在美国,阶级的差别不在于城乡,而是种族。Hillbilly一词最早特指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的山区居民,后来扩展到阿拉巴马等中南部,再后来被媒体“回收”使用,指代这是一个俚语,翻译成文绉绉的“乡下人”不但让中国读者脑海里混淆成想当然的中国乡下,还带上了一层书面语的严肃色彩,配上后面的“悲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以为是伊利亚特般的荷马史诗。
其实,这个词翻译起来很简单:老乡。
东北老乡,江西老表,陕西乡党,台湾乡亲……不让代表了他们的出身(如同作者J.D.万斯的家乡肯塔基),还表达了他们离乡背井在城市打拼的背景,成为产业工人又衰落的历史。“悲歌”这个词本来是希腊神话里的专有名词,在这里也觉得不合中文语境,不如叫“泣血录”或者“血泪史””好了。《老乡血泪史》,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活着》的感觉?
《乡下人的悲歌》原书最为重视的地方,是它本质上是一本美国工人阶级的阶级自传。从肯德基的乡下到俄亥俄的工作,万斯的家族经历了贫穷、迁移,产业化,再次贫穷,从成功跨越阶层的万斯笔下娓娓道出,在2017年这个川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的第二年出版,显得尤有时代意义。铁锈区的工人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他们放弃多年支持的民主党,投向了共和党的怀抱?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是家族式,其实却是阶级史。而万斯的阶层跃迁,只是一个家族例外,他能当上海军陆战队员,从而赚到高昂的大学学费,进入耶鲁法学院成为JD,是他童年想都不敢想的事。而这种跃升使他有了局外人的视角,再重新审视他过去的生活的环境,使故事有了一个二元的视角, 好比刘强东去写江苏宿迁,许家印去写河南周口。
书的成功,也是电影的缺失,是万斯对社会根源的拷问。书里写的是美国梦的破碎:为什么一个家族成为产业工人、为逃离贫穷所做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为什么他们努力想活得像中产阶级一样却不可得?蓝领阶层堕落和贫穷的根源在哪?他们在美国社会的未来位置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通通都没有表现。电影把阶级史拍成了个人史,把家族史拍成了家庭史。这当然部分是因为影视语言的篇幅局限所决定的,但同时也表现了导演视角的狭窄。故事本身还是很好看的,叙事的节奏也没有问题,万斯母亲和外婆的表演都让人觉得动人,但这远远不是全部。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张猛的电影《钢的琴》。也许是中文语境,这个名字比《乡下人的悲歌》就好得多:一个东北的产业工人要给自己的孩子造一架“钢”琴。这名字里有贫穷、有坚韧;有对背景的讲述,有带着同情的讽刺,还有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一石多鸟,好极了。
相比《乡下人的悲歌》的背景写实(也是美的),在张猛的镜头下,整个东北重工业区呈现出一种西方文学中旧约般的末世情态。日光透过破败的包豪斯建筑,照进废弃车间里的荒芜杂草和油漆斑驳的钢铁,光斑在镜头上闪闪烁烁。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把破产的工厂拍得这么美,仿佛这不是破旧的工厂,而是某些具有生命的东西,而机器在其中承担了让这个有机体死而不僵的机能。在破旧的外表下火花四溅的钢水,颤颤悠悠的吊车,上下摇摆的天平,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让人看到它似有似无的生命力深藏在层层垃圾的底下,仿佛蛰伏的巨兽不知道何时会爆发。
《钢的琴》镜头简单,剪辑直接。许多外景的镜头都是用广角直接拍建筑的正立面,仿佛一张二维的画,浓缩了时间和空间感,人物在里面渺小得如同画上的配角。而人物的出现也是奇怪的:他们的背景永远都是空荡荡的:没有行人,没有街景,没有群众演员。有的只是雪后的枯枝,冒着热气的煤球炉子,空无一人的街道,远景斑驳的宿舍楼。仿佛这个城市和这些工厂一样,在爆炸的轰鸣声中倒下,如同留苏的老工程师竭力挽留的两个大烟囱,永远地灰败和沉默下去。
他的剪辑也和镜头一样直接了当。比如陈桂林借钱四处碰壁之后,下一个镜头就直接是偷钢琴;而偷钢琴行不通之后,下个镜头就是开始找人造钢琴。可是他也并非只有造钢琴这一个主题。
有人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手指灵活,车工细腻,那是从代代师傅那里传下来的手艺。这些手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败给了崛起的第三产业,后来是IT业,在后来是泡沫一堆的金融业。那些存在于我们童年脑海中的手艺被张猛以最浪漫的形式呈现,给这些末世的产业工人划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这些工人,他们是我们的父亲,他们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小时候能用废木头给我们做小马扎,我们的母亲能用灵巧的手给我们织各种花色的毛衣。他们用废旧的零件车出旋转的陀螺,他们用融化的钢铁焊出一朵铁花。具体到个案上,我的父亲曾经用木头的边角料做了一个电池灯,用于照明不时停电的那个年代,而里面的电池来自于我母亲的工厂。我小时候常常去她的车间里帮阿姨们串电池盖,听那些女工聊天,闻着柏油的气味。这些手艺在时代的浪潮中变得一无所用,直到张猛的镜头前。
他本来可以做得更煽情,像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一样,让受访者讲讲当年的故事。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甚至在刻意回避煽情。小元站在父亲面前的时候,只要镜头再多几秒钟,我就会落泪,可是他戛然把镜头转向了其他的地方。这不是编造,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的镜头是活在这些工人中间的。
“钢”琴的声音不好听,含含混混的。可是在父亲和工人听来,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影片的末尾有点象征主义的感觉,秦海璐如同卡门般晃动妖艳的舞裙,奏出了产业工人谢幕前最后的赞歌。
当然,《钢的琴》和《乡下人的悲歌》时间跨度和故事体量远不一样。钢琴是小品,一个故事,话剧三一律式演绎;悲歌是跨时代的历史,一个人的成长,风格完全不同。但钢琴可以以小博大,管中窥豹,让观众了解——起码也是感受到——东北重工业的没落,这些是悲歌远远不可及的。
所以那些说电影为啥不表现男主个人努力摆脱家庭影响的,人家根本就没打算拍这个啊。一开始耶鲁实习晚宴上合伙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不是被男主喷了么?
电影(以及原著)想要表达的是,乡下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相互扶持。男主在原著里说自己能上耶鲁完全是运气,其他人只是不知道有这条路可以走而已。本来原著就不是多么抓马的一本书,改成电影当然要加点戏剧冲突,所以才被误认为是一个美国梦的故事。
主要看点就是Amy Adams和Glenn Close飙戏。尽管我吸毒精神病早当妈但我是个好妈妈/好外婆,红脖子的保守价值代代相传,这样。老话说幸福的家庭大致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去工业化导致的贫困不会放过任何肤色的底层,但是美国的政治现实不管左右都在往身份政治方向引,更深层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只能是视而不见。
锈带的房屋虽然破破烂烂,但草还是很绿的呀!
Hillbilly Elegy是导演霍华德根据JD Vance的纽约时报畅销同名传记改编的奈飞原创电影。截至2020年12月7日,它在美国影评网站烂番茄上收入了220位影评人评分的新鲜度只有25%,而1033位观众评分则为84%。如果单从影评人给出的新鲜度,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烂片了。那么,这真的是部一无是处的大烂片吗?
电影是根据俄亥俄的美国作家JD Vance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对,就是来自这个经常左右美国大选结果的摇摆州俄亥俄。JD从小和同母异父的姐姐及频繁变更男友的母亲住在俄亥俄的代顿。他的母亲在18岁的时候怀上了他,并且通过夜校学习获得了护士执照,借此拉拔大了他和姐姐Lindsay。然而,他母亲因过早结束的青春期和年幼不堪的家庭经历不仅有着强烈的躁郁暴力倾向而且利用工作方便还成为了一个药物滥用者。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小孩不会受到影响,JD即使早慧也难免受到不务正业的朋友和令人绝望的家庭环境所影响,一度走向歧路。幸运的是,他的外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给予他爱并告诉他家庭的责任需要他来承担。在亲眼目睹外婆和免费派发食物的工作人员讨要多一份的晚餐后,JD终于开始明白即使自己所处的处境再艰难、前途再渺茫,他需要靠自己为整个家庭徒手一搏。他开始打工挣钱、努力学习、靠着加入海军陆战队的酬劳完成了本科学业并申请上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怎么看都是一个让人心有余悸的感人故事,导演为了让这部电影脱离政治因素甚至淡化了其参与海军陆战队的动机和心理,如同导演在接受CBS今日早晨采访时所说,他想要讲诉的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是一个即使任何人都不在乎,家庭成员各自问题重重,但是他们永远会支持你、爱着你、鼓励你的故事。那么为什么好莱坞的精英影评人们对这部电影如此充满敌意?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真是两个非常有趣的政党。民主党派的精英人士们常以人权斗士为己任,开口种族平等、闭口基本人权。而他们却是那个最为虚伪、狡猾、自私的一类。对同一个国家同袍的生活现状不关心也不在意,却常用自己的那一套所谓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他的这些同胞们。他们对生活在这些美国中部州的乡下人内心充满鄙夷和歧视,将他们塑造成一群头脑简单、愤世嫉俗、毫无人性的乡下土包子。就连美国前乡村小公主、现流行天后的泰勒斯在其歌曲《你需要冷静一下》的电视录影带里也将这些爱听乡村音乐、价值倾向保守的群众塑造为长相丑陋、穿着俗气、暴力无脑的反同人士。这是社会精英的普遍心态,感觉极其良好并且自诩为道德斗士。然而这种对另外一群人的没有耐心、不愿聆听、自以为是的样子,真的是让人对其所主张的核心价值颇感疑惑。开口闭口主张人权平等的你,是不是应该在对他人做出评判之前,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求真实切的考虑他所处的环境、和他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旗。在指责他们是造成其生活困境的罪魁祸首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掂量一下自己是如何进入所谓的高等学府、如何享受他人无法享有的特权、如何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之上。当然,他们是没有这个时间的,他们忙着一边吃着人血馒头、一边叫嚣着幸福平等。
共和党的大佬们可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说是从他们中来,他们这些当权的共和大佬们即使当权也无法避免为民主派人士们看不起、瞧不上。他们了解自己支持者的生活现状、也了解他们的基本诉求、更了解改善他们生活的途径,但是他们不能够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努力。他们要做的是在各项政策上比他们的支持们还要极端,只有这样他们的支持者们才会一如既往将票投给他们,继续保住他们的乌纱帽。这些人重视自己的子女教育却在国家教育投入上吝啬不已、在面对病毒时小心谨慎却在科学通识上更加反智、满口宗教教义保守价值面对生命危险时该用胚胎提取物研制的药物眼都不眨的用就是。药物滥用、家庭暴力、教育不公、他们当然不在意。因为只有教育更加不公、药物更加滥用、家庭更加暴力,他们的基本盘才会更加坚稳。而这些朴实却又盲目的乡下人们继续走在他们引领的极端路线上。工作没有了,是被其他国家的人抢走的;药物滥用了,是被生活环境所迫的;疫情爆发了,是因为口罩和疫苗都是没用的。共和党的精英们,何以如此忍心继续愚弄操纵自己的选民而不愿意真心实意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因为,如果他们都受到教育了、生活环境都提高了、眼界都放开了,担心他们都会变成民主党的支持者罢。
回到这部电影,奈飞的确非常有钱,每年投资自产的电影可以说非常丰富了,大部分都是连喜欢爱看爱情片的人都看不下去的沙发爱情片。这次由真人真事改编的Hillbilly Elegy,其实想讲诉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想要的讲的是一个人在先天环境的恶劣情况下,被爱和引导对他来说是如何的重要。家人的爱可以鼓励他、支持他向着一个未必光明的前方努力奔跑。不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哪里踩到了民主派人士的痛点,对这部电影的恶意犹如海啸般排山倒海般袭来。这部电影并没有着墨过多的政治议题,他只是想要告诉你所有的事情皆不如其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而已。
这不是一部一无是处的烂片,也不是一部一针见血的佳片。但是它绝对不应该受到所谓的掌握话语权的精英影评人士集体给予差评的待遇。
(一个有趣的题外话,现实中JD在耶鲁法学院受到其华人老师蔡美云的巨大帮助,并在其鼓励下写了这本书。就是那个名震一时的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