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八日 Le huitième jour(1996)

第八日 Le huitième jour(1996)

又名: 第八天 / 第8日 / The Eighth Day

导演: 雅克·范·多梅尔

编剧: 雅克·范·多梅尔

主演: 丹尼尔·奥特伊 帕斯卡·杜奎奈 缪缪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 法国 英国

上映日期: 1996-05-22

片长: 118 分钟 IMDb: tt0116581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神用七天创造了这个世界,第八天神作了什么?神奉献出了乔治

演员:



影评:

  1. 以上帝的名义·《第八日》

    文:十一月的雨

    1996年,在第49届戛纳电影节上,一部电影的两位男主人公,双双摘取了最佳男主角的桂冠。如果说这在影史上并非绝无仅有的话,接下来的背景则足以让所有人铭记: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弱智人一角的帕斯卡•杜凯尔,在现实中同样是一个真正的蒙古症患者。

    这部传奇的影片就是法国影片《第八日》。

    其实同类型题材的影片也并非没有,相反,这种描述边缘人群内心感情的影片在好莱坞是最受学院派青睐的一种类型,所以经常成为奥斯卡的座上宾。在观影过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它受到过三部影片的影响,而这三部恰好都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一部是199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名鼎鼎的《阿甘正传》,一部是由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的《雨人》,另一部则是著名的《飞跃疯人院》。

    但是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第八日》都是一部无法复制的影片,它的伟大不是因为它的不朽,它的伟大在于它独一无二的角度,好像是以上帝的名义来拍摄的一部影片。

    如果要比较的话,《第八日》和《阿甘正传》最为接近。同样用一个弱智者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可《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克斯明显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纪录了这颗拥有稚子之心的人的一生,并通过巧妙的手法串连起了整个美国历史。这使得整部影片的厚重显于无形之中,颇有些四两拨千斤的精妙。对比起来,《第八日》则更像是一首诗了,它并没有多大的野心,仅仅描述了两个人之间的质朴感情,可真诚却在无数的点滴之中呼之欲出。至于《雨人》,虽然拥有达斯汀•霍夫曼精湛表演,可在这些真诚面前,却要显得刻意的多。虽然小格局的故事架构决定了它无法和《阿甘正传》一样被送上高高的神坛,可看过的人一定会无法忘记这部独特的影片,无法忘记可爱的主人公乔治。

    乔治是一个蒙古症患者,同其他病人一起生活在精神病院里。这种病的患者外表丑陋,只有相当于孩童的智商。可是乔治单纯的活着。由于他的疾病,他拥有了正常成年人很难再拥有的视角,他看任何东西,都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粹和新奇的角度。

    影片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示了乔治绝妙的视角,用他缓缓的稚气的旁白,重新定义了《圣经》中上帝七天创造的万物。从第一个镜头中浓厚阴霾的云层开始,到渐渐向下移动后展现的大地,雨水,树木,阳光和海洋。影片就给人以非凡的灵动之感,这种绝妙的镜头语言在后面层出不穷,和影片独特的视角配合的更是天衣无缝。

    “起初,什么也没有,只能听见音乐。
    第一天,神造出了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然后,神造出了大地
    第二天,神造出了海洋,海水打湿了你的双脚
    然后神造出了风,风儿抚过……
    第三天,神造出了唱片
    第四天,神造出了电视
    第五天,神造出了青草,当你割他时,他会哭泣。你要柔声哄他
    如果你触摸到树,你就变成了树
    如果你闭上眼睛,你就变成了蚂蚁
    第六天,神造出了人,他们服装各异。
    娜塔丽,是个女人,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没胡子不会扎人。
    星期天,神休息了,那是第七天。”

    这像诗一样的独白是全片的精髓,没有乔治一样纯粹眼光的人是无法体会它的全部含义的,没有乔治一样心灵的人更是无法深情的说出这样的话的。这段诗意的话语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不过叙述者却由乔治换成了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哈利。可在一开始,他的人生却并没有这样的心情和态度。

    他是一个大公司的职员,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工作中的他,始终都在神采飞扬的为大家演讲,接待客户时的言谈举止,礼仪技巧与成功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在他光彩表面的背后,我看到了他内心的虚弱:和妻子离异,看不到自己的两个小宝贝,经常回家后黯然神伤的坐在昏暗的房间里发呆。每天早晨上班前对着镜子的一个勉强的笑容和一句对自己的鼓励却只是让这种苍白更弥漫到了全身。他其实已经迷失在生活中了,他并不幸福,可他又要用工作中的强势来掩饰自己的虚弱。这种错位已经让他身心惧疲。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出走的乔治。

    乔治的母亲已经去世很久了,可在他眼中她还一直陪在身边。于是他带着小狗,向已经的家进发了。
    哈利在公路上不小心撞死了乔治的狗,于是,偶遇开始了他们的邂逅。

    已经为自己的事情焦头烂额的哈利一开始千方百计的只是要赶快摆脱这个弱智者。他无奈的跟着他前往他画中的家园,无奈的发现那里早已物是人非。他跟着他在糖果店为巧克力徘徊,在鞋店和老板周旋,在姐姐家撒娇哭泣。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的碰撞带来的摩擦可想而知。忍无可忍的哈利终于一气之下,决定抛弃乔治,把他独自留在了漫是青草的十字路口,然后驱车离开。接着,天下起了大雨。乔治手上举着哈利给他坐车的钱树立在瓢泼之中一动不动,面对开到跟前的公车置若罔闻。哈利犹豫迟疑的眼神在车窗的雨刷后时隐时现。然后,他突然调转车头,奔向了刚刚离开的地方。我很小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接下来的一幕,当时我不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不知道它的情节,不知道它的荣誉和它的演员,可当我只是看到乔治和哈利在雨中紧紧的抱在一起,乔治在雨中哭叫着大喊“哈利回来了”的时候,当时的感觉只有心灵强烈的震颤。这是一种只有真挚才会带来的震颤,就像《勇敢的心》最后那句荡气回肠的“freedom”。

    从这以后,哈利从心底认可了这位朋友,他开始发现了乔治身上的可贵之处。他的直接,单纯,快乐和执着。他会看到乔治在车里一个劲的大笑,然后不自觉的跟着他哈哈大笑,知道这单纯的快乐感染到荧幕下的所有人。他会在乔治的寻找母亲的执着影响下,毅然跑到前妻家去见自己的两个小宝贝,歇斯底里的直到他们回来。他会在本来严肃的公司会议上开始放肆的大笑,开始叱责之前还眉飞色舞宣扬的行为规则。在常人眼中,他疯狂了。可在乔治眼中,他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开始撕破一直罩在身上的面具,他开始正视真正的自己,开始追求对他来说真正宝贵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是一个弱智者,一个看似非正常的人教给他的。从这一层面来看,也许多正常与非正常的区分,只不过世俗的人对自己虚弱的一个掩饰罢了。

    导演雅科•冯多梅尔之前的作品《小英雄托托》我还没有看过,可单凭这部作品我就可以完全体会到他影片中富含的童心和他对镜头语言浑然天成的掌控能力,前者我经常可以在斯皮尔伯格和蒂姆•波顿这样的大师作品中窥到,后者则在三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场景之中完全展现。

    第一个是在一家昏暗的旅馆里,旅行一天后的哈利和乔治都进入了梦乡。然后,乔治慢慢坐了起来,他被电视里那首歌唱妈妈的歌吸引住了。然后,电视里那个魔术师般的男人飘了出来,整个房间都亮了起来。墙角边的老鼠立起了身子,开始高声的吟场那首反复出现的歌曲。乔治飞了起来,房间里沉默不语的东西都有了生命,和他一起兴奋了起来,在房间里开心的大笑。他看到了母亲坐在他对面,亲切和蔼的看着他。“我很想你,妈妈……”乔治这段梦境充满了奇异色彩,和《寻找梦幻岛》中亦虚亦实的表现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不是导演童心未泯,不会有这样的想象力。

    第二处精彩之处是在一组群戏之后的浪漫。哈利的女儿要过生日了。于是,答应过要来看他的乔治叔叔带领着精神病院里一群病人,偷开了一辆车集体出逃。这段似曾相识的情节明显受了《飞跃疯人院》的影响,不过在《飞》中那群出逃的人中有专业演员饰演的病人,而看得出在本片中的病人应该全部都是真实的病人,这无疑让拍摄难度大了许多,这也让这段笑料十足的群戏更有真实的穿透力。他们来到了哈利的两个宝贝居住的那个海滩,大喊着点燃了所有的烟花,绽放的烟花点燃了漆黑的夜空,四射的色彩和轰鸣的响声点燃了趴在窗边两个小宝贝天真的笑容。他们终于等到了父亲答应过的生日礼物,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抹掉了失望带来的灰暗的眼神。在满天浪漫的映照下,乔治在帐篷里拥吻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娜塔丽。这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他们之前的爱情没有因为他们身体上的残疾而变的虚空,反而因为更为直接更为单纯而显的无比珍贵。

    以上帝的名义,我之所以用这样神圣的名义来定义这部影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影片中这个让我以为是神来之笔的长镜头。

    哈利和乔治并排躺在草地上,一棵青葱的大树下。他们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这片绿色之中,脸上的惬意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看到。哈利问:要走吗?乔治回答:再一分钟。哈利敲了一下响指,微笑着表示开始计时。然后,俯拍的镜头开始慢慢的拉近,真的就是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没有繁杂的声音,只有绿色,只有鸟儿的鸣叫,只有两个朋友脸上的笑容,只有青翠的镜头在抚摸我们的神经。然后,另一个响指,两人会心的对视一笑。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一份钟的感受,这是上帝的视角,这是上帝在审视人间的美好,这是任何影片无法复制的最原始的感动。

    乔治最后跃下了高楼,在享受完美味的巧克力之后,他飞了下去。在他看来可能这并不是死亡,或者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死亡,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人知道他当时的心情是何等雀跃。他要去找自己想念的妈妈了。当他落地的一刹那,一只轻盈的瓢虫飞向了天空。

    乔治去了另一个世界,或许他只是回到了最初来的地方,或许他本身就是上帝派到人间,拯救哈利和他的一家人的天使。
    哈利终于读懂了生活的意义,他找到了属于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他抚摸着青翠的草地,他亲吻着自己的小宝贝们,和他们一起躺在草地上看着飘过的云彩,和他们一起站在海滩等着海水冲刷自己的脚。然后,他忘情的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白:

    “起初,什么也没有,只能听见音乐。
    第一天, 神造出了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然后,神造出了大地
    第二天,神造出了海洋,海水打湿了你的双脚
    然后神造出了风,风儿抚过……
    第三天,神造出了奶牛,当它们呼吸时会喷出热气
    第五天,神造出了飞机,如果你不乘坐它们,你能看见它们飞过
    第六天,神造出了人,男人,女人和孩子。我喜欢女人和孩子,因为亲吻她们时,他们没有胡子扎人。
    第七天要休息,神造出了云,如果你仔细看,你能从中读到每个故事。
    然后神想是不是有东西遗漏。
    第八天,神造出了乔治,
    上帝看着他很好。”


    乔治在天堂永远的看着他们,永远都是。


    2006.5.9


    我的博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2.     影片的开头,乔治(弱智少年)说:
      很久以前,没有东西,只有音乐。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后来有了地球。
      第二天,大海出现了,它会弄湿了脚,风很舒服。
      第三天,有了唱片。
      第四天,有了电视。
      第五天,有了草坪。你要是剪它,它就会哭。你必须对它好,对它说好话。摸一下大树,你就会变成大树。假如你闭上眼睛,你就会成为一只蚂蚁。
      第六天,出现了男人,五光十色的男人。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用胡子刺痛你。他们结婚了,下了种子,是个男孩,他们叫他:乔治
      第七天,是星期天,该休息了。
      第八天,乔治遇到了哈里。


      影片的结尾,亨利说:
      很久以前,什么都没有,只有地狱。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
      第二天,有了水,它会弄湿脚。
      第三天,有了草坪,你剪它的时候,它会哭。你必须对它好,说好话给它听。要是你摸一下树,你就会变成大树。
      第四天,有了牛,它们喘气的时候,发出热气。
      第五天,有了飞机,即使你不乘坐,它一样从头顶飞过。
      第六天,有了人。男人,女人,孩子。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刺痛你。
      第七天,为了休息,有了云。如果你久久地注视它们,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故事。然后,他觉得一切都有了。
      第八天,他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
            

        我想起了以前一个作家还是什么人说得话:当我和人接触的越多,我就越喜欢狗。我在想:不同人们之间对于快乐的感觉是否一样?快乐有没有高低级别之分?是否你学的东西越多,领悟的东西越多,越可以体会到更加不同的快乐?做爱的快乐与你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咽下去的快乐是否相同?买到便宜又喜欢的衣服时的感觉与蹦极那一瞬间的冒险的惊喜的快乐感觉又孰轻孰重?我隐隐约约感觉这并不是完全说不清的,那里总有一个对于判断这件事的真理,只是我还看不见它。我希望我的人生更加完整,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当我看到《第八日》中的乔治和《马拉松》里的Cho Won一瞬间高兴的笑开了花,我真的感觉到了那种感觉,与我生命中的很多快乐瞬间马上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如此的相似。虽然在我们的眼里,这些智障人很可怜。但是他们有平等的,和我们一样的得到快乐的权利和途径,他们的感情那么真挚以至于令我想到平日里自己的种种自私自大而羞愧的无地自容。

        以前说法国人的电影有些比较晦涩难懂,但这部真的把故事讲的非常感人。充满了法国人吸引人的浪漫,奇异幻想,在有些地方还有一点《天使爱美丽》影子。

        片中的亨利是另一种类型的可怜蛋儿,在前妻面前是个虐待狂,深深的悔恨不能自拔却又时常失控,不能轻易的看见自己最爱的女儿们,枯燥乏味的工作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中的很多人的状态,所以作为主角之一他幸运的被救赎,被上帝派来的天使乔治救赎。然而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困惑时,我们自己的乔治在哪里?

        还有,在乔治姐姐的眼里,妈妈对她并不好,因为妈妈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乔治身上了,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姐姐也需要被可怜,她因为乔治而遇到很多痛苦,可是谁来可怜她?

  3. 给电影定一个题目是一件很考验人文字素养的事情,既要切中影片的主题,又要简练精致、含蓄隽永。比如说本片的名字,字面上的意思人人都清楚,但依我的经验,字面意思越是简单,言外之意就越是丰富。这样的片名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观赏影片的自始至终都被好奇心所支撑着——到底这三个字中蕴含了怎样意味深长的道理?

    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一构思来源于上帝创世记的传说——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七天休息,那第八天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影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除了上帝在这一个礼拜中所创造的东西以外,还有什么是这个世界所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圣经》,导演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思考,重新诠释了创世记的概念,即创世记还需要一个第八天,而且这个第八天所创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转引经典的时候,导演是做了很大的颠覆的,日月星辰变成了电视唱片,动物植物局限于草坪蚂蚁,而且还加上了一些人的主观感觉,比干巴巴的原文更生动形象。当然这难免会受到顽固分子的抨击,但艺术显然是不会只认一个上帝的。

    当然本片不是神话片,真正的故事跟宗教毫无瓜葛。本片的主角是两个男人,一个精神病和一个正常人。其实疯子、弱智、精神病这些题材在电影中也已经被反复挖掘过了,《飞越疯人院》伸张的是疯子的心灵自由,《雨人》讲述的是智障者单纯亲情的可贵,《梦旅人》是对精神病的产生根源和生存状态的反思。本片的故事竟像是上述三部电影的综合,精神病人在外疯狂游玩的那段是模仿《飞越疯人院》,乔治和哈里的交心过程在《雨人》里似曾相识,最后乔治的身亡跟《梦旅人》的结局也略有神似。从本片的风格和主题来讲还是跟《雨人》最为接近,只是模式化的情节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影片的新奇感打了折扣。乔治跃下高楼的镜头很具如秋叶般静美的诗意和美感,但对整个故事来讲,还是显得突兀了。

    哈里跟我们所有的城市上班族一样,每天机械化地运作着生活和工作中预设的每一个程序,工作中能够信心十足侃侃而谈,但一离开工作岗位就面容僵硬恐惧空虚。钱越赚越多,职位越升越高,但人与人之间情感却越来越生疏,生活也越来越没有味道,这样的赚钱机器理所当然地要被妻子女儿所背弃。其实导演并没有表示工作和家庭是绝对矛盾的,只是提醒我们在追名逐利之余,不要忘记生活中还有一种非功利的快乐,不要忘记我们奔波的最本来目的。

    我们的工作为何会和快乐背道而驰?从哈里平日的演说中我们就可以窥见端倪。他日复一日地教导员工,面对客户的时候要善于模仿,因为相似性会更容易获得认同,人们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共性视而不见,但另类的个性却往往会成为令人不快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对既定价值观的固执和对异端的不宽容。推销员们为了获得顾客的好感堆起笑容唯唯诺诺,每个人都带起了一张人格面具,拚命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都迷失了。房龙曾说过,大自然对任何标准化的理想都天生的反感。人类再如何高等,毕竟都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表里不一的伪装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内心的追求愉悦的本能。

    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最真诚的人,一种是孩子,另一种就是疯子,所以他们也是最快乐的。乔治带给哈里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勇于追求,毫不做作,尽情释放心中的每一点痛苦和欢乐。他很热烈地向哈里从来不予理睬的街头乞丐打招呼,很孩子气地索要商店里的鞋子和巧克力,很直接地对每一位心仪的女子表达爱意,很淘气地对卡车司机做鬼脸。他做事从来都没有预先的理智思考,只要欲望一产生就直奔目的。普通人可能会对这样的任性妄为鄙夷唾弃,但对哈里这种已然完全丧失快乐理念的人来说显然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于是我们还是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帝在第八日到底还应该创造什么?导演说:“第八天,他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乔治所代言的,就是蓝天下的白云和草地里的瓢虫,就是漫天的焰火和满嘴的巧克力,就是耳中轻盈的音乐和梦中妈妈的爱抚,就是单纯的心灵愉悦,就是浑然忘我的快乐。影片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大块大块绿色的背景,代表了一种新鲜向上的力量,给男主角的心理转折营造了恰当的外部氛围。即便镜头对准的是城市街道,也并非完全冰冷的色调,始终让人看得见一丝温暖的希望。当哈里小心翼翼地模仿乔治在水中独舞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微笑——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被上帝所遗忘的那种快乐的。
  4. “蒙古症”是法国人对“先天愚症”的称呼。他们,被称为“蒙古人”。乔治就是这样一个“蒙古人”。影片进行到25分钟时乔治与哈里第一次相遇,因为在大雨中的公路上哈里把乔治的狗撞死了。此时的哈里事业蒸蒸日上,但家庭生活让他心烦意乱。遇到这档子火上浇油的事情,他避之唯恐不及。开始想尽办法将乔治送回本属于他的地方。
    送乔治是一个外在的寻找过程,但是哈里在这个过程实际上完成了对自己的认知。
    片中多次出现的象征符垃圾车、巧克力、面包机分别有三个面向:底层的大多数人民、乔治期待的美丽天堂、中产积极循规蹈矩的乏味日子。故事的戏剧性来自于乔治与哈里阶层、智力、性格与境遇的错位。从时间线上说,哈里遇到乔治时,大雨中的他前一天刚刚错失与孩子的相见,对家庭的渴望与孤独的困境已经折磨他许久到达崩溃的边缘。在送走乔治前,前往妻子家发泄遭至孩子的冷遇后,他终于把积攒的痛苦全部释放出来。接下来的几场戏是电影最具有超现实意义的部分,地下管道钻出的老鼠变身老友,衣服挺身翩翩起舞,远距离吸附妈妈手中的苹果。而在乔治返回疗养院后,他组织了一次集体“飞越”,与同伴夜闯游乐园,并完成了与心爱女人的结合。在登上高楼吃完一盒新型巧克力后,他决定从高楼上跃下去天堂寻找妈妈,在下落的过程中,他带着微笑继续看着这个世界的微观景致。
    哈里被现代社会泯灭的纯真与感性是被“蒙古人”乔治唤起的。以前他声嘶力竭的告诉银行员工用微笑和热情赢得更多金钱,现在他告诉自己用微笑欣赏造物的杰作:瓢虫大树和绿草,他与家庭多多相处,他帮助清洁工推垃圾车而不再坐在车里长鸣喇叭,不再对车窗外的老者询问置之不理。乔治纵身一跃之前唱着那动听的母亲之歌,导演把镜头从姐姐、警察、心爱女人的脸庞特写中拉开,意味着这是乔治的主观镜头,他仍然看着这个世界魔幻般告别大家:再见。在片中这个情节是有呼应的,他之前不止一次告诉哈里:对房子说再见,对车子说再见。。。
    第一天到第七天是《圣经》创世纪的开篇,也是电影开始时乔治的独白。第八日呢?片头出现,接下来便是乔治遇到了哈里。
    影片结尾,同样的形式,哈里说第八日,上帝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
    他们的故事都凝聚在他们躺在绿草地上的一分钟内,电影时间与物理时间重合也说明了导演意欲让观众体会这真正美好的“一分钟”。
    奥图与杜奎奈两人同时获得96年的戛纳影帝。两个人的故事启发了徐峥。之后有了《人在囧途》,再之后有了《泰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