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4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哥斯拉》中,导演在影片开头充分利用了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表现哥斯拉的破坏作用,而这个怪物主角却迟迟不现真身)的表现手法,来调动观众对于这个庞然大物的恐惧和好奇心理。首先是在东京湾的南海域,“荣光丸”号船只不见归来,最终被证实已失事。后来参与探视和援助的“备后丸”也不幸罹难。正在大家对两只货轮的命运猜测纷纭的时候,导演将视线转向了大户岛上的渔民。这里的渔民已经多日在海上一无所获,原本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倍感困惑,而一位白发的老者在影片中首次点明这个吊足观众胃口的主角哥斯拉,但是岛上的其他居民则对老者的言论表示了怀疑和诧异,不太相信传说中的哥斯拉真的会出现在现实中。但是不久之后,负责调查此事的古生物学家山根恭平教授来到此地进行实地考察,在他带着考察团正在勘查地表和水源之时,这个传说中的庞然大物终于出现了。它身高50米,浑身长有鳞片,面目凶悍,还不时地喷射火舌,活像侏罗纪时期已经灭绝的恐龙。那么,这个破坏力极强但是又来历不明的哥斯拉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哥斯拉:一种“核象征” 在随后召开的发布会上,山根恭平教授正式阐明了哥斯拉的来历。原来,这个巨大的怪物正是侏罗纪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它平时只生活在深海之中,拥有固定的栖息之地,因此也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相安无事。但不幸的是,人类进行的氢核炸弹实验不但破坏了哥斯拉原有的栖息地,更使是它产生了基因突变,具有了超乎想象的破坏力并视人类为敌人。也就是说,这个哥斯拉虽然是一种自然的古生物,但是它对人类世界造成的威胁和破坏,却是核实验引起的。因此,这个可以轻易制造火海,踏平家园的巨大怪物其实是一种“核物质”。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袭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尾,美国为了催逼日本投降,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在原子弹爆发之时,两地瞬间被夷为平地,平民百姓伤亡惨重。原子弹在瞬间造成的破坏并没有很快结束,大量受到原子弹伤害的人们或因为原子弹的破坏力而终身残疾,或因为核污染而患上后遗症。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袭击过的国家,面对原子弹给国家和平民造成的伤害,日本国民对“核”产生了深深的恐慌。 哥斯拉的出现不是正印证了日本人的“核恐慌”吗?这个巨大的怪兽在瞬间之内把所到之处夷为平地,喷吐的大火灼烧着日本平民的家园,日本民众无人不惧怕和担忧自己会受到哥斯拉的危害,大家在火车上、在餐馆里时常谈论着这个危险的庞然大物。从这些方面足见哥斯拉对日本国民实际生活和潜在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影片之外的现实中“核物质"对于日本国民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
值得玩味的是,山根恭平教授作为一个古生物学家,开始时并不希望哥斯拉要被受尽苦痛的日本人征服并杀害。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看到了哥斯拉身上巨大的研究价值,这种研究价值使山根恭平教授忽略了哥斯拉巨大的破坏作用。教授的这种想法与制造“核武器”的科学家是何其相似啊,他们执着于一种科学精神的专研,但是专研的结果却对世界和人类造成了一种客观上的破坏性。这时,科学研究和人类生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而这个矛盾调和的结果,就是需要通过对科学研究的制约来保障人类生存的安全。所以,三根教授及时醒悟了。在最后制服哥斯拉的“战役”中,三根教授出现在了轮船的甲板上,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在全片结尾,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哥斯拉不会只有一只,只要我们继续进行核试验,在世界的某处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哥斯拉。”可以说,三根的这种感叹,既是一种深刻的自省,也是全世界泛滥的核试验的一句警言。 而日本科学家针对哥斯拉的这次大获全胜,不但有效地化解了整部影片的戏剧冲突,也为现实中的日本人对抗“核后遗症”和“核恐慌”起到了一定的打气和鼓舞作用。 哥斯拉:日本人站在国际视角上的一次“战争反思” 以上的一种观点虽然对哥斯拉的“核象征”意蕴作出了一种明确的解析,但是却忽略了影片中一个重要的“动作”转折:即日本科学家是如何为民众战胜强大的哥斯拉的?在影片中发出这个“动作” 的“主角”正是一种所谓的“水中氧破坏剂”。 芦泽博士原本是三根恭平之女惠美子的未婚夫,但是在二战中他的身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于是他退出了与惠美子的恋爱关系,潜心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一次与惠美子的会晤中,他向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一个硕大的鱼缸里,芦泽放入了他发明的“水中氧破坏剂”。只见鱼缸的水中翻腾起巨大的泡沫,如开水沸腾一般,顷刻之间游动的鱼儿变成了皑皑的鱼骨。芦泽随后告诫惠美子,千万不要将他的研究成果告诉外人,因为“只要这一小片掉进东京湾,整个东京湾就会变成墓地。”而一旦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被有些企图不当的野心家发现,被当做武器大量制造,整个世界都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可以说,芦泽发明的这种“水中氧破坏剂”是一种比哥斯拉破坏力更大的物质,也正是利用了这种物质,日本科学家才得以最终战胜了哥斯拉,保卫了人民的生活。而伟大的芦泽为了使这种极具破坏力的物质永远也不再出现在人间,不但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还在于深海中投放“水中氧破坏剂”的时候切断了上岸的绳子,自我了结了年轻的生命。可以说,芦泽博士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拯救了日本国民,战胜了哥斯拉,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水中氧破坏剂”的两点特性。一是它的破坏力极强,“只需一小片就可以毁灭整个东京湾”,从它可以轻易对抗哥斯拉的结论上讲,它的威力显然要比作为一种变异生物的哥斯拉更为强大。二是它的正面作用,如果利用得当,它完全可以造福人类,比如帮助日本科学家成功地战胜了哥斯拉。但是它一定要被非常谨慎地使用,为了不使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滥用,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性结果,芦泽甚至以自我牺牲的形式完结了它的使命,使这种危险的物质永远也不要再出现。从这种既“危险”又“有用”的角度来看,这种“水中氧破坏剂”似乎比哥斯拉更加贴合“核物质”的特性。如果说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象征着“核”,那么使日本平民遭殃的哥斯拉又象征着什么呢?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在受到极大打击之后结束了自己的侵略战争。而在影片中,芦泽投放了自己发明的“水中氧破坏剂”,最终战胜了哥斯拉。可以说,在本片中,这个庞然巨物哥斯拉就是一种“战争”的象征体。哥斯拉在影片中踏平家园,火烧平民,正是一种侵略战争给日本国民留下的恶果。而老教授三根恭平对哥斯拉的保护和惋惜,其实体现了老一辈日本国民对于战争失败的不甘和怅惘。好在老教授最终醒悟,积极参与到了对抗哥斯拉的行动中。 饶有兴味的是,最终投放“水中氧破坏剂”这枚“原子弹”来结束“哥斯拉战争”的,是作为一个日本人的芦泽博士。也就是说,日本人自己结束了战争。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影片的故事拘囿于日本国的内部,但是它却采取了一种高远的国际视角来看待战争。这里的“水中氧破坏剂”作为一种“核物质”给人们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痛苦和伤害,它带来的是一种对抗“战争”之后的和平。同时,导演清醒地提醒了观众这种“水中氧破坏剂”是不能滥用的,明确地指向了战后大国核竞赛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以后一种方式解读整部影片,导演和编剧显然已经抛弃了自己狭隘的日本国民属性,以一种国际视角审视了战争(哥斯拉)的破坏性,以及核物质(“水中氧破坏剂”)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