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是因为赵今麦才看的这部电影。非常无趣的电影,并不会因为是大命题就有所改变。我大部分是慢慢快进在看的,后文中有出入请见谅。赵今麦在里面的戏剧位置大概是一个工具人,以及作为推动剧情所必不可少的key man,通过自我博弈和肤浅的反思来证明一些稚型人类的反复和无知——其实这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我之前反复强调,农村女性,未成年女性,或向下阶层女性,需要的从来不是觉醒,而是适当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以及法律援助。当然这部剧的主要说辞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但无论是主角姐弟还是阿麦演的丽丽,都无一不陷入一个闭塞的,毫无希望的死循环。在这个死循环里,甚至没有价值体系,有的只是因本能和所谓生命的意志在充斥与维持的生活。农村就是这样一个语境,即便你关心诗歌,收到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也几乎是一厢情愿和徒劳无功的。在大环境的贫瘠与无助之下,人的认知很难扩充和生长。导演也真纯情,就这样心无旁骛地拍着这些枯燥的镜头,用着现代性的矫情分镜和ost,真是令人嘴角莫名上扬。
赵今麦的角色在电影里既没有说服力,但也毫无违和。她的大抵心路历程是,一开始将女主(姐姐)认为是朋友,当中因为这对姐弟要凑路费去看在城里打工的父母,所以还毫无情商地让全班同学将空水瓶给这位女主。当然,因为角色的善良,无知和冲动,这没有成为一件好事。但从侧面铺垫了人的两面性,也为后文中——当她误会女主偷拿了她写有字的十元钞票后,(女主辩解说是弟弟捡到,准备晚点还给她)她在很难分辨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女主。并因此在女主母亲打来电话告知她(因为姐弟家没钱装电话)自己手机要停机,麻烦她记下新的电话号码时,阿麦异常娴熟地搪塞过去,并且和家人伪装了这个电话的有效性。这一切都是导演想要表达童年稚气的手法。当然,之后女主弟弟失踪,阿麦在影片中的父亲想要拨通对方母亲旧有电话却屡次失败的时刻,流下了凄美而忏悔的眼泪。俗套在这个时刻又一次出现了,作为较为开明和现代性的家庭,她的父亲还是说出了“丽丽,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种鬼话。更糟糕的是,剧情又不可控制地往前走去,丝毫没有要为这句话的后果负责的意思。是不重要吗?还是之类的话语体系在国内不管农村还是城市中都从未被重视过?
我相信某种程度上,农村(甚至城市)的父母也好,长辈也罢,他们也并没有能力去拥有这种认知。这是电影,所以再滥情也可以挽救。但在现实里,情况复杂也无解得多。我还是希望回到原点,进行政策的扶持,以及法律援助。
这部电影有所有中国人文电影的缺点,例如做作。我又要提《蜻蜓少年》,一帮江西小孩,即便老气横秋,也能在耐心下显得纯真而像活人。又比如剪辑和音乐不仅在各自的领域里莫名其妙,也根本毫无搭配与渐进,所以在原本各自的水准就普通的情况下变得尤为牵强。最后,当然还有强说愁。中国作为佛教大国,竟然到现在还有那么多剧情片导演不明白什么叫清风拂山岗。该不讲话的地方偏爱讲话,生怕观众不明白。在该少说话的地方放大量对白,演员肯定露怯。至于由此引发的各种分镜与景别的灾难,还有大人写给小孩的台词究竟有多可怕与糟糕,以及后半段洒狗血的剧情(不得不承认我在快进),我已经无力再多说。文学性根本没有,一切都是苍白而无效的,但又在拼命解释。就像现在流行的国潮,毫无文化,只有形式,于是一点感染力也没有。就是千人一面的呆滞,以及不管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笨拙。真希望国潮和电影两者都能寻寻根,在强调这种文化性或人文性的题材时,能够真正寻到自己的身份。
当然,赵今麦在电影里还是面容姣好,一派清纯。可能是我有偏见,让她去演女主可能会更有张力和说服力。这很重要,现有的女主和她弟弟除了惨,我什么都看不到。阿麦在电影里明显有稚气,表演的定格和留白也比较多。当然她那时完全是少女甚至幼女,所以诚觉世事皆可原谅。其实她演戏一直这样,有一种时时刻刻都蓄势待发的停顿感,不连贯,每个瞬间都要想飞快想一下。到今天都是这样,只是她现在伪装得比较好,所以自然很多,也容易被忽略。赵今麦非常适合做演员,但回想她最近的表演,目前来看还是做连续剧比较合适,电影(好的电影)还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运气。还是这句话,电影是更多的慢镜头,你不只是在表演,而是在掌控一整个时空。希望阿麦可以多尝试复杂的角色,忘记自己的纯情和美感,以及不由自主的一本正经。好的角色不是只大哭大笑,而是绝对的不动,把不动演到瞬息万变,就会变成电影的魅力。
这当然又是我的一厢情愿。目前的中国,无论是资本还是剧本,人文还是人群,都达不到(也不是有意的,有些是运气不好,有些是需要时间)一个基本的水准。没事,慢慢来,就像这部电影,烂到无话可说,可我还是心疼。这么无聊俗套的内容,就是一部分人具体的生活总和。能不能改变另说,人们调侃,漠视完,还是该想想,到底可以从现状里看到什么只有自己才能看到的。这很重要。如果有一天有更多人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相信…也罢,还是慢慢来吧。
我会继续观察下去。
看了开头十几分钟,就知道此片必烂片无疑,实在看不下去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片子肯定是一本正经的想走煽情路线,只可惜的是,细节如此不走心,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人毫无代入感。
1 两个小演员从头到脚我看不出任何农村娃娃的气息,更别说是留守的农村娃娃。我不知道导演究竟有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或者拍片之前去农村调查过留守儿童?农村娃,尤其是留守儿童,一个核心气息就是“野”,两个城市来的小演员根本就体会不到这个层面。
2 我不知道剧中表现的是什么年代?看前面十几分钟,应该就是当下的事。这个时候我真的想呵呵哒,要知道,农村人再穷,也不会穷到连个100块都不要的功能机都买不起!打个电话还需要大老远的去别人家听座机?都在外务工了,还想买小汽车了,宁愿打长途电话都不愿掏个100块钱买个手机?导演是有多看不起在外务工的农村人啊?
3 两个小孩一个老人,普通吃个晚饭居然烧了四个菜。连100块都不舍得掏的家庭,冰箱肯定是买不起的,那可真舍得啊!我就想问一下,导演,你跟你老婆平时两个人吃个饭都会烧四五个菜么?
关注留守儿童是好事,但是麻烦你们走点心,起码让人有代入感,才能切实体会到留守儿童的孤独与辛酸。而不是随便拍一拍,特地向观众来消遣一下自己伟大的高尚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
另外,《天那边》这部电影也是讲农村支教的故事,里面也留守儿童的。先不说这部剧拍的怎么样,至少人家里面的小演员一看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