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3个多小时《莫卧儿大帝》历史大片还是很过瘾的,编导干货十足诚意满满,难怪在电影大国印度,本片从1960年首映以来票房年冠纪录保持15年之久。
更可怕的是,本片拍摄期居然长达10年,这意味着印度独立后没多久就开机,然后慢工出细活拍了10年才公映……仅仅'Pyar Kiya To Darna Kya'这幕的奢华场景,就花了两年去搭建,花费甚至超过当时一部宝莱坞电影的总预算:宫殿以拉合尔堡为原型,高11米,长46米,宽24米,穹顶上无数的小镜子甚至用了比利时玻璃制造。当女主角唱道“我的爱意无法被掩盖,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它”时,晶亮的镜子反射出她石榴花一样的身影。
由于整个50年代都是拍摄期,本片归入50年代电影没毛病。50年代中国有大型历史片吗?勉强举例的话,同期李翰祥邵氏电影吧,但格局比本片差多了。
本片剧情完全就是2008年《阿克巴大帝》续集,讲前作男女主角和其儿子的故事。但本片拍于上世纪50年代(从1950年拍到1960年),除了时代原因画面及特效比不上前作,剧情可是超越太多了。阿克巴父子都变得有血有肉,父子俩有高光也有缺陷,不是当代流行的玛丽苏古偶,有了历史大片的厚度。
古今中外摆在帝王面前的老生常谈:江山和美人要哪个?偏偏王子是情圣,宁要美人不要江山……
美人叫阿娜尔古丽。这是个典型波斯语名字,意思是石榴花。没错,也是维吾尔女孩常用名,来源也是波斯语。小王子对美人一见钟情,完全不顾身份悬殊,甚至因她而反叛,向阿克巴大帝开战。
换到中国,不过是个红颜祸水的故事,小王子不识大局绝不可能继位,这一对叛逆小情人也活不过1集。可这里是阿克巴大帝的莫卧儿(波斯语:蒙古)!阿克巴以穆斯林皇帝的身份赢得全体印度人崇拜与热爱,在印度史无前例。只因阿克巴是出了名的仁慈与宽容,他对敌人都手下留情,更何况是辛辛苦苦求子才生出来的长子、皇储(贾汗吉尔)。
有爱(情人之爱/父子之爱)任性,王子贾汗吉尔如此,他爹阿克巴也好不到哪里,开了如此任性的头,他的子孙也会有样学样,帝国隐患就此埋伏。其后历史,果不其然。
阿克巴大帝可比为“印度康熙”。奈何多情总被无情伤,阿克巴死后过100年,统一的莫卧儿版图就四分五裂了。而康熙大帝死后,统一的王朝还能维持到辛亥革命约200年。王朝命数,取决于大帝。
老印度片往往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但本片的歌舞场面控制得当,完全服从于“电影”而非“舞台”,在印度超前50年(比《阿克巴大帝》早50年)呈现现代电影观念,这也是令人赞叹之处。
歌舞不错,但是上世纪中期的作品还是表演痕迹太重了,有点舞台化了。
说个八卦,我更喜欢女二号就是那个向王子求爱不成的宫廷女官。她美艳中有点神秘。拍完这部电影女二号就和这部剧的导演结婚了,因为导演不厌其烦地在片场向她求爱 ,搞得其他演员都很尴尬。
此剧拍了近十年,把madhubala 的心脏病都拖得越来越重。而且她和男主都分手了多年了还要在这电影里演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