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鱿鱼和鲸 The Squid and the Whale(2005)

简介:

    伯克曼一家正面临一场家庭危机。老爸伯纳德(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饰)事业正在走下坡路,曾是畅销作家的他如今变得湮没无闻,反而是妻子琼(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饰)而今在写作上声名鹊起,令伯纳德倍感落差,并选择用尖酸刻薄嘴脸面对妻子的成功,二人不得不面临婚姻破裂的结局。两个儿子必定要因父母关系受到困扰。大儿子沃尔特(杰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饰)16岁了,正值青春萌动,他坚决站在父亲一边,不料自己喜欢的女生竟然上了父亲的床;小儿子弗兰克(欧文•克莱恩 Owen Kline 饰)12岁,将父母离婚视作世界末日,甚至开始喝酒,因支持母亲变得和哥哥势不两立。一家四口的不知所措深深印在两个孩子的成长里面……

演员:



影评:

  1.   鱿鱼和鲸——批判天使与海豚的童话
       《鱿鱼和鲸》,当然按照影片的主题和结尾那幕鲸鱼与粉红色小乌贼触目惊心的搏斗,另外一个翻译《乌贼和鲸》更为准确。
    乌贼:海洋三霸之一,其中的大王乌贼形状酷似鱿鱼,常与鲸鱼发生冲突,据载,纽芬兰的一位捕鲸者曾目睹大王乌贼与鲸鱼的一场生死之战,最后大乌贼王用触角抵住鲸鱼的鼻孔使其窒息而死。
     鲸鱼:常以母系群体出现,并以中年雌性最为珍贵,其中抹香鲸最为著名,主要食物是乌贼,最爱吃的是大王乌贼。
    当鲸遇上乌贼,打破了天使与海豚的童话,颠覆了一切温柔的希冀和俗套的忍耐,撕裂了生活中有意无意的面纱。这是一幕从命运上就决定的相遇,是一次从本能上追求的对决,是一段势均力敌、惺惺相惜的奔命,是一行在天昏地暗中迸发的死神泪光。
    乌贼与鲸的对持传神地暗示了主人公夫妇之间的关系,隐射着现代家庭无处不在的冲撞和支离破碎的孤独。人们常常无法保持和这个世界的距离,却能残酷地摧毁亲人的信任。

    批判之一:家庭话语权的精神独断
    伯纳德一家是1986年美国布鲁克林地区新派知识分子中产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个人修为和文化修养各方面都非常优异 ,行为方式与众不同。据马克思说社会的先进文化、先进生活观念是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上的;据周恩来分析知识分子需要且都很“自负”;据席勒说知识分子乃是以思想为生活的人;据时代周刊说一个知识分子不止是一个读书多的人,而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作家伯纳德与其作家妻子琼符合以上各条各列。往往要到达一种高度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关于知识分子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高处不胜寒”。伯纳德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只遵循一个简单却十分苛刻的标准:对方是否是不懂文学、不读经典的门外汉。于是他几乎处于孤芳自赏、绝对自我的状态,包括对由自己亲手带动成为作家的妻子,他要求她把小说改成他认为精彩的结尾,遭到反抗后立即勃然大怒。所以有时候知识分子的倔强比愚者的固执更加可怕,因为后者不过是害了自己而已,前者却可能误国误民。当然,伯纳德危害远小于此,他只是一个对家庭走向四分五裂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最大祸首。
    影片在每个角色的戏分上分配得比较平均,只是观察角度不一样,在对男主角伯纳的描述上就非常细腻,每句台词都精彩,并且可发现导演的理想代言人正是这个伯纳德,虽然肉眼看去和其它墙面没有区别,却是整个家庭戏中那堵承重墙。然而伯纳德绝非一个男权主义或父权主义的俑趸,这从他与儿子间的话题即可论证,包括与上高中的儿子讨论女性阴道的独白,与孩子母亲的性生活,这些亲密、大胆的话题大部分是出于像朋友那样轻松、平等的氛围下,这一点足可成为中国教育机制的“绝佳反面教材”。
    伯纳德的主权优势主要表现在他十分享受和重视身为长辈和智者指点江山的优越感,在对待儿子和妻子的态度上,他更像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导师,常常以真诚的热情把自己所有的见地和思想灌输到他人脑海里面,而不管这种强迫性思维是否真的适合对方、或者说是明智之举。显然,大儿子沃尔特更加“子类其父”,把父亲看做崇拜对象,无论是语调、举止、观点都努力效仿,并能举一反三。相应的,能犀利剖读《双城记》和《远大前程》的伯纳德已经把儿子看成了伯纳德二世,是他的骄傲和继承者,但是在他带给儿子一个成人的世界观时,他忽视了一个孩子在成长中自觉经验的重要性。当儿子的女友和他一起吃饭时,他自顾自讲述另一个文学女青年的大胆行径,丝毫不顾忌眼前人的尴尬,这等于是从侧面否定了儿子结交女性的眼光,从而造成儿子优柔寡断、朝秦暮楚的行为。
    其次,对于“母党”的小儿子弗兰克,他也不断为其普及“门内汉”的教育方式,贬斥、打击弗兰克表示欣赏的网球教练是个头脑简单,不值得尊敬的家伙,他的“恨铁不成钢”在对弗兰克方面显得犹为野蛮,甚至三翻两次以父亲的名头进行打压,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显然,伯纳德是在提倡一种纯精神的高氧生活,这个家庭也的确在精神世界得到了一般人没有享受到的快乐,但也同时被自己的高度所限制,进入一种偏执狂的表现方式,无法结交和理解一般人的平和。难怪从儿子的女友角度说:“你们这种家庭没有享受过生活的温暖”。

    批判之二:婚姻生活的无能力量
    专门研究“爱情”的人类学家海伦·费雪把爱情的各种表现都还原成生物和化学的作用,她认为人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介质是让人产生爱情的重要环节,多巴胺能让人旺盛精力、注意力专注、情绪兴奋等,有点类似强迫症。可惜激情通常会消失,这种多巴胺分泌会随着脑子越来越强的适应力而跟不上形势,爱情终究就枯萎了。很显然,伯纳德和琼绝对是经过一段烈火烹油的疯狂恋情的,无论是伯纳德对琼的带动、还是那些志同道合地尖锐语言,都显示出这段婚姻本身的基础是多么的完美和坚固。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婚姻生活的失败,17年婚姻之路的疲倦,像一种慢性传染病,消耗掉两个人所有的精力。
      有一种夫妻度过激情阶段后会自觉转化为平和而包容的亲情,他们通常是在观点方面差异不太大又能互补的一对;但是像伯纳德和琼这种显然性格近似,在早期共鸣多多的夫妻却更容易各执一词,水火不容。
      琼感情出轨长达三年,双方都认为给过对方挽救的机会,然而影片中的三次吵架诠释了这种努力的危险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夫妇两对手戏总共也就只有三场。影片叙事的主要以三次吵架为转折点,第一次伯纳德嘱咐琼更改其小说结尾,琼坚持己见,伯纳德当场摔掉琼的电话,这次吵架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第二次是在离婚后,伯纳德登门拜访,显然有些缓和僵局的意思,可是才说了几句打哈哈的问候语,矛头就转向互相指责了,最后又是不欢而散;第三次则是结尾,伯纳德与琼彻底撕破脸皮的争吵,为了孩子的抚养权等竭尽狠毒之语,最后以伯纳德进医院而告终。
     夫妻关系的慢性杀手绝对是争吵,但争吵的性质最简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现象是夫妻常为家具摆放意见不和、饭菜不和胃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一吵架就闹离婚,左邻右舍常处于被骚扰的状态,然而这种夫妻正是常言“床头打架床尾和”的类型,虽然日子算不上和美,但大部分会吵吵闹闹处一辈子;第二种则是看上去理智和清醒的家庭,很少不顾双方尊严去打破婚姻的礼貌表象,而是把对对方的不满堆积在心头,直到火山爆发才一鼓作气倒筛子,这一重拳常常打得对方目瞪口呆,破裂处几乎很难补救。
    伯纳德和琼显然属于第二种,他们对彼此的心理活动并不了解,而是我行我素,用自己的规则去判断他人的行为,哪怕在挽救婚姻时的举动,都显得太过隐晦。琼认为自己出轨其实也是在对婚姻到底还能不能继续进行思考,是最后的挣扎,伯纳德则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做到了问心无愧,当然他的举动仅限于按捺不动和为生病的琼做了一顿晚饭。于是两个人口中的努力仍然缺乏最基本的交流和真诚度,甚至连小吵宜情这种三流的沟通方式都没有学会。
    夫妻关系到这个地步也就是到了死穴,然而更可悲的是当事人在事后仍然不懂反思,反而后悔为婚姻付出了太多,这就在歧路上走得太远了。前面说过,婚姻生活的失败不代表婚姻本身是错误的,伯纳德却多次流露遇到琼之后错失与其它女人厮混的良机,这种想法里包含着对年轻时选择的动摇,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自私心态。
    影片丝毫没有揭示他们感情破裂的过程,却通过一些情节的点染留给观众足够探索的空间。琼决定寻找自己生活时选择的两个男人都是与伯纳德提倡的“门内汉”截然相反的类型,一个朝九晚五的普通邻居和一个年轻的网球教练,这显然是对一种新生的、陌生的、平凡的、更安全感情归宿的向往。
    影片结尾处躺在救护车上的伯纳德对琼说:“婊子”,琼大怒,然而这是他们年轻时候对一本文学著作的默契,是两个人幽默的小秘密,从琼的忘记可见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谈资和共同感受了。这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的真情流露,如微弱的火光,至于是否能蔓延出光亮,影片十分脱俗没有继续交代,包括没有一个琼到医院探望的镜头。不用去猜他们的将来,就如同不要去猜露丝和杰克会不会在一起。因为真正的生活的复杂,是讲不完的,只有一段一段的领悟。

    批判之三:家庭矛盾的层出不穷
    这个世界就怕结盟。结盟势必意味着有被反对的一方,问题一旦出现在家庭中,就是四分五裂。
    大儿子沃尔特是父党,小儿子弗兰克则是母党。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多子女家庭中都会有所反映,不管是否跟基因等等科学说法有关,但绝对跟父母教育方式和个人喜好有关。显然伯纳德和琼都是用力不均的典型,虽然他们的教育方式十分开明、注重培养个性思维,但因为他们家庭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在四个有思想的人相处时,所有矛盾反而显得更加突出和冷僻。
    首先是大儿子沃尔特和琼的矛盾。前者认为离婚的所有问题都出在感情出轨的琼身上,对丈夫恩将仇报,对儿子隐瞒不报,面对大儿子的指责,琼每每想以柔和的讲道理方式沟通,却总换来拒绝倾听的侮辱性语言。影片在交代琼的生活时显然不同于伯纳德的正面描写,而是换了一种与之不重复的侧写方式,通过感情与她不和的大儿子的回忆和现状的对比勾勒一个柔弱而细致的母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同性间的沟通显然更加自然和亲密,琼和大儿子的疏远是生理的必然规律,在其情感倾向父亲后,琼是一种默认和放权的姿态,这使得鸿沟更加难以逾越,尽管大儿子向琼比中指的行为是令人愤怒的不孝举动,也的确能看出琼的关心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消解误会的方法,而是火上浇油。
    其次是小儿子弗兰克和父亲更加恶劣的关系。如果说琼对大儿子沃尔特还在母亲传统的生活细节上照顾得很周全,伯纳德则是在两方面都很糟糕,他的智慧讲坛在小儿子眼中是难以接近的严厉和说教;他的关心更是霸道而毫无尊重可严的。影片一开始就非常高明地指出“因材施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伯纳德在绕圈子找位置停车时,第一次和小儿子一起,后者表示想先下车被他制止,而第二次和大儿子在一起后者则主动表示要陪他一起绕上几圈,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细节指代的父子问题从头贯穿到影片结束的。子不类父是最根本的原因,对9岁左右男孩来说,崇拜哥哥和父亲是最常见的行为,然而他显然是被权利中心驱除在外的落雁,于是在温柔的母爱中继续他的淘气生涯和偶尔的男子汉行为构成了他颇为古怪的少年时代。
    最后也是最重要、复杂的矛盾——经济与主权的矛盾,这条线索在影片中隐藏得颇深,但经历过家庭生活的人相比都清楚这个矛盾的杀伤力。影片竟然(这是很少在美国家庭影片中露脸的现象)有两次牵涉到金钱二字:大儿子头次指责琼薄情就是认为是父亲带不懂文学的琼出道,现在父亲遭遇事业冰冻期,离婚是因为琼嫌弃他穷造成的;第二次是伯纳德气急败坏提出要把两个儿子的抚养权都抢走时,情急之下琼大骂他的做法是为了省钱(美国政策有教育基金等丰厚社会福利)。夫妻之间的矛盾要是在经济上不能互相理解、扶持,而是有所埋怨,那一切就等于撕破了脸,逼到底线上了,两夫妻可以一起盘算别人包里的银子,但是当盘算起对方的银子,也就成贾链和王熙凤了。
    琼是伯纳德带出来的,等于说主动权一直掌握在丈夫的手中,他们之间是嫁鸡随鸡的关系,而一旦琼的地位有所改变,锋芒露在了伯纳德之上,角色的转换双方都不能适应,这从琼的事业成功两人都闭口不谈可以观察。夫妻两从小儿子的学校出来时,校辅导员夸赞琼的文章上了尖端媒体,伯纳德脸色相当不自然。可见,先不说经济状况,两个人其实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高谈阔论的丈夫无人欣赏,一声不吭的妻子倒是一路上撞绿灯。
    在这部充满争吵与不和谐音调的影片中,要说这个家庭对于什么事有共鸣的话,可能就是“矛盾”了。影片只负责制造和体现矛盾,压根就没想要怎样去化解,但是导演在细节、火候的把握上不得不让人佩服,由小见大、以点概面、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中产阶层知识分子的活动范围和生活方式,对知识分子家庭的敏感、脆弱、自大、不善于相互包容等缺点做了精道的揭示和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也扩大了影片内容的现实社会意义。

    批判之四:我行我素的异类创伤
       特立独行的个性正是这个家庭不愿和光同尘的最大魅力,这种吸引力表现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一种自信的优越感,同时,这个家庭的凝聚和分裂也都因此而生。
        影片始终保持着一种冲击力极强的凛冽、尖锐的风格,主要依靠人物的对白持续传达,伯纳德、大儿子沃尔特和小儿子弗兰克,说话皆不留余地,狠、准、酷,无论是对待外人还是亲人,毫不遮掩的质问和藐视硬生生抵得人肋骨发疼,而批评之精准又让人无言以对地倒吸一口凉气。影片不客气地表示,该片不屑去细致解剖家庭温暖的面纱,也没有精力剥洋葱式一层层揭示家庭阴暗面,而是去皮去肉,让白骨和灵魂直接赤裸裸地出丑。
        还是从伯纳德开始,这是一个开口闭口引经据典的人物,他生活中的大部分经验、判断力、价值观都从各种名著中吸纳消化而来,这也注定他会脱离现实的轨道,于是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反讽现象:有心理学头衔的文学博士伯纳德对他人的判断十分准确、清醒,却在面对自己和家人的问题时一团糟糕。他没有朋友,他对交往对象的口味过于尖刻,养成不顾忌他人感受只重个人体验的性格,直到儿子撞见他和比他年轻20岁的女作家调情受挫时,他才开始思考作为父亲应该注意和规避的莽撞行为。
    伯纳德的这个问题也同时深深直根于家庭中每一个人。琼是家庭中相对最平和的一个人,但偏偏是她的行为首先伤害了家人的信任。从她的出轨事件可见,面对家庭危机她的反应和做法最为庸俗和不负责任,她采取逃避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却没有考虑到其他人同时也在忍受相当的痛苦;同时她又很幼稚和软弱,在分居刚开始,她以为这种方式不会对小孩造成多大的影响,并且保证可以像以前那样照顾、爱护他们。以琼的个性来说,她最不象这个家里的人,她选择出轨的男人就是对自己家庭思维模式的一种反抗,然而她虽然想解放自己,却没有真正顾虑到如何将两个孩子也带到健康的道路上,于是终归免不了又被拖下水。
       上高中的沃尔特在经历青春过渡期,对父亲不加判断的崇拜正在慢慢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生活意识,于是父亲的高度变成了他的压力,虽然母亲成为他发泄的对象,他还没意识到烦躁不安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和未来女友的第一次见面他就高姿态直言对方看的书是二流小说,可见中毒已深;其次在大学会上表演的曲子竟是剽窃弗洛伊德的作品,还毫无悔意表示自己完全能创作这样的作品只是没必要,这个看似才高八斗的学生竟丝毫认识不到自己道德观念上的缺陷。盲目的空谈和盲目的自大正是自信的极端面。如果没有目睹父亲与小情人的那一幕,沃尔特不会突然醒悟过来,一个高大的形象开始倾斜,他学习思考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是某某的第二,他想起了思想简单但爱他的女友、想起了渴望单纯的母亲。在父亲急病倒地的那一刻开始,那具软弱倒塌的身躯象征着崇拜者形象开始还原到一个真正父亲的位置,而沃尔特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还在上小学的弗兰克是最无辜也最特别的受害者,相比他的哥哥,他的成长旅途显然更加孤僻和偏激。他对着镜子里像父亲的脸骂脏话;他在被全家遗忘的时候喝闷酒;他把精液涂抹到女同学的柜子上面,他的稀奇古怪的念头和对人生的看法已经很有一套自己的见地,他带着不属于自己年龄的沧桑和迷茫,同时他是全家人中最愿意说出自己想法的人,也是唯一正视这个家庭孤独感、疏离感的人。
    影片对小儿子弗兰克这个角色的塑造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他具有反抗精神和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像哥哥那样没有主见,也不象母亲那样躲避,他会选择自动出走或自己喜爱的人物,他也会理解其他人(如哥哥和母亲、包括网球教练)的选择。一个在家庭中最没有发言权的行为古怪的小人物身上,却恰恰体现了其他人所没有的光亮,真是非常有值得回味和具有反思意味的视角。
    《鱿鱼和鲸》非常成功地塑造出人物个性的复杂性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拍摄的影片不多,均为小众独立制片,这次《鱿鱼和鲸》完全可以在他的电影生涯打上抗鼎之作的烙印,故事基于导演早年在布鲁克林的真实经历,片中小儿子一角正是以年幼时的他为原型,因此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才如此巨大。更奇特的是影片在对白上往往出人意料的直接,却又时刻注意含而不露的观察角度,让观众体验海水与火焰的二重空间。影片总共不到90分钟,短小精干、意韵丰富、意味深长,是一部经得住反复重温和剖析的精品。
      影片成功取决于原创剧本的出色、导演控制力的收放自如、故事剪裁的巧妙,同时这部格调鲜明的小成本独立制片,在演员的选择上也瞄准演技不太学院派、没有过重表演痕迹和个人风格的实力派,这个条件是比较苛刻的,还好导演遇到了劳拉·琳妮和杰夫·丹尼尔斯。劳拉·琳妮的气质和影片女主角非常接近,她的戏路也向来符合小众文艺片口味,演琼这样的家庭妇女更是得心应手。最难得的是导演竟慧眼挑中杰夫·丹尼尔斯,这个曾经在《阿瓜和阿呆》里扮演阿瓜的傻大个这次蓄上满脸的大胡子让人无法识别,但正是这种陌生感使故事里的人物更加真实自然,把一个脾气急燥又偏执的清高作家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他在去年《晚安,好运》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看来阿瓜的转型比他的难兄难弟杰姆·凯瑞可是快了好几步。
  2. 文/故城 《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影,它截取了一个纽约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片断,用调侃、粗口以及近乎残忍的口吻将这个一个家庭的矛盾完全暴露在观众眼前,观众在直面影像过程中也正视了自己,影片中主人公成长的焦虑以及家庭光环的隐去将Baby Boomers(对美国1946年以后出生的人的称呼)一代人的疾踵转移到下一代人身上,很难想象“破碎”与喜剧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它或许轻描淡写如《破碎之花》,或许如释重负如《鱿鱼与鲸》。 影片将知识分子放置于家庭的藩篱之中,呈现出很多耐人寻味的场景。影片伊始,一个四口之家的关系便已明朗,网球的球网撕裂开家庭的关系:父亲伯纳德是一过气作家,而母亲琼是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哥哥沃尔特从行为到言语都站在父亲一边,“打母亲的反手”和强力击球都让他从心理上充当了父亲的打手,而弟弟弗兰克则是母亲的忠实拥护者,网球是他期望心理强悍的生理诉求。这个貌合神离的状况是我们对伯纳德家庭的第一印象,而若隐若现的人物感情的断裂更让一部喜剧从最开始就像染上了滞重,我们看到父母身上那种根深蒂固的“疾病”,而这种“疾病”在影片随后的叙事过程中又或多或少的侵染到了他们的孩子身上。影片中有一处父子去看《蓝丝绒》,片中的女配角所说的,“他把疾病传染给我”应该就是本片中父亲习性传染给儿子的一个暗语。 很多人说“疾病”只属于知识分子家庭,伯纳德是文学博士,他在心理上极其自傲和不可一世,而家庭的破裂也是两人社会地位的此消彼长造成的,双方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平衡。然而自恋和自我焦虑何尝不是整个Baby Boomers一代人的痛疾,只是在两个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更为犀利和尖锐些罢了。父亲伯纳德的自恋情绪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当沃尔特问及狄更斯的《双城记》时,他以颇为不屑的表情说“《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才是作家的代表作,而学校只会让学生读名人最差的作品”;而当他与小儿子谈及理想时,他又将弗兰克的网球教练贬斥为“庸人”,而“庸人”这个词汇经常被他变着法儿的用于诋毁他人。而伯纳德对自我的焦虑最初来源于对事业的焦虑,每况愈下的事业是他的痛疾,我们隐隐看到积压在人物内心的踌躇满志不得抒发,进而演变为暴躁、刚愎自用以及愤世嫉俗。 儿子沃尔特对于父亲性格的承接是本片的重要核心之一,他对父亲行为和观念的模仿直接导致了他强大的虚荣心开始作祟,在没有看过《变形记》的情况下就借用父亲对卡夫卡的评价现学现卖,险些在与女友对《变形记》结尾的讨论中被识破,而这次虚荣的得逞使得他更大胆的将品克•弗洛伊德的歌“Hey You”搬上校园才艺表演舞台,并声称是自己谱的曲。其实,这都是父亲自恋的一种转移,是受父母离异影响的孩子心理异化的表现。而小儿子弗兰克无疑是家庭分崩离析最大的受害者,他心理的异化更为明显。弗兰克是四人当中心智最为不成熟,地位最为弱势的一个,父母离异在他看来是一场噩耗,他的痛哭流涕是自我无力的表现,他用啤酒灌注大脑神经是自我麻木的体现,而将自己的精液抹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更是自我迷恋的抒发。因此,有人说影片很像是路易•马勒的影片《心之呢喃》(Le Souffle au coeur)的翻版,因为影片对禁忌产生的原因有着透直的叙述——每个人内心无名的恐惧是心理异化的根源,而孩童时期人的恐惧感最为强烈。而在《鱿鱼与鲸》中,这种恐惧感在影片的结尾有更为明朗的暗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鱿鱼与鲸的缠斗是沃尔特幼时害怕看到的场景,他用手捂住双眼是对恐惧的逃避,对家庭离异的恐惧就像对鱿鱼与鲸缠斗的恐惧一样,而结尾的勇敢正视,使得他最终在家庭的变故中得以成长和释然。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一直直言不讳故事来源于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这无疑给影片刻上了自传体的印记。影片中对“父亲神话”的消失的着墨就是导演个人感情的表达。影片构建了孩子对父亲形象认知过程,从崇拜、信任,到失望、幻灭。父亲形象的坍塌首先形成于小儿子弗兰克的心中,也是他从心理上最先对父亲提出质疑,影片中弗兰克的网球教练伊凡挫败父亲让大言不惭地父亲丢尽了颜面,为了维护颜面他在乒乓球桌上用“庸人”侮辱了打网球的伊凡,这更加剧了在孩子心中他个人形象的坠落。而父亲在大儿子沃尔特心中的神话地位似乎不可动摇,而当父子两人同时爱上同一妙龄女子莉丽后,这种原本只有崇拜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当接受心理治疗的儿子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猥亵莉丽时,他仓皇逃离,在公园湖边把整个头颅浸于水中,那是一种精神坍塌的视觉化表现(头颅浮于水上,是“无根”的表现)。影片结尾,父亲因为心脏病瘫倒在街道上宣告了父亲光环的彻底隐去,儿子反过来要照顾父亲的起居,他也从内心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和现实,去博物馆看展览的嘎然而止是将余味留给观众回味,确实值得慢慢品味。 《鱿鱼与鲸》是一部深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影片,电影采用粗糙的手提摄像机捕捉现实世界,这种未曾雕刻的质感也让影片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导演也不否认新浪潮对自己的影响,影片中有一处即是向侯麦致敬,在莉丽的房间,沃尔特突然将目光转向莉丽的膝盖,这种恋膝在侯麦的影片《克莱尔之膝》(Le Genou de Claire)里曾经出现,而这也暗示了父亲伯纳德与莉丽之间的暧昧关系。另外,影片并没有完整的叙事,而是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这是巴赞“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的体现,专注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描写也像是特吕费影像下的“坏小子”的形象。在导演的访谈录中,他也提及了北美八十年代独立电影对他的影响,当然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到一些吉姆•贾木许,或者斯派克•李影像的影子,或许是更早的马丁•斯克塞斯或者约翰•卡萨福特。 影像是现在的,但气味确实那个年代的,我们嗅到了七、八十年代影像中的味道,这也正印证了影片所发生的时间、地点,1986年,纽约布鲁克林,这也为影片平添了几分怀旧的气氛,喜剧中有了正剧的色彩,足见功力。 06/04/02 23:26 原载于网易娱乐

  3. 导演是编剧出身,这部电影是也是自编自导。电影更出彩的是剧作。
    看了很多评论,但多半在说父亲母亲两个角色是鱿鱼(章鱼也好、乌贼也好)和鲸的比喻。我不觉得这电影是说父母的,这其实说的是兄弟俩。
    情节中有一段是哥哥和心理医生回忆小时候,那里才提到了鱿鱼和鲸。之后他说的更重要,他的回忆里没有父亲,那是在他弟弟出生之前。
    我想父亲的角色在家里一直是一个让人压抑愤怒的形象。他作家的光环和渊博的文学知识光环褪去后就是是一个令人厌恶的老男人。
    哥哥最好的回忆其实是和母亲在一起的,他当时应该也像弟弟一样是更喜欢母亲而讨厌(或者恐惧)父亲。但随着弟弟的出生,他享受到的母亲的呵护至少被减半。于是他在家庭里转而寻求向父亲“献媚”。这就是他为什么表面看起来更亲近父亲,也更赞同父亲的观点。其实他对文学艺术很难说有天赋或者兴趣。
    他对母亲的敌对情绪一部分继承自父亲,一部分源自他母亲因为弟弟而减少了对他的爱。
    鱿鱼和鲸是他的恐惧根源,而母亲是他的保护伞。所以在片尾,他拒绝了陪他父亲而跑去博物馆看鱿鱼和鲸。他需要正视自己一直逃避的东西。
    我不认为鱿鱼和鲸在海洋中的搏斗暗指他父母的不合,这种联系我觉得牵强。他有可能害怕的是鱿鱼和鲸也有可能害怕的是恐龙和奥特曼……总之,那童年的成长的恐惧才是重点。所以主角其实是哥哥,他的童年是主要。
    这样一个故事控制火候很重要。既不是一个悲伤的,也不是一个喜剧。导演的镜头上没有更多采取花样。里面很多晃动的手持镜头,我想这样也许会让影片显得不那么沉重。
    也许是编剧出身的原因,里面很多的对话戏。但对话的正反打镜头显得有一点呆板……这时候只能把人物交给演员了。演员演的真不错。
    演哥哥的后来演了社交网络,这两人的感觉真的很像。屌屌的,有点自大有点话痨……
  4. 先来讨论下大陆的通用译名“鱿鱼和鲸”,这典型是金山词霸的翻译,而没有看过整个电影,片名由来是Walt小时候害怕看到博物馆里乌贼和鲸搏斗的模型,从而引出童年对母亲的亲近和长大之后疏远的对比,以及我个人觉得乌贼和鲸的争斗有些象征着Walt的父母,同样有着高超的生存实力,同样的生存环境,也许还有很大程度的惺惺相惜,但是却不得不面对不可避免的争斗。不过说到译名的问题,还要扯到动物学,鱿鱼(枪乌贼)和乌贼(墨鱼)属于同一纲不同科,虽然squid广义上代表乌贼和鱿鱼,但是看到电影最后,看到博物馆里的模型,我才知道那个能够和鲸达到搏斗级别的,只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巨乌贼,而鲸很可能是知名的抹香鲸。而之前这个奇怪的“鱿鱼和鲸”总让我以为这是道菜名呢。

    言归正传说电影,作为去年美国最出色的独立制片之一,提名获奖无数,电影的确有它独到的可爱之处,导演加编剧Noah Baumbach带着自传的色彩塑造了Walt这个恋父的少年从父母离异之后的盲目偏执而经历过一系列的波折而成长起来的过程,用有着新浪潮遗风的文艺镜头展现了这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感情和儿童教育等等众多问题。不过用这种笔调进行下去,我就可以说: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下被腐化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空虚虚伪本质,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凶残本质(声明:我没疯),但是实际上,这是普遍存在的,像市场经济一样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这些家庭关系的本质是属于全人类的。

    两个同样都是文学博士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七年之痒之后情感淡漠而面对离婚的时候,感情处理上却都拙劣的很,分家时候的理性简直可笑,而自认为是文化人屡次嘲笑“庸人”的父亲无法阻止妻子的多次外遇,还把儿子教育的像他的翻版;母亲虽然是文坛的新星,但是得到了父亲的提携帮助之后却不断的外遇甚至和邻居上床加剧婚姻的破裂;大儿子Walt把父亲当作行事的标准,故作清高而且撒谎抄袭,找了一个纯朴的女友之后居然想着要勾到更好;小儿子Frank热爱着网球并想做和这个家庭背景不符的网球教练,在家庭变故之后居然变成了一个“嗜好”自慰的小孩……家庭变故给每个成员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根源却是早已深种。

    Noah Baumbach说过新浪潮对自己的影响,而在略有些泛黄的色调下的影片也有了些怀旧的粗糙的质感和那种疏离却渴求的文艺气息,硬生生的仿佛让时间倒流。配乐很精彩,Dean Wareham和Britta Phillips是Galaxie 500和Luna的灵魂人物,他们创作了主题歌曲,Lou Reed也现身,当然最吸引我的是Walt的“翻唱”Hey You,那让人想起了Pink Floyd,想起了挡在眼前无尽的墙,横亘于彼此的心中,不完整的心,那才是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