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囚车驶向圣地 Train de vie(1998)

囚车驶向圣地 Train de vie(1998)

又名: 快乐在逃中 / Train of Life

导演: 拉杜·米哈伊列亚努

编剧: 拉杜·米哈伊列亚努 Moni Ovadia

主演: 利昂尔·阿贝兰斯基 吕菲斯 克莱芒·阿拉里 米歇尔·穆勒 阿加泽·德·拉·方丹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 法国 以色列 荷兰 罗马尼亚

上映日期: 1998-09-16

片长: 103 分钟 IMDb: tt0170705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硝烟和炮火让整个世界满目疮痍,人民深陷于水火之中,苦苦挣扎。在占领了法国之后,凶残的纳粹开始了对于犹太人的疯狂屠杀,从屠刀下幸运地死里逃生的施劳模(利昂尔·阿贝兰斯基 Lionel Abelanski 饰)此刻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将这鲜血淋漓的一切告知聚居在施代尔的犹太人们。

演员:



影评:

  1. Radu Mihaileanu 二十来岁时在罗马尼亚的一家意地绪剧院跑龙套 (我原以为意地绪语早绝种了,没想到齐奥塞斯库同志竟然让它存在),八十年代初到法国学电影,几年的打杂,当跟班之后,九十年代一举出名 (是真金总是要放光的!)。其成名作-生命列车 (Le train de vie), 说的是纳粹铁蹄降临之前,中欧的一个犹太村庄的村民,突发奇想,认为反正早晚都是死,还不如鱼死网破挣扎一番。他们决定化装成一群押送犹太人的德国军车,冒险始往以色列,好不容易上了路,几经险情最后遭遇另一群和他们一样的人和车,结果发现对方是同样想虎口脱险的吉普塞人。整个故事荒诞不已,幽默之极,Mihaileanu 极尽挖苦嘲笑犹太同胞的激进,财迷,保守, 欣赏他们的睿智和不甘心,而且用大量的文字游戏,整个把个悲剧变成苦中作乐的喜剧,让人从头笑到尾。要不是他自己是犹太人,换个人,还不被骂反犹才怪。

    生命列车 (Le train de vie) 用犹太人特有的幽默和自嘲,把一群普通人在死亡将临时,化悲痛为逃生的力量,并由此激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又没有一般电影里无谓廉价的同情或伤感。每个人的才能都被求生的欲望引发,各自的性格冲突, 信仰都暴露无余。 村里最能干的人被大伙指定装扮成押送犹太人的纳粹军官,可是难为了这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会计为节省开支,斤斤计较四处化缘,找钱修复破机车,出村上学的年轻人迷上了共产主义,在逃命的列车上布道,惹得拉比不满。。。。。反正整个电影象荒诞的现代寓言,每一段对话都让人会心而笑或破涕为笑或苦笑皆非。比如有个人听说得坐火车,立马反对: "不行,不能坐火车,我老婆晕火车"。邻居回说: "得了吧,你老婆从来没坐过火车!" 对方回答:" 所以她从来不坐火车啊" 。

    影片最后,犹太人和吉普塞人坐着同一趟生命列车,驶向各自梦里的故乡印度和以色列 - 片尾的解说却是 "最终,生活中的生命列车把他们全都拉进奥斯维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电影的名字,本身就是个字面游戏。Le train de vie 转意指舒适甚至奢侈的一种生活方式,说某人的 le train de vie,言下之意某人的日子过得很讲究,有情趣,衣食不愁,生命更是有保障的。可见Radu Mihaileanu 的用心良苦。
  2. 幽默的背后,是当时东欧犹太人的一道真实的选择题,面对纳粹,所有的“日常”政治选项都失效了,只剩下了锡安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者,是逃走,后者,是战斗。前者,可能活下去,后者,九死一生。电影面对了这种真实的困境与张力,虽然用一种玩笑的方式来展现。尤其是把共产主义表现成了一种误认和过家家;并且最后,试图用快乐的歌舞与性爱来弥合这种选择的两难。

    不过,作为一部有以色列投资者的电影,片中给出的答案似乎还是希望回到以色列地去(然而拉比也知道,那里已经是巴勒斯坦了)。片中把锡安主义处理得更“有机”,更“自然”,是大家的本能反应而非来自外界的灌输。然而,“回到”以色列地的犹太人,在如今将会发现,“犹太”纳粹逮捕犹太共产主义者可并不是一种玩笑了;实际上,选择“锡安主义”道路,那么被迫打扮成“纳粹”就是他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3. 关于本片最后的反转,有两种可能:

    第一,施劳模自己因为家园被毁,种族被纳粹屠戮,精神上出现问题,幻想自己的村庄造火车逃过了这次劫难,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没有存在过。

    第二,施劳模的村庄进行了一次这样的迁徙,但是在他们到达边界的时候还是被抓回了奥斯维辛。

    个人更加倾向第一种解释,在当时动乱的背景下,无数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些灾难导致的后果无疑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死亡前的美好幻想就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

    影片本身很有趣味,可以和《美丽人生》比较来看。

  4. 昨天看了Train De Vie <快樂在途中>,這電影躺在我的抽屜裡至少一年了,這回終於覺得心情對味,於是拿出來和家裡人一起看。影碟盒子上有簡介,稱此為<一個快樂的傳說>的姊妹篇,可能因為這樣,家人對它很有期望,結果片子放完了,他們卻是失望,認為電影不好,至少不及<傳說>好看。我覺得這很大程度是影碟發行商的責任,倚賴名氣大的影片宣傳總是危險的,把兩片拉在一起,觀眾自然會期望類似的東西,一旦稍有不符,便會予人貨不對辦之感,惹來平白利用他人名聲的嫌疑。兩齣電影之間的最直接的關聯,是<途中>曾找來羅拔圖貝尼尼演出,後來他卻辭演了,並自導自演出所謂巧合地相似的<傳說>。沒錯,兩齣電影首先就有相同的背景(二次大戰),同樣以被迫害的猶太人作題材,可是如果<傳說>是笑中有淚,<途中>肯定是笑的比重多很多,至少在最後一個鏡頭出現前如是,而且<傳說>集中描寫親情,<途中>的主角群則是整個猶太村落。

    我也比較喜歡<傳說>,不過獨立來看的話,<途中>還是不錯的。其實從安妮的日記,到舒特拉的名單、鋼琴戰曲,相似題材的電影不少,畢竟這段歷史實在太慘痛,當然也相當戲劇化,可是一般都愁雲慘霧,<途中>可算是拍出了不一樣的納粹大屠殺,從一個不尋常的角度去看這件歷史事件。這並不單指它輕鬆詼諧的調子。一般人總不免從「果」的角度看歷史,把納粹黨-猶太人-集中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看成是理所當然。可是,六七十年前的通訊遠沒有現在發達,尤其在鄉野地方,就算是社會大事,很多人也不過道聽途說,所以對聽回來的東西也只能半信半疑。再者,要知道當時大部分的猶太人,腦子裡根本沒有集中營這個概念,因為在此前根本沒有這種東西,即使聽說過,大概也想像不到是什麼,以為最壞的情況只是被放逐,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在前面迎接他們的是幾乎無可避免的死亡?如片中的猶太人,他們從各種跡象感覺到危險,卻對危險的具體形狀一無所知,很多電影都會忽略了這一點,即使導演心裡明白,也少有選擇表現出來,<途中>卻將這展現給觀眾看。因為無知,所以雖然影片算是苦中作樂,那苦較之一般猶太人到底不算什麼,如果他們充分理解納粹的殘暴手段,在途上恐怕不可能那麼輕鬆愉快。從行為看來,他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是命懸一線,反倒是那些小孩子,好像比較先知先覺。說起來看見那些傻楞楞的猶太人明明是在逃命,還要優哉悠哉的(除了被德軍攔下的時候),生出那麼多枝節,不禁又氣結又著急,特別是那個麻煩共產黨,真想一掌把他打到九霄雲外!還好領導他們的人足智多謀,這些傻人才得以避過一劫又一劫,還反過來擺了德軍將領一道,那才叫過癮呢。

    我不熟悉猶太人的文化,不過看來他們頗服從拉比和哲人的,即使不明白為什麼要離開家鄉,還是全村都順從了這個決定,他們籌劃離開的時候也能感到團結的力量,單憑這些村民竟然能把那堆只是比廢鐵稍好的東西化為火車、弄來公文、找來火車司機、還有個老師把那個「德國人」訓練得那麼神似。村民們雖然賺錢能力一流,政治知識卻十分貧乏,弄出不少笑話,竟然很多都以為他們自己人扮演的納粹黨是真正的納粹,因此敵視他們,在危急關頭還要搞對抗(我心裡嘀咕:但他們不是一起開會的嗎?真是傻得可以),其中一個還以為人家同時是共產黨和納粹黨,此外拉比很鬼馬,他對上帝的禱告就好笑得很。這片雖然題材沉重,但笑位不少,也不牽強,只是讓人嘆服於猶太人的生命力和絕處逢生的本領,基調輕鬆,不過也常常叫觀眾捏一把汗。至於結尾,導演沒有交代原因,不過可能性有很多很多吧,畢竟在那個時代,在歐洲作猶太人,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他們沒事才是奇蹟,影片在那裡就完了,可能就為了要叫觀眾玩味。我個人卻不太喜歡,覺得這樣有點矯情了。不過可能這只是因為我的口味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