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纪录片最早拍摄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展示女主人奢华幸运富足的生活?只是像男主人所说,两年前开始拍摄的时候,他们是人生赢家,08年经济危机袭来,一切都分崩离析。
女主只是看起来是花瓶,实际上很有头脑,出身平凡家庭,女主还是电脑工程师,看到上司的退休计划后,决定辞职,做模特挣钱,参加选美成为美国小姐,和金融精英结婚遭遇家暴离婚,遇到现任丈夫,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男主也是来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赌城的常客,每次去都会受到赌场的热情接待。结过三次婚,前面两次婚姻有6个孩子,和现任妻子又有7个孩子,其中一个是亲戚家的。生意模式就是就是让普通人分期付款能够享受得起富豪才能享受的奢华假日。男主非常清楚,人人都想有钱,没有钱的话也想感受下有钱的感觉。男主的儿子说他们公司的销售方式,就完全用了赌场的那一套,让普通消费者宾至如归,觉得自己赚了便宜。男主顶峰时期,拥有28家度假酒店,他用这些酒店做抵押,建造了赌城的新地标,开业仅仅四个月,就被建造方告上了法庭。
男主说我们就是对便宜的钱上瘾了,抵押扩张,不停循环,一旦出现危机,银行抽走资金,我们就无以为继。男主到处找钱,银行希望他申请破产交出大楼,但是这个大楼存在,男主的公司才能继续收到那些分期付款,才能继续运营下去。之前人声鼎沸的销售中心,在感恩节的前两天突然裁员。之前灯火辉煌的办公室,被迫关闭的时候,男主说都不要动,我们很快就会重新开张,七个月过去了,还是原来的样子,垃圾也都在原地。
凡尔赛宫,是男主想建造,节目组问他为什么,because I can,当时是真的认为自己可以。男主一家现在住的房子已经非常大,19名工作人员,17个卫生间。等到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还剩下四个,家里真是一团乱,根本收拾不过来。
节目开始的时候夫妻俩还在镜头前非常亲密,男主志得意满,女主笑容满面,经济越来越困难,男主埋首在大量的文件里,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减少,抱怨家里电费太贵,前门开着,所有的灯都开着。女主非常理解男主,说犯错的不是我,依然非常乐观,觉得命运肯定有安排。大一点的孩子非常清楚,说父亲根本就不爱母亲,就是把她当成trophy。之前男主还开玩笑说,等老婆40岁的时候,就换成两个二十岁的,这人自己都七十多了,真的是觉得自己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不顾别人的感情。
女主说,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也许我们保不住这个房子,我觉得你比我更加清楚,你跟我丈夫今天早上沟通了两个半小时,我俩不谈论经济上的事情,也许我应该更多的参与。没有足够的信息,就无法做出决策。
节目组问男主,你有从婚姻中获得力量吗,男主犹豫了一会,说没有,婚姻就像是又养了一个孩子。那个大一点的孩子说的没错,他们不过都是男主的面子,证明他的成功而已。顺利的时候就是给他锦上添花的,不幸的时候就是他的累赘。
里面也采访了工作人员,生活都跟房子有关。司机说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来到了这里,为了买更多的房子,他老婆打两份工,之前家里有19套房子,现在一钱不值。菲律宾保姆说自己的父亲就想有个钢筋水泥的房子,可惜没有等到,自己赚的钱都寄回了老家。女主小时候的好友,房子被强制收回,女主给她寄送了5000美金,也没有保住房子。再想想那些分期付款给这家公司,期待着将来可以享受富人感觉的人,很多人也是会失望的吧。
这世界真是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谁都无法逃脱,每一层都要被更高层次的力量收割,黄粱美梦终究会醒来。男主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的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所以他才对家里灯都开着浪费电非常恼火,看到这里,我赶紧去把多余的灯关了。
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一个主要的感受就是,也许那些美式成功学的书可能不全是骗人的。男主的言行或多或少地证明了那些书里写的东西。
普通人家与大亨家同时遭遇金融危机,但大亨家还是能拿出5000刀接济普通人朋友,而普通人朋友考虑的是眼下还有没有地方住。
富豪承压能力确实要高一些,但也避免不了把自己的坏心情转移给身边人。当初既然为了美貌选了妻子,如今就别为了她不能在事业上帮助你而感到后悔了。
比较吃惊的是女主既然已经受过本科教育,怎么还会把致富的希望寄托于婚姻?也许是她没想到创业这条路,也许是成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真的很难很难吧。但长期浸润在不劳而获的金钱中,或许让她早就忘记了,曾经那个为了成为在IBM工作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工程师的自己吧。
最后,这个家庭似乎不太注重培养孩子,也不太注重把自己的一身本领教给孩子。
除了前妻生的大儿子跟着老爹工作学到了不少,其他子女感觉没学到什么。就是说富有的习惯没形成代际传递。妈妈身上没什么富有的习惯,老爹有但不主动教,可能是孩子太多了教不过来吧。或者是一群孩子里有一个能挑大梁的就行?怎么都感觉缺少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