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飞不起来的童年 Conducta(2014)

简介:

    查拉(阿曼多·巴尔德斯·弗莱雷 Armando Valdes Freire 饰)出生于一个位于社会最底层的贫穷家庭之中,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母亲深受毒品之苦,根本无暇照顾和关心查拉。必须自食其力的查理以训练战犬维生,这导致他的性格非常的冷漠而且暴力。

演员:



影评:

  1. Chala有个常人看来太过不幸的童年,父亲不知所踪,母亲是个嗑药的瘾君子。他11岁,还是上小学的年纪,却不得不设法养活自己和妈妈。可一个11岁的孩子要怎么赚钱?他养斗犬、参与赌博、卖鸽子,小小少年过早地混入社会,养出了一身痞气。课上调戏老师,课下打架斗殴,撩妹的手段高杆的不行,妥妥的是个“问题少年”。但正如Carmela老师所说:“你如果想要一个少年犯,那么就用对待少年犯的方式对待他吧。”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人愿意从Chala身上的各种毛病中发现亮点,并且愿意耐心地引导他、教育他,那么他辍学混社会,从小混混长成大混混的未来指日可待。幸好,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成为一个好老师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完成的事之一,他需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容不得一点道德上的瑕疵;他需要无限的爱和包容,又需要恰到好处的严厉;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责任重大却薪水微薄。何以支持一个人完成这样艰难而伟大的任务?唯有对“教育”两个字的执着。Cermela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无论是对Chala还是Yeni,她都尽己所能,给予无限的爱与帮助。新来的女老师年轻漂亮,却是完成任务般的教育,对学生的轻言放弃,看似无奈实则冷漠。小孩子最能感受人的情感,只有真正的关怀才能换来孩子们的喜爱。有人说,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不知有多少人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师?

    我想不会有人不喜欢帅气的Chala。Chala给妈妈钱,让妈妈去交电费,反复交待她不要把钱花在别处。同样的场景往往发生在唠叨的母亲和调皮的儿子之间,这种角色上的错位令人心疼。妈妈喝醉了,妈妈哭了,小小的Chala抱着妈妈,给予她男人般的温暖与照顾。问及Chala为什么不愿意去劳教所,Chala说因为他要照顾妈妈。直到妈妈转身出门,他叫了一声“妈妈”,稚嫩的童音才令人意识到这还是个小男孩儿呢!无论是对母亲、对兄弟、对老师,还是对心上人,甚至是对自己养的斗犬,Chala都是像个男子汉一样的真心守护,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他,而是磨砺他,令他热烈着怒放的成长,长成一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人。当然,小演员演的非常好,长得又帅,勾起嘴角的邪魅一笑非常撩人。

    Chala和Yeni小小的爱情故事也是如此可爱而纯洁。男孩儿的情话信手拈来,队友的助攻默契十足,女孩儿羞涩而甜蜜的笑颜仿佛烟花绽放,令人憧憬那些情窦初开的年华。夕阳下的扇舞是残酷生活中最美的风景,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弗拉明戈舞者。

    这里是古巴,是“再长也没有执政党在位的时间长”的古巴。影片的色彩热烈而明媚,镜头中古巴街头仿佛一个粗犷的汉子,散发着勃然的生命力。我喜欢这样的电影,讲述苦难却不拘泥于苦难,带给人心酸无奈却又充满希望的遐想。

    写下这篇影评的时候,距离看这部电影已经将近一周了,很多画面和细节还是能够在脑海中争先恐后地蹦出来。我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莫过于此了,于是默默地加了一颗星。

    出租车上,司机问Cermela老师是不是Chala的奶奶,Chala很快否认了,但随后又小声地补充了一句“但我多么希望她是”。

    哥们儿的爸爸出狱,Chala望着他们父子的背影,眼睛里充满了希冀和渴望,但也只能无奈一笑,转身离去。

    疑似Chala爸爸的男人,给了他一条赚钱的路子,却一直跟老师一样反对他赌博。

    Cermela老师全家要搬去美国,她不愿离开,不忍离别,坚持在半路道别。

    。。。。。。
  2. 他们在思考自由教育?

    电影《飞不起来的童年》(Conducta 2014)似乎是在思考自由教育问题,对于古巴这样的国家来说,这点颇令人意外。无论“自由教育”概念如何界定,它的本质一定是关乎自由的。“自由”首先应当表现为消极意义上的“免于不当干预的自由”,其次是积极意义上“可自由地去做什么”的自由。本片中的老教师卡米拉(Carmela)的权威就来自于她的“自由”教育实践,她不仅努力地让自己的教育活动免于外来的不当干预,她也努力地保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接受教育,并让教育成为他们获得自由的手段。

    教育在卡米拉心目中具有神圣地位,她的教师资格证书是挂在圣母像旁边的;她信仰教育,当然她不允许“信仰”被玷污,就像她不允许教堂神父否认她祖母的信仰一样,那种反抗是决绝的,她在和代表政府权力的儿童事务专家Raquel的交锋时的神情便能说明一切。在她看来,教育是教育者的事务,当教育者能够自己解决教育内部事务时,来自外部的任何干预都是不当的,尤其当干预者只是为了自身形象而非受教育者的目的时,即便他代表政府,这种干预也是一种明显的“恶”,那就是自由的敌人。所以,卡米拉强调过去和现在生活的不同,过去生活简单,如何应对,教师都能为学生作点“准备”,而现代生活复杂,即便政府也不能且不应该代替学生来做如何应对生活的决定,因为在她看来,干预越多,自由越少;教育只能成为学生获得自由的手段,而不能成为自由的枷锁。所以,她反抗一切不当干预,轻蔑地称它们为“狗屎东西”。

    外部干预的不存在并不代表教育自由当然地就获取了。“政治正确性”有时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也有可能会内化为某些教师行为规范的指南,成为干预教育自由的隐形杀手。比如校长配合政府专家将查拉(Chala)送到再教育学校,那位新来的教师Marta,将学籍注册不合法的Yeni送去见她爸爸。校长有时身不由己,但Marta的行为显然是一种“无形压力”所致,即便卡米拉委婉地指出这一点时,她仍不自知地认为自己“没有被任何人施加压力”。所以,除了反抗不当干预争取外部的教育自由外,内部的教育自由仍然需要积极维护。当然,这种“积极维护”也总是和“争取外部自由”密切相连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卡米拉是如何维护内部教育自由的。

    在卡米拉这里,学生的表达自由是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的表达自由会受侵犯。在卡米拉看来,每个班都有像查拉这样的“不安分”的学生,但她并不认为言辞上“顶撞”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都是孩子啊!”也就是说,她似乎认为“权威意识”是教师的一种自恋,孩子根本没往这上面想。Marta虽然根据查拉打架而促使他被送到再教育学校,但显然之前她被查拉顶撞是导火索。就查拉事件而言,卡米拉是否有点过分维护查拉了?即便是为了维护表达自由的缘故,我们也可能认为动手打架也是不对的,但卡米拉也未因此批评查拉。这虽显得有点不合理,但的确有其高明之处。动手打架是一种表达,手段虽有点偏激,但目的完全正当,因为查拉想维护的完全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大家可能看到了,打架之后,不仅被打的同学不敢再贸然羞辱同学,其他同学也都知道了这是一种恶劣的行径,这无异于被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教育课。与其说卡米拉是在偏袒查拉,不如说她在维护正确的价值观。打架的确有可能导致危险,但小男孩们之间的这种肢体冲撞本身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不在学校发生,也会在学校外发生,限制“冲撞”有时也就限制他们受“教育”的机会。

    维护学生的表达自由最突出的事件是教室的墙上出现“宗教性质的画”。这虽是Yeni纪念死去同学的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但对于这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Raquel来说这是大逆不道的。她之所以可不听任何解释,很强势地反对,是因为这涉及某种政治原则性的问题。然而,这种表达是值得肯定的,即使我们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观众,也都会这样认为,因为保护孩子自然情感,不让它受到政治的粗暴干涉,是保证孩子情感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尤其在有同学逝去的特殊时刻,它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死的意义”;而且,Yeni的行为其实与学校是否支持和宣扬宗教无关,所以,卡米拉在回应Raquel质问时说,“我不被允许,但孩子们是自由的”。这表明卡米拉认为孩子们的表达自由不应受制于成人世界的政治规则。如果卡米拉不坚持这一点,任由政治践踏孩子们的稚嫩心灵,那么这种教育一定会成为自由的枷锁。所以,当卡米拉说:“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发生,也必须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时,我们的确感受到一股力量,或许这就是我们“良心”的感同身受;我们也的确感到很震撼,或许这因为我们的“良知感到亏欠得太多”了吧!

    家长式的儿童教育或管理总受到质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强加了大人的主观判断到孩子身上,从而剥夺了孩子们未来自由选择的机会。然而,我们都知道,也正如卡米拉所说的“孩子从来没有选择”,无论是从他们的能力还是他们的条件来说。然而大人们有时又必须为孩子作出选择,这样,大人们为孩子作出选择时,应当有某种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什么呢?代表国家利益的Raquel依据的是政府规定的条条框框,而卡米拉给出的标准是孩子们的自由,他们的自由发展。所以,在查拉事件上,卡米拉坚持将查拉留在普通学校,因为她知道若屈于政府的压力,再教育学校会成为查拉“人生中一个难以抹去的印记”。在“伪造学籍”事件上,若不伪造学籍,Yeni可能失去读书的机会。

    “伪造学籍”事件表现出卡米拉教育机会均等的愿望,而在最后一幕她讽刺Raquel,反映她的某种平等理念。由于大环境的影响,Yeni无法继续哈瓦那的学业,即使在查拉事件上感到良知有所亏欠的Raquel想在Yeni学籍事情上获得弥补,这也让人觉得她是个毫无原则的人,同样是孩子,为何要区别对待?当然,最让卡米拉不舒服的是,在她说明了她的行为只是出于“良知”的情况下,Raquel仍然要再提那张宗教卡片,所以卡米拉出言嘲讽“你还真什么都不懂”。的确,她不懂,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的事业。(文/石板栽花 2016年5月26日星期四)

    Ps.本片中文字幕 翻译:微博 @DaweianAnyways;校对:微博 @罗伯特不是鸡哥,志谢!
  3. 深夜看完《飞不起来的童年》,全程被一个年龄仅仅11岁的小正太给震惊,喜欢他不仅仅因为他的帅气,还因为他实在是完美了诠释了Chala这个角色,一个年龄才十一岁的小男孩过上了31岁男人过的日子,一个人扛着这个破碎的家。看这部电影没有一分钟不敬佩这位小演員,演技与颜值是成对比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大进步,加油。
           下面我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有时候看电影的理解层次取决于年纪的多大,这电影我今天看了,再过几年我还是会看,再过几年我也还是会看,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特点。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Chala这样的童年,命运给了他一个吸毒的母亲,一个不承认的父亲(ignacio),Chala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一样,不断成熟的支撑一个家。他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玩的东西是一样的,追漂亮女孩,打架,搞恶作剧都是我们以前童年玩过的,可他做的事情可比我们强太多,比我们承担的东西多太多了,
    当我们被母亲呵护在怀中是,Chala要养鸽子,养狗赚取家里的唯一收入。承受的责任太多的童年飞不起来。
          对于Chala来说遇上最好的事情应该是让他遇到唯一懂她的Cermela老师。Cermela老师的教育理论使用真诚,耐心,爱去教导孩子改变的,电影电影中多次描述了这一点,Cermela老师的这样的教育理论不仅仅给自己赢得了尊重,也让很多人改过自新,比如说再教育老师,又比如ignacio,Carmela说“如果你需要一个少年犯,那么就像培养少年犯那样培养他”。意味深长。
              Cermela和Chala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人在出租车,Chala说“她不是我的外祖母,但我希望她是”,这一幕可以知道小男孩就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也想要别人的呵护,别人的关心,另一幕是Chala看到自己朋友的爸爸从监狱放出来时开始的那份高兴,之后的沉默的眼神,也只能无奈而笑,转身离开了。
             在这不得不说Chala与 yeni的爱情故事,一个是支离破碎的Chala家,一个是充满父爱的yeni的家,不过他们同样要面对的是社会给他们的困难,或许这段爱情故事是这无奈的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样的童年,真的飞不起来。
                                                              ——影帝
                                                              16.9.20
  4. 本片片名《Conducta》(behavior)中文直译为行为。虽然本片是有批判态度的,但仍旧是积极的。
    我住在一条叫Hamel的小巷对面,傍晚时分,热气退去,海风吹起天边的一股黑烟,天色再黑一些,可以看见那黑烟处有火光。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场景,那就是哈瓦那老城对岸的工业区,那里的工厂大多都已废弃,只有一处高耸的烟囱不分昼夜地冒出浓烟。我常常上到天台望着这座城市,起起落落的屋顶中间竖起一处教堂的尖尖角。对面楼是一幢教学楼,学校已经放暑假了,只有羊在操场上吃草,和顶楼的国旗像荡起的海水,“红星闪闪放光芒”的童谣也一直回荡在耳边。
    委内瑞拉出现问题而对古巴停止供应石油之后,这个国度仿佛也停止了一切运作一般。游客们一面爱着这里一面抱怨着,如何买不到东西或者古巴人如何从外国人那里骗取一杯酒、一包烟。同时游客们对古巴的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认为美国会为这里带来改变。然而,只有古巴人自己没有信心,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伤痛就如笼罩其上的暑热,让身处其中的人受煎熬,但同时也生出关于意义的沉思。
    对于那场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我了解甚少,它就像那天边的硝烟仍旧影响着此地的生活。墙上的革命标语触目惊心,但人们好像已经忘了它,又好像并没有。而关于主义我也不想说哪一种更好,但的确他们的主义是反宗教的,可我在古巴却又看到一种很奇特的宗教,信徒需要从头到脚穿戴白色坚持一年。所以影片中贴在板报一角的基督教的卡片影起了学校里的争议我是又能理解又感到惶惑的。
    记得有一次走在街上看到几个小学生佩戴着红领巾,自己上小学时候的记忆突然翻涌。再比如影片中的户籍制度。我觉得欧美人对古巴的情感是不如我这个中国人那般切身的。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了那么多年,曾经的革命仍然烙印一般,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格外觉得它是谬误的是羞耻的吗?我离开了故土很多年,突然才觉得它可爱起来。我遇见许多古巴人,他们对制度有诸多的怨言,他们渴望去美国生活。然而和影片中的一样,在美国生活的古巴人他们相信古巴永远活在他们心中。
    我一直热爱摇滚乐或者说是热爱摇滚乐的“反叛精神”,这部电影与其说讲的是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与体制的对抗。然而我所眼见的现实是,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如同这里朝生暮死的青年人们的未来,无路可走。他们为此也并不是毫无感知,但他们更害怕思考,他们相信那是无用的因此只会带来痛苦,所以他们只顾寻欢作乐。

    古巴的成年礼是15岁,每一个女孩在15岁生日这一天都会拍艺术照办派对。所以古巴人是早熟的,十几岁刚出头就开始恋爱了。当我看着电影里的小男孩在喜欢的女孩面前耍帅,不禁想象起我的古巴男友的少年时代。
    古巴人是很爱漂亮的。记得男友16岁的妹妹第一次带我去夜店,着了浓妆,穿一身红色紧身连衣裙,踩一双红色镶钻高跟鞋。她的朋友搬去美国前送给她许多衣服,为此她特别高兴地试了一整个下午。男孩子亦如此,一天要换好几身行头。当时离开古巴,男友想要的礼物也都是衣服鞋子。大约是为了吸引异性吧。关于恋爱,我常常为古巴人及时行乐的态度而感到吃惊。
    有一次,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带着她的女儿来探访。女孩才16岁。后来我才知道那竟是男友的孩子。男友解释说那只是意外,而且当时女孩同时跟几个男孩子交往,所以也不确定究竟是谁的孩子。在古巴这样的情况很常见。电影中的小男孩让我感到忧伤,虽然我并不能完全想象父亲的缺失在孩子的成长中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毕竟到底他们也都长成了善良的人。我的男友,他也早早就丧失了父亲,每每听到一位墨西哥歌手的歌他都不禁哭起来。那是他父亲最喜欢的歌。她的母亲也哭过好几次,虽然我并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她说他们相爱,可是他后来又另外有了家庭。而她现在的男友更是同时有三个家庭。
    我常常以为古巴家庭是有些畸形的,虽然我也不喜欢用责任捆绑彼此的观念,但古巴人显得也太随性了些。男友几乎每天都要和他的母亲大吵,有句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的经济困境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矛盾吧。古巴的教育是免费的,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选择“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呢?还是说这个国家已经让人完全丧失了信念?我常常听古巴人抱怨制度,可是像影片中的那位女教师真正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孩子就是未来)思考的又有多少人?古巴的出路究竟在哪,绝不是对美国开放口岸就能带来改变的。
    在古巴的时候,我常常为男友以及他的家人的处境感到忧心。大妹妹在学校学习管乐,可是在古巴都没有那样乐器可以买。而二妹妹因为一次手术事故患了血癌,因此不能见阳光,并且也没有得到任何医疗赔偿。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有许多天真的想法,却从来不曾也没有机会了解这世界有许多好吃的食物,绚烂的夜景,我常常想要带他们去见见大千世界的繁华,但却又每次为他们可怜的求知欲與奋斗的愿景而感到恨铁不成钢。
    如果他们有一些闲钱都用来买酒與大麻了。或许他们太需要麻醉自己了吧。如果永远都不必清醒,究竟是一种幸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