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想吐槽最近的综艺节目了,你要说好吧,也就《我们民谣》能凑合看看!其他,太多大杂烩、炒冷饭、恶俗题材,我真不知道现在是为了流量是没下限了吗?追一个综艺三分之一都是广告,毫无看下去的欲望。
大年初一,中午在家包饺子,陪父母看了看无聊的晚会重播,想换个节目却无意中播进了腾讯视频,看到了这个中短视频节目,你还别说,倒真的看进去了,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每天一期,还恰好迎合了过年团圆的氛围。
《100个回家的理由》真的也没什么太高的制作水平,明星无非就是胡军做个串场,可就是挺真实的,仿佛就是身边朋友的故事。还在设计师这个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共鸣。有理想,有思想,有梦想……一首草原歌唱入心扉!我们都不需要太多回家的理由,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喂喂喂,节目组,出品方,还有腾讯视频,你们是故意在过年强骗眼泪的吧?越看越感动,故事都很真实,可惜追着追着就要完了,第一季才20期,好短啊,催更啊!!!!!!
我真的不止100个回家的理由,光我妈一个人就足够让我回家1000次,哈哈,她做的饭、她的唠叨、她的批评、她的刻薄、她的说教、她的严厉、她的专注、她做家务的样子、她和我爸斗嘴的样子……一到春节,就跟电影过胶片一样,每一帧都从我心里划过,恨不得马上飞到父母身边。
在外打拼好多年,才知道父母越发不容易,节目中有人把家变成了寄托,有人让回家的意义变得升华,有人的理由也很简单清淡,就像那一年春晚冯小刚给春晚拍的公益广告《舌尖上地春晚》,一双筷子就是很多中国家庭的团圆故事。
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没有浮夸外衣的真诚作品!
看着看着我就想家了,呜呜,好好看~
整整三年没有回家,每个春节都合父母打超过2个小时的视频电话,平时也保持基本每两三天通一次电话的习惯,好像慢慢的已经适应了这种没有相聚的亲情关系。我们是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时候漂泊在外特别容易缺少寄托,一个陌生的城市扎根、结婚、生子,远方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家乡,家乡实实在在的成为了远方,你如果要问我想家吗,我其实已经麻木了,分不清哪里才是家乡。
口罩三年,大家也彷徨了三年,改变了太多原有的生活轨迹,朋友有一次问我:如果这三年是正常的,现在你会怎样?我想大概率也许我已经回到家乡陪伴父母了吧,因为我本就不是一个拼搏心很重的人,在我看来,家人的陪伴永远大于一切,可这三年缺逼着我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因为我害怕在这个城市里失去未来,迷失自我。
今年,终于可以回家了,在回家前收拾行李的时候偶然看到腾讯视频推荐的这个节目,每一集时间不算长,可看着看着就停不下了,这都一个个鲜活的奋斗个体的故事,他们想家,他们爱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关于“回家”的故事。我最喜欢里面击剑运动员的那一期,夫妻两个人相互搀扶,为了理想不停的追寻未来,但是也随着成长体会到了陪伴的意义。
胡军老师的质感也是挺足的,每次节目一开始就往哪一坐,带着沧桑感十足的语调“开嗓”,像一个温暖的大哥哥在讲故事。总体来说一个中短视频有这个制作水准,能这样质朴又真实,真的不容易了,值得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