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一个普通家庭 / A Perfectly Normal Family
导演: 玛露·雷曼
编剧: 玛露·雷曼 Rune Schjøtt 玛伦·路易丝·凯恩
主演: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杰西卡·迪内奇 哈德维奇·米尼斯 尼尔·伦奥霍特 Kaya Toft Loholt 克里斯蒂安·哈尔肯 Rigmor Ranthe Rikke Bilde Tammi Øst Nicolai Dahl Hamilton Peter Zandersen 拉多·哈季奇 Morten Bjørn Wilfred Schandorff Worsøe Omar Abdel-Galil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上映日期: 2020-01-27(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2020-02-20(丹麦)
片长: 97分钟 IMDb: tt8326624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相信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对于“LGBT”这个词都不陌生,但是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
其实“LGBT”是由女同性恋(Lesbians)、男同性恋(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以及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合并合成的。
而近年来随着电影文化的多元化和关注度,我们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太多关于同性恋和双性恋者题材的电影,今天我们就来着重介绍跨性别者主题的电影。
本周法国院线上映了一部丹麦电影,叫做《一个普通家庭》(a perfect normal family)
就像片名,影片着眼于丹麦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家人过着日常的平静生活。
然而在某一天,这种平静被打破了,当一家人在开心的吃饭时,妈妈突然宣布要和爸爸离婚,理由是爸爸决定要变性成为女人,这给处于青春期的两个女儿带来了巨大的震惊。
大女儿很快就接受了现实,和逐渐成为女性过程中的“父亲”开始友好相处,一起去美容,做指甲,并不时劝诱小女儿也应该坦然接受这一切。
但是,小女儿的反应和大女儿完全不同,她一直处于极大的困扰中,一方面内心恐惧父亲的失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被迫接受另一个全新的”父亲“出现在自己面前。
整部影片也是以小女儿的视角做为情节推进的主线,从影片开篇小女儿出生的摄像机录影,观众就能明显感受到父亲对女儿所表现出的浓浓爱意,然后切换到女儿长大后的现实生活场景,之后又会不时插入小女儿童年各个时期的录影,这些影像逐渐勾勒出小女儿成长过程中和父亲间所建立的深深情感纽带,这样的穿插也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立体和丰满。
在这种铺垫下,当小女儿表现出无法接受父亲变性的行为及举止也不再会让观众觉得有任何抽离感。
接着,影片描绘了小女儿对父亲的态度从排斥,矛盾,再到接纳的三个层次。
首先,她在医生组织的关于父亲变性的身份认同家庭会议中用衣服蒙上双眼,自欺欺人的认为只要自己看不到穿女装的父亲,那父亲就没变化,此时她的内心呈现出对父亲的排斥,现实中发生改变的父亲和她心中的父亲形象是不一致的。此处的摄像机镜头也一直没给父亲正面的拍摄直到小女儿摘下面具。
接着,当小女儿发现自己无法逃避现实后,她会时刻提醒父亲要在公众面前继续充当”父亲“角色,而不是被周围误认为的”母亲“角色,为此不惜在全家度假时,父亲生日当天和家人翻脸。此刻她内心虽然开始尝试接纳新的“父亲”形象,但这个形象却被外界认为不是“父亲”,这导致她的内心充满矛盾。
最终,当父亲因为怕女儿遭到周边环境的恶意歧视(其实并不明显)而决定独自搬去伦敦时,大女儿选择了回避见父亲最后一面,此时的小女儿反倒表现出了特有的坚强和对父亲的理解,此时的她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接受父亲的一切变化,内心的“父亲”和现实的父亲合而为一。
此外,片中的小女儿是足球运动员,充满男性荷尔蒙的足球运动本身和周围环境都会让她对男性气质有既定的认知和想象,也会造成她对父亲的女性形象产生排斥心理。
影片的结尾是以摄像机录影拍摄了父女三人在伦敦桥上的场景,完美的承接了父女之间的和解,与影片的开头呼应。
这部影片在鹿特丹影展获得了大银幕奖,看到豆瓣上的影评人对此片大加赞誉的同时也会惊讶丹麦社会环境对于跨性别群体的强大包容度。
其实世界上第一位通过手术从男性转变为女性的跨性别就发生在丹麦,她叫做莉莉·艾尔伯(Lili Elbe),变性前“她”的名字是埃恩纳·韦格纳(Elinar Wegener),出生于1882年的“她”在几次试穿女装充当妻子作画模特的经历后,点燃了“她”内在的某种欲望,进而慢慢走上了渴望变成女人的道路。2015年由汤姆·霍伯(Tom Hooper)指导关于这段莉莉变性历程的改编电影“丹麦女孩 The Danish Girl”,在之后的各大电影节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我们来了解跨性别者这类人群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觉得他们是想要通过手术转换性别的,但是还有另外一类人群只是需要通过乔装打扮之后达到内心深处的满足感,这类人群我们可以称之为“异装癖”。
法国知名导演弗朗索瓦·欧容(François Ozon),曾在2014年拍摄了一部电影“新女友 Une nouvelle amie”,故事讲述了在妻子过世后独自抚养小女儿的男主角特别喜欢打扮成女人的模样。这部电影除了展示性别转换,跨越性别的爱之外,更多的是探讨了如何跨出社会框架以及自我禁锢,做最真实的那一面。
成为跨性别者的因素有很多,大部分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或者内在的潜意识召唤,无法认同自己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他们通常有强烈的异样感,认为自己就是要以另一种性别身份生存。而异装癖或者变装者会通过外表的改变打扮来实现被社会压抑的情绪,他们则不会对身份有强烈的排斥感,所以两者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
随着我们时代的变迁,LGBT多元化的主流价值观也让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更具有包容性,反而呈现出一种民主化后的新型价值。当世界一直在变化,价值观的变化也会成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整个社会提高对于少数人群的理解与接纳,并且给予他们最基本的权益保障,相信会有很多跨性别者可以接纳他们最原始的天性,活得更加精彩美好。
看死君:“花园”的第30期,我们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去年非常热门的LGBT电影《完美普通家庭》,出自荷兰女导演玛露·雷曼之手,曾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大银幕奖。该片讲述的是当爸爸变性后,孩子该如何面对的故事。而或许,“不完美的完美,不普通的普通”便是对这部电影的最佳注解。
栏目| 花园
作者|吸露群
故事发生在丹麦郊区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不过家中的父亲有些特别,他是“LGBT”中的“T”。从心理和性别认同的角度,属于跨性别者;从生理和医学的角度,属于变性人。
提到丹麦LGBT电影,可能很多影迷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小雀斑主演的那部《丹麦女孩》。影片《丹麦女孩》恰恰讲的就是世界首位变性人的故事。
观影前,我以为《完美普通家庭》里的故事也会围绕“父亲变性”这个点来展开,观影后才知道父亲只是引子,故事讲述的视角是小女儿,而影片真正想探讨的主题是家庭与亲情。
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家庭录像,记录的是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对这个家庭来说,踢足球是家庭活动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父亲喜欢足球,从小就把这份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传递给了他的小女儿。家庭录像里,父亲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一起观看足球比赛;到了小女儿可以站立的年纪,父亲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就是足球,父女俩常常一起玩的游戏也是踢足球。
然而特别有意思的是,当女儿们第一次跟做完变性手术、从生理上已经完全变成女人的父亲见面的那个晚上,父亲还同时邀请了在海滩上刚认识的女性朋友。以至于小女儿在餐桌上便显得很不耐烦,因为晚上原本的计划是父女一起观看足球比赛。
父亲的朋友得知小女儿喜欢足球时,感到很惊奇,说自己作为女人根本无法懂得足球的乐趣,在她眼里只是一群人追着球跑来跑去;没想到,父亲居然也附和着说,自己从来都不懂足球规则。父亲的话,让小女儿终于忍受不了,离席而去。
在很多人眼里,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展示男性气概的运动。当爸爸还是爸爸时,他跟女儿一起热爱着这项运动;而当爸爸成为了妈妈,怎么会一下子对足球失去兴趣呢?对小女儿而言,父亲变性是迟早要接受的是,尽管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父亲开始远离足球,则是小女儿真正无法面对的。
深受父亲熏陶而爱上足球的小女儿,从影片一开始便展示出好胜心强与男孩子气的一面,她还抱怨他们足球队的新教练很愚蠢,让新人替补出场导致输球。爸爸则谆谆教导小女儿,应该更注重足球运动里的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只在乎输赢。
影片中的这位父亲,真的是位难以挑出毛病的完美好爸爸,在家庭录像里面,他跟两个女儿一起玩耍时所表现出来的温柔体贴和耐心,及其对女儿们深深的爱,都着实让我们感动。而相比之下,母亲则显得更为暴躁,且更有攻击性,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更为男性化。
对于父亲变性这件事,首先在餐桌上发难的便是母亲,她在女儿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说自己要跟父亲离婚。从这场争吵中我们能看出,父亲始终在照顾女儿们的情绪,而母亲则不管不顾地表达着自己对父亲的不满。
还有影片中间部分,小女儿因为暗恋的男生跟另一位女生比较亲密而生气;后来又因为朋友嘲笑她的爸爸是变性人而不知所措,接过别人递来的伏特加赌气般地喝了很多,醉倒在地。
收到老师的通知后,父亲第一个赶来,第一件事便是关心小女儿的身体状况;而母亲赶来后的第一个反应,则是将小女儿喝酒归罪于父亲变性让她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我们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比起母亲,父亲反而更具母性,更懂得关心体贴孩子们的需求。
影片中更有意思的设定是,小女儿比大女儿更显男孩子气。当父亲做完变性手术后跟两个女儿第一次见面时,他便开始教小女儿做些更女性化的事,比如化妆、穿裙子、涂指甲油等。
父亲不仅在心理上有着母亲一般的温柔和体贴,更从行为上承担了一位母亲教女儿如何慢慢成为女人的责任。父亲真正全方位地变成了母亲,小女儿也因为父亲持续的关心爱护,渐渐地接受了父亲变性的事实,也终于明白,原来“爸爸成为妈妈”并不会影响对她的爱。
其实,推动影片剧情向前发展的动力从来都不是“爸爸如何变成妈妈”,而是当父亲决心变性后,小女儿如何接受这个事实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影片的主线显然是小女儿的成长,也就是她如何从一个只懂得爱自己的小女孩,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爱别人的人。
小女儿最开始听说母亲因为“父亲要变性”而执意离婚,她先是不理解,质问父亲为什么要变成女人;然后则是伤心,认为父亲坚持要成为女人就是不爱自己了、想要抛弃她;接下来则是愤怒,想到父母离婚后可能会搬家,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父亲跟着小女儿到室外试图安慰她,并想让小女儿理解自己成为女人并不会改变对她的爱。小女儿则直接诘问,“既然你想成为女人,为什么你要生小孩?”父亲沉默。
父亲知道自己变性必然会给家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小女儿承受这个压力并不公平。但是从自由的角度而言,父亲当然有成为女人的权利。只是,如果从身为父亲的责任出发,这无疑也是一种原罪。
因此,父亲其实对小女儿是有着愧疚的;但这对他自身其实也并不公平。为什么男人变成女人不仅要受到社会的压力,还要被自己的家里人所责难?
父亲虽然也很委屈,但首先想到的还是尽一切所能给小女儿提供更轻松自在的成长环境。所以在小女儿喝醉酒后说恨他,以及母亲对他的责难之后,他选择了远离家人,去伦敦工作。
在父亲终于做出这个决定,并告知女儿们的时候,大女儿情绪失控地对小女儿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小女儿明白父亲会去伦敦工作,是不想让自己受到外界的压力;而见到姐姐如此伤心南国,她却无从安慰。
这一刻,小女儿才从心底完全接纳“爸爸成为妈妈”的事实,也懂得了“爸爸变成妈妈”这件事其实并不重要,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到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而回想自己,仅仅因为父亲想要成为女人而始终不接受他,是多么的无知和自私。
自此,小女儿终于完成了自我成长,这个家庭也终于完成了从普通到不普通,最后又变回普通的过程。当完美的好爸爸变成完美的好妈妈,他对女儿们深深的爱则从来没有变。
影片虽然涉及到“跨性别者”这个敏感的话题,但却没有任何猎奇的味道,这或许跟影片是导演以自己亲身经历为蓝本拍摄有直接的原因。没错,导演的父亲就是跨性别者。
但也可能正是因为影片来自导演的亲身经历,才让他对这个故事倾注了过多的温情。
我相信,丹麦作为北欧发达国家,可能对于跨性别者有比较高的接受度;但作为跨性别者的子女,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非议、嘲笑甚至霸凌,都不算稀奇。
而在电影里,这些阴影都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可能导演不想让电影的基调过分沉重,更不想染上世俗的悲情色彩;而是更倾向于表现家庭里的爱与温暖。我想,这也是影片里插入很多家庭录像片段的重要原因。
跨性别者作为性少数群体,如今越来越被这个世界所看到和接受。但是,整个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和了解其实远远不够,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还广泛存在。
虽然影片没有把“跨性别者”本身作为故事的核心,而是作为故事背景,作为一个少女成长所面对的挑战和一个家庭危机来处理。但我还是希望,类似这样关注少数群体、关注边缘人群的电影能越来越多,从而让更多人放下自己的无知和偏见。
最后,我想借用戴锦华老师深切认同、并反复引用的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告别时的卷后语来结束这篇文章:“当我们望向他人而遗忘了自我的时候,那是电影的时刻。”
栏目| 花园;作者| 吸露群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会丹麦语,所以看完电影后去看了对导演的访谈,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Malou(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她自己11岁的时候爸爸像她们坦白了自己是跨性别者,从此以后他们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90年代即使是在LGBT文化极度开放的丹麦,这也不是一件易事。她说在她想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她和她爸爸交流了很多,还得到了自己爸爸的允许去看了爸爸当时写的日记。电影上映以后,她也和她爸爸一起去了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整个电影院就她们两个人。两个人在看的过程中有笑过也哭过。多么温暖。
我个人在丹麦生活马上7年,也有两个孩子。老公是典型丹麦家庭型男人。我自己真的很喜欢丹麦这种家庭氛围感,大家都和和气气充满爱,关系也非常平等。这也是为什么北欧总是能拍出这些温暖的片子的原因吧。整部电影没有那种激烈的平权或者斗争,完全没有提爸爸为什么想做女人。爸爸也只是一直那么温暖地爱着自己的两个女儿。
前阵子看一个丹麦关于drag Queen的纪录片,片中的男孩也有一个超级开明的爸爸。他说,他15岁跟自己爸爸出柜的时候,他爸爸反应很平静,他自己都很惊讶,然后他爸爸告诉他:不管你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你都是我的孩子。什么都改变不了我是你的爸爸,我永远爱你。我自己也和老公讨论过很多次这样的话题,我们永远都会尊重和关爱孩子自己的选择。
要是世界上的人都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希望北欧这种平等文化会传向全世界。
四口之家,电影从小女儿Emma的视角讲述这个家庭从Emma(妹)Caroline(姐)Helle(妈) Thomas(爸)转变为Emma(妹)Caroline(姐)Helle(妈) Agnete(爸)的故事。讲几幕影片中印象深刻的画面吧:
妈妈在餐桌上突然把将要离婚的消息告诉两个女儿(以下对话均来自英文字幕,电影原声为丹麦语):
Helle: Dad and I are getting a divorce...We are getting a divorcebecausedad wants to be a woman...Dad wants to change gender because he feels like a woman.
Emma:You can't just decide that for yourself.
Helle: Actually, you can.
当Emma认为这不是一件爸爸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时,妈妈回答说「他可以自己决定」。剧情出现转折时,导演就交代了一个认知相对完备、接受度相对宽广的家庭/社会背景。换在其他社会环境下,这一句电影中一带而过的场景,或许需要至少一整季艰难甚至无望的鸿篇描述才能让话题继续。
接受了6个月的激素替换疗法,从Thomas改名为Agnete,外在穿衣打扮以女性角色示人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心理咨询师的安排下见面,Helle和Caroline争论着是否需要为Thomas这个名字的消失办一场葬礼,Emma则全程用围巾裹住了脑袋,直到Agnete将要离开:
Emma: Wait.Do you promise you will stillbe my dad?
Agnete: Yes, I promise.
Emma: Hi.
得到Agnete的保证后,Emma摘下围巾,第一次看到了穿着女装的爸爸。没有任何异样的眼神,只有一些陌生但依然亲切的询问和关心。
Agnete在度假时享受着新结识的女性朋友带来的快乐,不经意间否认了自己对于足球的了解和热爱:
Petra:For me,it is just people running after a ball.
Agnete: I know. I never got the rules or anything.Something about making goals.
这句脱口而出的否认,对Agnete来说或许是一种新身份下的兴趣改变,但对于一直热爱足球、从小和爸爸一起踢球的Emma来说,是对他们一段共同且珍贵的记忆的全盘否定。
为了让Emma不因为自己而遭受周围人的嘲笑,Agnete决定去伦敦生活:
Emma:Agnete left.
Caroline:Emma, she willalways be our dad. Right?
最终,她们在伦敦相聚了~
这是一部并不悲情的电影,它不是从Agnete的角度谈论性别转变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改变,也没有谈及过程中她在社会上所遭受的不解和排斥。电影仅从女儿Emma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更多聚焦在她自身从不理解到接受的心理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这是导演Malou Reymann自己的故事,接受采访时,谈到她和父亲第一次坐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她说[1]:
在网上找到一段导演Malou Reymann接受电台采访的片段(原视频无法连接,如有兴趣可参考以下链接地址)[2],里面提到了对于影片中那句「Actually, you can.」导演真实的感受。它其实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对当事人自主选择权利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周围人,那意味着一段漫长的接受过程。
Transition是一个更遥远、更隐秘的词。其实我们都做不到感同身受,我们只能在自愿的前提下,尽可能去了解和理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