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忘掉莎拉·马歇尔 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2008)

忘掉莎拉·马歇尔 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2008)

又名: 忘掉负心女 / 失恋精华游 / 分手快乐

导演: 尼古拉斯·斯托勒

编剧: 杰森·席格尔

主演: 杰森·席格尔 克里斯汀·贝尔 米拉·库尼斯 拉塞尔·布兰德 比尔·哈德尔 乔纳·希尔 保罗·路德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8-04-18

片长: 111 分钟 IMDb: tt0800039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皮特(杰森·席格尔 Jason Segel 饰)是个音乐人,有个比他出色得多的女朋友莎拉·马歇尔(克莉丝汀·贝尔 Kristen Bell 饰),她是个当红电视明星。皮特对她一片痴心当牛做马,但还是惨遭她的抛弃。备受打击的皮特经历了很久的消沉,还要整天在电视上看到莎拉的各种新闻,为了走出失恋阴影,他跑去夏威夷火奴鲁鲁度假,却恰好在酒店遇到莎拉和她的新男友。皮特感觉命运在捉弄他,不过此时他邂逅了度假村服务员瑞秋(米娜·古妮丝 Mila Kunis 饰),后者美丽、热情,愿意倾听他的不幸,还带他进入夏威夷的火热生活。皮特慢慢爱上瑞秋,但是莎拉又和新男友闹分手了,似乎有意愿向皮特回头……

演员:



影评:

  1.     阿杜唱,我已不再是你的谁,想到都会心痛。恋爱中的两个人是一体的。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并不仅仅体现于床上。对于唯一一个可以巨细靡遗一览你全貌的人——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当他不再认同你了,那你的存在感会瞬间土崩瓦解。
        爱情最终都会沦为习惯,这不是堕落,这是升华。从浴室出来的Peter在Sarah面前肆无忌惮的晃着something,这不叫恬不知耻,这叫相濡以沫。有一个人能让你面对她时完全不用考虑所谓羞耻感,其实是件相当幸福的事情。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和尚的惯用台词就是双手合十说声,阿弥陀佛,施主何必执着。每到夜晚就变身歌剧魅影,就是因为太过执着。随便找个美眉约个会,分分钟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会做生意的店家,善于找托,所谓“托”就是当顾客犹豫不决的时候,马上出现说,哇,好漂亮呀,你不要,那我买了。这时候就会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的把钱扔过来。所以当Sarah看见Rachel挽起Peter的手,马上变得坐立不安,然后就开始不自觉的想起Peter的好。当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人们常常忽略自己喜欢的,而总是倾向于那个有人抢的。
        中规中矩的爱情喜剧片,但毫无必要的露点实在是有些无厘头,Jason Segel是否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size,那几个镜头,完全可以只take上半身。
        女角选择相当合适,Kristen Bell是第一眼美女,但看久了便会觉得面部线条不够柔和,略显戾气。而Mila Kunis是第二眼美女,乍看下去无甚特别,但随着剧情发展,一颦一笑都逐渐散发出特殊的气质。这样观众也可以像Peter一样,渐渐感受到情感变化。
        最后的结尾,Peter还是不习惯在Rachel面前赤身裸体。爱情可以电光石火,但有些感觉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所以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爱情没有激情,那好好想想,这种平淡或许比激情更加难得。


  2. 《忘掉莎拉·马歇尔》:失恋之路=崛起之路
                  (文:火神纪)


      结束一段情感;然后开始另一段情感。
      这是一个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爱情故事。
      可是,正是因为生活如此循环不息;所以,生命才显得如此多姿多彩。
                                   ——火神纪。题记。

      我觉得,这是一部挺好的电影。就算,它在任何一方面都没能比其它电影更出色的地方;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喜剧。这一点很难得;毕竟,把一些均不够出色的电影元素组合在一起,它还依旧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并且印象深刻,这并不是件轻易能完成的事。

      亲情因为还有血脉的捆绑而稳固不变,友情因为淡如水的君子协议而不那么动人心弦;于是爱情,也许是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捉摸的情感了。对比亲情而言,它甚至更私密也更亲密;相对友情而言,它甚至更不稳定。
      我们都相信亲情是恒久不变的;我们一旦和某人达成友情的默契,一般而言我们也愿意相信那是终生不变的。可是爱情呢,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呢。这也许就是爱情,为何总能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担忧与烦恼的原因了;与他人亲近的渴望从不曾熄灭,但却因为害怕受伤而总让人望而生畏,于是它既可以创造最华美的温情喜剧,也能创造出最凄美的委婉悲剧。
      爱情成了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文艺题材之一;正是因为它有着其它情感不具备的不稳定性。爱情的可变性而成就了它的可塑性——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所有人的爱情故事也许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差异的;而从微观角度上而言,我们却没有办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爱情,它又是独有唯一的。宏观上的无差别让它具备了强烈的诱发共鸣的可能,而微观的唯一又赋予了它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共鸣的力量,题材的无尽可能;爱情是如此优质的文艺素材。既然无法一语而蔽之,那么就有了极其丰富的想像空间和发展空间。这部电影里的这个爱情故事,它所选取的是爱情征途里的一个分界点——分手,重新开始。爱情其实很少让人们过于意外,分手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重新开始了。也许很俗套,可是这却似乎是一个铁一样的规律。
      这是一部有泪有笑的电影。诙谐的笑点似乎俯拾皆是,可是笑过之后却又不免心生悲凉之感;于是,它就注定了它不仅仅只是一出轻松无味的轻喜剧那么简单了。

      看这部电影,不免让人想起很多年前的那套《美国派》(American Pie)系列电影或者《欧洲性旅行》(EuroTrip)之类的轻松性喜剧。至少它在某种程度上跟那些电影是挺像的——肆无忌惮的性话题、率性的裸露镜头与整体的诙谐风格。但是它依旧与那些电影有着一种本质上的区别——这部电影多了一层低沉阴郁的反思在里面,所以它不显轻浮;而它的这种低沉反思又不至于影响到这部电影整体风格上的轻快格调。
      如果在尺度上把握这种恰到好处的反思,是非常有难度的。它既要打动人心,又不至于阴郁成悲凉;说起来似乎并不太难,可是延伸到影像上去,以剧情的发展为脉络、以人物的情感为载体、以音乐为背景衬托,同时顾及到种种这些并且拿捏到一个最合适的尺度——既要让我们尽情地欢笑,而又必须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悲痛情感,同时还必须在我们欢笑之余不产生一种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负罪感,这是非常困难的。

      就拿前面说到的《美国派》系列来说吧,它显得非常无厘头并且是非常好笑;可是,它又是如何逗我们发笑的呢。不外乎是让电影里的人物显得愚蠢,而我们的所谓欢乐,几乎是建立在一种嘲讽性质的基础上延伸开去的。我不否认当我看那几部系列电影的时候显然是挺乐呵的,可是在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很难保持那种愉悦的心情。开始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当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明白了——是因为负罪感。
      嘲讽别人,其实并不是太愉快的一件事。也许我们是无法抑制住那时候的满脸欢颜,可是当这种欢颜最终谢去,我们的愉悦心情大都也将随之凋零了。因为,这样的欢乐是病态的;带给我们所谓的欢乐,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欢乐,相反正是因为那些人的愚蠢而把我们逗笑了,这就给我们潜意识上带来了一个暗示,电影里的那些人遇到的那些事,那些人物大都是不愉快的。于是这样的暗示带给我们另一种解读,电影里的人物几乎是在受虐般地带给我们一种病态的愉悦;于是我们在电影之后会产生一种不愉悦的落差就非常好理解了——他们是主动地受虐来逗乐我们;而我们,则更像是一种被动式地受虐。这种受虐式的视觉刺激带给我们一种非常严重的审美疲劳,而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负罪感;毕竟是因为我们而迫使他人受虐。
      观影的过程中也许曾有的愉悦都在观影之后化成了不愉悦感;并且在观影过程里有多大的愉悦,在观影之后也就有了多大的不愉悦,这两都是成正比的。

      这部电影在尺度上的拿捏,正是非常好地替我们摆脱了这种负罪感带来的不愉悦感。首先它是欢快的,然后它带来的反思又足以让我们忘却了那种负罪式的不痛快,进而带给我们另一种形而上的思考。这一点很重要,它决定了这部电影仅仅只是一部无厘头的性喜剧,或者是一部比较有深度同时又轻快的文艺电影。
      身兼编剧和主演的杰森·席格尔(Jason Segel)的完美剧本加上出色的演绎成就了这部电影。观影的过程是愉悦的,观影之后我们变得积极的;对于一部这样的电影,我们还能去苛责它什么呢。

      先是一段颓靡的生活状态描绘,然后是一场直接了当的分手;我们可以想像,当一个本身已经是极度消极的男人,当他把所有积极的表现欲望都寄托在爱情上的时候,分手对他来说,意味着的也许就不仅仅只是分手那么简单了。生活将变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仅有的祈望已经彻底地离他远去。
      当然,他要比所有人更难以接受现实。因为别人的分手,仅仅只是一个自主的忘却;克里斯汀·贝尔(Kristen Bell)饰演的莎拉却不仅仅只是他的女友,同时还是一个热播剧集的女主角,于是他的忘却过程还将面临的还有从媒体上时时向他轰炸的伤疤揭批。本身寄望甚高的爱情已经死去,好不容易结痂的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又总被不停地掀开……
      这也许也解释了后来当莎拉终于被新情人抛弃时向他投怀送抱时他坚定的立场以及报复式的快意恩仇。毕竟,当一个人受的伤害过于巨大并且最终摆脱了所有伤害之后,他也许不会再那么轻易地回到好不容易走出的原点。

      米娜·古妮丝(Mila Kunis)饰演了一个完美的前台服务员,她不仅给了一个伤心旅客一个免费的房间,并且给了他一个不再伤心的绝好理由。给他一个暂避风雨的港湾,鼓励他进入自己的生活,帮助他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每一个失恋的男人都应该遇到一个属于他的瑞秋,然后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爱情,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不是把悲伤的情感转移动后来者的身上而变成一种取代式的恋爱,而是开始一种形而上的崛起之路。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如此幸运。所以,这部电影成了一声轻轻无声的悠悠轻叹。至少,我们多少会有点羡慕那个可爱的孩子。吸血鬼题材的爱情歌剧,一个全新的音乐人在失恋的时候开始崛起,一个落魄而颓废的男人在失恋的时候死去;这是一个多么雅俗共赏的爱情故事。

      忘掉莎拉·马歇尔其实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他本身痴情,专一;而她则美艳,并且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将他包围。爱上瑞秋似乎也是一件注定了的事。因为他正悲伤,无助;而她却大方,并且关心他,给他帮助,同时还喜欢着他。
      我们也许都不会很喜欢莎拉,我们也许也都渴望瑞秋。可是我们也知道,我们不会如同他一样幸运。所以,当他忘却了她,当他爱上了她;我们会在纵观着他颇为坎坷的情感之路的同时,也替他在事业上的崛起之势而开怀。
      当然,他也同样干了许多的蠢事,仅仅只是为了逗我们开怀。可是因为他的幸运,因为电影励志的主调,我们不必为我们那敏锐的负罪而哀伤。所以,当我们看完了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依旧愉悦,并且对人生持有着一种积极而满足的姿态。

      爱情可以挫败一个人,爱情也可以造就一个人;爱情可以折磨一个人,爱情也可以抚慰一个人。同样的道理,失恋也能做同样的事。而《忘掉莎拉·马歇尔》这部电影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失恋,是可以迫使我们摆脱一种旧有的生活模式,进而走上自己的崛起之路。
      当然,这只是爱情无数种可能性中间的一种。可以说,这是一部挺恶俗的电影;可是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何尝不正是如此肤浅而恶俗地活着呢。所以,我从来不讨厌这种所谓的“肤浅”;因为它是如此真实而且实在。

      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失恋,我们应该如何在失去挚爱之后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渴望的念想。我们也许也会做一些蠢事,我们也许也曾如此悲泣;可是我们都还好好地活着,不是么。这就好了,因为还有那些美好的向往,在对着我们遥遥地招手。
      谁没有某个脆弱的时刻,谁又没有某个哀伤的时刻;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渡过我们生命里属于低谷的那个瓶颈,然后更好地展开我们下个阶段的生活。悲痛欲绝的男主角,蜷缩成一团地躺在最高档的房间里不停地哀嚎与哭泣,窗外的夕阳投射着哀伤的淡黄色调把整个房间都染成了悲伤……我喜欢这个镜头带给我的那种构图的美感,虽说,它所述说的那个故事也许并不那么动人。

      夏威夷。夏天。波浪。鸡尾酒。男人。和女人。夜色斑斓。所有的一切带给我们无数美好的遐想。这就够了。我不曾寄望,这样的一部轻快的轻喜剧能带给我什么,可是这部小投资的无厘头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感动过我。
      另外提一下,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也是非常不错的。

                   2009-01-27;己丑牛年丙寅正月壬申初二;清晨7:50。己丑第一稿。

    --------------------------------------------------------------------------------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忘掉莎拉·马歇尔》
      ■译名:《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
      ■导演:尼古拉斯·斯托勒(Nicholas Stoller)
      ■编剧:杰森·席格尔(Jason Segel)
      ■主演:杰森·席格尔(Jason Segel)、克里斯汀·贝尔(Kristen Bell)、米娜·古妮丝(Mila Kunis)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
      ■片长:118 min
      ■产地:美国
      ■语言:英语、夏威夷语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数字化影院系统、SDDS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制作公司:Apatow Productions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首映日期:2008-03-10(美国)
  3. 这部片子风格独特,但从头看到尾居然也颇为舒服,甚至一时说不上啥不喜欢的地方。
    剧本写得很随性。有一段讲到Sarah演的剧集被砍了之后的感受,进军电影界什么的,完全是演员Kristen本人的真实写照。但是某些地方的尺度大胆又不似简单的自娱自乐的小品。
    看过之后,最明显的印象是,这简直是一场TV派对。男主Jason Segel是《How I Met Your Mother》里的Marshall;女主一Kristen Bell是《Veronica Mars》里的Veronica、《Heroes》里的Elle、《Gossip Girl》里的Gossip Girl;女主二是《That '70s Show》里的Jackie(我没看过);《Saturday Night Live》的Bill Harder和Kristen Wiig出演配角;《30 Rock》的接待员Kenneth出演配角;《Friends》的Mike(Pheobe男友/丈夫)出演配角。
    应该说这几个演员还都很适合片中的角色。比如Kristen Bell,在《Heroes》里的角色完全被毁(剧情太烂了),但是在本片中看起来漂亮可人;再比如Jason Segel,饰演角色与《How I Met Your Mother》有点像,片中把钢琴和演唱功底也表演出来了。所以我说剧本随性,仿佛为演员量身定做。
    剧情方面其实一如各网站简介上面写的那么简洁明了,也就是片名的那个意思。细枝末节很多(再次说明剧本随性),但是并没有显得太多余,整体节奏把握挺好。
    夏威夷的风光真是美丽,所以全片看下来色彩明亮、赏心悦目。
    有些比较奇怪的笑点,但是不怎么恶搞,只是略感异样,比如那个操着英国口音的Aldous Snow,多个性一人物。
    这样定位的影片排不上经典,所以不大好意思给五星评价。可是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挺喜欢的。
  4. 看了这部片才系统研究了下“阿帕图喜剧”,有篇文章写得蛮好的,《男漫,男性角色塑造及浪漫喜剧的渐进演化》,里面讲到了浪漫喜剧这一类型发展到了男主都完美得跟贝克汉姆似的又man又帅又时尚讲究,女影迷们从爱得死去活来到看得审美疲劳,男影迷们只好跟着女友看,看得又无聊又自我怀疑:女人们都喜欢这样的?那像我这种外形普通又邋遢又宅又不懂浪漫的衰男还混个毛线啊?然后阿帕图喜剧横空出现,里面的男性角色引起了男观众们的极大共鸣,而且因为其中有大量讽刺挖苦男女关系的情节对话,幽默辛辣又善于自黑,也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好感,成了男女通杀的喜剧新流派。

    《忘掉沙拉·马歇尔》也是以男性为主角,同时兼顾女性感受去讨论男女关系。编剧把男主置于一个非常难受的境地,让他被明星女友甩掉,度假散心还不幸跟她及其新欢住在了一个酒店。在这困境中,让他忘掉前女友,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多么好的剧本开头!后面的情节进展倒是标准的可预见套路,让他在酒店遇见另一个女孩,治愈了失恋痛苦,走出了前女友阴影,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要是我们在剧本策划会上提出这个选题,通过的可能性估计只有一半,因为整体看来,这个故事实在老套。

    日光之下永无新事。没有老套的故事,只有老套的剧本。就看你会不会讲了。

    首先,就像其他“阿帕图喜剧”一样,性喜剧的类型、衰男的人物设定,至少可以保证它不那么无聊。

    其次,在性喜剧基础上,本片还做出了一定新意,使它有别于其他“阿帕图喜剧”,显得不那么闹腾和肤浅,甚至还有了点恬淡质朴的调调。

    一是懒洋洋的讲故事方式,不同于环环相扣、精雕细琢的那种剧本,这种略带毛刺儿的讲法,闪烁着众多可爱的、无关大局的、不承担叙事功能,但又才华横溢的小情节,非常有意思。

    二是全片最大亮点,男二号摇滚明星,引用《洛杉矶时报》的话:The movie's big revelation, though, is Brand's Aldous, whose idiot-Lothario exterior masks a frank, accidentally wise and Yoda-like interior, and whom we grow to like more and more despite getting to better know him and his faults. The same can be said about the movie.

    三是最后那个德考拉音乐剧,跟《前往希腊剧院》结尾那首《毛墙之歌》精彩程度有的一拼啊,点睛之笔!


    另外说说前两天刚看的《诺丁山》,也是普通男人和女明星的事儿,还有《前往希腊剧院》,是普通人和摇滚明星的事儿,明星情结真是很适合电影去表现,既有造梦感,方便意淫,还能借着明星题材干很多讽刺现实的事儿。

    夏威夷风光也在这片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喜欢两场海景戏。

    一场戏是男主和女主去爬山,女主邀男主一起跳下去,结果女主跳了男主却怂了,战战兢兢不敢动,反而失脚滑到了岩石之间的树上,女主在海里大叫着鼓励他猛蹬双腿跃入海中,可这家伙还是怂,挣扎半天,树枝都快断了,只好鼓足勇气依言行事,哗啦入水又冒出水面二人双目相望的一霎那,好笑又动人。

    另一场海景戏是男主学冲浪,试了很多次都栽了,巧遇情敌(摇滚明星)也在海里泡着,俩人就一本正经地扯了半天淡,然后继续各泡各的海,男主每次跟摇滚明星聊完都得受刺激,这次受了刺激一下开窍,趁着一个浪涌来,顺利跳起稳稳站在了帆板上,正准备乘风破浪嗨一把呢,噗一下撞到了个人,可怜的摇滚明星,被撞晕在海里,把男主吓了一条,马上下水救人,吭吭哧哧把情敌拖到岸上做人工呼吸。

    上面两场简直是利用了环境因素做戏的教科书范本,冲突设计得自然不做作,符合人物性格,还推进了剧情,兼具喜剧情境的滑稽的肢体动作,情感内核又正。

    中间很多过场戏也做得颇巧妙。有时间还想再看几遍,性喜剧能做得这样令人回味,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