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你们所有人的脸 Je verrai toujours vos visages(2023)

简介:

    剧情简介:加害人与受害者可以共处一室敞开心扉吗?教化和治愈可以同时进行吗?我们需要这种修复式司法吗?因为起诉哥哥强奸而众叛亲离的妹妹在哥哥出狱后要如何面对这一切呢?这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却不煽情的的现代影像沉浸式体验,你不需要相信加害人能够与受害者共情,也不需要探讨加害人是否真正能有悔过之心,因为对受害者而言,就算是瞬间的和解也可以短暂放过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已经学会了恨,接下来要学着怎样去爱了。

演员:



影评:

  1. 法国人是有多喜欢精英式的辩论,居然发明出这么一套逆天的法律实践——恢复性司法。简言之,就是将暴力案件中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同室相见,面对面袒露胸襟,其实质并不是换位思考以己度人,而是放下自己对施暴者与受害者身份的顽固执念,经历长达数月和数次的思想与情感的涤洗、整理和重建,最终将自己从暴力的泥潭中搭救。电影中一个超市收银员在被劫匪拿枪顶过头之后,看了三年的精神科也换不来一夜安睡,却在和劫犯聊了三小时后痊愈,那个人告诉她:你并不是受害者,不是,抢劫时我们会紧张得不知道身在何处,根本看不到你。

    电影回避了展示攻击,而是将暴力排除在外,像《十二怒汉》一样将所有的经验与感受都挤压在言语和眼神的交流之中,让观众自行脑补,一部超密度和超浓缩的剧作,透彻心扉。

    第一反应是以为看了个科幻片,三年来沉浸在权暴鞭辟入里的创伤体验之中,见惯兄弟阋墙夫妻相残朋友撕逼,几乎忘了人类还是智慧生物,还可以理性共通、灵性共融……是时候亮出你的底色了,这部电影注定口碑两极,理性乐观派会觉得它高大上,虚无主义者只觉得它傻白甜(024) 。

  2. 实在不理解说看不懂谅解的,妹妹结尾处说得很明白了:“我很高兴我能恨他,因为我准备好去爱了”。我们作为旁观者,与其强硬地逼迫绑架受害者“不谅解”,更应鼓励他们放下因为恨而惩罚自己(阿黛尔恨哥哥的方式是自虐)的过去,尽早回归正常生活,重新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才是更实际的,也正是本片主题恢复性司法的目的。

    以前刷到过一个帖子,楼主被性侵,发帖求助,问应该去医院做哪些检查,评论区几乎所有人都在愤怒地指责楼主“你为什么不报警?!”,本来那个楼主发帖时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被评论质问后楼主明显情绪崩溃了。

    被伤害后报警是很正确很应该的做法,但真的所有人都适合报警吗?尤其屡屡曝出报警后受害者反而遭到二次伤害的例子(片中的阿黛尔也是,她被性侵后报警,警察只问她几根手指等无关细节满足自己的癖好,却不关心到底有多疼、受害者到底受到了怎样的伤害),这些二次伤害不是受害者的错,但却是受害者必须要考虑的事实。

    我并非呼吁大家受到伤害后不报警,而是希望其他旁观者可以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多考虑。

    与其指责受害者,不如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警察那么不专业?为什么受害者会受到二次甚至三次伤害?为什么受害者的家人都会因为她报警指责她?

    另外还想关于性侵说两句,我懂很多人经常安慰女性受害者“你没错,你不要觉得自己脏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话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欲盖弥彰?潜台词是“你一定觉得你脏了,不过我要来安慰你了”。如果一个人被抢劫了,或者被人砍了一刀,我们会安慰受害者“你没错”吗?不会,我们只会说“那人是疯子”。

    如果女性没有被“贞洁”规训出那么大的羞耻感,性侵就是一种很严重的普通暴力吧?关于性侵受害者的言论也应该围绕被暴力对待后的安慰,而非围绕“贞洁”展开的“你没脏”的安慰。

    欧洲的司法相关电影让我们看,水土不服是一定的,不过短评区那么多人不屑地表示“政治正确”、“白左”我是真的没想到的。很难说哪边更好,但至少看短评区的反应,两边不在一个level是实打实的,鸡同鸭讲。

    四星,不过目前7.2比我预期低不少,打五星平衡一下。

  3. 恢复性司法,一个我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全新的词汇,开场的三个人的对话和旁边导师一样的教诲正式拉开了一场关于这个新名词的实践,而这部几乎全程坐下来谈话的影片,使我对方法对人性,对人的沟通与勇气都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刷新了很多我对司法未来的思考。

    故事主要集中在两条线上,一条是关于“抢劫”的对话,三名受害者在专业的引导者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和三名抢劫犯在监狱里产生了对话,他们互不认识,也不是彼此的案件相关人员,这场对话将持续五次,从一开始害怕尴尬的自我介绍,到之后彼此解答对方的疑问,有情绪有教育意义的商讨,直到最后一次其中一位罪犯出狱又回来参与讨论,他对未来的保证和大家的拥抱,以及每一个人的进步,我甚至被感动。一直害怕的女性的担心被解决,同时她的样子又让一位犯人和姐姐重归于好,奶奶也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门还可以做蛋糕……在这一个圆桌上,从每个人握着小棍子轮流发言到最后脱离发言顺序,甚至彼此拥抱,真诚的道歉和对伤害的渐渐释怀,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沟通的力量。

    另一条线的兄妹的沟通更集中在前期,妹妹主动提出需要帮助和刚出狱的哥哥坐下来对话来避免她恐惧的意外会面,对妹妹的提问讨论和对于妹妹状态心态的描绘都极力呈现了受害者对于一次伤害受到的影响后劲有多么大,恐惧和阴影不是时间和心理医生可以解决的。而对施暴方的哥哥来说,原本他甚至不承认自己的很多错误也强求妹妹的道歉,他也在最后放下了这些“无理”要求,也许不是人变化,而是在这次面对面的对话中眼神的交流,真诚的提问能使人放下一些自己的包袱。

    最近也有在节目里看到,很多事情不是要原谅做错事的人,而是放过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继续。受害者没错,也不该因此被影响生活,这样的面对面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许是一个方法。结尾的主题升华非常感人,不光是对彼此,也是对恢复性司法和从事工作的同事们的一次考验和激励吧。

  4. 因为工作上很多时候要与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沟通,也需要大量的理解和共情,所以我以为自己是懂聆听的。几年前做过义工,甚至想过不如利用自己在工作上学到的技巧,加入NGO,全职去聆听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电影中的第一个场景非常熟悉,也非常认可。面对真正有创伤的人,就算再自认为敏感的帮助者,也可能不够敏感,也可能无法放下”我是来帮助你”的不自觉居高临下。因为太久不做义工了,我也发现自己几乎忘记了那些问题:你是来聆听的,还是来提供共情的?他们和你说的,是他们每次都会说的话,还是因为感受到被聆听而抒发的话?你是理解了他人的经验,还是理解了自己的想象?

    电影开篇已经承认了不可能:人与人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这种讲叙公共机制如何正面影响社会的电影,受题材限制,很容易变成吹奏大爱无疆、旗帜飘扬的政府宣传片。但在我看来《All Your Faces》完全不是。电影团队对于人的创伤、人的限制是诚实的。义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恢复性正义不适用于每个悲剧,这个程序不是万灵丹,有负面反弹的可能,有中途叫停的可能,因此所有的参与者都需要大量的准备来预想反应、设置预期。Judith在戏中提到,在Chole、Benjimin这对兄妹正式见面之前,她用了8-9个月在双方间斡旋沟通。

    受电影时长限制,合计7个有施害/被害故事线的人物,大部分都未能深入展开来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历程。当年的故事全是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表示。但看下来我不觉得廉价、脸谱式,或是叙事扁平。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形象。Nawelle、Grégoire都是愤怒的,一个外放,一个压抑怒火,直到爆发。相似的创伤会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不同的情感伤痕。我相信这些伤痕的深度,这部电影大概还未能完全触及,但是电影团队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让观众去思考和想象。

    观影之前已经知道这是基于非虚的虚构故事,看毕读了点资料,才发现修复性正义的知名著作竟然在1990年已经出版,大部分反对的辩论也在2000年前后出现。此后得到了大量国家的普及,但也有反对的声音,等等。接下来非常想花心思认真阅读一下相关的书籍。电影里有非常翔实的细节,来展现修复性正义的想法不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现代的系统。从参与义工受到的对话训练,义工与参与者提前同意的条款,义工能做的事情的限制,再到义工在多人对话现场的布置,等等。这一切都显然是有现实例子作为参考的。修复性正义确实发生着,这让我非常欣喜。

    最后,想记录下自己的观点:我坚信修复性正义是可能的。在看电影过程中,我问自己:广义而言,我会原谅犯罪者吗?再进一步,我会原谅对我犯罪的人吗?再再进一步,我会原谅对我家人犯罪的人吗?电影传递给我的,是原谅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概念。并不是因为宗教要我们原谅,或心理医生要我们原谅,而去原谅。但在安全的环境下去沟通,尝试聆听,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原谅。这种谅解不是为了单方面使得某个人受益,让施暴的人如释重负,而是抚平自己的伤痕,让主导生活的创伤成为可以消化的心痛:就像是Chole说的,如同朋友死去的那天,或是父亲的葬礼。

    但最终最终,回归现实,我的结论是:修复性正义是可能的,我非常愿意参与其中,但前提是基本的正义可以得到伸张。剧中义工Fanny提到,自己可以和袭击者交流,和盗贼交流,唯独受不了强奸犯。这是很现实的问题。Chole祖母的反应也是很现实的,受害者还未能得到完全的尊重。如果要在我所在的社会开展这类义工,只会有无数更现实的问题。比如在我的生活中,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吗?是否每个幸存者都能有支持她的男友,勇敢地举报罪行,并成功将施害者定罪?又或者,在一个各项社会福利都依然不足的地方,谁会愿意资助NGO进行这样的活动,花费8-9个月只是为了几个人为几年前的罪案打开心结?社会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目前”均”还无法达到这一界限。

    诚实地说,电影最后的结局是理想化的。这在我看来是唯一的美化。大概编剧也很难想到一个极度现实,同时还能让观众散场后夜晚酣睡的结局。但I get it。我不会因为这部电影的结局,就认为现实是”happy ever after”。起码我这里,导演要传达的信息,我大概是收到了。对于那些在现实中从事这一工作的义工和项目参与者,对于不会永远见到圆满结局的他们,我只有无限的敬佩。(最近也看了《大象席地而坐》。惊讶的是,相比通篇用力表达人性痛苦和绝望的《大象》,我在《All Your Faces》感受到的情感竟然更多,那些痛苦的时分,更让我感同身受。尽管《大象》也确实记录了我不少青春期的想法。可能是我比起虚构更喜欢非虚题材,也可能是更为社会性的陈述才能更打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