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巴霍巴利王2:终结 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2017)

巴霍巴利王2:终结 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2017)

又名: 巴霍巴利王(下) / 巴霍巴利王(下):终结 / 巴霍巴利王:磅礴终章(台) / 巴霍巴利王2 / 巴霍巴利王:结局 / Baahubali: Part II / Baahubali: The Conclusion

导演: S·S·拉贾穆里

编剧: 曼孔布·戈帕拉克里希南 马德汉·卡尔基 C·H·维杰·库马尔 马努杰·芒塔希尔 维杰耶德拉·普拉萨德 S·S·拉贾穆里

主演: 帕拉巴斯 拉纳·达格巴提 安努舒卡·谢蒂 特曼娜·芭蒂亚 萨伯拉杰 拉姆亚·克里希南 纳赛尔 萨嘉拉吉

类型: 剧情 动作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上映日期: 2018-05-04(中国大陆) 2017-04-28(印度)

片长: 167分钟 IMDb: tt4849438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旷日持久的大战结束之后,巴霍巴利(帕拉巴斯 Prabhas 饰)最终凭借着他的骁勇善战获得了太后希瓦伽米(拉姆亚·克里希南 Ramya Krishnan 饰)的垂青,太后决定立他为王储,但是,在登基之前,巴霍巴利必须游历他所拥有的国土,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开明睿智的君主。与此同时,太后还必须小心的平衡巴霍巴利和自己的亲生孩子巴拉拉德夫德斯(拉纳·达格巴提 Rana Daggubati 饰)之间的微妙关系。

演员:



影评:

  1. 实际上,我们对印度的了解,并不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多

    印度的人民呐,就是天真烂漫

    我老公在去年8月开始常驻印度,于是我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印度人民的动态。去年11月初,我在印度德里也呆了一个星期,慕名去了泰姬陵这样的国际网红景点,但是让我感到新奇的是这里的人民,他们的平均物质条件差过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信仰和多元文化加持下,人民的脸上却洋溢着没有受过压迫的自信。

    盗用了一张我老公拍的印度小店店长

    而对待外邦女子上,他们表现的又异常大方和热情,这与高度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有文明没温度的感受,大不相同。他们的热情有时候会稍显越界,比如

    旅游景点里,经常会有一群小伙子热情的走到你面前,要求你给他照相,不是用他的相机,而是用你的相机。

    在印度国博售票处,小哥非常自然的伸手要走了我的iPhone6+手机,我以为是博物馆规定,哪知道他拿在手里看了看,又还给了我,说以为这是最新的oppo

    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印度电影服务的观众就是这样一群人。

    理解印度人民,才能理解为什么这部史诗巨制脑洞大开也能大获全胜的基础。一切夸张和没有逻辑,在脑回路清奇的印度人民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这部片子的第一部上映后,迅速席卷印度,以6500万美元的本土票房成绩,成为当时的票房冠军。

    巴霍巴利王的开挂的人生

    回过头来再说说电影的故事原型——巴霍巴利王。

    印度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位国王,他的事迹只是只言片语的存在在印度的民间故事里,类似于我们的二郎神、七仙女之类。

    民间故事里,巴霍巴利自恃勇力,和他的兄长婆罗多争夺王位,赢得比赛后得到了王位。但王位到手之后,他突然觉得内心难以平静,放弃王权,进行苦修,最终成为耆那教的“成就者”(Siddha)。

    印度卡纳塔卡邦里巴霍巴利的造像

    影片则加入了大量宫斗和爱情戏码,巧妙了用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剧情,讲了一个婴儿王子从王宫救出,成年后杀死篡位的舅舅,救回了生母的复仇故事。

    而因为巴霍巴利的神话属性,他在电影里直接被按时为湿婆神的化身,成为他bug式的存在的根源。湿婆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既创造又毁灭,在印度教里,滋养印度文明的恒河水,就是由湿婆的林迦喷洒而形成 。林迦就是湿婆的丁丁⁄(⁄ ⁄•⁄ω⁄•⁄ ⁄)⁄

    片子里的巴霍巴利王,因为是湿婆化身,因此力大无穷,战斗值爆表,一人打一个集团军没在怕的,同时又爱民爱妻,撒狗粮也没在吝啬的。

    第一部里,男主还喜欢举着代表湿婆的林迦在瀑布前凹造型,

    第一部16年已经在国内上映了,现在在网络上应该就能直接看到:

    第二部里,巴霍巴利林迦的隐喻也不少,特别是最后一战,小宇宙爆也是因为自己的血滴在了林迦上。#可惜没有截图。

    史诗与脑洞齐飞

    巴霍巴利上下两部,据称是印度投资最大的电影,总投入预计35亿卢比(3.3亿人民币),国产电影里,达到这个规模的是星爷的《美人鱼》,与10亿人民币成本的《长城》、《妖猫传》还差了一定距离。

    但是,3.3亿人民币的印度制作,凭良心讲还是相当不错的!两个主城特征明显,巴霍巴利所在国家的主城,暗色调,繁复宏大

    男主主城

    而公主所在国家的主城,以白色调为主,与暗色相互呼应,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泰姬陵”。

    公主主城,纯洁精美

    加冕礼的阵仗,比好莱坞的《特洛伊》之类也毫不逊色

    战争的特写,兼具真实与美感,丝毫不违和,不违和,不违和。重要的话说三遍。#我也不知道为啥,国内导演拍战争大片,总在缥缈武侠和真刀实枪之间拿捏不好程度。

    戏里的构图之工整,让人怀疑导演是个处女座,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哎呀,我不剧透了)你们看,斜向上的地面线条,人物在火苗之前的剪影

    虽然画面工整严谨,但是2个小时下来,一点都不枯燥,甚至觉得导演脑洞实在太大了,真的不是在拍周星驰的片子吗?

    影片一开始,已经成为王储的巴霍巴利,就去撩妹,撩妹伎俩是自己装作是一个无能的懦夫,帮公主的弱鸡堂兄,射野猪、劈木桩。这种错位本身就充满喜感。

    影片中部印度片都有个歌舞片段,更是神奇的不得了,男女主坐在一辆天(mu)鹅(ji)造型的船上,摆出了泰坦尼克号的迎风造型,载歌载舞的,一直飞到了云里去。

    影片高潮部分,王子和舅舅对垒,这么紧脏刺鸡,导演的梗也是让人难以捉摸

    王子进不去宫门,灵(nao)机(dong)一(da)动(kai),用椰子树把自己和士兵弹进了皇宫

    。。。。

    。。。

    是弹进去的,导演为了更科学,还让他们一次弹6位,用盾牌护体。。#实在太玄幻,你们还是亲自去看吧。

    就像是?这样啦

    舅舅用了一种类似割草机的玩意儿,器宇轩昂的收割小兵,导演,你是不是真·三国无双 玩多了???

    人物虽然在演史诗,但是都不端着,该装傻的时候装傻,该憨厚时候憨厚,该坚毅的时候坚毅,每位演员都很不错。

    让人惊艳的是片子里的公主(也就是复仇王子的妈妈),初期是貌美尚武的少女:

    颜值可舔屏100遍了,

    后期则是坚毅有主见的妻子,

    最后则是要看着自己儿子杀掉坏叔叔的伟大母亲,每一个层次都不一样,都立住了。剧中王太后,王子的表演同样也不差,能看得到人物弧光,故事在他们身上的印记。

    最重要的是,导演并不想说教。。。

    中国电影有太多文人气质,希望文以载道,越是大片越是如此(就不点名了)导演恨不得用甩卖大喇叭告诉你“以武止戈”、“承诺做不到就受到惩罚”。

    他们忘记了电影本身,是故事。故事可以很浅薄,但是谁说浅薄的故事不是好故事呢?

    人物丰满,情节合理,又燃又幽默。脑洞大一点,又怎样? 更何况,这个电影似乎get到了大家欢乐吐槽的点,有些场次支持边看,边刷弹幕的!

    我看的点映场,全场弹幕欢乐,影片完成后,大家开心的鼓掌叫好。

    这,真的,很,难的了。

  2. 补补印度知识点,就没觉得开挂很奇怪了。

    《巴霍巴利王2》首映跑去看了,因为听到对这部片子很有特色的评价不是“一言不合就跳舞”,而是“一言不合就开挂”。实在是个好奇怎么个开挂法。

    先警告哈:

    1,下方长文,严重剧透。

    2,《巴霍巴利王2》的片头虽然也基本介绍了《巴1》中的关键镜头(就是那些雕塑哈)但还是建议先找机会把《巴1》补下,不然很容易某些场景里出现“这个人是谁”的细节问题。

    3,今天写的估计应该算1和2加一起的影评之类的吧,光单独说2实在很分裂。

    最近几年我真的看了不少印度片,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国家的片子。

    阿米尔汗的《3傻》《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地球上的星星》等都是可圈可点,而且每一个影片都有着巨大的印度文化背景的矛盾冲突。

    比如这两年比较卖座的《摔跤吧爸爸》讲到了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

    同样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还有另外一部片子很值得推荐,就是《厕所:一个爱情故事》,里面的人用着大屏幕手机,而女性却不被允许在家上厕所,只能拿着个小盆子凌晨的时候一起去田里解决问题。一天就一次。

    大到婚姻大事,小到在家上厕所,女人根本没有话语权。落后与先进并存也是印度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

    在男女平等的中国,我们看印度影片的时候,有时候会比较难理解这个女性地位低下和印度传统文化的微妙关系的。

    而《巴霍巴利王》不管是1还是2,几位女主上到公主,下到平民女战士,显然都是能骑能射,骁勇善战的。

    比如1中儿子的女朋友,

    一上来就是杀人不眨眼,但是这个勇猛的形象所拥有的魅力反而远远高于后面男女谈恋爱的时候一脸女性美态的姑娘

    还有这个2里面常常用作海报的场景,一起射箭的公主

    1里面没怎么出现正脸的老巫婆王妃

    在2里面终于平反了,原来演员真面目也就是公主年轻时居然是这么美。

    而这个美丽的公主可以骑马射猎野猪,也可以对别人提亲勇敢地说“不”!

    并且对于侮辱自己的男性,奋起反抗(下面这个图就是公主切了企图对自己上下其手的男人的手指头以后,被拖到大堂上问罪的一幕)

    当然还有皇后的那句“我说的话就是法律”以及皇后单手抱婴儿同时可以杀死两名追兵等等,

    可见这个片子里的印度女性地位不低,反而高高在上!

    和其他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印度影片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于国内是男女平等的世界,所以我们看的时候没觉得这个片子女性地位有多么高,但再对比《摔跤吧!爸爸》,就可以想象,活在《摔跤》影片里的人,如果去电影院看《巴1》和《巴2》,那这个史诗电影说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梦中国度的故事!所以里面的人物开挂,也不奇怪了!

    来吧,说说这个巴霍巴利王的历史背景,

    网上找了找有几种说法:

    一个就是根本没这个人。这个是根据《摩诃婆罗多》中的某个故事改编的。

    (具体故事省略1万字哈,印度的神和人名字都太长,不说了。事实上好像哈姆雷特这样的故事,东西方很多文化都有所记载,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而这个《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年代是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800多年。那个时候印度没有司马迁这样的人物写《史记》留下确切的历史。而是口口相传不断扩充的故事。这个里面讲的好多都是神和神之间的故事。而印度的神和希腊的神有一点像,会受伤会死,还会谈恋爱和人类生娃什么的。如果剥离宗教上的意义,印度的神更像漫威里的超级英雄,具有某种超能力却也存在无奈的致命伤。和我国历史上的神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如果必须放在中国来说,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好比封神榜那个年代的故事,从哪吒到女娲,从土行孙到苏妲己,除了纣王,基本上不是神仙也是被妖精附身的,都法力无穷。

    又好像《新白娘子传奇》《画皮》等等电影电视剧,国内大家都心知肚明里面讲的是个啥,神仙妖怪开挂不属于违背自然规律,还看得津津乐道。

    所以反过来对印度文化历史没啥了解的我们,看着这个《巴》里面无论父亲还是儿子,来不来就开挂举起大石,或者力贯千钧满天飞一类的,就觉得不符合物理规律了。

    另外,网上第二种说法是,真有这么个人,这个是国内某网站上找到的一个信息。

    不管是不是可信,从侧面大概反映出来巴霍巴利王是有大智慧的人或者神。

    这个也就更能解释出来1里面两位王子和敌人厮杀的时候,大王子拥有绝对的武力优势,而男主却巧用帐篷布就能火攻大片敌人。

    2里面,儿子面对母亲再次被抓,进城无果的时候,老将军告诫儿子“你要像你父亲一样思考,像个巴霍巴利一样思考”。所以才有利用椰子树把大家弹射进城的妙计。

    虽然这个技能真的把当时在看电影的我給逗坏了,毕竟就算神摔不死,肉身凡胎的士兵们这么天上飞一圈,掉到城墙内部也是摔断腿吧?

    说到儿子,名字叫Shiva,其实印度大神“湿婆”神也叫Shiva。所以儿子复仇的前前后后都有湿婆神罩着。无论《巴1》还是《巴2》这位湿婆神都反复出现过。所以在里估计要补习下关于湿婆神的文化知识才行。

    印度有不少神仙,而湿婆则是相当与众不同的一位,找到一张比较典型的图,就是这个。

    湿婆神有几大特点,最大的就是“破坏”和“重生”,据说湿婆神曾经因为吃了可以灭世的毒药(按照现代的理解,大概是核导弹一类的吧),然后把脖子烧成了蓝黑色,所以看到这个蓝色佛像就十有八九是湿婆了。

    和其他神佛不一样,湿婆喜欢苦行,一般衣着简朴,也比较受老百姓欢迎。

    仔细看,湿婆是3眼4手,这有点像国内的千手观音,可以普渡众生满足百姓们的愿望,所以影片里不停有像湿婆许愿的场景,

    从刚开始外婆皇太后救孙子许愿,到后面儿子的养母用水冲刷许愿以及后面顶火盆许愿。

    这里多说一句,其实电影里处处出现湿婆的含义,

    各种配角额头上的花纹,也是代表着湿婆。

    对了,说到向湿婆许愿,突然想起要好好讲讲湿婆的一个代表部位,男根,

    也叫林伽(梵语:लliṅgaṃ)

    《巴1》里面这个海报上,男主扛着的好像火锅一样的东西,就是典型的林伽

    或者说上面那个圆柱形是湿婆的小弟弟,而下面的叫约尼(YONI)是女性生殖器,象征湿婆的妻子。放一起代表:阴阳二性永远不离,阴阳交合即万物的总体。

    印度史诗里面说湿婆与妻子做爱时,就达100年不间断,精液喷洒成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也就是说对于印度文化来说,恒河这个母亲河里充满着湿婆的男性神力,带给人生命的活力。

    这张照片是现实生活中的印度,河水水位下降是,石头上有着无数的林伽,

    可见在印度的文化中这位湿婆神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巴2》里面公主怀孕的时候,送礼的人搬进来的这个黄色“火锅”也是湿婆的象征。

    当然还有这个最后一个反败为赢的瞬间也缺不了林伽,

    最后回到电影本身来说,

    如果《巴1》和《巴2》一口气看下来,其实并没有太多剧情上的割裂感。

    开挂从某个程度上来说,了解了印度的文化背景反而看着挺有喜感的。

    虽然也看到不少人吐槽说是五毛特效,但说真的战争部分的的动感特效是有一些缺陷,但是爱情章节的特效真心很美很美!

    可能这个部分看不太清晰,天鹅船在云中和一群云组成的骏马一起狂奔着真心美到醉人。反正我自己作为一个插画师来说不管是构图、色调还是想象力,我都自己自己弄了好多这个场景的图存着学习参考用。

    好吧,大概写这么多。如果当娱乐大片看看,大家随便吐槽就算了,如果当史诗片看,里面有很多印度文化背景事先了解一下比较好。

    反正我也是个半吊子,如果上面那些地方写的不够全,欢迎补充哈!

  3. 这部片真的挺浮夸的,但是不会太过,属于“既然是超级英雄电影那浮夸一些也没关系”的程度。

    所有的建筑都美如画,而且效果挺真实,基本上看不出来是电脑制作的。

    最重要的是真的好好笑啊!以下是我觉得特别搞笑的4个片段:

    巴霍巴利(爹):说了很长一段月光下鸟儿们耳鬓斯磨的场面如何浪漫。

    Kattappa :我活了这么长时间,最喜欢鸟儿们的时刻,莫过于用调味料腌制后,再慢火烤炙,哎呀呀那可真是美。

    巴霍巴利(爹)带公主回家的时候驾驶的飞鸟船,翅膀还能转360度。

    Bhallaladeva 驾驶的战车,和我之前用的割草机是一个原理。

    攻打城墙的时候,六个人举着盾牌,投射过去,围成一个铁桶,然后再散开。文字写出来没有那么好笑,但是看的时候我真的快笑炸了。

    所有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想一想这其实是个超级英雄电影,也就变得格外合理。以及电影中兄弟反目成仇,设圈套陷害等等的剧情稍微有些宫斗剧的老套感,但是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这种坏人陷害好人,然后好人复仇的故事。

    我并没有看2015年的第一部《巴霍巴利王》,直接看的这一部,所以发现了一个非常贴心的细节:

    当 Bhallaladeva派 Kattappa去刺杀巴霍巴利(爹)的时候,我原本以为 Kattappa会拒绝,或者自杀,但他并没有,巴霍巴利(爹)被杀死的时候,剧组为了防止观众们有任何关于他会复活的幻想,让Bhallaladeva再拿斧子砍了十几下,彻底断绝复活的可能性,实在是考虑得太周到了。不像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动不动就复活,当然Kingsman里的科林叔回归我是双手双脚赞同的。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很精彩。

    Anushka Shetty公主剑法一流,因此巴霍巴利(爹)对她一见钟情,公主拒绝与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指定婚姻与千万财富,而她的父母也支持她。公主敢于公开指出婆婆的错误,并且对非礼女性的男人毫不客气。

    巴霍巴利(儿)的恋人Avanthika 也骁勇善战,而且演员真的好美好美好美X10000。第一部里有更多她的镜头,我明天准备看。

    歌很好听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印度电影基本上没有音乐不好听的。

    总之这是一部看了很过瘾的电影,不仅剧情杠杠的,画面还非常精致,音乐动人,美人如玉剑如虹,超级英雄电影所需要的元素都具备了,非常推荐。

  4. 前一阵俺跟朋友聊天,他说很怀念当年印度电影,我说最近印度电影这么火,你不看吗?对方回答说,当然看啦,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类型片,但“不像印度片”。我大概听明白了,他口中说得“印度片”就是那种风靡朋友圈、让人欢乐吐槽、大开眼界的“印度开挂电影”。

    《巴霍巴利王2:终结》算是一部比较“正常”的印度电影,两部《巴霍巴利王》,从第一部《开端》到第二部《终结》,时隔两年之后,将印度“挂片”重新带回中国观众的视线中。

    第一部的评论→

    最近一两年印度电影在国内格外的火爆,从《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刮下12亿开始,《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等等,在国内票房至少破亿,豆瓣评分全部都在8分左右,票房口碑全丰收,看来如今的印度电影,在国内有着极佳的观众缘。


    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在开挂

    其实印度电影,在国内一直流传很广,印度电影与“泰国广告、日本AV”并称三大社交网络神器,不过与上述作品不同的是,这里说的“印度电影”就是典型的开挂片。

    比如这样。

    还有这样。

    更有这样。

    虽然你可能叫不上这些电影的名字,但一定看过这些表情包

    还有当年《巴霍巴利王:开端》,电影还没在国内公映,表情包早已传遍朋友圈,飞毯大战、螺旋桨战车、跳瀑布等的GIF图,怎么浮夸怎么来,欢乐无比。

    这与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线》为首的印度电影不一样,这些印度片起码从风格和观感上就与“那些印度片”完全不同。

    同为印度电影,为何有着如此差异,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我们都知道印度有个宝莱坞,其实,印度不仅仅只有宝莱坞,人家有“四大坞”。

    宝莱坞多流行与印地语为主的北印度地区,最为知名,宝莱坞有“三汗天王”,阿米尔·汗、沙鲁克·汗(《新年行动》《我的名字叫可汗》),萨尔曼·汗(《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所以近期比较著名的印度佳作,都是宝莱坞作品,风格相对比较务实。

    同时,宝莱坞之外还有南印度电影,比如一泰米尔语为主的考莱坞(Kollywood)、以泰卢固语为主的托莱坞(Tollywood)、还有以马拉雅姆语为主的莫莱坞(Mollywood)。这么多语言,这么多坞往哪一摆,各位就可以知道印度年产电影为什么会成为全球之最了。

    这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还有第一部,就是泰卢固语托莱坞的作品。

    还有我们熟悉的《功夫小蝇》、《印度超人》、《机器人之恋》等等,都是南印度电影的杰作。

    这就是差异问题,虽然我们经常吐槽印度全民开挂,摩托车、飞饼名不虚传,但印度电影总体还是依照地域来划分的,北方片中相对务实传统,南方电影偏重于浮夸开挂。

    然而共同点就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这是印度电影的特征,因为在各种印度电影文化中,歌舞代表着烘托情绪,而且有着叙事功能,而且印度电影一般都很长,因为人家那边看电影是分上下半场的,所以当看到国内引进印度电影会压缩片长,删除一些歌舞桥段,实际上会让情感和叙事不连贯,这一点不可取。


    印度文化的入门

    就拿这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来说,故事是典型的电影技法叙事,容纳于其中的歌舞则是解释说明功能,歌词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对湿婆神的神力的歌颂,因为电影中两代“巴霍巴利王”的原型就是湿婆神。所以歌舞在电影中的作用,就是对主角神威的内涵性解读。

    其实,“巴霍巴利”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耆那教圣者,巴霍巴利原意为“强壮的手臂”,所以这片为引进之前,还被民间翻译为“力臂王”。

    历史上巴霍巴利是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初祖——胜者第阿底那它祖师之子。相传巴霍巴利自恃勇力,和他的兄长婆罗多争夺王位,并在赢得三场比赛后得到了王位。但是王位到手之后,他突然觉得内心难以平静,并放弃王权,进行苦修,最终成为耆那教的“成就者”(Siddha)。

    电影的故事与传说有点类似,片中也可以看到巴霍巴利王作为王公贵族,与民同乐的情节,尤其是第二部中,巴霍巴利王伪装成庶民把妹,乃至被剥夺权利之后,与底层民众一同工作、一同苦行的情节,这与耆那教反对种姓制度、人人平等的教义相符。

    但电影更多时候其中体现却是典型的个人英雄崇拜情结,万人敬仰的巴霍巴利王,连大象都下跪称臣,这是印度教的风格。

    其实片中巴霍巴利王,无论是“开端”篇还是“终结”版,主题都与湿婆神息息相关。而之于本篇中的男主巴霍巴利王,隐喻着湿婆在尘世中的精神转世。比如第一部中举起象征生殖的林伽,第二部结尾大战胜利后,这位一个王者的pose,身边同样是巨大的林伽石雕。

    还有小巴霍巴利,名字“希瓦”,正是湿婆神的另一个名字。

    所以,别看巴霍巴利王的角色来源于耆那教,但体现的却是湿婆神的神性,电影的故事,其实源于两大印度史诗巨著中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只不过,史诗中是猴神哈奴曼和摩罗的典故,在《巴霍巴利王》两部中则讲述了传奇英雄巴霍巴利王的故事,这是一个将历史人物融入神话的做法。

    所以,无论是巴霍巴利王,还是小巴霍巴利,其人都天生神力,身上具备神性气质和领袖精神。而对老百姓来说,巴霍巴利本就是一个具有神性的和感召力的王的男人.

    这里,个人感觉,《巴霍巴利王》之所以在印度这么火,除了史诗风格和视觉效果之外,更在于电影超越了宗教,是印度文化的结晶产物。尤其是电影中,无论展示巴霍巴利王神威盖世,还是他与民同乐的环节,都配以“解释说明”功能歌舞,非常具有情绪渲染。

    此外,战争场面与奢华的布景,都颇具仪式感,就像大型歌舞晚会一样,无论是大巴霍巴利王降服战象的场面,还是小巴霍巴利王大战巴拉拉德夫德斯的慢镜头特写和各种“Superhero Pose”,电影之所以如此渲染仪式感,就是象征角色身上的神性。

    同时主角又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又体现了角色的人文色彩,父子二人,神格与人格兼顾,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存在,神圣而不可侵犯。

    所以,要了解印度文化,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尤其是容纳于其中的歌舞,歌词中的内容就是在描述湿婆神威,很具有代表性,两部《巴霍巴利王》,以及前不久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很具有印度文化代表,虽然不深,但特点在于通俗化和娱乐化,足够入门。

    PS,关于湿婆神

    印度婆罗门教(简称印度教)三大天神:湿婆、毗湿奴、大梵天。湿婆是毁灭之神,这里的“毁灭”代表着“毁灭邪恶”,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总之,湿婆神居首,跟大梵天(创造)、毗湿奴(守护)一同称为印度教三大神。湿婆掌管万物生死,且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他也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称为“舞神”。


    又到了喜闻乐见的开挂时间

    然而,以上一切,跟中国观众毫无关系,该片在印度火爆基于当地的文化底蕴造就的神灵甚至偶像崇拜。但到了内地,我们所关注的则是该片的开挂属性,这是非常欢乐的。

    比起第一部各种神脑洞情节,《巴霍巴利王2:终结》在故事方面相对传统一些,毕竟有一大部分描述的是老王的爱情悲剧和宫斗的故事,但依然提供了不少开挂情节以供大众娱乐。

    如果说上部是《赵氏孤儿》,下部则是《戏说乾隆》。

    摩喜施末底国王伪装成庶民去隔壁小国撩妹,这一段是典型的偶像剧情节,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而且为了突出国王的神威和大度,特意在妹子身边安排一个傻白甜的表哥,增强对比。

    城池保卫战,一个人完爆千军万马,且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深藏不露的巴霍巴利王一边应敌,一边撩妹,射个箭都能含情脉脉,那意思就是“看,哥牛逼不”。

    在昆达拉王国那段,简直笑掉大牙。

    同时,电影该奢华的地方极致的铺张,偌大摩喜施末底城广场上的各种仪式相当浮夸,战争场面火牛阵、水淹七军、攻城大战,万箭齐发,场面戏够足。

    然后好玩的就来了,脑洞情节、开挂场面应有尽有。

    大巴霍巴利王带着妹子乘坐飞艇上天,射出一箭不但可以撞飞另一支箭,而且还能把敌人串糖葫芦,小巴霍巴利王穿越剑雨毫发无损,与亲哥哥铁链战铁锤,一怒之下把人家雕像整塌了。坐下,这都是常规操作。

    最离谱的就是“人弹”,把人当石头扔进城池内,几位抱团,一飞冲天,落入成中不但毫发无损,顺便还等击飞敌人,继续生龙活虎的战斗,他们的生涯一片无悔。

    本来挺残酷紧张的战争场面,这么一来,挺欢乐的。

    两部《巴霍巴利王》其实都是这样,标准的史诗电影,大场面和道具细节非常赞,然后各种情节全部离谱,就往“怎么脑洞怎么来”,该开挂的时候绝不含糊。即震撼又欢乐,大概是这部电影最直接的观影感受。

    更重要的是,人家拍电影的,其实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就像本文第二部分说的那样,体现的就是湿婆神下凡的神威

    因为在印度的宗教和习俗中,神灵往往具有多种化身。他们常化身为各种形象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久而久之印度就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偶像崇拜情结,他们认为英雄都是神灵的化身,当人们崇拜某个英雄时,就不知不觉的赋予英雄某种神性、将其神格化。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两位巴霍巴利王各种开挂,因为象征的是神灵。

    举个例子,第一部中,希瓦举起林伽,将其放在瀑布之后,即兴来了一段舞蹈。这段舞蹈,叫做坦达罗舞,据说在世界毁灭之际,湿婆神就会在暴风雨中跳起这样的舞蹈,舞蹈中罪恶和污秽伴着旧世界灭亡,新世界迎来重生。

    看看印度观众在看这段情节时,high成什么样子。

    但到了我们这里,没有上述的文化诉求,结果就变成了“卧槽又开挂了,卧槽又跳舞了,好玩。”同样的场景,到了这里就变成了表情包。

    这就是文化差异,人家严肃的拍电影,到了我们这里就是变成了欢乐喜剧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问为什么印度电影(尤其是南印度电影)都喜欢开挂,这个问题其实无从解释,人家就是那种浮夸的拍片风格。

    所以,关于《巴霍巴利王2:终结》,乃至第一部《开端》,无论说什么该片代表印度最高电影工业水准、耗资多少多少亿、IMDB多少多少分等等,跟我们毫无关系。

    我们只需记住,这是又一部典型的印度开挂神片,非常适合跟小伙伴们一块看,最好再来个弹幕:全程“卧槽竟然可以这样”,就可以了。

    因为《摔跤吧!爸爸》这样的佳作,任何国家都有可能拍出来,但开挂电影,只有印度能拍出来,这是特色,还是很搞笑的。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