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游客 Turist(2014)

游客 Turist(2014)

又名: 爱情中的不可抗力(港) / 婚姻风暴(台) / 不可抗力 / 本能反应 / Force Majeure / Snow Therapy

导演: 鲁本·奥斯特伦德

编剧: 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 约翰内斯·昆科 丽莎·洛文·孔斯利 Clara Wettergren Vincent Wettergren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Fanni Metelius Karin Myrenberg 布拉迪·科贝特 Johannes Moustos Jorge Lattof Adrian Heinisch Michael Breitenberger Karl Pincon Julie Roumogoux Peter Gaunt Jakob Granqvist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法国 挪威 丹麦

上映日期: 2014-08-15(瑞典)

片长: 120分钟 IMDb: tt2121382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阿尔卑斯山滑雪佳地,一瑞典家庭在就餐时遇到了雪崩,丈夫托马斯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孥,引发了家庭危机……

演员:



影评:

  1. 一个四口之家去阿尔卑斯度假,滑雪, 在餐厅外面就餐时遇到了雪崩, 虽然丈夫一直安慰老婆,儿女, 这是度假方安排好的雪崩, 是计划内项目, 但雪崩到了眼前时, 男主在那一刹那间丟妻弃子,跑得飞快, 当然,其他大多惊慌失措的游客也跑得飞快。 120个字估计逼叨不完, 写一下吧, 不是什么评论, 就是个观后感。 事后,男主试图以“这是人的正常反应”糊弄过去, 第一时间内, 女主也默认了这不算个啥了不得的事。 但,显然,老婆并不具备难得糊涂的素质, 以维系家庭纽带为第一要务, 闭一只眼, 真的能让这事情过去。 于是,在晚上和认识不久的朋友吃饭时提起了此事, 男主否认他扔下家人逃跑, 强调这只是人的下意识反应。 第二天, 好友(一对男女)也来此地度假, 席间, 女主再次提起此事, 男主再次强调那只是人的下意识反应——他没逃跑。 女主这方,本来是得理的一方, 但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 着力推进了女主这方的死咬不放, 一定要老公承认自己逃跑了, 一定要个说法, 而且两次都安排女主当着别人的面来说这事, 从观众的角度, 女主你要么就看透了男主不可依靠,跟他分; 要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家庭的和睦大局为重。 结果导演给女主安排了一个既不看透分手, 又不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非让男主下不来台才行的走向—— 私下不好好谈这个事情, 专挑一堆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让男主承认自己逃跑了, 让得理的一方, 显得有点“面目可憎”。 好友(男配)一直跟女主解释这种人的本能反应, 是多么正常, 翻来覆去的举些个不具备直接杀伤力的例子。 看得我有点着急。 恨不能把男配扯开, 让我来。 要解开这纠结, 要举有用的例子。 比如, 这是非常突然事件, 谁也不是天生就具备应对突然事件的能力的。 我常说, 很多人看片的时候, 看到电影里的受害角色面对xx犯只会哆嗦时, 一脸的鄙夷, 会说:笨啊,给他钱啊,让他去嫖啊,笨死了。 事实上呢? 坐在屏幕前,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会说了, 事不关己的说说,谁不会呢, 当在现实里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 大多人除了哆嗦,尖叫,也不会干别的, 否则就不会出那么多伤害事件了。 所以说,面对突发事件, 谁也别吹牛。 男主也一样,那确实是他正常的逃生反应, 不能代表他就不爱家人, 因为他反应不过来, 但如果有个反应过度期, 比如现在孩子被绑架了, 或者有坏人在门外, 让他有个时间去反应, 他一定会为保卫家庭而作为。 这就是非常突然和有个心理准备的区别, 并非本质上就是个不顾家人逃命的家伙。 当然, 这里是我“化身”为男配, 在给女主做说服工作, 前提是男配举的例子都不具备说服力。 继续。 在女主的努力下, 男主终于崩溃了, 承认自己在那瞬间是逃跑了, 然后溃不成军。 按说女主应该得到她坚持要的局面了——老公终于承认逃跑了。 结果男主崩溃了, 她又不具备稳定局面的能力, 只能任由她本来要的结果朝崩溃方向发展, 这个崩溃也不是她想要的, 因为她除了一根筋的要个说法, 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最后两口子演了场戏, 在两孩子面前表演了一场爸爸去救妈妈的戏码, 妈妈甚至连一点获救的惊喜都懒得演, 拍拍屁股就走了。 再最后, 导演还安排了一场大家乘坐下山大巴上发生的有惊无险, 让一车的游客反应都跟男主在遇到雪崩时的反应一样——争先恐后的要下车, 这下男主也释然了。 大家都满足了。 这片里, 女主不具备难得糊涂素质, 男主不具备勇气, 两个都不退, 没分,算是导演给了个好结局, 但这个缝今后补得上补不上, 什么时候突然裂成大口子, 就只有天知道了。这里重点注:一方不具备难得糊涂的素质,一方不具备第一时间承认的勇气。男女身份换一下,照样成立。 我想说的是, 不少人都因为这种非常突然分了, 平时好好的, 出去旅游一趟就分了。 平时好好的, 办个婚礼就分了。 平时好好的, 家里出个事就分了。 怎么面对“非常突然”, 是考验智商和情商的时刻。 要知道“无常”是人世间的“有常”, 永远在轨道上行走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看了这个文章,以为我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批判那个女主,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文章到底要说什么,而我不想再解释一遍,终归会有智商和理解能力正常的人的。没有也不打紧。)

  2. 原文发表于《看电影》2月刊中,转载请注明。

       中产阶级婚姻危机题材已是老调,但老调重弹起来却总能带给我们惊喜,2014年的三部影片:《爱的就是你》、《消失的爱人》、《游客》都将矛头指向婚姻问题,而这部获得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的电影《游客》虽落脚于婚姻与家庭中的信任危机,却辐射出人性的自私与本能的不可抗性。不同于《爱的就是你》中男女主人公在亦真亦幻的错乱时空中将错就错,也不同于《消失的爱人》中两个略显扁平的男女主人公和媒体共同表演的一出差强人意的大戏,《游客》用一场雪崩让一个看似美满的瑞典四口之家瞬间崩溃,不安和焦躁的情绪与沉着冷静的固定镜头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影片中法国阿尔卑斯山区静谧的皑皑白雪配上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第二乐章《夏》中的急板。
       
        影片以第三人称视角冷峻地注视着来滑雪度假的四口之家,正符合片中三次出场的酒店客房服务人员的视角,站在不远处默默窥视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叙述时间符合事件发生顺序,如同日记般根据度假天数被自然分割为五部分。
        
        影片以一家人滑稽别扭地拍旅游纪念照开头,家人之间显得不够亲密的原因在随后女主角与另一位女士的对话中得以解答:男主角是位工作狂,这短短5天假期是他把重心全放在家庭上的难得时刻,他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也证明了这点,这位工作繁忙的丈夫/父亲花在陪伴家人上的时间并不多,对于好动的儿子,他缺乏耐心,的确,他需要一个与家人单独相处的封闭空间来履行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风光迤逦的阿尔卑斯雪山和舒适的酒店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两个休闲空间。
        
        第二天,当全家人坐在观景角度很棒的餐厅用餐时,一场并无引起灾难的雪崩成为导火索,将家庭中的不安定因素全部点燃,这位父亲在危险来临时竟不顾妻儿,一个人落荒而逃,导演在影片前十分之一处就向观众掷来一枚拷问人性的重磅炸弹,矛盾和悬念因此展开,这位在雪崩中消失的男人该如何面对他自己和家庭?
        
        事发后,四人排成一个纵队回酒店途中,导演从演员背后拍摄,用一组男主角,儿子,女儿依次回头的眼神镜头巧妙揭示了事后四人的心理状态:男主角像个做了错事的大男孩一样不敢回头,但他迫切地想知道妻子的反应,所以尴尬地扭过头来,眼神中充满愧疚与挫败;接下来是儿子,他更好奇父母之间关系的变化;然后是女儿,小女孩眼神中更多的是怀疑和不解,最后是离镜头最近的妻子,她转过半张脸,侧面面对镜头,眼神中充满绝望与不安,她心中的爱人在刚才的雪崩中永远的消失了。
      
        接下来的几场对话戏层层推进,逐渐攻破男主角脆弱的心理防线,同时也将矛头对准男性,他们是否都一样自欺、自私?其中两场男女主角和两对情侣朋友聊天的戏格外精彩。在第一场戏中,他们在餐厅这一公共空间聊天,显然关系并不亲密,不难看出,坐在男女主角对面的女士正是女主角第一天在酒店前台认识的那位,她已经找到新情人,此刻就坐在她旁边,这位配角人物的设置似乎包涵着导演的某种暗示,这位女士也有两个小孩,但她并未带他们来渡假,她需要给自己放个假,同时她一点也不避讳自己这么快就找到新情人,并愿意将他介绍给自己的新朋友——一对看似感情稳定的夫妇,之后她与女主角的单独聊天,让我们再次确定,她绝不是女主角这样的传统女性。四人的关系属于社交范畴,因而聊天范围仅关于这次渡假,有趣的是,在场的两位男性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某些行为,新情人不愿承认自己说过的话,男主角则否认自己在雪崩中逃跑的事实,这让女主角大吃一惊且失望至极,而在四人都十分尴尬的时刻,餐厅中突然响起的《生日歌》成功救场,但男女主角间的危机再次升级。
        
        在第二场戏中,男女主角的朋友,离异的Mats带着二十岁的新女友来跟他们汇合,这次的聚会地点是在酒店房间这一私密空间,他们的关系更亲密。绝望和需要他人道德评判支持的女主角再次叙述雪崩经过,悬念再达高潮,男主角也再次否认逃跑事实,无奈手机中的视频成为绝佳证据,使男主角不得不承认。庆幸的是,导演此处并未使用极端方法,换句话说,导演并没有将男性一棒子打死,我们试想下,如果导演将情节设置为男主角将这段视频删除,销毁这一证据呢,被逼急的女主角会让两个孩子出来指认他们的父亲或者所幸带着孩子一走了之?如果真这样,影片又将落入戏剧冲突极强的狗血情节伦理剧的窠臼当中。导演想更接近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是现实生活中多数成年人会选择的务实方式,那就是假装忘记发生的一切,继续将错就错维持现状,这也暗示着两人的关系会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正如男主角一直联系不到妻子时情节的再次反转,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这次聊天中,儿子的玩具飞碟再次成功化解成人世界的尴尬与无奈,男主角借机离开陪在儿子身边,朋友Mats试图安慰女主角,无意中也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正如两人离开后他的年轻女友所说,抛下妻儿的他和男主角是同一类男人,而自己肯定会是和女主角一样的合格母亲,导演成功将讨论范围延伸到男女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和婚姻中如何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犯规的男性是否总会得到母性的包容和原谅?当男主角作戏一般抱头痛哭时,作为观众的我们和女主角一样哭笑不得,不知所措,不得不承认,这也是生活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受。
        
        片中一前一后两处完全被大雪笼罩的镜头完成了影片结构上的绝妙呼应,导演用不可见衬托出某种明见。第一次,是雪崩突袭正在餐厅用餐的四口之家,随着大雪的逼近,能见度越来越低,在完全不可见之前,我们看到男主角跑出画面,女主角蹲下抱住两个孩子,在这20多秒的停滞镜头中,男主角成为不在场的、消失的男人。我们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但人物的心理状态不言自明,随着大雪慢慢散开,能见度逐渐提高,再次回到桌前的男主角瞬间变成一位失职的丈夫/父亲。第二次,是四人离开前最后一次滑雪那场戏,这次是女主角突然消失在大雪中,30多秒的“看不见”镜头中导演通过孩子们的叫喊声完成叙事,直到男女主角的声音出现,父亲将母亲“救”回来,这场戏的刻意程度让它显得更像是一场有意为之的,帮父亲重塑在孩子们心目中形象的表演,在孩子们看来,父亲的失职及父母的关系均得以弥补。
        
        影片结尾也耐人寻味,导演再次将矛头指向所有人,当面对会威胁到自身安全的情况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自救,正如在大巴上大声指责司机的女主角强烈要求下车一样,我们无法信任任何可能威胁到我们自身安全的他者,此时每个人的表现都如同可怜的男主角,求生的本能让自私的本性变得赤裸。唯一不下车的乘客,正是那位不同寻常的女人/母亲,她始终是“犯规者”。

         
  3.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出喜剧。最直接的原因是从后半段开始我就笑得没停下来过。
    我不是很同意豆瓣其他几篇影评所说的此片是“严肃探讨”,“人性高度”云云。导演的态度大概就像那几门长得像烟筒般的大炮一样荒谬。
    荒谬是看完本片之后我的最深感受。
    与其说婚姻的本质是荒谬的,不如直接说人生就是一出荒谬喜剧。一场意外暴露的根本不是什么婚姻问题,暴露的是人的本质。你的,我的,大家的,谁都逃不掉。从来没有消失过,一直都在每个人头上悬着。看你怎么掩盖或者怎么对待。
    荒谬还存在于滑雪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感。一家人在一起度假,丝毫没有什么轻松快乐的氛围。夫妻之间的谈话——尴尬,以至于在外人面前才能破罐破摔般的撕逼;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争吵——尴尬;一家三口在影片前半段说的话少的就像雪地里的脚印——尴尬。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整个雪场的气氛尴尬到任何人大概都宁愿呆在山顶冻死吧。
    不过导演的喜感直到影片后半段才完全发挥出来。当剧中的人开始频繁说话的时候,“尴尬”就卸下了伪装,露出了“荒谬”的真身。妻子和丈夫分别和逗逼闺蜜们(那个大胡子逗逼演的真好)hang out的戏份功能性太过明显暂且不提(但依然没少荒谬成分)。神来之笔就从丈夫坐在门口撒泼大哭开始。我愿意相信之前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真哭,也勉强同意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刚开始也是真哭。可是这厮真是个实打实的演技派,这场哭戏被他演的肝肠寸断,缠绵悱恻。
    好戏没完,如此婊气十足的妻子自然不甘示弱。雪地里再次给两位小观众奉献了一场意图明显,演技蹩脚但态度强硬的年度大戏。不过妻子可能自己也觉得荒谬,最后从丈夫怀里站起来的时候连屁股上的雪都懒得拍。
    机智的导演在最后一场下山戏当中给自己升了一手好华。他收起了自己全片都洋溢着的喜感,拍了唯一一场不那么魔幻主义的戏。当最后镜头从丈夫的中景慢慢拉开,直到整个下山团队的全景的时候,大概我们已经意识到这雪地里的荒谬已经蔓延全球了。
    真实生活里没那么多抓马,这部影片也一样。别说离婚了,我觉得片中的夫妻回去还是依然可以白头偕老。旅行可以分手是说给小年轻听的,人家都老夫老妻了,分手没那么容易。其实这事本来也就是妻子无聊嘴上说说,老公道个歉就完了的事。但是导演硬是用《四季》和那几门大炮装出一副仪式感来吓唬人。论事件的本质,这部片子在《美国丽人》或者《革命之路》面前就是纯逗你玩。但多亏了导演,把这个简单的搞笑故事拍成了高大上的荒谬喜剧,还让那么多人严肃了好一阵子。昆汀大概都要甘拜下风了。
    我一直觉得最后一个镜头里,丈夫在对着镜头冷笑。或者说我要是导演我一定会这么做。看着妻子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觉得到头来丈夫才更牛逼。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貌似在对着镜头前所有的观众说:看什么看,mind your own bussiness,好像你的人生不荒谬似的?!
    最后,这里是揭示了人生终极意义的一段话,出自电影《时时刻刻》。祝大家都能继续好好活。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时时刻刻》真乃神の影片)
  4.     如果说,今年的奥斯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况,唯一令人遗憾的可能就是评委会落下了这部《游客》。以任何标准去衡量,这部北欧影片都应该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最终,它被悄无声息地忘掉了。或许,它更适合那些更注重艺术范儿和思辨性的电影节,而不是奥斯卡这样好看而热闹的堂会。
        《游客》是那种“拷问型”的电影,如果你没有胆量,最好就别去看了。谁说《消失的爱人》是2014年最易导致分手的电影?那只是因为你还没看过《游客》。北欧电影中的冷峻和内敛,以及自带的锋利都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极其聪明地从生活中一个极小的细节中生发出一连串逼问,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依靠一个个情节、一个个小故事推动事件发展和情绪变化的,但这部《游客》却勇敢地只使用了仅仅一个动机,就足以推动着全部情绪的堆积。
        这部电影的故事犹如它的发生地一样安静,一家人难得一起休假,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去滑雪。大家坐在雪山旁的户外餐厅吃饭。雪山发生了轻微的雪崩,原本人们都认为不会影响到自己,还纷纷掏出相机拍照。很快,崩塌的雪雾开始卷向餐厅的方向。这个时候,男主人公本能地逃离了餐厅,留下了惊慌失措的妈妈和两个孩子。一分钟后,大家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纷纷说说笑笑地回到餐桌旁。而主人公一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游客》的戏剧核心就是丈夫这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它引爆了所有情绪,也引发出所有拷问。极少有电影能够仅仅依靠一个“动机”引发出的思辨就能与观众发生长久的共鸣,这一点,并不知名的年轻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表现得足以称得上惊艳。
        在此之前,那部北欧的高分佳作《狩猎》虽与此相仿,但那个故事中毕竟那还有一个事件,而且颇具社会话题性,而这一次的《游客》中,丈夫的这个动作完全只是出于人应激反应的本能,但它却抖落出人心与人性中无比微妙而深邃的细屑。
        导演聪明地将拷问递进了三个层次。首先,这个逃跑的动作引发了家庭内部的冷战和爆发。这个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偶然的下意识,还是标示着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根本不值得托付?这个逃生的行为到底是否应该与道德标准挂钩?随后,剧情延展至由两位处于热恋中的朋友来访,妻子忍不住向他们讲述了这件事。朋友在劝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陷入了被动的拷问之中。年轻女孩问自己的男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个男人之前某些懒散的行为以及一次失败的婚姻,似乎都成为了缺乏责任感的佐证,由此,拷问从一个家庭内部渗透到第二个家庭。好了,电影最有趣的部分来了,第三层拷问从屏幕延伸出来,伸向观众。每个人都成为了被拷问者,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夫妻二人争吵的过程中,有各种拆解人性的桥段,男人的抵赖辩解,女人的坚持和哭泣,都让人越发绝望。你会发现看似稳定的关系中,早就布满细密的裂痕。
        除去精神上的拷问之外,对于镜头语言的严苛要求,也让这部电影足以睥睨这一整年的艺术片。那座奢华酒店里交错的拱粱,封闭的结构,对应着永远白雪皑皑的外景,以及夜间如同外星景象的雪地灯光,配合着故意安排出的、带有“做作感”的交响乐配乐,让每一个镜头极其憋闷又极其炸裂。导演还有意引入了一个酒店清洁工,担任旁观偷窥视角,看着这对夫妇因为这件无法言说的事情争吵、崩溃和解。这个陌生人视角配合着具有抽离感的雪夜外景,为影片添加了神秘的哲学意味。
        更加巧妙的是影片的结尾,它没有设定真正意义上和解的大团圆,也没有让家庭彻底分崩离析,而是使用了一幕巧妙的难辨真伪的戏剧。最终,一家四口再次一起滑雪,妈妈却在大雪中遇险,爸爸在孩子面前上演了一次犹如童话翻版般的英雄救美段落。没人知道这是父母排演出的一幕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但它发生的实际凑巧得令人无法相信。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只能用一支虚假的弥合剂作为我们苟且生活的解药。
    (by 杨时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