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文学的乡愁
导演: 张同道
主演: 贾平凹 阿来 莫言 刘震云 迟子建 毕飞宇 何丹萌 陈思和 贾梦玮 李育善 竹子 陈晓明 孙见喜 木南 贾栽凹 安博兰 中流 郭先红 朱伟 朱燕玲 毕基埃 何碧玉 庞余亮 程永新 冯小刚 李敬泽 艾哈迈德·赛义德 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 米歇尔·康·阿克曼 陈安娜 谢尔·埃斯普马克 管贻范 管谟贤 钟恪民 徐怀中 朱向前 萧立军 张艺谋 安妮·萨斯图内尔 吉纳特·西弗 葛浩文 王德威 杜特莱 毛丹青 吉田富夫 大江健三郎 张清华 尚德兰 菲利普·梅耶 李莎 李素 哈赛宁 藤井省三 杜光民 白罗米 李雅各 毛维杰 邵春生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0-07-20(中国大陆)
集数: 7 单集片长: 50分钟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乡土文学顶起了多半边天。无论鲁迅笔下的鲁镇,萧红记忆中的呼兰河,沈从文小说里的湘西世界,还是孔乙己、祥林嫂、翠翠和小英子小明子这些活色生香的人物,他们都共同构建起了一个乡土中国。
2016年夏,北师大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携团队跟踪拍摄了中国当代6位作家回乡的过程,历时两年,制作成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近日,该片在央视第9频道播出。
《文学的故乡》采访的当代作家分别是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莫言,一人一集,莫言独占上下两集,每集50分钟左右,摄影机记录着他们返乡的见闻与访谈,企图挖掘出故乡、文学、作家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随处摆放的佛像、丑石、笔墨、书纸、牌匾,贾平凹工作室像书院门的地摊,他每天早上八点来这儿,晚上十二点走,除了吃饭会客,其余时间封闭式写作,他写之前会点香,敬神拜佛。
《商州》系列是贾平凹对故乡商洛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诗意记录,是他个人风格的奠基之作,随后的《浮躁》、《废都》、《秦腔》、《古炉》等小说土壤深植于三秦大地,本地人文凭借他的妙笔而被更多人知道,他的朋友亲戚也为被贾平凹写进书里而自豪。
回到棣花镇,身着黑色夹克的贾平凹和遇到的村民一一握手寒暄,俨然备受尊重的乡村话事人,故乡及这群人滋养哺育了贾平凹,如今反过来要仰仗他。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人情世故,但贾平凹似乎乐在其中。
北方官本位思想严重,和贾平凹一样,莫言也被架在台面上,下不来。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盛名之下,俗务缠身。在纪录片里,他不是参加研讨会,就是出席自己作品的改编活动,他谨慎地记着父亲的叮嘱:“获奖前与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要比别人矮半头”,公众面前宠辱不惊,稍微有喘口气的功夫,摸着头感叹:“唉,真烦!”
相比贾平凹的自在,莫言的荣耀,阿来好似异乡人。他一身户外旅行者打扮独自在藏区跋涉,随手带着相机,随时拍摄沿途的花卉民风,这既是阿来的爱好,也是他下部小说的素材。
阿来在创作小说前会翻阅县志,到档案馆找资料,去民间搜集传说,他听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说:“这是写作的音乐,我们就要写出这种音乐来。”
毕飞宇和刘震云具有理想的作家状态:万人如海一身藏。
毕飞宇身穿深灰色抓绒衣,带着记者回苏北水乡,既不像贾平凹莫言般被夹道欢迎,也不如阿来似的感到隔膜,东瞧瞧,细看看,灵活得如同居委会大妈,也许言谈之中他的脑海里又会勾勒出一个玉米、玉秀的形象。
而刘震云一身运动装,自认为走在纽约的华尔街上跟走在河南老庄的田垄上没什么区别。听刘震云跟母亲、村民等人的对话,弯弯绕绕,在真假虚实之中暗藏机锋,才知道他小说里的幽默和逻辑来自何处。
《文学的故乡》里男作家都一副忧思深远的苦行僧模样,创作时间密集得见不着家庭生活,女作家迟子建则让人感到了人间烟火气。镜头划过一望无际的东北雪乡,迟子建穿戴着棉衣棉帽,在白茫茫的森林里奔跑,她大方爽朗、优雅时尚,仿佛老电影里的苏联姑娘,很难想象她已经五十多岁了。
北极村的夜晚,荒野上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灯光,在如此寒冷寂寞的地方,迟子建将独居生活过得温暖热闹,大概是因为她实在太热爱这片土地。
电影《天堂电影院》里老放映师对多多说:“离开这里,不然你会以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背井离乡,是作家的宿命,从小村镇走出来,《文学的故乡》里6位作家都定居在了离家最近的都市,贾平凹坐标西安,阿来成都,迟子建哈尔滨,毕飞宇在南京附近,刘震云和莫言则活动在北京一带。
同人不同命,这些作家和那些留守故乡的人就是迅哥儿和闰土的现实版,《文学的故乡》里也对这种对比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
作家在常年劳作的同龄人之中是最显年轻的那个,村民有一副感激热情的面孔,而作家则透着矜持,纪录片里将贾平凹和发小刘书祯、毕飞宇和哑巴朋友的境遇差别无意中展现了出来,刘震云那期有个村民表现抢眼,颇有点当年好汉的不甘。
不过,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大家都清楚各人有各人的运道,所以,他们可以坦荡地与作家交流,甚至狡黠地知道后者需要什么信息。
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其中的落差反映了典型的中国人情思维模式,是《文学的故乡》的看点。可是,我认为,这也是此片的缺点。
人为什么要离开故乡?
也许是单纯的向往,也许夹杂着愤恨和厌恶,也许是迫不得已的谋生,也许迈着茫然无措的步子。
家乡,是本地人的叫法,故乡,是对游子而言的,这个词语充满乡愁。乡愁就是故乡没有自己的位置,你回不去,留不住,但又思念并热爱着它。从这点上来说,《文学的故乡》里没有乡愁。
贾平凹、莫言两期拍出了下乡慰问的感觉,迟子建的北极村生活篇幅短促,毕飞宇的故乡蜻蜓点水而过,刘震云一期则没有乡村气味。他们是活着就有纪念馆的作家,算得上衣锦还乡,故乡曾经留给他们的伤痛已经变成了能当众展示的军功章。比较下来,反而是阿来那期更切题。
阿来说:“我有十几年不想回家,我恨这个地方”。他和父母恩恩怨怨长大,现在却只剩下感恩和孝敬,但他也不愿留在此地。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和故乡的关系。
片中,久未回家的阿来一进门,母亲背过脸抱着他哭,儿子和别人跳舞,母亲失神地坐在角落,那一刻,传达给观众的是,她根本就不了解儿子,也不明白写作对他的意义,甚至否定过,但她很爱他。
其实,那些未和解、未释怀的东西才是作家的乡愁,是促使他们创作的内在推力,也是一代代人面对的普遍命题,只是《文学的故乡》未做进一步挖掘和延展。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既是作家的回乡之旅,也是对地方传统的一次寻根,反映了现今追根溯源的主流文化倾向。
它是部有温度的纪录片,本以为这些进了教科书的作家都是老古董了,没想到他们性格鲜明,仍有执着的事业追求,足以感染后辈和读者。
现在二十出头的人动不动自称老人,而这些真正的老作家回忆起自己的三十岁觉得真年轻。莫言47岁那年,大江健三郎对他讲,你还太年轻了,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莫言继续以高密东北乡为原型书写魔幻故事,十年后,他得奖了。
王维有诗: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这个灯对作家而言,就是故乡根据地吧。
《文学的故乡》终于上映,这个消息,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而言,我整整等了两年。
2018年6月8日,趁着周末的时间,我买上回家的车票,于6月9日清晨到达故乡。彼时,心中念想的,是早上5点钟会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文学的故乡》,家里的电视可以看回播,当我兴冲冲的到家打开电视时,已经是早上的9点多,返回到该纪录片播放的时间点,并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播放,不死心,再调出节目表,看到第二集的播放时间,静静的等候,仍旧没有播放。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便证实了内心的担忧。由于某种原因,《文学的故乡》延迟播放,至于延迟的什么时候,待定。
这对于喜好这几位作者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集,每一集讲述一位作家,每一位作家都是响当当的,文学成绩突出的作家,而选择作家的故乡为切入点,讲述他们创作的文学地图,无疑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看点。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作家的创作轨迹大概定格在15岁的经历之前,之后就是终其一生不断的追溯、弥补和完善的过程。
对于每一位创作者而言,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从故乡中汲取养分,不但构建自己文学世界的人,更是幸福的。
在《文学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可以看到贾平凹的“商州”,可以看到刘震云的“延津”,看到阿来的“嘉绒藏区”,看到迟子建“北极雪国”,看到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一条条的文学筋脉,拼凑并丰富了中国文学版图,并丰富着世界文学的版图。
读过其中几位作家的一部或两部作品,读过其中几位几乎全部的作品,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从青藏高原到白山黑水,有山有水有情有义的土地上孕育了这些丰富且充裕的灵魂,他们用一笔一划的书写,摹画出令人触动的文字,在忧虑时,我常常徜徉在迟子建的冰雪世界中,或许长期在这些地方生活过的人,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温暖,才会捕捉哪怕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温情。
因为天寒地冻,世界充满残酷,人类对抗天然的能力有限,才会让人生发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天地的感佩。我常常将阿来与迟子建的作品比对阅读。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阿来是藏族作家,家乡在四川阿坝,嘉绒藏族人,迟子建则生活在遥远的北国雪乡——北极村,一年有一半时间飘雪的地方,生活环境迥异,作品有什么可比?
如果你足够好奇,可以翻找两篇文章来读,一篇迟子建写阿来《阿来的如花世界》,一篇是阿来写迟子建的《不是印象的印象,关于迟子建》,相对迟子建的记述,阿来的题目相对草率,但内容一点都不草率,他把两人的写作做了一下对比:黑龙江,是文化的边疆,也是国家版图的边疆;我身处西南内陆,按拉铁摩尔的说法,也是某种边疆,文化意义上的“内亚边疆”。
两个人的写作,为什么总会有人拿出来比较?因为有相似性,一在其文学中的生态关注;二在其文学中对“人”的关心。可以讲,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善恶的自然呈现,对人性善的微微光亮的赞扬与书写。细腻入微的对关注对象的书写,读着都让人感动。
不信,你可以拿出《额尔古纳河右岸》和《蘑菇圈》对比着看,看看是不是有一种对人性原始力量的感动?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即使生活在天南地北不同地方的两个人,也因为书写,而让人感受到同样的感动。
在我的印象中,大凡好的作品,都是有大江大海的陪伴,过于平坦的平原地区,日子平淡着过,产生不了太大的波澜,但总有人把这样的平淡生活写出花来,读完莫言的作品,你会觉得平原上的故事,也可以这么精彩。
莫言的故乡,在山东高密东北乡,高密位于山东中部,其实东北乡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成为文学中的一个意象,就像每一个在乡野中长大的孩子一样,她或者他眼中的世界,就会化成他们文学世界,而莫言文字中的东北乡,便是这样一片村落的统称,没有村子叫东北乡,所有的村子都是东北乡。
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们会认为莫言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一片热土上产生,纠葛着它历史与现实的脉络文存。生活在其中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文脉的传承与消偃,而典型的地方文化,也在这块土地上如烟雾般弥漫。
《文学的故乡》中记录的一代写作者,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写作者,其中莫言年龄稍长,但也和年青一代的迟子建、莫言经历过相似的培训,前后相差几年,可以讲是同一代写作者,这一代写作者身上的时代特征明显,探求自我的需求强烈,对个体醒觉的关心,对人性外延的探索及外界束缚的求解,就像是中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对人的关注,带着试探的触觉,去触碰看似强大的外壁,用谨慎的语言文字表达,来慢慢掀开用文学慰问人性的大幕。
所以,当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老酋长的女人,和《蘑菇圈》中的阿妈斯炯时,两个文学人物,生活相距将近上万公里,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是真实而又具体的,对人性真正的关心,这样的关心,让长久生活在高压之下的人们,感到遥远而又陌生。
有时候,我想,或许文学的力量,就是能够让你从平凡忙碌的日常中暂时抽离,返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抚慰自己的心灵,去安抚自己的灵魂。
我喜欢这样的呈现形式,安静且深邃。
如果有第二部,我想品一品刘亮程或者李娟笔下的新疆,看一看韩少功笔下的汨罗市八景乡,赏一赏冯骥才笔下的天津……文学的脉络就像长在大地表面的河流一样,组成了大地最美的部分,也养育着沿途成千上万的生灵。
文学是认识时代的最好方式
——《文学的故乡》观后札记
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选取了当代文坛6位有影响力的作家,用7集(莫言独占两集)短片讲述他们的创作之路。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6人共同的特点是均获得过国内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此片以“文学的故乡”为题,镜头跟随作家回到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文学创作之路,穿插评论家、编辑、友人、乡亲等与作家密切关系者的回忆、评价,带领读者、观众进入到作家部分作品中的场景,极具现场感,立体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
用影像来让大众读者走近作家、了解作家,这种做法和尝试在今天这个媒体、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显得很有必要。一方面,这能让读者、研究者更具像地了解作家,消除作家身上的神秘感、距离感,让作家更能亲近读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的时代留存文学档案,储存宝贵的文史影像资料,这些作家都已被写入了当代文学史。对作家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读懂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创作出一部高质量甚至是伟大的作品,作家是如何在作品中思考时代、设定人物、选择叙事,创作背后的考量是什么……等等。一切读者感兴趣、想要了解的事情,通过影像的方式,让作家自己说出来,就如同直接面对读者的交流,能够起到答疑解惑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去阅读作家的作品,可能会有一番别样的认知与感受。
受制于时长的限制,每集只有短短的40多分钟,大概一堂简短的文学课,不可能很详尽的展示作家的全部。但聚焦于“故乡”这个概念,我们通过影片能清晰地感受到作家深受故乡的影响。每个作家都在写家乡,作品中都有浓郁的家乡地域特色。故乡给予作家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依托,还有精神的塑造、性情的熏染、创作的灵感、写作的源泉。可以说,故乡给予了一个作家最初的文学驱动力,也是一个作家最主要的文学印迹。故乡,于作家而言,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一方土地,也是精神层面的一处归宿。于前者而言,作家在这里成长,感受这里的高山大川、湖泊河流、森林草原,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镌刻在作家的记忆之中,这里发生的一切,作家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素材;于后者而言,作家将故乡作为写作的一个中心、一个场域,故事中的人物都在这里悲喜过活、生老病死,作家编织了一个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作家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个世界也推动着作家的思考与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好的艺术作品大都有个共同点,内容要与形式做到有机统一。拍摄作家,拍摄有关文学的纪录片,当然要有文学的叙事,要有文学的艺术感。这部片子,很讲究摄影的艺术,贴合作家故乡的特色,紧扣作家作品中主要的文学场景来构图。紧紧围绕“作家与故乡”这一条主线,始终不离开“故乡”这一主题,基本上每个作家与故乡的关系都讲透了。比如,拍迟子建,就拍森林中的皑皑白雪,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踏雪而行,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响,这是最能代表和体现她的故乡的风景。再比如,拍摄毕飞宇,选取了他在河上划船的镜头,从桥上看他由远及近、慢慢划过,两岸植被苍翠,一舟轻荡河中,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的特点。又比如,拍摄贾平凹,无论是其本人还是乡亲们说的一口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立刻把观众拉入到他的作品之中,那种浓郁的方言特色,极具辨识度,同时,绵延的秦岭山脉和山涧河流,让读者想起他作品中那些熟悉的场景。
在这个阅读多元化的时代,用影像的方式讲述当代文坛最优秀作家群体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够引导大众读者去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毕竟文学鉴赏力需要一定的门槛,不是每个读者都能体味到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这种听作家自陈往事、自述成长的安排,很大意义上给了读者一种选择的可能性,通过简短的自传去了解作家。对于已经读过这些作家主要作品的读者而言,可以与之前的阅读感受进行印证互照,以证阅读得失,检校评价偏颇;对于还未读过的读者而言,不啻为一次文学的导读,何不带着真实的影像画面一头扎入作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来一次精神的旅行。任何时代都有好的作家,都有好的文学作品,错过一部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就错失了一种认识这个时代的可能性,也就错失了一次与这个时代共同进步的机会。
文学世界,丰富多彩,文学是生活的调味品,工作给予不了的,文学可以,财富给予不了的,文学可以,爱人给予不了的,文学可以。
阅读文学能让人活得通透,是为记。
离开高中以后几乎就不怎么读书了,曾经自诩是个有才气的文艺小青年,一入建筑门,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工科女。上了研究生想跳出单一的圈子,来看看这个世界,突然才自己这几年文化思考上的贫瘠。很多东西都希冀别人嚼碎了再去吃,吃得快,吃得爽,但失去咀嚼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思考的本能。什么都吃,一开始可以,但慢慢的就要思考自己的食谱。 看《文学的故乡》和《文学的日常》才发现自己读书真的太少。因为在西安读研的原因才看了贾平凹的一些作品,其他的作者接触的都非常少。纪录片给我最大惊喜的是迟子建和莫言,他们都曾出现在我高中三年的语文阅读理解上,特别是莫言,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我13年高考。那两年瓜的“莫言”风刮得不要太猛烈。 纪录片里的莫言,感觉是在我情理之中,又在我意外意料之外的。他既没有回避他的俗,也没有刻意表现他的雅,真实到让我觉得他“回到”高密不是“回到,”而是就没有离开过。 纪录片里每个作家都有很打动我的片刻:贾平凹去见刘高兴,让他在舞台上好好蹦哒;阿来成为一个植物猎人;迟子建展示她丈夫生前吃过的最后一罐咸菜的瓶子;刘震云修拉链;毕飞宇和他的哑巴“兄弟”;莫言给他的老父亲过寿。或是温情、或是无言、或是热闹,感谢作家用细腻心灵体会百倍的爱恨情仇,写作后告知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