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Neil Crombie
编剧: 阿兰·德波顿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04-03-06
片长: 120分钟 IMDb: tt0403538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1
这三集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礼崩乐坏。
德波顿特别书呆子气,这已经是他16年前的作品了,他引用托克维尔想说明人们不安于过去的阶级,而都想竞争,得到自己满意的生活,更好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焦虑。
在我国,当年叔向给崇尚法治的子产写信(春秋时铸刑鼎),就说过这个问题,“民知争端”是万恶之源:
“(先王)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谊,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
德波顿采访黑人成功学家,如何鼓噪其舌煽惑人们,如何鼓励别人相信自己来赚取4000万美元的个人财产。其实因为德波顿没有研究中国先秦诸子,他讨论的精英主义meritocracy,就是中国的“尚贤”,一种社会的选拔制度。中国人过国庆看阅兵,美国的杰弗逊高中也天天要宣誓效忠。人类没来由的自私,维己。
我们现在的国家制度,讲党性的纯粹性,可以类似于古代的贵族政治。想当干部必须是党员,必须是服从。你不需要是省长,一个老系科主任就能把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同时招进学校来。它的缺点和优点都不言而明。
西方经历过,中国同样也经历过。只不过没读过书的人不知道而已。德波顿站在了孔子和周公那一边,维护宗法的正当性,他也不知道。
民有争心,争的是地位,人往高处走。如水就低。
2
墨子站在孔子的对立面,提出尚贤主义,是从自己的社会地位本位出发。应该打破旧制度的阶级枷索,能够在社会中自由升迁。本质上和奥威尔在1930年代鼓动全英国做的事情没什么不同。而他们的名字叫精英主义。
拉斯金Ruskin对地铁乃至于折叠伞的痛恨,其实也跟这种站位有关。其实是人类本能的人道主义起的作用。我们回向给众人,于是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奢侈生活是不合理的,并非是先天的,所以要造福大众。这样我们就能正确的理解拉斯金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批判风潮。
1906年工人首入议会,都说是拉斯金影响了他们。
他也宣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
第3集有脱精光主义者,挺有意思的,一种标新立异的生活。他们自称天体主义者,买最廉价的衣服穿。
终于说出了独立与自由,30年代的思想精华,从西方传到中国。
看了查尔斯顿的布鲁姆团体,他们生活的是那样的简朴和打破规则和艺术。让我反思到讲伍尔夫的电影都是把她贵族化了。
他们通过古怪而达到真诚。
这种波西米亚生活,包括天天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到处溜达。就像中国的年轻人穿着汉服到处跑,在公交车上被人踩都管不了。他们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想,因为觉得那是别人的事,他们只想达到更本真的生活。这不就是竹林七贤嘛!
它们的同义词可以是本真主义者,自然主义者,波西米亚人,嬉皮士,古怪的人,中二,没有超我的人。。
4
对德波顿非常失望。不是我想象中的才子,而是一个当记者材料的书呆子。他远不如马尔Marr——
没有毒舌,我们不是只能屈从于别人的价值观了吗?
只看到社会的表象,服从于历史与社会的自然逻辑,他不具备哲学的能力跳脱开来。
第2集先讲购物再讲决斗。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身份就关乎于荣誉。理由往往极端琐碎,1878年巴黎一位男子就因为对方的公寓没有品位,而把这个人杀了。1902年佛罗伦萨一个文人杀了他的同辈,就因为后者说他不懂但丁。在法国菲利普.德.奥尔良摄政时期,两个侍卫竟为了一只安哥拉猫的所有权而决斗。
西方人也要“面子”!
5
我喜欢整个系列快结束的部分,让报刊媒体人给著名文学写标题,《俄狄浦斯王》变成了“sex with mum was blinding”的小报标题。
你会发现经典文学就是让这些主角失去地位。失去地位,这就是悲剧的起源。再比如李尔王。而观众——兴灾乐祸!如同流水万千的小报读者。 阶级。种族。性别。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这些过去视为理所当然的教条,现在人们也毫无怀疑的进行批判。其实也是一种自动站位,缺少反思性。
性别。为什么女人就一定要听男人的话呢?要求奴役别人,这难道不是男人缺少自信的表现吗?
我们喜欢菲佣,我们喜欢日本女郎,难道不是因为三从四德式的驯顺吗?这样的女人在毛主席“女子能顶半边天”的改造之后已经绝种了。
继续反思。
阿兰德波顿为啥没在中国大火?
剑桥才子,钟情哲学,文笔优美,擅用长句,过目不忘的长相,独特的冷幽默,讲解人性,直面人心,喜欢演讲,作品高产,这样的标签放到一个人身上,按说阿兰德波顿很对当下口味,应该成为大号网红。
可是,迄今为止,德波顿在中国大地算是不温不火。他的书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翻译到中国,不知道为何,没大火。或许是因为他的书名字太过直白,比如《爱情笔记》、《无聊的魅力》、《爱上浪漫》,以至于被人误以为是个成功学之类作品,因而不被重视。
话说回来,德波顿真的是个活跃的哲学讲者,他熟稔西方哲学,尤其钟情于叔本华、尼采、塞内加、蒙田等人(可以参考他的哲学六讲视频)。在《身份的焦虑》中,他分成三个视频带领大家想想对于身份的焦虑是从何而来的。
德波顿的分析角度,一般首先挖掘历史,尤其是思想史。黑格尔将人类历史比喻为思想的历史,思想的历史就是哲学的历史,所以哲学家一般喜欢从历史变迁角度研究社会变化。身份的焦虑,在历史上有不同含义。所谓身份
古代斯巴达看军功(战斗精神);中世纪贵族社会等级分明,身份生定;近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写出《论美国的民主》的法国贵族托克维尔,在九个月的美国之行当中,惊讶的发现,美国人笃信一套不同于当时欧洲的价值观:人人平等。托克维尔并没有单纯赞美这种平等意识,他反而觉察出这种平等观念隐藏的不安。
在贵族社会里,不平等习以为常,根深蒂固,人人安之若素。但是在美国,因为人人平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所以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这种别人可以、自己也行的想法固然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上进心,但是同时引发一个严重问题,如果你失败了,达不到别人的水平,这时候怎么办?于是乎,身份的焦虑被放大。一群被自己视为水平相当(平等)的人,却取得了远远超出自己水平的成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你寝食难安。
你不会去嫉妒任何人,比如“英国女王和比尔盖茨”,因为他们离我们太遥远,用德波顿的话就是,
他们太奇怪了(奇葩)。。
真正引起我们焦虑的是身边的人,比方说同事、朋友、许久未见的发小、同学等。这些在我们潜意识中属于一个档次、一个圈子的人,如果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们成功了,那么此时,
他们的每次进步,就伴随着你身体某一部分的死去。
面对身份的焦虑,现代人怎么办呢?
进入历史,德波顿认为,那种波西米亚式的简单生活或许提供一种启示。自给自足,物质要求低,随遇而安,崇尚俭朴,都是波西米亚式生活的代名词。
另一种方法就是和自己达成和解。理解这种身份的焦虑是必然的,不一定就是有害的。身份焦虑的发生有社会原因,不都是自己的错。美国新教精神鼓吹积极进取,认为富有是信仰的福报。这让贫穷的人认为自己受穷是不够虔诚的缘故,而且责任都在自己身上。这种社会氛围让普通人难以平和的生存下去,焦虑在所难免。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吧
第一:身份的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比如美国起源于独立日的宣布,以前的贵族与平民间拥有等级极其分明的划分。很少有奴隶认为自己可以翻身成为贵族,更没有贵族会认为自己会沦落为平民,他们在各自的圈层里有共同的认知,即血统。可是独立运动推翻了他们几百年间坚信的认知和信仰。不管是谁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成为有钱有权的伟大领袖。与此同时,鸡汤文/励志演讲开始大肆盛行。这项活动迅速的获得了民众的认可,纷纷加入其中。但是他们忽略了天赋,基因,教育背景等等因素。那么努力就一定成成功吗?成功的案例每天充斥在我们的耳边,大家更愿意相信成功,而无视这种概率大概不到十万分之一的现实。努力了或者以为努力了但不成功怎么办?焦虑随之而来。看见别人努力,焦虑。看见别人成功,更焦虑。自己没努力,焦虑。自己努力了但失败了,更焦虑。成功了,但是看到别人更成功也会焦虑。追求成功是一种欲望,对钱对权利的欲望,必然是没有尽头的。好了,你看人类获得了平权,同时拥有了焦虑。
第二:什么是焦虑。做个实验,在父母宠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孤儿院中成长的孩子进行对比,结果可想而知,收到更多关爱和关注的孩子心理会更加健康。也就是说渴望被重视,被尊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求。进入社会后,权利和金钱成为被重视和被尊重最直观的表现。每个人为了得到它们都在努力着并焦虑着,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项工作受到上司的表扬,价值感与存在感让当事人满心欢喜。相反则垂头丧气。我想了想自己为什么在工作中没有那么强烈的野心和上进心,因为老公已经给了我足够的关注,重视和尊重,我真的不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取。
第三:关于如何化解焦虑。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请记住:选择安逸就不要攀比。选择人上人就要付出艰辛。这是底层逻辑。不排除有天选之人,但既然叫天选,我们就随缘,不要奢望。
总之,成功有很多种,选择你认为的成功路径,并有逻辑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