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评论均为没看过原作的个人观点 包含剧透 石振邦开始这个人设我就挺搞不懂,影片把石振邦烘托成一个外刚内柔 有责任感敢承担的大男人,但是开场却是老婆不想生孩子之后离婚自信开吊?然后马上对欠债的已婚带一娃的女人起感觉了。。 再说,从一个故事的旁观者角度来讲,全片下来,芊芊前半段根本没做什么,后期情感积累什么的我能理解,但石振邦从一开始就表现的很在乎,就感觉很奇怪啊。。。。 之后从石振邦发现二爷卖芊芊开始,影片开始猛劲的走向了一个胡咧咧的方向: 1.直接给人夜店门撞开再给芊芊领出来 2.路人说他不看路直接给人车窗拿拳头凿了 3.突然蹦出来一个毫无铺垫且违和感极强的老四妻子 4.陪芊芊上个舞蹈课 还得在那喂西瓜 5.曼丽不明所以的去了美国 不明所以的回来 然后套了一个非常非常老套的癌症戏码 6.曼丽回来啥也没说明白,手续弄完直接跳,我是一头雾水,一滴泪掉不出来 7.成年芊芊不带大脑一样,考北京舞蹈学院,就她一个人没带舞蹈服。之后突然来个星探给她整爆火那段都给我笑坏了,她明明满脸不愿意,为什么还在一直接戏???那个假甄嬛还能再用心点吗??之后好像是知道妈妈死了却还是满脸的淡然。 真的是生加硬写,一堆动机不明的行为,各种老套悲剧情节往里怼,为了曲折而曲折。致敬雨中曲和结局那两段看的倒还算有味道,但是这两星我还是说一⭐给摄影,一⭐给所有演员的表演,这个破剧本我隔着屏幕都替张译尴尬。
(作者已二刷,第二篇影评“想补充电影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边边角角,你注意到了吗”对第一篇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观察不细致的地方已经认错了,也有了新的感悟,在
本文有较大剧透,请谨慎点开。)
——————————————————
一、东北往事
这部电影勾起了我很多复杂的感情,关于东北、关于家人和亲情。它大致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1995年,一个是2007年。95年发生的就是小人物石头和杨武遇到芊芊、与芊芊产生初始羁绊的故事。
可以看出导演想讲的并不只是一个纯粹亲情的故事,在95年的故事里,他用了很多细节和时长勾勒东北的风土、东北人的性格,还有石头和杨武当时细致入微的下岗生活处境。这些都让石头和芊芊的故事有一个扎实的现实土壤,使得这个收养故事不至于往前挪五年、或是往后挪五年都完全适用。只有这两个人、特别是石头像个“真人”了,他才能充分地接住芊芊。无价之宝在这点上对东北的描述是相当说服力的。
另外我在看电影之前对这个东北故事怎么起头、怎么展开,非常好奇。因为电影里的东北如果不现实,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但是太现实了太写实了,整个电影气质就会很苦情。不过导演在95年故事里拿捏的分寸可以说比较恰当,当你要觉得这里很沉重、需要叹息的时候,他马上给你一个非常风格化的镜头语言或者背景音乐,把你从现实的泥淖里往外拖一下。这点上真的非常成功,电影院里时不常能爆发笑声。可以说故事的底色是苍凉残忍的,但是叙述是灵巧诙谐的。
二、结构与时长
其实这个电影132分钟还是有一点长的。我一直认为电影最好在120分钟内把故事讲完。你觉得你每个细节都很重要,都不能删,但是有时候真是不要去对抗人的生理特点。哪怕是成人,也真的没有办法那么长地集中注意力时间,这是一个真理。除非你真的有把握,觉得你的电影是不世出的杰作,就是一分钟也删不得。当然自信点总是好事。我觉得无价之宝在时长上的拉锯和搏斗,效果中等偏上。
它的优点是使用了大量的前后呼应。很多的语言、很多的处境,前面出现了,后面要复现一下,很好地把观众拉回多年前,和眼前形成一个对比。而且观影效果很好,观众很乐意看到导演对全局是有掌控力的,前面的原来都不是闲笔,原来都会在后面的某个时刻像子弹一样击中你的心脏。我觉得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处理得很聪明,让很多语言都有某种长期的意义(虽然当时没觉察到),也让观众对132分钟的时长减少倦怠感。大量的前后呼应,在观看时是富有智趣上的愉悦感的。(但是我这里梳理不了,只看了一遍没法记得那么清楚)。
三、石振邦这个人
其实在说这位男主角之前,我很想谈谈王曼丽,就是芊芊的生母。我在看电影之前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一位母亲离开了她的孩子?因为王曼丽的离开如果不合情,石振邦接手芊芊则不合理。这是个逻辑上的关键点。
而看完后我被说服了。王曼丽的难处,她离开前那夜和石振邦的对手戏是我第一次差点掉眼泪:你说是什么使母亲要离开孩子?肯定是生活的艰难,实在太难了!那么究竟怎么表现一位母亲的难?(对不起我打字到这里还是很难受……)那自然是一个母亲、一个女人可以轻易向一个陌生男人敞开她的身体。我一丁点儿都没有觉得这里处理得很猎奇,我只是心酸得无与伦比……
再说回石振邦。我觉得心地善良柔软是他一生不变的性格底色。他一开始就渴望着一个孩子,他很容易就被芊芊的可爱和孤独打动,他放心不下跑到千里之外追回了芊芊、改变了她的一生,他努力了十几年终于成功收养了芊芊,他永远把芊芊的大小利益放在心上。
另外我可能比较与众不同,我特别喜欢的不是95年段,而是07年段的石振邦。这里头每个场景都使我极度有泪奔的冲动。张译老师在石振邦老年阶段实在演得太好了,那种动作带点迟缓的衰老、慈爱的目光和神情、了然一切(专属于老年人)的智慧,他都演得太到位了。
这里有个建议是石振邦真的要下决心收养芊芊那里可以再多一些犹豫。因为石振邦即使是再善良,收养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这里理智盘算比较不够。如果不多一些盘算犹豫,至少要再多一些石振邦和芊芊的情感互动,比如在从福建回去的路上,这样可以再铺垫加深一下石振邦对小女孩的感情,以免后面的下决心收养有仓促之嫌。
四、对结尾的商榷
结束在病床前似乎没有很大的必要。在石振邦自首那里,观众的情绪就已经很顶了,已经到顶点了。结尾在那里就很好了。再多推一个高潮出来,让大芊芊在病床前哭得稀里哗啦,我个人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剧情设计要让大芊芊哭、让她自责,无非是为了她被收养十几年从未喊过“爸”。但是据我的理解和经验,对于一个50+的、有生活智慧的男人,对于相处十来年的父女,究竟喊不喊爸,他们可能自己有默契了。
我认为即使大芊芊还很年轻,但是他俩对彼此的亲情都会是非常自信的。因为这种人和人自主选择缔结的关系,就是有一个好处,大家从来不会怀疑“因为我是你生的所以你不得不如此”。收养关系里的亲情,都是大家努力一砖一瓦砌出来的份量。
我觉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养父,他对女儿究竟是不是真心拿他当爸,是内心很有数的,非要大姑娘喊爸,就是着相了。因为爱是洞悉一切、包容一切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值得一看,我会给7.7到7.8(参考一下,我会给奥本海默打8.5)。
11月13日补充:作者已二刷,第二篇影评“想补充电影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边边角角,你注意到了吗”对第一篇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观察不细致的地方已经认错了,也有了新的感悟,欢迎批评指正,在
看电影那天,我和朋友们正好聊到一个问题:漂亮的人是否比普通人有更多运气?我相信有,漂亮天生是一种资源;但我的朋友说不,漂亮女人如果不够聪明,也不会活得太好。
晚上去看《无价之宝》,虽然故事主角是两个落魄的男人和一个小女孩,但电影里的漂亮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王曼丽(袁晓旭饰),一个深陷困境的单身母亲——没有经济来源,生下一个非婚生的孩子,孩子父亲欠了一屁股债逃之夭夭,她成了被追债的人,每天在破败的家中对着不断来讨债的人,早已麻木。
一个叫石振邦的男人(张译饰)踹破她家门,故作穷凶极恶之势,但很快他的气势漏了气,原来也是债务链条上同命相连之人。石振邦要王曼丽还钱,否则他还不了别人的钱,但王曼丽比他还落魄,不仅无依无靠,还有一个六岁的女儿。
和石振邦不同的是,王曼丽的穷苦几乎是被动陷入的局面。她没什么错,只是早早被拖入生活的泥潭。不仅在过于年轻时生下孩子,而且运气十分不好,孩子父亲恰好又是一个债务满身又逃避责任的人。
对他们一家如何欠下债的,电影没有明说。要债的石振邦也没好到哪去,可能那破落的筒子楼里,到处都是债务缠身的人们。在1995年东北下岗潮像海啸一样席卷每个人的时代,漂亮如王曼丽也不能幸免。
如果不是石振邦的窝囊和善良,守着陋室的王曼丽可能打算继续摆烂。她像一个被关在锈迹斑斑铁笼子里的鸟儿,本可以在年轻时骄傲地飞向任意方向,却一不小心被绳子缠住陷入衰落的时代巨网,家徒四壁亦毫无期待,她只是空守着,任漂亮的羽毛掉落满地。
还好有个人,还算本分。石振邦这样年富力强的大老爷们,在经济萧条时也没有好到哪去。不过他坚决还债的执着倒是激起了王曼丽的一丝勇气——她决定去找钱。
在1995年东北破败的小县城,剪下的头发值50块钱,王曼丽毫不犹豫,任街边师傅把头发绞了去。她再领着孩子往前走,空空荡荡的街上,到处都是和她一样没有工作的人。她试图负起责任,把生活拉到可能的正轨,但被质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时,她也会歇斯底里地嘶吼,像鸟儿愤怒时竖起所有羽毛,捍卫最底线的尊严。
尚有一丝可能,偷渡。那个年代一定有不少上船的人,从东北出发,往临近的日韩输出劳动力。我曾见过许多王曼丽这样的女人,在韩国首尔的餐馆、居酒屋里帮厨打扫。她们会偷偷抹上鲜艳的口红,精心梳妆打扮;但沾满污渍的工作服埋没了她们的漂亮,收工时她们总是寂寞地向街道深处走去,没什么朋友,只是等待发薪,往遥远的家中汇上一些外汇。
王曼丽下定决心出国。她决定把一身坏运气抖落,往暗处一跃,打捞最后的可能。
在男主角已是影帝级别的张译面前,饰演王曼丽的袁晓旭,贡献了戏份不多却让我深深感动的一幕。那一幕——她点亮手上的烟,抬头看看石振邦,暧昧的好感交织前程未卜,在两个落魄的人之间,信任流动成了一丝自然真挚的好感……
但很快,她把好感收了回去。解下白衬衫的两粒扣子——她将这件事迅速改道向另一个方向,冷冰冰地,暗含世俗的逻辑。漂亮女人应该如此吗?她不能奢望有个男人还能交出纯粹的喜欢,在社会条件的比对下,她已卑微到黑暗里。
然而令王曼丽没想到的是,石振邦拒绝了。仅仅出于道义的选择,不趁人之危,尤其眼前是一个如此需要帮助的漂亮女人。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一点怜悯可以轻易换来身体的快感,但他没有犹豫什么,把事情又扭到“发乎情止乎礼”的状态,在光亮中留存了一丝人性的希望。
正是这样的举动,让王曼丽放心托孤。尽管石振邦也没什么钱,也没什么可能,但他有良知,有责任,不管自己处于多糟糕的境地,总能豁达面对。——就像那根断了的手指,即使再少一根两根,他也可以当作生活开的玩笑。
有这样的人在,王曼丽就大胆地走了。而她终于赌对一把,石振邦和他的哥们杨武(潘斌龙饰),在一切都在衰败(包括信任)的年代里,依然寻找自己被需要的可能——那正是他们苦苦挣扎于世的理由,只要有人愿意相信,他们的命运里还有新的可能。
王曼丽的女儿托起了这份希望。六岁的漂亮的芊芊,在两个粗野男人的呵护下,摸爬滚打,长大成人。电影的这部分像个十足的童话——在你已经足够相信,它在上演90年代东北失业潮的集体故事时,是否还有一个幸运的女孩可以这样被陌生人照顾,正直地、善良地、充满希望地,迎向她始终未知的人生。
变量始终是石振邦和杨武。如果他们有一丝懈怠,如果他们决定撒手不管,不过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飘落尘世——正如《漫长的季节》里的女孩沈墨,寄人篱下,况且是自己的亲戚,也难逃魔爪,被社会以最恶毒的方式蹂躏。
只是想到这样的可能,看电影时我便感到毛骨悚然。因为我们知道,银幕上的魔幻背后,正是一个个酗酒的东北男人、一个个偷渡出去的东北女人、一个个被遗弃的东北孩子……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怎么挺过那一连串的债务?是否我们看到的东北人喜剧天赋,无不来自对苦难的自嘲——只有经过生活的痛打,他们才能有那样刀枪不入的幽默,在任何场景之下,只要讲话,就让人发笑。
王曼丽的远去成了一个空白。代表无数无名无姓的人们,消失在时代的巨幕下。他们如何生存,我们不得而知。但当我们再看到她时,仅需看到她的面孔,便知道命运如何狠心在她身上留下折磨的痕迹。
在相似题材的《漫长的季节》中,太多失落的漂亮女人,汇成一盘大戏。有漂亮的丽茹,精明地计算每一次得失;有漂亮的王响妈妈,为儿子无辜的死含恨而去;有漂亮的巧云,在夜总会悄悄打电话回家;有一言不发的沈墨,苦心积虑,用最残忍的方式回击对她最残忍的人。
王曼丽,同样一个漂亮女人,多么不足为道。她的悲哀是留下了自己的女儿——尽管带上孩子她可能还会更差。但我们想象一个正常的曼丽活在那样的年代,最后也不过是郝蕾那样充满怨恨的面孔,堵了太多太多的心有不甘,只得以一个耳光发泄。
电影行到尾声时,另一个漂亮女人崛起了。创作者们赋予她美好的光环——她足够漂亮,足够善良,足够有灵气,但她得不到正大光明的亲情。好在石振邦这个男人还是善良到了头,飞到天上去,飘走,坠落——那是无数现实惨剧的真相——但对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来说,他浪漫地死去了。他用他卑微却也特别勇敢的一生好好和命运对抗了一番,从王曼丽那接过希望和勇气的棒来,终于,他还是让她的漂亮孩子绽放了。
01
张大鹏,北京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此后拍了多年广告片,小有所成,今年带来了长片作品《无价之宝》。
影片讲述了东北下岗潮时期,一段悲喜交加的底层往事。提起下岗潮作品,《钢的琴》(2010年)绕不过去,自然,今年的高口碑国剧《漫长的季节》也必须提及。
这两部相隔十多年的作品,实际串联起了关于下岗潮的正统叙事,即那段逝去的工厂岁月,无比美好,如今失落的一代,总想要逃离当下的苟且,回到旧梦里。只不过在具体方式上,《钢的琴》是通过如实展现下岗工人的“技能”和“成果”,来重塑工人阶级的荣光;而《漫长的季节》是通过一桩陈年旧案,徐徐描画,勾勒出工人命运跌落的弧线。
相比之下,《无价之宝》并没有落入正统的窠臼之中。对于那段泛着旧金属光泽的集体主义岁月,它并不怀念,也并不可渴望回去。比起念旧,它对于时代变迁,抱有一种更为开放、也更为绝望的接受态度。它想说的是,旧时代终将过去,新时代终将到来,但总有些人纵然被时代的车轮碾过,还能拖着断指、断腿,保有一点不变的信念。
之所以有如此差异,或许是因为,《钢的琴》《漫长的季节》都出自东北导演之手,他们镜头下的东北,再破败,再凛冽,也总是镶着金边儿;而在京籍导演张大鹏眼里,东北所承载的,是一个巨变的时空,一个抽离的舞台,当“故乡”滤镜卸掉后,比起黑土地、旧时代这些大问题,他更关心的是人情这样的小问题。
但就当工厂情节被淡化后,另一种胡同情节又升腾而起。
不难发现,片中主角石振邦(张译饰演),尽管操一口东北话,但他并不是陈桂林、王响这样的被时代所辜负的工人,而是一个地道的北京老炮儿,重情重义,有理有面儿。
他的自尊和自毁,都系于一体。
02
影片故事开始于一笔罗圈账。
石振邦,绰号“石头”,下岗后靠经营五金店维生。生意很差,入不敷出,又欠了债,于是和搭档杨武前去讨债。
到了人家,发现男人已跑,家徒四壁的屋子里,只剩下妻子和女儿。女人拜托石头照顾女儿几天,好腾出身,偷渡到国外,挣钱还债,不想这一去,竟音信全无,于是女孩芊芊跟着石头、杨武回了家,三人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
看到此处,其实不难猜测,这个电影想要讲述什么。
它实际讲的是,下岗潮大背景下,当所有人的生活都被拖垮,他们当初可供依赖的单位、家庭、人情,也通通解体后,人该如何撑下去。
而影片给出的答案,十分温情,那就是边缘人的相互取暖、相互慰藉,他们最终超越了血缘,结成了比血还浓的情感。
这是影片的一个侧面。它呈现的是小情感,如何战胜了大时代。正如影片不断运用平移镜头,扫过一整个破败的厂区,最终停在三人身上,仿佛在说,坍塌的大世界里,人仍能建筑起牢固的小世界。
但言及此处,我又不免心生疑虑。
如果影片只是想讲这样一个非血缘家庭的故事,那么“认爹”情节的反复出现,就几乎不可理喻。
为什么非要认爹呢?如果“爸”这个字始终没说出口,片中女儿叫了一辈子“三叔”,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超越父女,这不才是更能体现影片表达的拍法吗?
叫一声“爸”,就那么重要?
03
由此,我们可以进入影片的另一面。
我觉得这个电影在过分温情的背后,实际有着非常悲情的部分。
这份悲情就在于,它表面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拯救的故事,但与此同时,它也在讲,这种拯救的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时代对于人情的异化。
当集体主义的温梦破产,个体被迅速抛掷到一个奔涌袭来的商品社会时,换言之,当金钱替代了情义,成为人与人之间新的纽带的时候,那些仍然固守着旧价值的人,注定会被遗弃。
这个人,正是石头。
影片对他的塑造,也恰恰在于,他从不以金钱为尺度,来丈量人与人的关系。而影片开场的罗圈账,正是体现——面对来讨债的人,石头信守承诺,从不赖账,但面对欠债人,他又狠不下心。这一硬一软,说的是他的体面。
同理,若不是个重情义的人,石头也不会把芊芊一直养在身边。而他冲到人贩子家,追回芊芊的情节,更是对于情义超越金钱的直观表述。
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在新时代面前,变得无能。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孤独,刚有好感的女人离他而去,到异国谋生;死党杨武也跟上了时代步伐,做起生意,成了小老板;而多年后,当一个更为蛮横的资本时代来临时,名利场的游戏规则,也在迫使芊芊与他疏远……
他成了一个旧时代的标本,跟不上潮流,也回不到过去。而导演特意借《雨中曲》里的独舞,和《红气球》里人只能与气球为伴的影史经典场面,来烘托这份孤独,致敬这份孤独。至于片尾热气球的飘远,则更像是一种只能如此的告别。
于是,由此再看“认父”的情节,那实际并不是简单地叫一声爸,而是一份认可,一句“值得”。
它实际在说,当“社会之父”的承诺破产了,当“家庭之父”也背弃了家庭,那个仍然信守承诺、有情有义的人,是不是值得以父之名,获得褒奖?
而这里的“父”,已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枚勋章。但可惜的是,直到最后,石头也没能把它戴在胸前。因为,时代猛如虎,痴人傻似猪。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更能明白“无价之宝”的真正含义。那便是超越金钱规则的人与人的朴素情义。
它是人间的石头,平平无奇,却可永恒。
04
应该讲,作为导演的跨行之作,《无价之宝》仍有欠缺之处。
今年跨行作品很多,至于跨行问题,会另撰文细述,这里暂且不表,只提最浅层的一点,就是跨行,势必会把原行业特质,带入到导演创作中。
就像《无价之宝》,能明显看到,张大鹏把广告片的经验,纳入到剧情片中。体现在导演非常注重造型、调度以及配乐运用,而且整体视听,特别是前半段,都在追求一种节奏的“带感”和形象上的“造型”。
《无价之宝》帮助张大鹏重新回到了电影行业。
尽管我们总在说,电影已经大不如前,电影的时代过去了。但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回来,包括此前已经12年没拍片的王子昭,带来了《二手杰作》,13年没执导筒的刘伽茵,带来了《不虚此行》,以及,毕业后就没拍过电影的张大鹏,此次带来了《无价之宝》。
那多少说明了,在一些人的眼中,电影仍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