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1962)

演员:



影评:

  1. 我崇拜过这部电影,憎恶过这部电影;五年前的时候爱上了它,四年前对它痛恨至极,而到现在,已有三年没有瞟过它一眼;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当发觉这部电影正在略有些遥远的华盛顿上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无法安然地坐在宿舍里,若无其事地等着它的上映期过去;我想要看大银幕上放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这部电影本就是为了那巨大的银幕而量身订制——如Ebert所写那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像是把一个巨人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而把这巨人投射到巨大的空间,让他伸展手脚,尽情展示出他原有的光耀,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这就像是去参观传说中的金字塔——当你返回的时候,会隐隐觉得人生更加完整了一点点。 ——很长时间我都和这部电影维持着爱恨交加的关系;也许我们会一直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大卫•里恩一生最高的成就,它由最好的剧本、最好的表演、最好的摄像和最好的音乐构成,被一个最严苛的完美主义的导演用天才和魔法熔合成了一部长达四小时的巨幅史诗。它的节奏很慢,庄重宛如一位国王,迈着帝王的步伐款款将你引入一个最无情的故事。它以传记电影为名,然而它并不是关于真实的劳伦斯。真实的劳伦斯,比起电影里的劳伦斯,是一个更高尚、更好的人;但这部电影探求的并不是真实劳伦斯的灵魂深处。导演大卫•里恩有一个故事要讲,劳伦斯的名字和经历都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载体——塑造一个与真实相异的劳伦斯是讲故事的需要,虽然这对于劳伦斯,对于我们对他的记忆,都不大公平——然而这个电影并不是关于历史;它是关于故事。 AFI的Silver Theater在09年7-8月间,每周日傍晚7:30pm放映一场《阿拉伯的劳伦斯》。由于这个影院距离华盛顿市内距离颇远,好心的sx同学便提出要开车与我同去。他从没看过这个十分考验耐力的电影,于是我便很想看看他对它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的放映厅里面竟然坐了很多人,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人,其中不少犹太人,排排地坐在那里等着一个1962年220分钟的电影开始。真的,很意外。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看《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阿拉伯的劳伦斯》。有人笑的时候大家也都会一起笑,有时候整个剧场里都会静得鸦雀无声:你和这么多看不到面目但是就坐在你周围的人一起忍俊不禁,一起屏气凝神,一起被融进了一个虚构的世界里。 《阿拉伯的劳伦斯》在大银幕上,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电影。 你看到了导演想让你看到的一切——在巨大屏幕上那渺小得惊心动魄的一个黑点,那是在渺茫的橘红色沙质世界中一个正在运动的人。所有那些你不可能在电脑屏幕上发现的细节——谁知道那蜿蜒的巨型沙丘上还有那么多复杂别致的纹路?——一线黑点状的驼队,细沙松软的质感,群星闪烁的缄默的夜空,都清晰得触目惊心。我一直都知道这片的摄影极美,然而我却一直不知道它原来有这么的美。我数不清弗雷蒂•扬到底有多少种方式来捕捉无边的沙海、晴空、烈日和高耸的神一般的陡峭山岩,但每一幅画面都像是一个新的惊艳的发现,你被那画面击倒时会忍不住倒抽一口气,那渺茫而异质的美无以用言语来形容。飘扬在沙海上的旋律拥有一种燃烧般的色彩,它沿着沙丘的曲线婉转起伏,悠扬而壮丽——“劳伦斯的旋律”,人们这样叫它,模仿《日瓦格医生》中“劳拉的旋律”——音乐的情绪在高潮时迸发出来,犹如一轮红艳的旭日喷薄而出,与那广漠的橙色沙漠相映生辉。 也许是巨大屏幕的缘故,也许是时隔三年的缘故,我觉得我终于能将里恩的故事看得明澈:以前我以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条戏剧性的抛物线,用四小时的功夫来精心讲述劳伦斯那戏剧般的升腾与跌落;这是误解,它其实是一颗裹了糖衣的苦药——糖化尽时便只剩了苦涩。 《阿拉伯的劳伦斯》分为上下两部。我曾把上部看作是抛物线升腾的一半,充满了成功、喜悦与光耀;而下部则是下坠的过程,失败和悲剧接连不断直到我们的主角像陨石般轰然砸到地面。我曾以为这电影探索的是这样一条曲线:一个人内心的高贵和坚毅是怎样将他引向辉煌,而他的瑕疵又怎样导致他的坠落。这当然是最直白的解读,可它却与这电影的主旨失之交臂。如果我们世俗地用成功与失败的标尺来丈量劳伦斯,他将是一个比实际渺小得多的人物。著名记者洛维尔•托马斯(也就是电影里美国记者Jackson Bentley的历史原型)曾把劳伦斯渲染为阿拉伯的未冕之王,然而却被欧文•豪鄙视为“不锈钢版的”的劳伦斯,闪亮而廉价。 这不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不是关于个人的动机与人性的缺憾;不是关于高远志向与残忍现实;在这个电影里有一个身穿阿拉伯人服装的英国人,一半崇高,一半荒谬。Robert Browning的诗句“Ah, but a man’s reach should exceed his grasp, or what’s a heaven for?”看起来正好可以勾勒出执著得不近理性的劳伦斯。他是一战时一个年轻的少尉,因懂得阿拉伯语而被派往阿拉伯王子费萨尔的营地,充当英阿联络官。但他却梦想着推翻统治阿拉伯六百年的土耳其政府,夺回阿拉伯人曾经的首都大马士革,重建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来重现阿拉伯帝国九百年前的辉煌。劳伦斯,骨子里,是一个书读得有点太多的牛津历史系毕业生。如此恢宏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然而劳伦斯是这样一个疯狂、坚忍而天才的梦想者;他来到这片土地,他想要给当地人一个国家,他便如此去做了。 故事是这样的:领导阿拉伯革命的费萨尔有一支由贝都因游牧民组成的“军队”,但这支原始军队却即将被土耳其人的飞机大炮炸出地图;劳伦斯悄悄领着费萨尔的五十个贝都因人穿越“不可穿越”的内夫德沙漠,联合沙漠另一端的豪威塔特部族,从背后奇袭土耳其的海港重镇亚喀巴。旅途上,劳伦斯从一个坐守办公室的文职小军官蜕变为一位身着麦加酋长服饰的蓝眼睛阿拉伯领袖;在骆驼上他可以比任何土生土长的贝都因人骑得都远,他可以比任何贝都因人都更能忍耐沙漠的酷烈,为了救人他完成了任何贝都因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他穿起了阿拉伯酋长的服装,采纳了本地人的习俗。在他文气敏感的外表下面灼烧着那样一种狂热:他可以承受任何痛苦,他可以做出任何举动,来达到他的目标——创造一个国家。出奇的坚毅为他赢来了贝都因人的尊敬,仁爱令他得到了人们的热爱,而奇袭亚喀巴的成功不但挽救了阿拉伯大革命,并使他受到了阿拉伯各个部族的拥护。有了亚喀巴作为基地,他要来了英军武器与设备的供给,领着贝都因部族出没于大沙漠之间,捣毁土耳其人的铁路,切断对方的供给,逼迫在沙漠中断粮的土耳其军不战而退。亚喀巴给了阿拉伯革命一个立足之地;其后劳伦斯游击式的铁路破坏让阿拉伯军队逐步北上,同时保证了交战中的双方都只有最少的伤亡人数。天蓝眼睛、身着飘逸的白色长袍、系着金色腰带与匕首的,仍然文气的劳伦斯,可以想象,在那些疯狂崇拜着他的贝都因人中间,地位如同一位半神一般。 很多人都会不慎犯下这不幸的错误,将电影中的劳伦斯与真实的混为一谈——真实的劳伦斯是羞缩的,他支持阿拉伯独立同时也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一个人道主义者相信生命高于一切。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吸收了真实劳伦斯的经历却错失了真实劳伦斯作为领袖人物的精髓。越来越多的人读过了劳伦斯的传记与书信后,都惊艳地发觉他原来具备着最好的领袖的素质:他那惊人夸张的责任感,他那令人抓狂的无私无欲,他那”肩负良知重荷的勇气与脆弱“。沙漠磁石般吸引着劳伦斯是因为他爱它的空无一物,爱它那绝对荒芜的存在——他的淡泊与无私是个无人能理解的谜。一个领袖,若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被领导的群体之上,他便不再单纯地为这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服务。而劳伦斯,也许他真正想成为的,其实是一面人形的镜子,映照着完美事物而不留下一丝“自我”的痕迹。在战争中他担当过过重的责任——夸张的、不切实际的、自己加之于自己的责任:对英国、对阿拉伯、对土耳其负责、对己方和对敌方的死伤负责、对每个贝都因村落中留下来的妇女老幼的供给负责、对建造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负责。“阿拉伯的劳伦斯”并不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其实它更多的,是带着些“无可避免”的意味。 屏幕上的劳伦斯没有那样恢宏的责任感,但他心中却有一个极大的自我。电影里,里恩给了他的劳伦斯一个隐秘而强烈的个人动机:他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私生子,他被出身的羞耻驱赶着,只有完成那些英雄传奇般、乃至奇迹一般的事迹才能抚慰他那理想主义者的自尊心。这种对于作出非凡事业的渴求,就像一根牵动木偶的线绳一样,贯穿了整部电影一直把劳伦斯从开罗牵到了大马士革。亚喀巴的攻克以及袭击铁路的成功令劳伦斯的地位和自尊都扶摇直上。这本就是那种极度浪漫而荣耀的英雄主义时刻,英雄凯旋,万众欢呼。但荣耀其实只是一枚苦药上裹的薄薄的糖衣。 光耀之外,还有现实和战争。有接二连三的不幸与痛苦。有一些劳伦斯不得不动手杀死的人,其中一个是他冒死救回的阿拉伯人,另一个是追随他的半大的贝都因男孩;另一个男孩则被他引进了流沙里(西奈沙漠里怎么会出现流沙估计全世界只有里恩一个人才知道谜底)。战争的残酷就像一盆盆冷水一样地浇下来,这时劳伦斯就会深深地陷入他的灵魂深处,像一只蛤一样地合了起来,不说话,不活动,眼神迷离,孤零零地活在他自己的宇宙里。而另一个现实是,那些骁勇的贝都因游牧人,他们热爱劳伦斯,但大多数人却不懂得“国家”与“自由”的含义;劳伦斯为他们带来了胜利的荣耀和丰厚的战利品,而当天气转寒他们便满载着收获回家过冬,将劳伦斯与阿拉伯革命丢在了黄沙上。 你的人都散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劳伦斯的英国同事问。 北上。——劳伦斯说。 我们只有二十个人,你打算怎么办?——哈里斯部的阿里,在阿兹拉克那寒风瑟瑟的石堡里问。 北上,取德拉。——劳伦斯说。 ——为什么? ——因为需要。因为当英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的时候,阿拉伯军需要进入德拉。 他拥有那种冷静的狂热。二十人、二百人、两千人在他看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拿下北方重镇德拉是必要的,那么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会试图只身拿下德拉。真实的劳伦斯显然没有这么傻,而里恩为了自圆其说便牵动了劳伦斯那一根自大兼自卑的神经。于是劳伦斯只身潜入土耳其军事重镇德拉是为了向他的二十个阿拉伯战友证明:劳伦斯不是一个只能做平凡事的平凡人,如果他决定把阿拉伯革命带入德拉,那他便能说到做到。 结果他在德拉被捕、被拷打,那被俘的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真正清楚,但某种悲剧性的事件定然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因为从此他的灵魂上就携带了一道深深的巨大的伤疤。他没有被认出来,土耳其士兵把他扔回了街上。当阿里把他从街上捡回来时,他已是一个严重破损的人。 当他攻下亚喀巴的时候,他就试图离开阿拉伯,就好像他已预见到他自己的狂热会有多么可怕;英国的艾伦比将军把他留了下来。离开了阿兹拉克的石堡,带着尚未愈合的伤口,他再次要求辞职:但是不行,艾伦比指望着他的阿拉伯军给英军充当右翼。你是卓越非凡的,艾伦比诱哄说,阿拉伯的劳伦斯会闻名世界而你只有去查历史资料才会知道艾伦比是谁。然后还有政治:阿拉伯人不能得到大马士革,阿拉伯人不会独立;因为英国和法国已立约在战后平分这一片土地。在艾伦比的指挥部有这样一幅壁画,阿波罗的儿子为了自大逞强,驾驶他父亲的马车而被摔死。身材挺直而高挑的劳伦斯走到这巨幅壁画的前面,昂首告诉艾伦比:去烧了那些政客的文书,因为大马士革将是阿拉伯人的首都。 他回到阿拉伯,一个被战争研磨的,破损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疯狂。高大的骆驼、鲜明的白色长袍,金色的头绳与腰带,碧蓝的眼睛和鲜紫色的旗帜,劳伦斯的旋律荡气回肠;沙漠上空回荡着成百上千阿拉伯人的叫喊: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无穷无尽。这是阿拉伯军队向大马士革最后的冲刺,他们必须在艾伦比的英军赶到前夺下这座古老的首都。这个高挑的身着阿拉伯长袍的英国人公然与自己的国家为敌;英国想要阿拉伯,而劳伦斯不惜成为一个叛国者也要将阿拉伯抢回来。阿拉伯是给阿拉伯人自己的。 ——你是谁?你是谁?电影中曾有人对劳伦斯大声问道。 ——是一个文职军官,是一位埃米尔;是个天才,是个傻瓜;是一个大英帝国的子民,却深陷在世界的另一边。 溃散的土耳其军队在撤退中血洗了塔拉尔的村庄。当劳伦斯的部队随后赶到目睹这一惨状时,那个破损的人失控了。他本是个仁爱的人道主义者;然而这时他却略带歇斯底里地下了不留俘虏斩尽杀绝的军令。他失控地杀人,几分歇斯底里、几分嗜血。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浑身血淋淋而肮脏不堪;静默、无神而痛苦,又变成了那一只紧合在一起的蛤:为阿拉伯独立他牺牲了所能牺牲的最后一样东西:人性。 为什么?看完电影后sx问,为什么不留俘虏?为什么这样歇斯底里? 为了戏剧效果?我说。记得最初看完这个电影时我也有同样强烈的疑问。这是一个明显的人物断层。劳伦斯在这里的行为无法从电影的上下文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诚然劳伦斯是一个复杂的人;《智慧七柱》是一本复杂的厚书。但E.M. 福斯特,比绝大多数人都更加了解T.E.,却写道,“如果我们把[T.E.的]同情心当作北极星,它可引领我们穿过《七柱》中的心路就好像大马士革必然将我们领向地理上的北方。“无论里恩从《智慧七柱》的这一情节中读到了什么,“嗜杀”都是一种离谱的演绎。 而里恩从哪里得到了这嗜血的主意?答案该是在1960年Terence Rattigan的话剧《Ross》里面。这个话剧以劳伦斯的一战故事为蓝本,而里恩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是对《Ross》的改进和沿袭。嗜血的情节是Rattigan为《Ross》安排的,而里恩采用了这一情节却没有采用Rattigan在《Ross》中给出的原委。于是,这情节就像从半空飞来一般地架在里恩电影的主线上。(事实上,对里恩电影情节中的几乎每一个疑问,都可以在《Ross》中找到答案。而Sir Alec Guinness竟然在里面主演劳伦斯——啊啊啊!) 大马士革这个从前遥远而明亮的北极星成为了最终一切辉煌与苦涩的顶点。劳伦斯把艾伦比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五百年来阿拉伯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夺回了自己的首都。然而劳伦斯火速建立起来的阿拉伯临时政府根本无法发挥职能,他的临时议会就像是一个集贸市场。生活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的贝都因人完全不能理解政府职能和现代科技,他们是一群居无定所的游牧人,他们跟着劳伦斯来到大马士革,像观光客一般在议会大厅里吵闹了一圈,当晚便继续回到沙漠与群星和旷野为伍。他们来了,他们征服了,于是他们便可以离开了。劳伦斯有没有预见到他的大马士革最终是这样一场镶了金边的噩梦?当晚所有人都已离开,空荡荡的议会大厅只剩下高悬的阿拉伯旗帜,劳伦斯默然无语地写着他的辞呈,对面的阿里一面望着他一面潸然泪下。当阿里告辞时,文气的幻灭的劳伦斯问他这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庄重的骄傲的阿里说,是的,很多;然后欠身。 如此一个悲剧到底是关于什么?它是关于劳伦斯的传奇与失败;是关于理想与人性;是关于自由与战争;然而在所有这一切的核心里,它是一个关于牺牲与奉献的传奇。劳伦斯并不因失败而令人同情,他因失败而令人敬畏。这一个人为了一个超常的宏大理想,忍受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苦痛,在异常残忍的沙漠和战火中被洗炼,被磨损、被创伤、被研磨;他杀过战友,被敌人折磨,背叛了他的祖国,为复仇而进行屠杀。他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全盘献上他的灵魂,并不要求丝毫回报,然后眼看着那闪亮亮的灵魂被战火灼烧成一把轻灰。他付出得太多太多;而他的悲剧就在于,在那所有可怕而沉重的牺牲之后,最终换来的却是大马士革的混乱与徒劳无益。阿里忍不住为他流泣但劳伦斯只是静静地递上他的辞呈,静静地离开。倘若这电影有一个辉煌胜利的结尾,那么劳伦斯便不会因为这沉重的悲剧而显得如此高贵。 最终费萨尔王子从劳伦斯手里接过了这个新生的阿拉伯政权,哪怕它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政府但它却仍然是一个国家。望着劳伦斯消逝的背影,费萨尔自言自语:我欠你的,远远无以估量。 这是最令人敬畏的一刻:这个人,他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去;然而他走时留下的,竟是一个国家。 这大概是真正的传奇。而里恩终究,锐利而精确地,捕捉到了劳伦斯那与荒漠性情相投的极澄净的灵魂。 电影结束时sx带头鼓了掌,那时已是半夜十二点。我突然觉得在这么晚的时候,拉朋友来看一部这么老、这么长,并且没有美女的电影,也许不是那么糟糕的一件事。

  2. 我磨蹭了好久才开始写这篇文章,因为一方面,这部电影已经有太多的人为它写下文字,而电影的主角也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已成为传奇。但是另一方面,在花了3小时 45分钟后看完这部电影(天晓得,这是我6岁以后第一次看一部有“intermission”中场休息的电影!),并查看了很多资料后,我又确实想写些什 么。而耽误我动笔的最大问题在于:这部篇幅宏大的电影述说的宠大故事,有太多太多可说,我又从何处说起?组织文章是件辛苦的事情,既然又没有稿费拿,那么 我干脆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吧。

    关键词1:史诗
    据说在一次调查中,影迷们选出的最优秀史诗片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点也不惊讶,实际上,从片头那波澜壮阔的音乐一响起我就清楚,这不会是一部名不副实的电影。对于一部拍摄于六十年代初的电影来说,《阿拉伯的劳伦斯》完美的让人惊叹,那些沙漠中的镜头,让人感到漫漫黄沙,从眼前到天边。在劳伦斯返程去找寻掉队的同伴时,等待他的随从向远处眺望,在炙热太阳的烘烤下,地平线都升腾着热气,一望无际都是沙子沙子沙子,直到一个极小极小的黑点出现……摄影师的功力只能用神乎其技来形容。另外,在几个骑兵团 体作战的场景中,影片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在沙丘上冒出的一片片阿拉伯骑士,和马踏蹄溅的阵阵漫天黄沙,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种气魄并非现代电脑 技术做出的0和1可以比拟。

    关键词2:英雄
    劳伦斯在他自己的时代就已经是一个英雄,影片中的记者本特利,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维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他所写关于劳伦斯策动的阿拉伯起义(The Arab Revolt)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 都是他成名的原因。在我看来,劳伦斯身上的闪光点有两处,其一是敢于创造奇迹,其二,他是个真正崇尚自由的人。不向命运屈服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人写过,在劳 伦斯折回沙漠中,孤身一人寻找迷失同伴,他不相信阿里所说的“命运已定注定”,他要向阿拉伯人证明,他能够改写命运,他能够创造奇迹,他冒险尝试,他成功 了,他把同伴救出沙漠的那一刻,才真正的成为“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人才真正的接纳、信任他。当然,后来他奇袭阿卡巴,又运用游击战术,袭击铁路,大 大牵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并且凭借高超的外交能力,斡旋于阿拉伯各部落间,使得阿拉伯人空前的团结起来,这些赫赫功勋,不但使其真正成为一个英雄,更被希特勒所敬佩。

    至于为什么我说,劳伦斯是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帮助一个弱小的民族抵抗强权,争取自由。余光中说过“有两个人帮助弱小的民族抵抗强大的奥 斯曼帝国,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他们都毕业于著名学府,他们又都英年早逝,前一个是拜伦,后一个是阿拉伯的劳伦斯。”拜伦的自由精神,看看我BLOG 简介里面的诗就明白,而劳伦斯的自由精神,在于他无分等级,无分国界的为人们争取自由。威廉·华莱士为自己人民的自由而战,可谓无畏,可谓荣耀;而劳伦斯 为了异国他乡人民的自由,向自己的政府讨价还价,呕心沥血,可谓无私,可谓伟大,可谓人杰!在开罗的将军们承诺“英国不想统治阿拉伯”“大马士革可以作为 阿拉伯议会所在地”的时候,劳伦斯真的相信他们会把自由还给阿拉伯人吗?这位牛津的毕业生,真的认为他的祖国以及协约国会让阿拉伯人统一、建国?我认为不,这就是他星夜行军,想要他的阿拉伯部队率先攻下大马士革的原因。他心里其实明白,让英国和法国舍弃自己的殖民地,舍弃自己的战利品,靠他一己之力,虽然他已经是个举世闻名的英雄,却是绝对办不到的。果然,他失败了,败在祖国狡猾的将军们手里,更败在他殚精竭力想要解放的人民手里——阿拉伯人的不团结, 毁了他们的自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向任何人,任何权利挑战,为了自己的信念,这就是劳伦斯最光辉的一面。

    由于感觉自己争取阿拉伯独立的事业被政治家出卖,劳伦斯在战后拒绝出任总督等职位,而是选择隐居生活。

    关键词3:平凡人
    在电影中,劳伦斯被俘后受尽折磨,终于回到开罗,而他的长官却又要叫他执行任务,这时劳伦斯已经接近崩溃,他说道:Leave me alone!(这句话其实隐含着更加深刻的暗示,一会再说)劳伦斯希望他是个平凡人,他是个同性恋,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还是个受虐狂(合上你那张大的嘴巴,我们一会再说),他脆弱而敏感,从秘密和缺点上来看,他是个平凡人,但是从能力上来看,他又是个卓越的人。这样活着,确实痛苦。

    对于劳伦斯其人,片中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注意,一句出自费瑟王子之口:With major Lawrence mercy is a passion, with me it’s merely good manners.另一句出自劳伦斯本人,意思是他杀了一个人,但是却发现自己enjoy it.导演想表达什么暗示什么在这里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从神坛上捧下了劳伦斯的塑像,让他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缺点的人。

    当然,顺便提一下,电影中对于劳伦斯的塑造也有不实之处,此处还甚为让人不快,我引用Wiki 上的文字:

    The real Lawrence actually shunned the limelight, as evidenced by his attempts after the war to hide under various assumed names. Even during the war, Lowell Thomas wrote (in With Lawrence in Arabia) that he could only take pictures of Lawrence by tricking him (though he did later agree to pose for several pictures for Thomas' stage show). Thomas's famous comment that Lawrence "had a genius for backing into the limelight" referred to the fact that his extraordinary actions prevented him from being as private as 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not anything to do with self-promotion or egotism at all.

    我简略说一下,大意就是劳伦斯是个非常不喜欢“炒作”自己的人,但是电影中的劳伦斯经常在镜头前摆pose,还被记者称为是“爱现王”,这点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



    关键词4:同性恋的暗示
    关于劳伦斯是同性恋的问题,很多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已经考证已久,但依然是个迷。说实话,我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哇,好超前,60年代的片子就已经在同性恋上做文章了!果然一查,电影中有很多同性恋的暗示,比如劳伦斯女性化的举止和瘦弱的体态,碧蓝色的温柔眼神和多愁善感、不注重军人礼节等等,尤其是劳伦斯身边的两位阿拉伯校帅哥,非常明显的在暗示什么,最明显的暗示在那一句“Leave me alone!”要知道将军当时就说:“说出这句话也太柔弱了。”何止是柔弱,一个军人在这种时刻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纤细敏感到极点。(莫非其劳伦斯还是小受……)
    对此,Wiki上是这样说的:

    劳伦斯作品中的一些章节,以及他在军中同事的回忆,反映出他有性受虐狂倾向,喜欢鞭打和肉体的痛苦。1917年12 月,劳伦斯曾在汉志铁路沿线的德拉被土军抓获并遭强奸和鞭打。劳伦斯另一个引人争议的话题是其性取向。《智慧的七柱》一书署明“致S.A.”的序言,被认 为是写给一个叫达霍姆(Dahoum全名为谢赫·艾哈迈德,Sheikh Ahmed)的14岁阿拉伯男孩的情诗(见引文)。达霍姆曾于1914年和劳伦斯一起在卡赫美士考古工地工作,两人关系密切,劳伦斯拒绝澄清两人有肉体关 系的传言,并在返回英国时将达霍姆带回国与其同居。1916年,劳伦斯将达霍姆派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北部联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1917年,达霍姆因斑疹伤寒去世。劳伦斯后来在《智慧的七柱》中说,他的梦想——为阿拉伯人民赢得政治自由——本意就是想作为一份礼物送给达霍姆的。

    Wiki上还说:

    In Seven Pillars, Lawrence claims that while reconnoitering Deraa in Arab disguise he was captured and tortured. Many critics have read this account as describing homosexual rape, and have used this to suggest that Lawrence was homosexual.

    Reports from a man whom Lawrence hired to give him beatings make it clear that he had unconventional tastes, notably masochis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ose who attest that T.E. Lawrence was possibly a homosexual are primarily biographers and researchers who had never even encountered him.

    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有说,不过对于此点,电影中确实有非常多的暗示,比如那个劳伦斯带进英军酒吧的阿拉伯青年,原形应该就是Dahoum。1913年左右在一次南土耳其的考古挖掘中两人相遇,劳伦斯教他摄影,读写,Dahoum成为了他的助手。后来两人搬到一起住,劳伦斯为他塑了一尊裸体像并放到了两人房子的顶上。Dahoum还是一名摔交手(wrestler)。战争爆发时,劳伦斯远在英国,两人再未能会 面,Dahoum1918年死于斑疹伤寒(另一位著名的同性恋亚历山大大帝也是死于此病),终于天人永隔。

    电影中还有一处著名的暗示,就是劳伦斯被俘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位土耳其省长捏掐劳伦斯的白皙肌肤时,还有那位土耳其士兵行刑时,脸上都浮现出无比猥亵的表情,而劳伦斯被从囚室扔到街上时,第一个动作是把脸转过去,深深地埋进泥水中。这些都暗示了劳伦斯曾被轮奸,上面的资料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我认为这段不幸的经历和同性恋没有关系,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性取向是先天性的。

    关键字5:死亡

    电影吧劳伦斯的死亡放在片头,死亡的过程和葬礼都符合史实。劳伦斯死亡的过程如下(Wiki):

    He was mortally injured in a Brough Superior motorcycle accident in Dorset, at the age of 46, close to his cottage, Clouds Hill near Wareham (now run by the National Trust and open to the public). The accident occured because of a dip in the road that obstructed his view of two boys on their pedal cycles; he swerved in an effort to avoid hitting them, lost control, and was thrown over the handlebars of his motorcycle. He died six days later.

    他的铜像,被摆放在圣保罗大教堂,与最伟大的那些人一起,供后世瞻仰。

    下图为他最爱的摩托车Brough Superior,他喜欢追求速度,曾说“对速度的追求是人类的第二兽性。”他死于追求中,如同所有传奇。


    最后,用劳伦斯众多名人朋友中的一个给他的评语来结束吧。

    I deem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beings alive in our time... We shall never see his like again. His name will live in history. It will live in the annals of war... It will live in the legends of Arabia.

    — Winston Churchill

    附上,劳伦斯写给他那位同性情人的诗,收录于《智慧的七柱》中:

        * 《智慧的七柱》序言

    致S.A.

    我爱你,因此我将这些如潮的人流拉进我的手中
    在繁星灿烂的天空里写下我的心愿
    去为你赢来自由——那有七根支柱的智慧之屋
    你的眼睛会为我而闪耀
    当我们来的时候

    死神似乎是我征途上的仆人,直到我们走近你
    看见你在等待
    当你微笑时,悲戚地嫉妒时,他追上了我
    并把你拉走
    带入他无言的寂静之中

    爱,是劳累的旅程,为了寻求你,拿出我们微薄的报酬
    我们眼下的所有
    当大地柔软的手触摸你的身体之前,当这盲目的蠕虫
    长肥之前,靠着
    你的血肉
    人们恳求我开始工作,将这不可侵犯的房子
    作为对你的纪念
    但是为将它建作纪念碑,我在完成之前毁掉它
    这些小小的碎屑之物垒起来缀成的小屋
    在你的赠礼
    毁坏的阴影里

    欢迎来我的BLOG看看:
  3.     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永远是特殊的。  

      劳伦斯=诗人+军人+理想主义者,他活出了一条无以伦比的道路。他和杨威利一样才华横溢,在军事构想上成熟而冒险,同样讨厌杀人,喜欢以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胜利。他的胜利是建筑在他的天才和狂想基础上的,他的独特人格魅力让人难忘,尽管人人都知道他狂妄自大,但是却不得不依靠他取得胜利。最后他被两方背叛,仿佛现代版的圣女贞德,所不同的是他最后清醒了,并且相对来说死得比较安详。

      劳伦斯是一个私生子,这种身世使他性格倔强叛逆,看上去玩世不恭,荒诞无礼,他的上司对他毫无办法,只有把他派到前线去,减少他的破坏性。但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正是劳伦斯呆在开罗沉闷的司令部里日夜期盼的事情。其他人在军官俱乐部里虚耗时光时,劳伦斯却在地图边上冥思苦想。所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一头银发,老奸巨滑的顾问德赖登力荐劳伦斯,终于使他这条困龙飞上了蓝天。德赖登对他很了解,但是他是一个政客,胜利只是一种手段,当劳伦斯抱负施展已毕,身心俱疲的时候,他就不再对他伸出援手了。(但是他也不会自己出手干掉劳伦斯,而是让司令官先生动手,这是他精明过人的地方,难怪他历任两届司令官自己却稳如泰山。)

      电影里所有人都在为自己打算,劳伦斯除外。也许这只是电影,但是有意识的升华并不那么可恶。

      电影里权利的斗争可以说是极其复杂险恶。初出茅庐的劳伦斯不过25,26岁,如果不是具有无比坚强的意志,随机应变的智慧,全盘驾驭的能力,绝对会失败,因为他要周旋的对象没有一个是好缠的。费沙王子一方面打算要英国援助来对付土耳其,夺回失地,一方面却想逃脱英国贪得无厌的控制欲;奥达阿布塔耶为了钱可以随时倒戈,利欲熏心不受控制,虽然他也很佩服劳伦斯;最难缠的就是自己的大本营,嫉妒、暴怒和怀疑的上司,毫无交情等着看他热闹的同僚,继之以寡廉鲜耻利用他并企图拿他当替罪羊的新上司。他唯一的朋友就是阿拉伯人,因为这个理想主义的天才军人,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他们独立,自由自在不受英国控制也不受任何国家欺凌。这种想法在殖民时代可以说是当得起叛国罪的。


      阿里将军是他在阿拉伯人中间最好的朋友,他身上有一定的象征含义。他是我非常喜爱的角色,因为他很帅,具有和劳伦斯一般的强烈人格魅力,是真正的男人。第一次和劳伦斯见面,他很有风度地故意挑衅劳伦斯,让一贯冷静的后者也禁不住大怒,其能力可见一斑。他具有阿拉伯部落典型的强悍,精明和闭塞,再加上他自己的优雅(他用骆驼藤挑走劳伦斯手中的指南针那一幕简直让人心醉神迷),劳伦斯在军中也听说过他的大名,所以本来以为他会讲理一点。而他本来打算让劳伦斯一个人自生自灭,却在听了劳伦斯的一番入情入理的臭骂之后把骆驼兜回来,殷勤地给他带路,遭到拒绝后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走了。再次见面后,他领略到劳伦斯的超凡才智,认为他远在自己之上,于是对他五体投地,从此在每次战争中他都一步不离地站在劳伦斯身边,即使他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也没有放弃他。这是劳伦斯在英军司令部的人堆里找不到的一份珍贵感情。


      劳伦斯和阿里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这使他没法过他梦想的那种相对纯净的生活。他的理性和感性永远在交战,因为他虽然具有天才的军事才能,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任何流血死亡都会让他心神大乱,陷入永远持续的负罪感和最高利益之战。一开始,他对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死亡也视如泰山,比如横穿沙漠时,他力排众议把他的一个手下从死亡边沿救了回来,自己险些丧命。这使他赢得了阿里和所有人的尊敬。这倒不一定是做秀,因为劳伦斯的一贯表现就是憎恨杀戮的。他后来却杀人如麻,连毫无必要的人也不放过,虽然是以暴制暴。他在指挥全歼杀人放火的土耳其士兵后,看着自己滴血的双手已经连话也说不出来。阿里拼命找到他,看到他那副样子,气得掉头就走。

     
      刚进入沙漠时,劳伦斯欢乐自负如同刚刚飞出牢笼的鸟儿。他具有文明社会的善恶观和平等观念,反对杀戮,以理性和克制力为自豪,几乎和所有的英国绅士一样有些迂腐。但是他和开罗司令部的人不同处在于,他真的把这些自由平等博爱当作自己做事的标准,并且以超人的智慧,无暇的品行笃行之,从而竟然使对殖民者充满不信任的阿拉伯人也受到了感化,相信并拥戴他这样一个英国人。换句话说,他是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而实际上,他的处境和地位不允许他把这个标准贯彻到底,最后他只能独自黯然品尝孤独。这种孤独,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亲睐一些杰出而不为人理解的人,例如屈原,卢梭,和曹雪芹。


      劳伦斯做过几件漂亮的事,包括说服费沙王子给他五十个人穿越死亡之海的沙漠,再说服哈威塔特人的首领奥达阿布塔耶,合力一举攻下阿卡巴;然后几乎是单枪匹马横穿西奈半岛,九死一生回到开罗司令部,给阿拉伯部落带去了大量武器,来对抗土耳其人;炸断铁路补给线,掠夺土耳其的物资,为进攻大马士革铺平道路等等。然而他最后的心血则是把大马士革送给了阿拉伯人,这是他冒险生涯的终结,一个空空洞洞的完美句号。他原本付出一切的目的(包括最不情愿的杀戮)都是为了这一刻,在英国人染指之前,把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东西还给他们。他要他们自由,平等。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帮助的人就像他以前愤怒谴责的一样,尽管豪勇善战,却狭隘,落后,目光短浅,彼此之间无法以西方式的最高利益为中心团结起来,把殖民势力永远驱逐出去。内讧,分裂,接受拉拢,暗地勾结,倒是一样一样按期出现了。所谓“稀泥巴糊不上墙”/是也。在政治小丑的分赃会议上,劳伦斯的心血不但付之东流,自己还成为牺牲品,因为他被利用完了,而他的主张是费沙王子等人想也不敢想的。他们还看不到最高利益,所以认为如此主张的劳伦斯无异是个危险分子,为了在英国人那里分到一杯羹(一个自来水厂而已),还是把他这块绊脚石扔掉的好。稍微有良心的阿拉伯人都记得劳伦斯的好处,费沙王子自己也惭愧地对着他的背影说“我欠你很多,也无法偿还”。他的好朋友阿里在草创的阿拉伯议会作鸟兽散时,看到劳伦斯坐在狼藉的市政厅里失魂落魄的样子,退出来不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知道阿拉伯人亏欠劳伦斯太多。作为劳伦斯的朋友,他只能用默默流泪的方式表达他的歉疚之情;同时他打定主意留在大马士革学习政治(劳伦斯语:一种很下等的职业),希望以后能够以新面貌迎接阿拉伯和世界的新黎明。


      劳伦斯不是完人。但无论在什么年代,他都会被人记起,被人称为“最不凡的人”。包括他的朋友,敌人,泛泛之交,乃至陌生人。


      精彩的台词和场景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虽然电影很长,却能让人屏住呼吸从头看到尾。

    “五百个阿拉伯人就是五百把刀子。”

    “我不知道你是举止不佳还是仅仅是智障。”

    “我也常常为此困扰呢。”

    “那里面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半疯了,另一个则罕见地寡廉鲜耻。”

    “你为什么到沙漠里来?”

    “因为它很干净。”


      是的,劳伦斯,在时而酷热时而死一般寒冷的撒哈拉沙漠里,你和你的阿拉伯人,都是那么干净。
  4. 我对经典的理解,首先是它要能经历岁月的消磨和考验,而不是在某个时代或某个历史背景下的灿烂,而是能够穿透时间、空间、地域、文化后,还能够震撼很多人的心灵。无疑这部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电影完美地做到了这点,震撼渗入心灵的宏大音乐,壮观的阿拉伯沙漠景观,璀璨闪烁的银河星光,迷一样的英雄和神迹般的举动,身着阿拉伯传统服装的英国人,幽兰震慑心灵的眼睛,挥舞金色弯刀骑着骆驼的冲锋,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各方力量的美丽,还有那种身份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怀抱普世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梦想,以及最后梦想的湮灭和无奈,铸就了这部电影的永恒。

    可能是贵族放纵情欲的私生子身份(在劳伦斯跟阿里关于姓氏的讨论中透露的),也可能是因为劳伦斯牛津大学毕业的学历背景(这个电影中没有提及,而是根据人物的资料来看,毕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传记性质的电影),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开罗军队司令部做事的劳伦斯,与其他英国军官有着迥异的性情,他没有英国人的那种刻板和自律,但他通晓多种国家的语言,对上司抱着玩世不恭的幽默,对同事有种与众不同的隔阂感,更加同情和平等对待阿拉伯人的遭遇,怀抱着真正帮助阿拉伯民族和人们的感情。正是这些品质能够让他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机遇下成就了史诗般的功绩,但同时也是早就他最后悲剧性结局的必然原因。劳伦斯的痛苦并不是战争的艰苦和困难,在仅有一名向导的情况下,他敢于深入沙漠寻找费舍尔王子的部落,由于土耳其帝国军队拥有现代化的武器和军队,当时阿拉伯人的局势非常不利,只能够撤退到后方接受英国人的支援和训练,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军队将受到英国的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劳伦斯敢于提出伟大的战略构想,带着带着哈利苏部落首领阿里和五十名战士,穿越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死亡沙漠,在沙漠另外一端说服哈维塔特部落的奥达加入他的远征军,在土耳其军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攻占了军事重镇阿卡巴。然后带着两个随从穿越西奈半岛回到开罗,获得英国司令部在武器和物资的支援,以阿卡巴为基地不断袭扰土耳其军队的运输线,极大分散了土耳其军队的实力和持续作战能力,逼迫他们向后才撤退,并且在最后的反击中带领阿拉伯暴动军队,比英国正规军抢先两天攻入大马士革。这些都让劳伦斯成为接近于圣徒和神一样的地位,阿拉伯人崇拜他跟随他,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采访他记录他的事迹,他的英国军官和司令也要倚重他打败土耳其人。一个人,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改变战争的进程和世界的历史,难怪他最后可以葬在圣保罗大教堂,被永远载入史册。就像他的上司说的那样:全世界的人都将记住你,而要知道我是谁,还需要到战争博物馆里去查找资料。从这个角度说,劳伦斯的人生是成功的辉煌的,是英雄史诗般的传奇。

    但是整部影片绝对不是充满胜利的荣耀和喜悦的片子,而是充满了无言的痛苦和不幸,是梦想理想在现实中幻灭的悲剧。劳伦斯取得的战绩越辉煌越富于传奇色彩,这个结局就越发显得可悲可叹。如果他像被俘后要求的那样,去从事普通的工作做个平凡的人,那么这份悲痛和无奈可能还没有那么痛彻心肺。我觉得劳伦斯的痛苦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自己仁慈宽容的个性,与战争中必然发生的残酷和血腥的冲突。从劳伦斯对待向导和其他阿拉伯朋友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他非常仁慈和公正,由于阿里射杀了他的向导,在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的态度都很冷漠,尤其是劳伦斯对阿里抱持的那种不肯原谅的态度。他同情阿拉伯人民,并且在战斗中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比如他不肯丢下同伴,宁肯只身返回死亡沙漠拯救同伴嘉西姆,他为了兑现对自己伴当的承诺,带着他走进英国军官俱乐部,给他要了冰镇的柠檬水和有床单的房间,正是这种纯洁高贵的品质,为他赢得了在阿拉伯人中的尊重和崇拜。但是他同时也要面对战争中不得不面对的死亡和悲惨,为了促成两个部落的团结,他不得不亲手处决了引起冲突的嘉西姆,而嘉西姆正是他冒着死亡危险就出来的同伴;为了避免遭到土耳其人的酷刑和逼供,他也不得不亲手射杀了他的一个伴当,这个跟班就是他冒违背英国军队规定,将其带入司令部的军官俱乐部的跟班,另外一个跟班在穿越西奈沙漠时死于流沙。他保持仁爱之心但在被俘后却遭遇敌人的虐待和侮辱,当看到撤退的敌人血洗阿拉伯人的村庄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发出了统统杀光的命令,并且着魔般地射击和砍杀敌人。残酷的战争,摧毁了他的仁慈的人性!你可见到他看到屠杀村庄的敌人时,那种痛苦挣扎纠结迷惘的眼神,你可看到原本优雅纯洁的劳伦斯,杀红眼地手刃敌人浑身鲜血。

    第二个层面是他对自己身份认知的迷惘。他在英国军队中是个格格不入毫不起眼的中下级军官,如果没有这次联系阿拉伯部落的任务,或许他将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他跟其他军官和上司都不能有融洽的相处,他也不可能圆滑地为人处世,也不可能得到晋升和发展。正是阿拉伯人的身份给了他太多太多,他同情他们民族的遭遇,知道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他费尽心力将不同的部落融合在对抗土耳其入侵的统一战线上,当他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时候,他受到所有人的尊崇和敬畏,他在他们心中是圣徒和真主的同义词,他实现了无人可以企及的战争企及。当他挽救了沙漠中的同伴穿上那套白色带有金色弯刀的阿拉伯贵族服装,他在忘情地欣赏着自己的衣服欣喜若狂,甚至都灭洋注意到奥达的到来。他在袭击土耳其火车被敌人士兵射伤肩膀后,淡定地站着面对敌人的射击,是多么充满了自信,他面对美国记者的镜头,最辉煌的就是穿着白色的阿拉伯服装站在阿拉伯的沙漠上,他相信所有的都不是注定的,他可以改变一切,他甚至自己也相信自己是神一样的人物。阿拉伯人的身份给予他荣耀和所有的一切。但是他毕竟是普通人,而且是白皮肤的英国人,他必须在两个身份间周旋和切换,他要遵守英国军队的命令和安排,但是他也要为阿拉伯民族争取利益。影片中驰骋在沙漠上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总是充满快乐和自信,但在英军司令部里穿着军官制服的劳伦斯,总是显得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最终的崩溃来自于被土耳其军队俘虏,我们不知道在牢房里他受到了什么样惨痛的刑罚和侮辱,但是他真的崩溃了。他指着自己的皮肤,说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和身份,无论他的内心多么向往成为阿拉伯人。

    第三个层面是造成最终悲剧的根源,即英国和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即将获胜后,自然希望能够瓜分战后在阿拉伯地区的利益,而不希望出现自由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劳伦斯是真心希望为阿拉伯人谋取自由和权力,他为阿拉伯人争取武器和金钱的支持,甚至希望为他们弄到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他费尽心机去将阿拉伯人统一起来,告诉他们英国不会贪图这里的土地,他们将是为自己进行奋斗。但是他自己是英国人,而且是要服从命令的英国军官,他还要肩负如何承担军人义务和对自己国家的责任,英国军队和阿拉伯部落武装的合作,既有打败土耳其人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也有战后如何处理阿拉伯地区的控制和反抗的矛盾。劳伦斯并不会真的相信将军给他的承诺,他不会相信英国真的会把阿拉伯地区交给阿拉伯人管理。所以他最终是选择了放弃自己英国人责任,真心帮助阿拉伯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他率领军队抢先进入大马士革,并且控制了主要的机构,成立阿拉伯联合议会来管理这个国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阿拉伯人是习惯于流荡的游牧民族,他们根本不懂得国家的概念和价值,在完成进攻入大马士革后,部落间因为利益纷争和不懂管理国家而分崩离弃,大部分人马都主动撤离大马士革,就像他们打劫了土耳其的运输货车后,就回到自己的营地过冬,而将战略反击的计划抛到脑后,所以无可避免地错过了历史的时机。但是可以看到劳伦斯为阿拉伯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最后龌蹉的利益分割谈判中,费舍尔王子说他不知道这个国家欠他的太多太多。正是因为劳伦斯的举动才能使得阿拉伯民族有了名义上自己的国家,尽管实际控制和管理都是英国人,只不过挂上了阿拉伯的旗帜,但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

    我觉得影片的重点绝不是在描绘劳伦斯史诗般的胜利,而更重要的是劳伦斯理想和人性的破灭。他所取得成就越是辉煌灿烂,这个结局就越是有着讽刺和悲痛的意味。在长期战争的折磨中,他已经不再是开始怀抱仁慈和理想的劳伦斯,尤其是被土耳其军队俘虏后,他简直是有了非常大的蜕变。当他再次被说服回到战场的时候,他不再是用理想和信任组织阿拉伯部队,而是用金钱收买了将近一半的人,甚至追随他的不再是品格高尚的战士,而是用金钱雇来的杀手,那种为了阿拉伯国家的理想已经蜕变为接近雇佣军的军事行动,其中对于撤退土耳其军队的疯狂灭绝屠杀,已经证明劳伦斯的精神和信仰都已经崩溃和破碎。但他还怀抱着的理想是建立阿拉伯的国家,而不是让英国窃取胜利的果实,所以他率领阿拉伯军队首先进驻了大马士革。但是用金钱和利益维系的阿拉伯联盟很快暴露了弱点,没有统一的目标和理想,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局限在自己部落的眼前利益和冲突,互相牵制无法合作等等,最后也导致他最终极理想的破灭。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果实却被英国政府和费舍尔王室无耻地瓜分了,年轻人在前线流血战斗,那些老谋深算的狐狸在幕后讨价还价。就算有再辉煌的战争奇迹和无数人的崇拜,又能怎么样呢?结局也不过如此,甚至是非常的幻灭和无力。如果是如此,那么人生和战斗意义何在呢?那些曾经的辉煌和欢呼,又有神马价值呢?这就是劳伦斯也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幻灭,无论是土耳其还是英国,不过都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从来没有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的理想,也不曾为那块土地上的人民着想,这是整个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瓜分利益的冲突罢了。无论哪方获胜,都不会给世界带来真正的改变。电影的本质不在于歌颂劳伦斯的史诗,而是为了透过他表达这种无奈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