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六尺之下 第五季 Six Feet Under Season 5(2005)

六尺之下 第五季 Six Feet Under Season 5(2005)

又名: 六英尺下 / 六尺风云 第五季

导演: Rodrigo García Kate Robin (writer)

主演: 彼得·克劳斯 劳伦·艾波罗丝 弗莱迪·罗德里格兹 迈克尔·C·豪尔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5-06-06(美国)

集数: 12 单集片长: 60分钟 IMDb: tt0701973 豆瓣评分:9.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Aired on HBO from 6 June 2005 to 21 August 2005

演员:



影评:

  1.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延续了五季的阴郁色彩,突然在所有人未来的死亡中变得鲜艳而明快。 对这部剧,有太多想说的以至于不知道怎么开始。 从第一季开始,这部剧就像漩涡一样把我吸进去。我不知道编剧对生活有着怎样的剖析,才能把压抑刻画得如此精细,把一个家庭的阴郁揭露得淋漓尽致。后来,你看到Ruth从一个control freak慢慢地接受生活,渐渐地放松。David不再紧绷着那张脸,逐渐地认识自己。Claire怎样从一个颓废的中学生变成艺术家,变成一个真正拥有生活的文艺青年。Nate和Brenda怎样在自己的漩涡中旋转,挣扎。 这部剧,有太多无关紧要的死亡,有太多错综复杂的生活,其实到头来,生活的重量也不过就像一团缠绕的毛线。人生就是一场冗长的多幕剧,就是一场巨大的黑色幽默。它就像那不断增大的光圈,让你在最终的纯白中眩晕,眩晕。 每个人只能活一次,你不能把一辈子都用来担心自己还没准备好。Nate说,i spent my whole life being scared, scared of not being ready, of not being right, of not being who i shoud be.生活就是生活,人们花了太多时间去解释,去争论,去证明,其实很多时候你只要去生活就可以了。just live. Claire竟然是跟那个ted在一起了。Nate和David以前也细数过Claire的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是像Ted一样正常普通的人。从gabe开始,那个叛逆的狂躁的小杀人犯,到russel啊,Billy啊。。Billy倒是说过,你不可能有什么healthy relationship,你只要找个less crazy的人。。Claire也跟Ruth说过,说我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好像把加州所有的混蛋都招来了,Ruth说你要想想为什么他们都被你吸引了。Claire说,好像只要有人对我好,我就能爱上他。 Claire成了我后来最喜欢的一个,她可能不是angle,但她并不仅仅是叛逆和堕落而已。相反的,她做这些事正是因为她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正是她敢于生活敢于面对自己。故事的结局对Claire当然是完美的,她要是在办公室度过一生,我会伤心死的。 其实在所有人的感情中,Claire的男朋友永远是最不靠谱的,但Claire自己却是最靠谱的。她从来没在任何一段感情中欺骗谁,她会做的,只是自己走开或把对方踹开。。Ted不像Claire身边曾经的任何人,他是个正经的gentleman。他没有gabe的疯狂叛逆,没有russel的变态,没有Billy的精神病,他是个正常的,能在Claire绝望的时候,喝醉的时候义无反顾照顾她的人,是能给她healthy relationship的人。他说,you are too smart, you are too good, don't waste that. 他也许不能理解Claire所了解的艺术,也许只能微笑着祝福Claire在纽约的未来,但谁知道呢,也许那个不去跟你分享同一种敏感的人才是the one? Claire有着恰到好处的敏感,和恰到好处的无畏。正如Claire参加过艺术展之后说的,我以为我离开了很久大家一定都各有所成,只有我停止了创作,变成了这样一个小职员。去了之后才发现,他们跟我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什么都没变。 她经历了那么多,终于得到了成长,终于,她默默地从醉酒的车祸中回来,走向了自己的新的生活。她驶向纽约,她上了路。她或许不是angle,但她心底里永远都是个sweet little girl Nate,以前我写这剧的评论时,说他是典型的天秤座好男人。后来才发现,其实可以用阿敏给我的那段经典评论来评论他——以来者不拒的方式拒绝一切。他善良,温和,健谈,人见人爱。但他总是跟这个世界若即若离,不论Lisa还是Brenda都说过,总能感觉他眼里的距离,他从未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谁都会被他的阳光所欺骗,其实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一生都只是在与自己挣扎而已。 跟Lisa结婚的时候,Nate总是想要逃离,但同时,也想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这种矛盾其实我很能明白,他只是竭力想要证明自己之前的决定没有错。Lisa,Brenda,Maggie,她们都给过他理解和安慰,但是Nate心里空缺的安全感,从不能被任何人填满。 本以为Nate会是最敢于追逐梦想和自己的人,但他的追逐是没有目标的,他想做的只是疯狂地奔跑,跑向另一种生活。死前,他对David说,我累了。也许,这样的结局,对他也是完美的。 从第三季就不喜欢Brenda了,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神经质并没有关系,可他们一家完全就是自大自恋的疯子,至少我不会be proud of being psycho. ruth这样的一个 control freak也能最终变得幸福,掌握自己的生活,真的是suprisely cheerful 那晚,Fisher一家人把旧东西一把火烧掉的时候,Claire跑去楼上,把音响对着窗口,想起了那首lucky。每次在美剧中听到Radiohead,都对编剧有特别亲切的感觉,觉得他们一定也能理解那迷幻中的安慰。 编剧唯一狗血的时候就是第四季,David被虐得也太dramatic了,这剧哪里本身就不需要苦情来调味的。另外在类似Nate先前跟Brenda偷情,Lisa怀孕了找Nate那部分的时候,我特别怕剧情会发展成大家为了一个秘密勾心斗角,纠结万分,最后撕破脸皮什么的,,,不过幸好呢,编剧也不好这口。 结尾绚丽的色彩,洁白的死亡,也算是six feet under的唯美谢幕了。 去上路吧,离开吧,去生活吧。 看完了五季,我笑过也哭过,完美从不是这部剧的关键词,却等到了这唯美的结局。于是我心中也充满了光彩。 愿那最鲜艳的光彩与死亡同在。

  2. nate是那样一个真实的像谜一样的人物,以至于你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便很难体会他面具背后的感情;或者说,如果你不曾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葬礼上,george接过主悼的位子,他说:
    “……nate的死让我们打击甚大,特别是在发现他是那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以后。生活如此残酷,他毕其所有的力气去挣扎,去追求所爱的人,甚至爱这个字本身,它令人烦恼的、美丽的形式。”

    在你活了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真正了解你的,不是你的父母,你的爱人,枕边的性伴侣,或者任何一个和你去看超级碗的朋友;而是那些经历相似、与你偶遇的人。

    一个loser,或者一个你所认为的陌生人。

    在看过SFU不久,我去人艺看重排的话剧《家》。在厚重而阴沉的氛围下,我看到一个个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在竭力的舞蹈,在挣扎,在逃离或是死亡。

    和SFU如此相像。

    我也有一个类似的家庭。我的父亲——如果说他曾经有什么理想的话,现在也一无所有了。每次回家看到他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烦恼,发着重复而单调的牢骚,腆着他那越来越大的肚子。这一切都源于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爷爷半身不遂了,于是钦点父亲辞了工作,留下来伺候他。这一伺候就是二十多年。

    从小就能感觉到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在亲戚的争斗中、邻居的揶揄中,像陌生而充满灰尘的风扑面而来。于是,我屏住呼吸,在角落里成长。这种感觉,并不比停尸房的日子好多少。

    父亲每几天就要抱怨自己现在的日子,这感觉熟悉么?就像SFU里的nate,一连串意外的死亡,你目睹着他从一个充满英气在储物室里ooxx的叛逆者,变成了一个只会微笑的非常温和的人。这样的人,起初还抱怨,后来根本不抱怨了;他变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棱角温柔的挂钟,在墙上发出脆耳的声响。

    也许nate结婚的那一刻,他以为自己什么都有了;也许《家》里面的觉新当女儿出生的时候,他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事实上,如果他们能够沉湎于外界给他们编织的生活中,能够沉睡于这柔软的梦里不再醒来,他们没准会幸福一辈子。

    最悲剧的,是那些偶尔还会醒来,而且似乎还残存一点尊严或者回忆的人。

    因为葬礼上的演讲,我愿意把george与nate归为一类;因为某一集里billy和george在nate婚礼外台阶上的对话,我也愿意把billy算进来。还有maggie,还有claire。他们都是灵魂相通的,用其所有的力量,去做一个好人,一个无害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人。

    他们都失败了。来自周围的要求,压垮了这些蚂蚁一样的生命。

    我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很aggressive——有时我不清楚这样好的记忆力究竟有些什么益处。曾经对工作充满了渴望,一次次的长跑、打球、游泳、马拉松,可以连续48小时不休息或者24小时不吃东西。也曾经如此的相信爱情,觉得喜欢一个人就要去追是天经地义,觉得即使做不成情人,彼此还可以成朋友。

    然后一次次在工作中被攻击、被排挤;一次次在感情上被伤害、被遗忘。

    曾经局促,曾经伤心,曾经酒醉与摇滚。后来我明白,是时候放弃所坚持的东西了。于是我从堆满瓶子的房间里出来,对周围人微笑,对这个世界微笑。微笑,沉默,一言不发。

    对待工作上的敌意微笑,对待异性的暧昧微笑,对待父母的抱怨与牢骚微笑,对待求职的失意微笑。以及在美国钱包被抢身无分文的时候,我仍然能对周围乞讨的老黑微笑,尽管对方一副怜悯的表情。

    于是,当我看到nate的笑容时,无比亲切。我看到nate即使死前对brenda说分手,也是那样一如既往的笑着:“我不想再吵下去了,我累了。”只有在他和david争辩有关绿色葬礼的概念时,他才有那么一点严肃——好像已经明白自己正在为死后做唯一的努力。

    nate带着疲惫与微笑死去,死时仍然睁着那双眼睛,仿佛没有看够这个刚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我,仍然带着疲惫与微笑喘息着。还有george,还有maggie。

    写到这里,我想到余华笔下的那篇《活着》,想到那个经历一切又失去一切的富贵,和那头老牛在午后的阳光里悠然的躺着。又想起葬礼上nate姨妈朗诵的那首rumi的诗,在微风中轻柔地飘过。其实生活的道理足够简单:活着就是忍耐,活着就是受罪。你拼命地忍着,直到忍不住了笑出声来,笑中带泪。

    为nate,为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为每一个能用微笑掩盖一切的、卑微而神秘的男人。



  3. 茹丝·奥康纳·费舍(Ruth O'Connor Fisher)
    茹丝·费舍1946年生于帕萨迪纳,周三在格伦戴尔的Good Samaritan医院逝世。1963年她从帕萨迪纳高中毕业,之后在家里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20年前在托班加峡谷开设了“四爪”宠物寄养所。
    她身后留下了知心伴侣乔治·西布利、妹妹莎拉·奥康纳、居住在洛杉矶的儿子大卫·费舍、居住在纽约城的女儿克莱尔·费舍。茹丝珍爱的四个孙辈也会想念她:玛雅·费舍、薇拉·切诺维、以及安东尼和杜雷尔·查尔斯-费舍。
    遗体瞻仰仪式将于3月15日星期六下午2点在洛杉矶西25街2302号费舍父子殡仪馆举行。

    基斯·德韦恩·查尔斯(Keith Dwayne Charles)
    查尔斯保安公司创始人基斯·查尔斯1968年出生于圣地亚哥,周二上午工作时突然离世。
    基斯是西点军校学生,1989年毕业拿到了犯罪学学位。他作为洛杉矶警察局的一员为这座城市服务了9年,之后投身安保行业。他身后留下了挚爱的丈夫大卫·费舍、爱子杜雷尔和安东尼·查尔斯-费舍,孙子马修、妹妹凯拉·查尔斯及居住在卡尔斯巴德的外甥女泰勒·伯努瓦。他的父母、曾居住在圣地亚哥的罗德里克和露西尔·查尔斯已先于他离世。悼念仪式将于2月18日星期日下午2点在洛杉矶西25街2302号费舍父子殡仪馆举行。

    大卫·詹姆斯·费舍(David James Fisher)
    生于1969年1月20日,卒于回声公园,享年75岁。40多年来他都是洛杉矶费舍父子殡仪馆骄傲的所有者和运营者。2034年退休之后,他参加了当地剧院的许多演出,包括魏尔和布莱希特的《三分钱歌剧》、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及在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中扮演埃伯尼泽·斯克鲁奇。大卫身后留下了他的伴侣拉乌尔·马丁内斯、深爱的儿子杜雷尔和安东尼·查尔斯-费舍、妹妹克莱尔·费舍以及三个爱孙马修、基斯和凯蒂。谢绝献花,款项请捐给南加利福尼亚歌剧协会。

    赫克托·费德里科·迪亚兹(Hector Federico Diaz)
    和妻子在波多黎各度假时逝世,享年75岁。费德里科1997年毕业于塞浦路斯学院,获得殡仪学学位。他担任了数年的遗体修复师,之后成为25街费舍和迪亚兹殡仪馆的联合所有人。2005年,费德里科在好莱坞德隆普雷大道开办迪亚兹家庭殡仪馆,为社区服务了35年后退休。
    他的父母、曾居住在洛杉矶的毛利西奥和莉拉·迪亚兹已先于他离世。他与挚爱的妻子瓦妮莎结婚54年,身后留下了爱子胡里奥和奥古斯托,以及三个孙辈:艾米莉、塞莱斯蒂娜和文森特。
    悼念仪式将于2月16日星期六上午11点在迪亚兹家庭殡仪馆举行。葬礼弥撒将于次日早上9:30在安特沃特村的圣保罗天主教堂举行。

    布兰达·切诺维(Brenda Chenowith)
    布兰达·切诺维生于1969年7月19日,逝于家中,享年82岁。她获得了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以及南加州大学人类行为理论博士学位。
    她著有数本关于天才儿童在家庭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书籍。她被认为是该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还在南加大社会工作学科开设了数门课程。她创新了研究方法,确证了非常规的人类行为与胎儿时期和酒精接触有关。儿童时代的布兰达是加雷斯·费恩伯格博士所著的《夏洛特光明与黑暗》一书的研究对象。
    她挚爱的孩子玛雅·费舍、薇拉·切诺维、弗里斯特·内森松,恩爱的丈夫丹尼尔·内森松,居住在马里布的弟弟威廉·切诺维都会深切地怀念她。私人安葬仪式将于3月9日星期三在深溪自然保护区举行。谢绝献花,款项请捐给您选择的慈善团体。

    克莱尔·西蒙妮·费舍(Claire Simone Fisher)(1983-2085)
    生于1983年3月13日,2085年2月11日逝于曼哈顿。克莱尔在洛杉矶长大,曾在LAC艺术学院学习。她作为广告和时尚摄影师及图片记者工作了近50年,为华盛顿邮报杂志、W和The Face创作了数幅令人难忘的封面。克莱尔经常在纽约和伦敦的画廊展出其作品,在该领域几乎所有人都转向数码扫描和计算机成像的时代,她依然坚持用银来处理照片。2018年克莱尔以教师身份开始在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教授摄影,并于2028年获得终身教职。她挚爱的丈夫泰德·费尔维尔已先于她离世。

    翻译:飞羽
    原文:
  4. 曾經我們都在。
    曾經在車尾廂發現自己的墓碑。
    曾經把搖頭丸當亞士匹靈。
    曾經在廚櫃發現中國娃娃。
    曾經結七次婚。
    曾經在機場的儲物室造愛。
    曾經在停屍間吸毒。
    曾經被雷電擊中。
    曾經一起看《宇宙靜悄悄》。
    曾經把倒後鏡中死去的哥哥甩掉。
    曾經在巴士站遇見死去的父親。
    曾經在下雨時被告訴甚麼都不緊要。
    曾經很滿足很滿足。
    曾經舉辦展覽。
    曾經在辦公室工作。
    曾經聽俄羅斯人禱告。
    曾經在觀眾席上給羞辱。
    曾經在電影的中途離開。
    曾經在電影的中途回來。
    曾經刷好牙才上床。
    曾經與妓女午餐。
    曾經用刀子把自己的紋身割掉。
    曾經渴望自己的弟弟。
    曾經被捕。
    曾經覺得生命是地獄。
    曾經在林中射殺自己生命裡的男人。
    曾經被雀鳥侵犯。
    曾經以西班牙的島嶼吻妳。
    曾經向自己的恐懼迎面撲去。
    曾經夢見死神。
    曾經在印度餐廳的樓上消磨光陰。
    曾經學會不再求問生命裡的不可知。
    曾經被毆打。
    曾經被愛護。
    曾經撞車而倖存於此。
    曾經與同性戀的男人上床。
    曾經被看進眼眸深處﹐說:「妳可以。」
    曾經覺得所有宇宙的粒子都在召喚你。
    曾經在伊拉克給炸掉一只手﹐兩條腿。
    曾經渴望而得不著。
    曾經墮胎。
    曾經因為不忠而擁有最美好的禮物。
    曾經在性愛派對全身而退。
    曾經因為拍照而被掌摑。
    曾經停止喫藥。
    曾經為了生命的神奇而落淚。
    曾經與哥哥的情人一起尋找斷了的腳。
    曾經擔心自己不夠好。
    曾經用一生的時間擔心自己不夠好。
    曾經昏迷。
    曾經為了尊嚴而做出愚蠢的事。
    曾經覺得妳神秘﹐而且迷人。
    曾經在越戰的前夕瘋狂造愛。
    曾經我覺得但凡失去也是美。
    曾經成為別人的助手。
    曾經以為學習是一種救贖。
    曾經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曾經你和我是那麼好。
    曾經被蜜蜂啃咬。
    曾經被船漿搞爛唯一的身軀。
    曾經快樂得像七歲的孩子。
    曾經為陌生人挑選喪服。
    曾經好好學習呼吸好去插最美麗的花。
    曾經洞察妳和我一樣是寂寞到出了毛病。
    曾經痛恨自己的父母。
    曾經以為別人的自傳是為自己一個而寫的。
    曾經在醫院等待天明。
    曾經妒忌妳在舞台上耀目的喝采。
    曾經向死人尋問。
    曾經在夜裡不成眠的禱告。
    曾經為將行之人錄一張唱片。
    曾經一邊駕駛﹐一邊痛哭。
    曾經回頭告訴妳:「我會飛。」
    曾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拼字遊戲。
    曾經把一樣顏色的內衣褲﹐全部摺好。
    曾經收到糞便郵件。
    曾經接受電療。
    曾經在百貨公司高買。
    曾經一邊編織衣裳一邊計劃著離開一個人。
    曾經我以為健康的食物能拯救世界。
    曾經殺掉一條蛇。
    曾經餵女人喫玻璃。
    曾經親手埋葬妳。
    曾經被自己的車輾過。
    曾經以為幻燈是星星。
    曾經在洗手間被一個理髮師壓倒。
    曾經聽到母親的叫床聲。
    曾經我相信我們有一天能夠好好在一起。
    曾經他無法戒煙。
    曾經在教會宣告自己是同性戀。
    曾經想忘掉自己是自己。
    曾經陽光明媚。
    曾經原諒妳的過失。
    曾經醒來在自己的髮間找到葉子。
    曾經因為你很悶而幹掉你。
    曾經為了地下室湧出鮮血而不知所措。
    曾經覺得這一切都值回票價。
    曾經我覺得世上只有一個人真心愛我。
    曾經因你的遠離而引以自豪。
    曾經到動物園看長頸鹿的近親。
    曾經在你病發的時候在你耳邊說話。
    曾經拼出沒有人懂的生字。
    曾經想成為一位律師。
    曾經在車廂中給吮腳趾。
    曾經在面試時泣不成聲。
    曾經願意跟黑幫浪跡天涯。
    曾經答應每天都去探望你。
    曾經為兒子的第一個女人唱頌歌。
    曾經放火。
    曾經久別。
    曾經重逢。
    曾經答應為你拍裸照。
    曾經打破別人的杯子。
    曾經我相信妳拯救了我的人生﹐現在亦然。
    曾經我央求你去過自己的人生。
    曾經我答應妳如果有戰爭﹐我會去加拿大。
    曾經一起買古董傢俬。
    曾經我覺得我今生今世沒法再擁抱你。
    曾經在那黑而又黑的地方只有我一人。
    曾經每個人都在等待。

    曾經我們都在。在我們兩眼昏花濛白﹐感情磨蝕遠逝﹐心臟勞累乏力之前﹐我們不但曾經學會過吸氣﹐也曾學會過呼氣﹐學會過堅持﹐也學會過放開。我們不能只學一種﹐否則無法存活。所以我們學會了生﹐也就會學習死。

    正如有了你﹐也就有了我。曾經曾經﹐這一切﹐和我們﹐統統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