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了不起的匠人 第一季(2016)

了不起的匠人 第一季(2016)

又名: The Great Shokunin

导演: 李武望

编剧: 操婷 周晓萌 潇墨

主演: 林志玲 益西德成 旦增平措 坂本雅彦 李晶 邓彬 伊春光 董全斌 竹扇 春泉 田承泰 蔡德全 黎炽明 王超辉 小泉岳广 陈灿聪 江有庭 黄强 梵戈 陈雪月 卢进文 褚宏生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6-06-21(中国大陆)

集数: 20 单集片长: 15分钟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了不起的匠人》是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摄制组远赴大陆各地及香港、台湾、日本等亚洲地区,将镜头对准极具匠心的20位亚洲匠人的手艺生活,用微纪录的形式展现精妙的20件器物及各地的人文风情。“全民女神”林志玲也将加盟《了不起的匠人》节目,除了担任分享人,还将把20位匠人的故事,用声音为他们刻画记录并和网友分享,这也是林志玲首次献声微纪录片配音。具有标志性嗓音的林志玲和纪录片的跨界混搭,也将带来出其不意的视听感受。

演员:



影评:

  1. 漆人坂本雅彦
    漆人坂本雅彦

    “匠人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匠人群体成为今年IP界的爆款。
    无论是见诸报端的“南粤匠心”、“北国巨匠”,或是影视界备受追捧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手艺》等纪录片,都让“工匠精神”所涵养的精益求精的时代气质潜移默化进入大众的思维。而这些作品本身也间接成为了这场由国家主导并推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运动的倡议者。

    对纪录片而言,能够在众多同质的成品中脱颖而出,选材是决定成色的第一要素。
    与《我在故宫修文物》深度剖析单一人群不同,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则通过多纬度的篇章展示,选取多达20位不同行业的手艺人,诠释了那句“行行出状元”的古代箴言。

    在这些真实故事当中,有四十年如一日的漆人坂本雅彦的浪客“匠”心,有半路出家的陶瓷艺人董全斌的出世洒脱,有六年全靠妻供养的柴烧界“李安”田承泰的浴火重生……若时间倒退十年,他们大部分人在大众眼中可能是不足一文的“废材”。现如今,他们已经功成名就,但那份不显山不露水,淡定如一的境界,又恰如金大师笔下的“少林扫地僧”,更多的是份超脱。
    柴烧界“李安”田承泰
    柴烧界“李安”田承泰

    如果还要讨论这些人成功的秘诀。只要将20集的纪录片用20个屏幕同时播放,将所有人置于平行空间,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即便他们每个人性格各异、经历各异、所处环境各异,当话题一旦涉及他们从事的事业,那份笃定和坚持却是惊人的相似。在加上“非好即坏”的狂热和偏执,则构成了“东方巨匠”血与骨的全息图。

    更深层次地来说,这正是当前产品过剩和粗制滥造恶性循环现状下,上层建筑需要不断拔高慢而精细的“工匠精神”的真正原因。

    谈回纪录片,选材决定下限,技巧决定上限。
    制陶达人董全斌
    制陶达人董全斌

    每集故事浓缩在十五分钟,小而精悍,结束不会仓促,反倒意犹未尽。董全斌的制陶过程中“拉胚”、“晾胚”、“利胚”、“雕刻”、“补水”、“上釉”、“入窖”“开窖”;坂本雅彦的漆器技艺的“下地”、“布着”、“做木篦”、“中涂”、“上涂”、“莳绘”;田承泰柴烧陶的“揉泥”、“拉胚”、“修胚”、“排窑”、“烧窑”、“封窑”、“出窖”……全都让人看的津津有味,仿佛他们是在一边打磨作品,一边修炼人生,成就独立人格。而在故事之外,传统技艺的传播被有心人收藏,也成了行业需要此类纪录片的题中之意。

    “了不起的匠人”之外的另一个关注点是美女林志玲。她的存在可谓毁誉参半。
    志玲姐姐娇滴滴的娃娃音,意外地吐字清楚,加上简练准确的旁白,与常规记录片(如“舌尖上的口水”)中的男低音形成鲜明反差,倒成了点睛之笔。
    但她每集开头结尾的出镜则喧宾夺主,破坏的纪录片的整体和谐。像是宅男特供一样,穿着凸显傲人身材,举止浮夸,则把纪录片拉低到购物频道的档次。若有第二季,我们还是希望只有“声优”林志玲出现,将女优“林志玲”安静的存在硬盘里。
  2. 做自媒体来,难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网络的热点跟还是不跟,比如,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个爆红于网络的词,比如「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等,说实话, 我是不喜欢的。这些本来普通的词汇,在短短两天内,被过度平凡的使用,让人生厌,甚至反抗至极。

    「匠人」这个词,和那些网络爆红的词有相同之处,因为,在这两年里,真的反反复复都被提到。换到工作中,接触过很多美食品牌,有一大半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和「匠人」挂钩,这种过度的接触,多少对于「匠人」这个词疲惫不已,当然,有些坚持让我佩服,比如那个在日本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那做学徒 12 年的雪葳;而有些品牌,根本谈不上「匠人」,却硬生生的想扯上关系,我内心是瞧不上的。但「匠人」这个词,倘若真是用好了的话,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一件事,我心甘情愿的接受他,并尊敬他。

    是的,「了不起的匠人」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这部记录片是由知了青年出品,和其他的讲「匠人」的记录片不一样,这一部纪录片并非讲诉一个匠人,如「寿司之神」,或者讲诉做一件事情,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而是通过多纬度的篇章,选取了多达 20 位不同行业的手艺人,诠释了那句“孜孜不倦”的精神。

    在这些故事当中,有四十年如一日的漆人坂本雅彦的浪客“匠”心,有半路出家的陶瓷艺人董全斌的出世洒脱,有六年全靠妻供养的柴烧界“李安”田承泰的浴火重生等等。直观来看,画面表现是细腻的,采用SONY F55 4K技术拍摄,每一帧都唯美动人;在换到情感,表达亦到位,请来林志玲做解说,在我看来,林志玲的声音是好的,温柔细腻,大方得体,娓娓道来的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贴切又真实;剪辑和节奏轻松明快,并不沉闷,15 分钟的时间,意犹未尽,总体来讲,是一部水准之作。

    纪录片最打动我的,还是那种几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的坚持。

    说句题外话,我昨天看张学友的演唱会,演唱会唱到「我是真的受伤了」那首歌, 每每唱到“是你变了”的时候,那群歌迷都会回应“我没变”。我不是张学友的歌迷,但我却被他的歌迷打动了,我猜想,定有一群死忠的歌迷,跟着张学友一起成长,10 年,20 年,30 年这样子,这种打动,和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变过的初心,只做一件事的坚持,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这其中,是耐心、是平静、是耐得住寂寞。

    比如纪录片里的董全斌,用一夜做决定,从大城市搬到景德镇,然后走上了制陶之路,从 0 开始学习,再到自己开始动手做做,从一个个不够完美的残次品,到排队两年才能等来的完美之作,四年,听起来并不长,但对于一个手艺人来讲,每一秒钟,都要靠耐心和静心来打磨;

    比如纪录片里的坂本雅彦,40 年的时间,每天早上 4 点开始自己的生活,8 点开始自己的工作,“下地”、“布着”、“做木篦”、“中涂”、“上涂”、“莳绘”,这是他做的工作,每一天,都是平静和热爱的付出;

    还有啊,影片用上海谈的99岁的旗袍大师压轴结尾,当他进入和平饭店,大门开启,在众多旗袍爱好者的掌声和簇拥下进场的时候,颤巍巍的身体中,闪耀着近一个世纪的光环,那件出道三年制作出的传世至今的蕾丝旗袍,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手艺,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后的繁华。

    说回工作吧,我都会说,我做的是一份生活方式自媒体,而很多做生活方式的自媒体,多半会推崇这北欧简约风格,看起来简单、性冷淡的风格,我以为这是精髓,前阵子去了北欧,在赫尔辛基我被多次震惊,那是一个如此尊重设计、尊重是手艺的国家,在赫尔辛基的设计博物馆的入口处,整整一大面墙,都插满了剪刀,就是那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剪刀,但是,给出一面墙的位置,是对生活中最平常物品的设计表达尊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匠人匠心」呢,又或者,是生活方式的内里。

    还有啊,我从纪录片里看到了我们内心的追求,我们在追求无非是慢一点的生活,木心的诗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其实,这也是「匠心」吧。

    或许,匠人匠心,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生活方式。

  3. 与大城市的快速生活相反,这几年来“慢生活”的生活态度逐渐在社会群体中弥漫开,“匠心”成了大家都爱谈论的话题。木心的这句“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变得老少皆知。在这样一个大坏境下,关于匠人、匠心的书籍和影视雨后春笋般涌出。

    上半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十足火了一把,呼唤出不少人热泪盈眶的自豪感。作为@故宫淘宝 的真爱粉,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在第一时间刷完了全集,不错,这很故宫。不少网友称此纪录片为高级“故宫招聘广告”,穿梭于宫墙上的御猫笑了,整部片子的最佳彩蛋难道不该是我们么。虽不如BBC纪录片专业与精致,一道城门两重天的故宫褪去昔日的高傲,以平淡又生活化的姿态走入了我们的内心,却依然不乏庄严正气。整部纪录片更像是故宫匠人们日常生活的集合,不打煽情牌也不用过分渲染,在一丝不苟、繁杂琐碎、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之余,更是有集体摘果子的轻松乐趣,闲来植树,与花、猫同檐,骑着脚踏车沿宫墙奔走,依古人之荫,四五十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羡慕文物有着千年的生命, 陪伴它们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

    与故宫里的生活不同的是,像冯骥才《俗世奇人》中描写的那样,民间坊内,总有那么些世外高人,有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过人手艺,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寻找着内心的平静。
    最初吸引我关注《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的,是微博上的几张动图:修谱师制作木活字的手艺震撼了我,使我急不可耐地找到了原视频,沉浸在深深的膜拜中。现代社会,手工匠人不再是远离世俗、默默无闻,纯手工艺品虽高价难求,开心的是,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个行业中,他们利用成长环境的优势,将手工艺行业从幕后带到了台前,逐步与现代商业接轨,不仅传承了手艺,与此同时,不断创新,更传递着匠人精神。
    美中不足的是每集时间都太短,只有20分钟不到的时间,不够表达每一位匠人的初心与坚持,给人一种吃了半饱的感觉。

    两个纪录片相比,后者的商业气息更浓厚,外加志玲姐姐已经很努力的配音(个人觉得进步了但依然出戏),却缺乏了匠人精神所追求的平静,后者虽更精致,更丰富,更细心,更让人耳目一新,我却更喜欢前者的平淡与玩味,拍摄虽粗糙,但深得人心。

    匠人精神,使每一件手工艺品都带上了性格,我不敢妄谈,在他们面前,我显得卑微而无用,佩服每一位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人生应该是醒梦如一,时间不断在走,一生总能拿出一件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东西。
    那些至清如水之人啊,让浮躁的世人望尘莫及,我羡慕这样的人生,却忙不迭得投入现代化生活,想着有朝一日能过上买得起纯手工艺品的日子。
  4. 狭隘的标签情怀,难道只有手工艺者叫做匠人吗? 难道只有不工业化规模化的叫做匠人吗? 难道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叫做匠人吗? 杰出的,不可被工业高度替代的,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有贡献的人,我认为都是匠人,不要在搞什么所谓的传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拿愚昧当做物以稀为贵!

    我严重鄙视吹毛求疵的拿装逼来圈钱,这个节目才是赤裸裸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差立个牌坊计钟了;大哥来啊,我是没出门的黄花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