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不同动物间的友谊
新增知识点
1 水豚 或许是是世界上“人缘”最好的动物 无论是在人工饲养 还是自然环境下 各种意想不到的动物 都可以跟它们和平共存
与狗交好 给猫依靠 被小鸭子当成浮岛
就连遇到凯门鳄 也可以在明面上岁月静好
水豚的老家在南美 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
本质上是一种超大型巨鼠 伴水生动物 只吃素 体重却可以飙到六十多千克
除了美洲豹等少数几种食肉动物 性格温顺的水豚 几乎没有天敌
所以大部分中小型动物接近 它们都会来者不拒
据说水豚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粪便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在很多小动物心目中是难得的美味
在当地人眼里 水豚本身就是美味 因为人类的捕杀 南美地区的水豚曾一度濒危
直到近年来颁布了法令 禁止盗猎
加上水豚本身 也还算能生 它们的种群数量才得以回升
作为一种半水栖草食动物 水豚能吃能拉 还要配豪华游泳池 活动空间必须很大 不适合家养
水豚的粪便有点草木清香味
2 北美的大草原上 有一对最佳拍档 郊狼和美洲獾
它们俩一个个高 一个个矮 一个腿长 一个腿短 一个是犬科 一个是鼬科
它们都爱吃草原上的土拨鼠和野兔 经常成为搭档共同狩猎
郊狼跑得快 适合远距离追捕 美洲獾擅长挖掘 可以将地下的猎物赶出
它们俩在一起“狼狈为奸” 草原上就没有欺负不了的小动物
不过 它们通过合作捕获的猎物 从来都是先到先得 不会彼此分享
3 据说 南非一些地方 海豚和人会合作捕鱼
4 家住北京郊区的郊区“老兵”是军犬引导员
他日常训练他家中的中华田园犬“大黄”和小梨花猫“钢镚” (非常友善的猫 狗 朋友)
训猫最大的特点 不仅要会哄 还要会骗 还要讲究策略 猫比较鬼机灵
(训猫这段非常有趣 尤其是训练它游泳 推荐看原片)
狗和猫哪个比较聪明 实际上聪明这个问题 它是一个多维度问题
像狗为什么容易训来做这些事情 因为狗的野生祖先是狼 狼是群居动物
狗的大脑天然有一定的功能分区 去理解别人的意图
猫是独居动物 所以这方面不太需要 因此在演化过程中 它就不太容易理解别人的意图
猫相对狗脑子更小 但猫的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又比狗密度高很多
关于猫怕水 节目中的嘉宾推测:
可能和猫的祖先有关 猫的祖先是非洲野猫 是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猫
一般不会见到那么多水 而且对它来讲 沙漠里的绿洲 潜藏着危险的地方 有些鳄鱼什么的 可能这种恐惧刻进DNA里了
动物的行为是由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构成的 后天行为是它各种经历 包括它自己的经历 还有它和其他动物一起生活的经历 都会是 它学习的过程
动物社会化是很重要的
动物法庭环节中的增长的知识
1 橘猫 爱干净 舌头上有许多小凸起 经常用它清理自己的毛
夜行性 食物中丰富的牛磺酸 使你夜间视力也很好
犬齿特别发达 善于咬死捕到的猎物 爱吃猎物 爱玩猎物 会把猎物玩死
2 黄鼠狼 夜行性 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有时也在白天活动
以啮齿类动物为食 也吃其他哺乳动物 常捕杀超过其食量的猎物
没有固定巢穴 喜欢在柴草垛下 堤岸 墓地石堆 树洞隐蔽处筑穴
3 狐狸 眼睛能够适应黑暗 敏锐的视觉 嗅觉 听觉 夜行性
家族毛色丰富 有红 黄 浅棕 深棕 灰白 黑色
有臭腺 由尾巴根部放出刺鼻的味道
4 土拨鼠 打洞高手穴居 多挖在岩石坡和灌丛下 洞口附近有大量砂石
白天活动 啃食大量优良的牧草 耐饿
怕暴晒 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c以下时 就自然冬眠
5 灰狼 夜行 群居 白天在洞里
以食草类及啮齿动物等为食 偶尔也吃素
毛色灰黄且密
遇到危险尾巴分泌出恶臭进行攻击 借以逃脱
珍.古道尔说;
实际上我们正处于第六次动物大灭绝时期 动物和植物在不断地灭绝 而悲伤的是人类的生存仰赖于健康的生态环境
而动植物之间相互关联 组成了现有的生态环境 随着物种的消失 生态也不断地被破坏
最终甚至可能走向奔溃
自然世界给了我们空气和水 食物和衣服 以及其他所有一切 但前提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我们一直在破坏森林 破坏栖息地
我们将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大 逼近各种动物的家园
这导致了许多地区发生了冲突 因为大象身材庞大 进食量也大 当我们进入它们的领地剥夺它们的天然食物 它们当然想吃我们的食物
还有猴子 人们喜欢猴子 所以给它们喂食 猴子为了更多食物反而变得有攻击性……
而有些物种无法与人类相处 它们只能越搬越远 很可能无法适应 最终灭绝……
科学界已经承认 我们人类并不是地球上 唯一具有性格 思想乃至情感的生物
不仅仅是黑猩猩 大象和海豚 会有悲伤 快乐 恐惧 绝望的感觉
当然更基本的是它们也会感到痛苦 我们在逐渐了解它们的智慧
所有的动物都有感情 这点非常重要 这使得我们对动物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独一无二的动物
增长的知识点:
1 鸭嘴兽 18世纪时第一个鸭嘴兽标本 被带到了欧洲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他们觉得这就是一个用鸭嘴和海狸的身子 拼接而成的“缝合怪”
数年之后那些对这个“卑劣且低级的玩笑”嗤之以鼻的人 才体会到“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 傲慢才是”
鸭嘴兽可以说是今天地球上 最为特立独行的哺乳动物之一
它们繁殖靠生蛋 育幼靠哺乳 雌性虽能喂奶却没有乳头 乳汁直接由皮肤表面渗出来
雄性鸭嘴兽脚掌下的骨刺带毒 是哺乳动物中极罕见的绝命毒师
虽然憋气时间有限 但它们在水中 可以用触觉敏感的鸭嘴以及电信号 捕食各种小动物
虽然鸭嘴兽古老而独特 但它们所在的单孔类 不是“进化未完全的低等哺乳动物”
它们是来自远古时代的孑遗 是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分支
精灵宝可梦中的可达鸭就是以鸭嘴兽为原型
鸭嘴兽出奶像出汗一样 把腹部一片毛打湿幼仔舔食
2 灰色的小熊猫 小熊猫的色觉和人类不同
人类三色色觉对红色很敏感
小熊猫双色色觉 对红色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 可能在他们眼中 没我们眼中那么独特 稍微有点不一样而已
小熊猫为什么灰色毛发 节目嘉宾推测是幼态延续
因为小熊猫小的时候 它是灰色的 它延续了小时候的配色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品种问题
小熊猫有两个亚种 中华亚种和喜马拉雅亚种
中华亚种 毛色比较鲜艳
喜马拉雅亚种 毛色相对来讲 感觉饱和度低了一号
3 豹猫 是一种小型野生猫科动物 在野生环境下偏向夜行
与家猫的亲缘关系 类似于马和驴
与家猫相比 豹猫拥有更高的危险等级豹猫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 它们所捕食的猎物 体重常常数倍于自己
甚至可以在一个晚上 屠尽村里所有的鸡
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对一只叫咖皮豹猫野化训练 发现它爪牙无力 跑跳不精 眼神涣散 反应迟钝 没有一项测试是合格的
咖皮 白天都悠哉悠哉的散步 不像是偏夜行动物
豹猫咖皮 可能是非法的被作为宠物养在家里
对猫科动物而言 视觉与它们捕食成功率息息相关
“咖皮”经过兽医和人类医生的一系列检查发现它的眼睛应该是属于 先天性的视神经萎缩
先天性视神经萎缩 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 “咖皮”仅有的视力 最终也将失去
这断送了它回归自然的可能性
它也出现了动物的“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是指动物的一种精神问题 常见于动物园中 毕竟动物园做的再好 和野生环境不一样 动物在里面可能感觉到无聊 焦虑
饲养员决定 为了保留豹猫的天性 坚持继续对“咖皮”进行野化训练
只不过是落后其他同类的训练 在咖皮的双眼 尚存一丝光明时 怎样捕猎 怎样独立生活
咖皮的在训练中每一次进步都能让饲养员感觉格外的欣喜
“就算现在是负数 也可以从负数变成零
因为生命是没有极限的 只要勇于踏出那关键性的一步 就算上天没有给它完美的身体 只要坚持努力下去 不负天性 最终也会成长为更加优秀的猫科动物”
“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它的存在即是它的意义”
“豹猫”现在也是一种商品名 可以买卖的宠物“豹猫”可能是指孟加拉猫 这种猫有一些豹猫血统 但血统已经很稀释了 和动物园里的豹猫不是一回事
4 动物法庭环节 新增知识点:
1 小熊猫
栖居于大的树洞或石洞和岩石缝中
早晚出来活动觅食 白天在洞里或大树阴凉处睡觉
素食为主 偶尔也食鸟类等
喜温湿又比较耐寒的森林动物
2 花豹
通过尿液 粪便 爪子抓地和后腿蹬出明显的刨痕来标记领地
独居白天休息 喜欢在树丛岩洞里筑巢 傍晚出来觅食直到天明
花斑皮毛 使得相隔几米也难被发现
吃肉 也吃甜味坚果 爸捕猎时喜欢隐蔽在树上 既可以搜索猎物 还不容易被发现
3 薮猫
擅长隐藏在草丛里 修长颈部和四肢可以方便跟踪猎物
爱独行 黄昏至次日黎明最活跃 天冷时会在白天觅食 旱季会减少运动
4 豹猫
体型与家猫相仿 但更纤细腿更长
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 灌丛附近 洞穴多在树洞 土洞 石块或石缝中
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
5 老虎
强壮高大 有2到3米高 牙齿 利爪 捕猎利器 舌头上还有刺
栖息在山林里 白天休息 黄昏开始活动 夜行
独来独往 没有固定的巢穴 通过尿液 抓痕 来界定势力反胃
怕热 因为缺少汗腺 喜欢游泳和在树荫里休息 体重大 爬树水平一般
第八期 关键词:“中年危机”
新增知识点:
1 海马是一些非常特化的鱼类 因为不善于游水 它们会用尾巴 紧紧勾住珊瑚和藻类
雄性海马的肚子上有一个腹囊 像雌性的有袋动物一样 在交配期间 雌海马会把卵子 排入雄性的腹囊
雄性在给卵子受精后 会慢慢的孵化腹囊里的受精卵 直到海马孩子发育成形
2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脱发”的命运共同体
即使缩小“脱发”的范围 将其限定为头顶的毛发 中招的哺乳动物也不胜枚举
有只短尾猕猴四岁就出现了脱发现象 七岁时的它 已经脱出一片新天地
换算成人类年龄它才不到三十岁
3 人类有头发主流假说:人类祖先生活在非洲 非洲那边阳光比较直射
而且最早的时候人类头发不长现在这个样子是蜷得很厉害 蜷的头加长头发 带来的效果 就像头上戴了一顶厚毡帽一样 可以防止晒伤 可以在白天追猎物 而那些猎物没有这个机制 跑着跑着就热得不行了
我们人类还能跑 就把猎物给累死了
4 蜜袋鼯是一种原产于澳洲东部森林地区以及新几内亚的有袋动物
它们身披毛绒绒的外衣 耳朵又薄又尖 眼睛又大又圆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 被驯化以来 蜜袋鼯 逐渐走进了人类世界
被人称“小飞鼠”但蜜袋鼯却并不属于鼠鼠们所在的啮齿目
它们没有啮齿类 标准性的大门牙 粉粉的鼻子还有点像小猪 类似袋鼠 蜜袋鼯属于有袋动物
因为趋同演化 让它们看起来像啮齿类的鼯鼠
雌性蜜袋鼯有一个祖传的育儿袋 只要怀孕三十天 就能生下豌豆大小的宝宝
雌性蜜袋鼯会舔湿自己的腹部 引导自己的孩子们走上通往口袋之路
到达育儿袋 宝宝就开始接受哺乳 经过七十天左右的成长 雌性蜜袋鼯育儿袋无法容纳时 蜜袋鼯宝宝就可以出袋了
野生的蜜袋鼯大多都在树上活动 它们酷爱舔食树蜜 尖尖的指甲 便于它们抓住树皮向上攀爬 还可以从缝隙中 偷出藏匿的小虫
让体内的蛋白质得到补充
蜜袋鼯身体两侧 拥有滑行膜 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 使得蜜袋鼯可以在树林间 进行短距离的滑翔 方便它们采蘑食树蜜 躲避天敌
5 动物“法庭”环节 新增知识点:
花栗鼠 昼行性动物 多白天活动 晨昏最活跃
有颊囊 能够携带食物 并储存在自己的洞穴中 大多独立挖洞
擅长地面以及倒木上奔跑 和松鼠相比不喜欢爬树 行动敏捷
伶鼬 不冬眠 偏夜行 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 是小型肉食动物 以鼠 鸟 蛙和昆虫等为食
有臭腺 会分泌臭味
栖息于苔原 沼泽 草原和农田等等地方
遇到危险时以尖叫 震慑敌人 然后伺机逃脱
其声似蝉鸣又似鸟鸣
仓鼠 杂食性动物 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 兼吃植物嫩茎和叶 果实 偶尔也吃昆虫
白天休息 夜间活动 视力差 只能模糊辫形 颜色只能辨别黑白
不冬眠 会打洞储存食物生活 曾经发现仓鼠家族洞穴 储存食物多达90公斤
关键词 曾经的网红动物
熊猫“奇一”不停抱饲养员大腿 还有只大熊猫 脑袋卡在两个木头中间 哇哇叫“救命”(萌萌哒)
新增知识点
现在大熊猫只分布在中国 它的科研价值很高
熊猫亚科只剩大熊猫
中国除了四川以外 陕西秦岭也有一些 和四川大熊猫不是一个亚种
在陕西秦岭大熊猫叫秦岭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给人一种灰不拉叽的感觉
现在野生大熊猫还是存在的 现在的动物保护理念 尽量保持野生 没有野生的话 它的生态价值 就没那么高了
现在大熊猫因为国家的保护 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已从原本的濒危动物 现在大熊猫已经是易危动物
接下来节目中详细讲述了曾经上海电视台猫“烧鹅” 的曾经以及现在被三名合租好友 领养
现在在领养人家和另外两只猫生活(另外两只猫 分别叫“发财”和“雪碧”)碰到的各种生活问题(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原片 尤其是养了多只猫的人群)
动物在野外环境当中要生存的话 必须有应激反应 来躲避一些对它有危害的东西
野外领养的动物 大部分应激反应可能慢慢消失 但其中最恐惧的一些东西 会一直保留在它的记忆中 而且它恐惧的一些东西 和各动物经历有关 是它的“独家记忆”
嘉宾养宠物经验分享:领养猫狗的第一天 一定带它去医院做全身检查 最好还是要它去做一下绝育
要把养它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比如 猫粮 笼子 猫砂 新环境它肯定要有个适应期 先让宠物在笼子里待上一周左右 适应下环境
每天把它放出来稍微玩一下
对流浪猫 一般人最好做到两点 1 不要去投喂它 2 决定养它就尽可能养它一辈子 不要遗弃它
领养代替购买 减少二次伤害
领养宠物要慎重考虑 详细了解 做好充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