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迎春阁之风波 迎春閣之風波(1973)

迎春阁之风波 迎春閣之風波(1973)

又名: The Fate of Lee Khan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王冲

主演: 李丽华 乔宏 田丰 徐枫 白鹰 胡锦 马海伦 茅瑛

类型: 剧情 动作 悬疑 武侠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73-12-06(中国香港)

片长: 105分钟 IMDb: tt0070942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元朝未年,朱元璋率众反抗元朝统治,其部下沈天松企图将朱的布兵图献给蒙古王爷李察罕。李察罕率高手前往陕西接头,反元志士与陕西迎春阁客栈主人万人迷商量对策,并乔装打扮,严阵以待,准备捉拿内奸并夺回布兵图。李察罕也带人住进迎春阁客栈,沈天松献图后即被活捉。女侠黑牡丹前往李察罕 处盗取布兵图,却误取了另一文件;她的同党小辣椒在将文件放回原处时遭到杀害。李察罕查觉后亲自查看,双方斗智斗力,短兵相接,展开一场鏖战。

演员:



影评:

  1. 前日看胡金铨的《迎春阁之风波》。

    恍惚记得几年前有人网上言此片是胡金铨最好的一部戏还是他最偏爱的一部。看完后觉得是最不像胡金铨风格的一部——戈壁、窑洞、元朝的棉帽、世俗俏皮的热闹,不再是山水冷月、一袭白衣仗剑独行。水少,水墨感觉就少,戈壁苍凉,西北情怀,好像不是老胡的东西。我形容给靳宁,他道:“那不成了《新龙门客栈》了吗?”不是一个味儿,徐克的东西再用大漠风沙,人物还是都市的,作品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老胡的人物、镜头、对白皆有古意,看石隽徐枫,明明是线装书里走来的人,举止是油灯蜡烛下熏陶出来的。

    镜头一转入内景,熟悉了。客栈,有二楼,一楼场景大,放几十张桌子,打杂的小六子是个胖子,老板娘精明风骚眉目媚气霸气,跑堂的个个俏生生机灵活络,找碴儿的客人,赌钱的人客,又有危机四伏冷眼旁观,装傻充愣的身怀绝技,不言语的非等闲之辈。像《新龙门客栈》,更像《龙门客栈》——世俗里有文雅。胡金铨有客栈情怀,《大醉侠》最漂亮的地方不是大醉侠的场景,是金燕子在客栈里和土匪的周旋。样板戏《沙家浜》留给人最深印象的还是茶馆里的智斗。客栈是羁旅者暂时休息的地方,五湖四海汇聚,十里八乡皆有,三教九流不缺。古时不比现在,那时候没有隐私,连客栈都是公共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点头算认识。就是一个小江湖,各怀心腹事,相见满面春。有限的物理空间,相对封闭局促的地域环境,是戏剧矛盾爆发的绝好场所,细微处有剑拔弩张。大场景的千军万马固然过瘾,但如同大的历史背景会淹没个人的声音,大场景也会让个人显得茫茫苍白,是粗线条的,让环境吃掉,没有个人,只有整体。

    此片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主线,靠情节的推进为主,不似其他片子镜头和缓冗长渲染意境,可以几分钟没有台词。热闹,是第一印象。新添了四个女跑堂,客栈生意兴隆,忙碌嘈杂,时时机警。拍谍战就得这样,节奏不能慢下来。居然有胡锦,虽是义士,仍可有小风骚卖弄,通过客人吃豆腐侧面烘托。最后和李察汗决斗时,尧子旁边大喊“潘金莲”、“潘金莲死啦”,笑得我。胡锦做间谍也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化装成美女的毒蛇。

    第一回看李丽华的戏,人曰是少有的“媚气加霸气”的女演员,信然。人是半老徐娘,伺候生意不卑不亢,且交际手腕俘虏到当地长官。假意风流,谈正事又满腔肃穆。人情世故练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拿她与张曼玉的金香玉比,一个是人,一个是卡通,这是一个看卡通的时代。虽是老板娘,半沦风尘的人物,可是看李丽华的戏,有教养有文化,旧时的人不识字但多守礼,是阿城口里的“文化”。李丽华的配音估计是王莱,京片子,凉水就蒜瓣儿,李本人的口音没这么好,看过她邵氏的《杨贵妃》,应该是同期声,如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国语,话剧腔。

    田丰是第一反角,蒙古王爷李察汗。出场似京剧亮相。至客栈时,威严气场不必烘托也十足。这贵族气质有时画虎类犬,我看田丰,觉得他就是王爷,威严不必大声,眼神、小动作就够了。细节处是贵族,才是真正贵族,架子谁不会端?徐枫的郡主李婉儿让人想起《赤壁》的孙尚香,可是赵薇的模样怎么看都不像好征战的巾帼。徐枫眼神凌厉冷峻,看她一眼浑身发冷,被她看一眼心惊肉跳,她的《山中传奇》的月娘,是我看过的最恐怖的女鬼,不在怪模怪样,在于冷峻凶狠的眼神配着红夹衣白底衫。片中有个情节,众人在楼下听韩英杰唱关汉卿的曲子,徐枫也陶醉不已,但觉察到有人上楼,瞬息间表情一转,暴喝一声飞身上楼,把上楼偷东西的女跑堂用剑杀掉,一个瞪着眼的神情,吓煞格人哩。女星里有几个似徐枫的侠气?

    乔宏饰打入敌人内部的将军。是他自己的声音,没特色,就是特色,是乔宏的声音。乔宏高大健壮,络腮胡子,怎么看怎么像元朝人,怎么会是沉睡在王爷身边的赫鲁晓夫?难道是策反的?刚开始看他出场时,觉得他真是精细,“这里有三个生人。”大叹蒙古得天下非偶然。后来知他是“自己人”,又叹中原归心呐。

    结局是义士胜利。客栈烧掉,幸存的三人骑马远走。后面呢?继续羁旅,继续有客栈,继续有风波。
  2. 如果说《忠烈图》的观影经历多少有些让人意犹未尽的话,那么对于《迎春阁之风波》的评价就只能用惊艳来形容了。人人都知道胡金铨是一个拍客栈戏的高手,但我担心绝大多数人可能向我一样,差点就错过了这部客栈戏中的逸品。


    是的,我必须说,我被这部片子完全征服了,以至于看完后多少有点质疑过往评论家们的眼光。从我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大醉侠》(胡式客栈戏的发端,虽说客栈戏只是其中次要的桥段), 《龙门客栈》(公认的经典,虽然也要借着天映再版邵式武侠的东风和后辈蔡明亮的致敬才终被人想起)还是徐克的《新龙门客栈》(看过的人应该最多),几乎都能在《迎》中找到影子,而在其客栈戏表现的全面性上,又不及《迎》剧来的那么全面,精彩。若说到剧情,《迎春阁之风波》也决不逊色于任何一部风格相似的作品,甚至还高过一筹,颇有几分间谍片的味道。如果谈明星,《迎》剧也配备了足够的大腕,特别是影后李丽华的倾力加盟,实在让人眼前三亮,啧啧称赞!总而言之,我实在找不出任何一个理由来让这部电影遭到低估,但很遗憾,出于某些我暂时想不通也不知道的原因,导致了很多人宁愿强打精神去对冗长的《侠女》附庸风雅,却忽视了胡导原来也有颇具商业气息,紧张刺激的作品传世。
     

    牢骚发完,还是扯回来谈谈电影本身。故事的剧情并不复杂,仍然是胡金铨钟爱的明朝题材。说的是朱元璋帅兵反元,内奸沈天松盗取兵图欲献于元朝管情报的王爷李察汗而约定与李在迎春阁碰头,这边明方在老板娘万人迷的塞外客栈迎春阁布下埋伏准备截杀李察汗,于是两派人物在迎春阁内外展开一场殊死谍战......
     

    开头部分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打斗,但是胡金铨对于场面的处理却绝不亚于北京人艺在《茶馆》中的功力,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老板,跑堂,接头内应,山贼,老千,地方官吏,李察汗的先头探子。将近20多人,轮番登场,三教九流且几乎人人都有台词。如此繁杂的人物体系,还要穿插剧情的交代和一些细节的暗示,应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胡金铨却处理得非常之好,不紧不慢,环环相扣,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有半分不自然的感觉。


    然后是主角登场,虽然影片中的正面形象给了反元志士们,但影片的主角却很显然是田丰扮演的李察汗。个人感觉这是田丰最好的作品,可说演绎的惟妙惟肖。首先好在气质上,李察汗一出场就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高贵感。其次是对于人物情绪的掌握,忽而笑面迎人,忽而厉声呵斥,忽而凝眉熟思,忽而又痛下杀手,真可谓是游刃有余。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手戏的则是李丽华扮演的客栈老板万人迷。这已经是李丽华最后的几部片子之一,虽说体型已经微微发胖,但是演技却日臻成熟,尤其是其对人物眼神的刻画可谓相当传神。而万人迷在剧中的某些桥段,诸如其武功,对地方官员的笼络等,又似乎都能在后来《新龙门客栈》中的金湘玉身上,找到影子,只是不像后来的金老板那般奔放而已。值得一提的是,李丽华在《迎春阁之风波》中仍然保持了相当好的扮相,让人绝对想不到当时她已经年近50了。
     

    较为失败的倒是四个女侠客串的客栈跑堂,不知是导演给的篇幅不够,还是主角的表演太过精彩,只觉得这四个本来的噱头都是匆匆走马,直到全部死掉我还是没把每个人的特点记清楚(除了那个飞贼出身的)。呵呵,也许胡导平时的导演风格太过high-level,以至于偶尔想要商业一把却不知如何下手为好吧。倒是演惯艳情戏的胡锦原来也身手不凡,颇让人意外。还有一个在古天乐版《神雕》中演瑛姑的也有印象,可惜名字忘记了。
     

    其他角色的表演倒是都可以得高分的,白鹰在这部片子中仍然演好人,装扮和《忠烈图》中差不多。有他在,基本上也就用不着石隽出马了,都是白衣秀士的形象。演惯坏人的韩英杰在这部片子里展现了难得的快板才能。实在是很佩服胡金铨对于演员潜力的挖掘,同样的表现岳华在《大醉侠》当中也有过。乔宏饰演埋伏在李察汗身边的卧底,不苟言笑,行动果决。最后还是点评一下徐枫,正如在《忠烈图》中的苗装形象让我眼前一亮一样,她在《迎春阁之风波》中再次让我惊艳,这一身蒙古装束穿在她身上实在是太美了,说不出的高贵。想到现在执掌汤臣的那个肥胖老妪与市侩形象,时间啊,真是抹杀美好事物的终极武器......


    由于绝大部分剧情都是在客栈中展开的,所以胡金铨在镜头语言上放弃了自己巅峰时期赖以成名的空镜头和长镜头,而回归到了早年为邵式拍片时的中近景切换与人物面部特写处理上。这使得影片的节奏可以快起来,也使得剧中悬念能够一环接一环,不带拖泥带水地串接在一起。而特写镜头的应用又给了演员足够的空间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所以说好的导演是不会教条的,这也是我始终觉得胡要高过其他武侠导演一筹的一个原因。
     

    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的外景。拍片的时间是1973年,当时自然是没有条件回大陆取景的。但是非常让我惊讶的是片中的外景让人感觉就像是黄土高坡一样,而且客栈被置景于一个窑洞中,更是让人对摄制组的努力钦佩万分。非常想知道影片的外景是在哪里取的,但很可惜,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寥若星辰,无法如愿。


    影片最后,幸存的几位主角纵马离去,镜头拉回迎春阁,客栈已在一片火海中。看到这里方才想起,原来徐克在《新龙门客栈》里不止借用了《龙门客栈》的剧情,也对《迎春阁之风波》 善加临摹。只不过,这样的致敬却未能引起后人对于胡导的足够兴趣,或许是因为徐克没有说,或许是说了,大家忘记了。总之,这么优秀的作品最终竟沉寂于时光之中,实在不能不令人道一声无奈......

    2008-4
  3. ——《迎春阁之风波》除了最后那场激斗之外,全片都是以孤零零地建于在沙漠中间的迎春阁客栈为舞台拍的,当中有各式人物穿穿插插,剧情是以不同背景的人,关于一个封闭的空间的形式展开。慢慢地登场人物的性格就一个一个地显现出来,又互相冲突,对方究竟是敌方间谍呢?还是友方的间谍呢?全片充满了侦探悬疑的气氛和极佳的电影张力,实在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胡金铨:这部片的形式,其实是来自京剧的。那是以各式人等云集的公共场所——客栈、酒馆——为舞台,又像法国的古典剧那样,采用三一致法则,令时间、场所、故事(action)一致的作剧法。本来、这是一部结构真的是严谨到所有情节都发生在迎春阁的影片。但是,星马的发行公司要求在结局来一场激斗的决斗,所以才加上那场以岩山为背景的激斗。最初的构想是像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中预告了的暗杀那样,一早已有阴谋,暗杀队全来到同一个地方,所有剧情就集中在那里,一切动作场面凝缩于一个空间之中。为此,迎春阁的布景才会有楼梯,有二楼,有厨房,有窗,等等,以便创造出一个有深度的、复杂的立体空间。

    ——暗杀队在迎春阁中埋伏等候河南王李察罕的处境,确实像《凯撒大帝》。李察罕因为命运而走向死亡的悲剧英雄形像,也叫人感动。像凯撒大帝那样,李察罕也是历史上真有的人物吗?

    胡金铨:是的。李察罕是中国历史上真有的人物。他是元朝的大功臣,所以被封为河南王。实际上,有很多密探也受他管,而且他还掌握了兵权。当时,在一三五三年(至正十三年)朱元璋举兵反元,故李察罕前往调查。但是,为何要他亲自出马呢?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谜。他身为河南王,手下有那么多密探,而且还有兵权,大可不必亲自出马。他为了调查朱元璋,甚至去到山西省,但由于有一手下被朱元璋收买了,故在山西被杀。

    ——朱元璋其后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第一位皇帝洪武帝哩。

    胡金铨:对。他杀了李察罕之后,再成功奇袭周边的反元军,平定了各地的群雄,于一三六八年(洪武一年)年定都南京,建立了明朝。不过,河南上王李察罕势力那么大,又有那么多军队和护卫保护,竟然也会被杀。虽然有关此事的史料并不多,但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所以我做了一些调查。其后,即是拍完这部片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当教授和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位朋友,寄来了好多资料,全是英语的。由于元朝曾远征欧洲,所以西方的资料比中国还要多。那位朋友看了我的电影,又和他的研究有关,所以兴高彩烈地寄来了资料。不过可惜已经太迟了(笑)。据其后那些资料显示,河南王李察罕如果没有被暗杀的话,他应该会成为元朝的支配者,因为他掌握了强大的军权。

    ——拍完了《迎春阁之风波》后,在那些英语资料中,有没有一些你早知的话就会放进电影中的新发现呢?

    胡金铨:没有,因为资料实在太多了(笑)。而且,不管怎样他始终要死,而影片亦只能这样结尾。
    ——在《迎春阁之风波》中,徐枫扮演一直跟着李察罕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吗?)。不知是否因为她的装扮,很有一种异族情调的美态,和战斗型女性的艳丽哩。

    胡金铨:徐枫扮演的是李察罕的妹妹。所以,她是西夏王族出身。她的装扮有异族情调的美态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她是藏族系统中的少数民族。西夏是中国西南边境的党项族少数民族国家。他们是游牧民族,男人女人都精于武艺,一直是历代王朝的佣兵。不过,李察罕跟他的妹妹似乎关系有点不寻常。有种说法指出,他们不仅是兄妹关系那么普通。虽然,她确实是李察罕的亲妹妹,但两人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影片之中,并没有很清楚讲出来,因为我并没有百分之一百肯定……

    ——影片叫人觉得他们之间有种爱侣似的关系,所以在结尾的激斗场面中,两人互相保护对方的部分实在很感人。决斗场面中出现的荒地,是不是跟《侠女》结尾中出现的岩山是同一个地方?

    胡金铨:不、不是。《迎春阁之风波》全是在香港拍的,而《侠女》的外景地则是台湾。

    ——《迎春阁之风波》结尾的动作场面,你真的是不想拍的吗?为什么呢?

    胡金铨:因为那本来是个关于政治斗争的故事。可是,当时不得不加进动作场面。我并不满意这部片中的动作场面,因为那些演员本来就不懂得演那些动作场面。

    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79《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即将出版)

    作者:胡金铨、(日)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

    书讯:后浪出版公司即将引进出版关于胡金铨的最重要著作《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本书集合了日本传奇电影评论家山田宏一与香港电影研究者宇田川幸洋从1992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到1996年夕张国际奇幻电影节期间与胡金铨导演总共三十多个小时的数次对话。作为“新浪潮”时期《电影手册》的重要写手之一的山田宏一沿用挚友特吕弗与希区柯克的对话形式,从胡金铨的北京青春到香港、台湾甚至美国的电影之路,从人生到电影,事无巨细地还原武侠大宗师的全面貌。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果断来看这部片子的,觉得文章不错,推荐给大家 ^__^
  4. 胡金铨的这部《迎春阁之风波》,可以看做是另一个版本的《龙门客栈》,将戏剧冲突都集中到一个客栈之间慢慢展开,故事如画卷一样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深得中国传统武侠的古典韵味。 这许许多多的人物,都似乎是从画里、书里走出来的人物,不带一丝都市气息。这些个人物,在狭小的客栈中,斗智斗勇,冲突四起,虽不见硝烟,却胜千军万马。尤其是,当韩英杰唱起关汉卿的曲子的时候,众人皆沉醉于此,恍然之间才想到,这就是底蕴那!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