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老师·好(2019)

老师·好(2019)

又名: 我们最好的时光 /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首歌 / 老师好 / Song of Youth

导演: 张栾

编剧: 张栾 徐伟

主演: 于谦 汤梦佳 王广源 秦鸣悦 徐子力 孙艺杨 徐紫茵 郝鹏飞 郜玄铭 黑妹 田雨 吴京 张国立 何冰 艾伦 胡军 马未都 史可 杨立新 乔杉 许娣 韩童生 蒋小涵 刘威 马苏 吴樾 孙越 丁海峰 王志飞 常戎 关凌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03-22(中国大陆)

片长: 111分钟 IMDb: tt10066162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偏远山城。南宿一中的优秀教师苗宛秋(于谦 饰)踌躇满志,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中学生。开学第一天,霸气十足的苗老师便给这群性格张扬、问题多多的学生们一个下马威,无论是桀骜不驯的混混洛小乙,还是一脑袋鬼点子的王海,无论是投机倒把的耗子,还是虚荣张扬的关婷婷,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只不过这帮孩子表面顺服,背地里却与苗霸天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战争的过程中,专横的苗霸天不时展现温情的一面,他的古道侠肠更是令孩子们暗自佩服。

演员:



影评:

  1. 这一次,在电影《老师·好》中,善于扮演配角、为人捧哏的于谦老师第一次当主角,不但当主角,还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

    作为观众,通过这部笑点密集、剧情并不复杂的青春电影看到了浓浓的师生情和满满的真情实感,也看到了于谦老师在娱乐圈强大的号召力——感觉这部电影可以起个别名,叫《于谦老师的朋友圈》。

    整部电影客串的明星像走马灯,张国立、何冰、马未都、韩童生、胡军、吴京、乔杉、艾伦、关凌、蒋小涵……数都数不过来,比任何一部贺岁片里的客串还要多。

    客串的这些艺人在电影里大部分也就一两句台词,更有甚者只有一两个镜头,转瞬即逝,连句台词都没有。

    在这部描写80年代高中生活的电影中,他们有的扮演代课老师、有的扮演体育老师、有的扮演英语老师、有的扮演看门大爷……总之,不论咖大咖小,都纷纷进入1985年、进入影片中描写的南宿一中,围绕在于谦老师饰演的班主任苗宛秋老师周围,客串连名字都没有的小角色。

    最初,人们是先知道郭德纲,才知道于谦,在台上,他们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在大多数观众眼中,于谦是郭德纲的配角。

    德云社利益纷争,徒弟们纷纷和郭德纲反目成仇,唯独没听谁说过于谦的不是,也从未看他站过队、排挤过谁。

    郭德纲说,于谦是德云社最重要的人,他才是德云社一哥。

    于谦却说:“我就是德云社的普通员工,不拿股份,只拿演出报酬。”

    所有观众都知道,于谦老师的爱好是:抽烟、喝酒、烫头——他的那份不争不抢、云淡风轻早已深入人心。

    而在这部描写80年代高中生活和师生情的电影中,于谦老师扮演的却是一个严厉到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动不动就对着学生劈头盖脸一通臭骂的班主任老师——苗宛秋。

    影片的开头儿,片区优秀教师苗宛秋驾驶着他荣誉的象征、本片的重要道具——教委奖励片区优秀教师的崭新二八自行车进入画面,迎接新一届的学生。

    随着苗老师和学生们的几次没有硝烟的对决,这辆自行车的命运充满坎坷与辛酸。

    于谦饰演的严苛教师苗宛秋一脸神圣不可侵犯,动不动就对着学生横眉冷目、痛心疾首,在学生遇到帮助和支持时,又会流露出温情慈爱的一面,像极了我初中时的物理老师。

    我上的初中是我们厂区的附属学校,同学们的父母基本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

    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工厂的宿舍楼、爸妈们骑的都是自行车,同学之间的家庭环境也都差不多,不像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

    当时,家长见到老师,最常说的话就是:“XX要是不听话,您就使劲儿打!不用替我客气!”——那时候,家长深知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对老师是充满敬意的,这种敬意,和现在家长动不动就给老师送礼所表达出的敬意不太一样。

    像影片中的洛小乙、王海、文明、建设一样,每个班都会有几个格外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

    而老师们最爱说的话也和影片中的班主任苗宛秋老师一样,不外乎那么几句——“能不能别再胡闹了?!”、“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的责任是要把你们送入社会!”、“我要对你们的家长负责!”

    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并不完美,好面子、唯分数论,非常明显地偏袒自己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差生的责骂常常劈头盖脸、不留情面,丝毫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但他又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他会在得知自己的学生身患重病需要筹钱做手术时捐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会不放弃堕落成混混儿的差生,会在学生家人生病后留下一句:“需要钱的时候说话。”

    临近高考,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学生牺牲复习的时间帮助别人,却在自己家里开免费的补习班,最后还被同为教师的邻居举报了,差点失去教职。

    班主任苗宛秋在学生面前简单粗暴、霸气叫嚣:“从今天开始,这个班上的规矩他姓苗!”

    但在妻子询问学校分房结果时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被同事煽风点火儿也不敢去找校长争取理论。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小人物。

    苗宛秋这样的老师,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曾遇见过。

    只不过,在我们年少时的学生时代,他们在我们眼中的形象是扁平的、单薄的,只有讲台上严厉且不近人情的一面,那时的我们,很难与他们平等对话,对他们的生活,更是无从了解。

    若干年后,待我们也成长为社会上芸芸众生中的成年人、普通人,再回想起那些曾经指引过我们成长的老师时,再回忆起他们在我们的年少时所曾扮演过的角色,往往会多一些唏嘘。

    片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安静有保送至师范的机会,身为班主任的苗宛秋老师却嘱咐她要慎重考虑。

    安静懵懂地问:“和您一样不好吗?”

    苗老师脱口而出:“不好。”而后意识到不妥,又谨慎地解释:“等你长大以后会明白,这会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最关键的选择机会,可能就那么几个。”——这句话像是在告诫他的学生,又像是说给他自己。

    于谦饰演的苗老师学生时代收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只能去读师范当老师。

    在当年,他是没有更好的选择的,他那时的老师在万般无奈下为他指了做老师的出路。

    若干年之后,他也成为了老师,身处同样的角色,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更好的选择、能圆他当年未完成的梦想……

    虽然有满屋子的奖状奖章,虽然被评为片区优秀教师,但苗老师对当老师这条路,还是有遗憾的。

    随着后来安静的车祸,他寄托厚望的学生未能如愿参加高考,苗老师的希望再次落空。

    在痛苦中,他也陷入反思,意识到教育真正的意义,随后辞去教职,去往最需要知识的山区继续做老师——从此之后,对于分数与成绩,原先唯分数论的苗老师或许会有和以往不再相同的理解。

    忘了具体是哪个情节让自己忍不住潸然泪下,整部电影没什么复杂的情节设置,更像是一部学生时代写的流水账,同样是青春校园题材,却没有早恋和狗血的剧情,更多的则是同学间真挚的情谊和老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又充满爱护的责任心。

    电影中的苗老师,让自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那些好老师们,作为他们当年的学生,此时此刻真的很想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他们过得好不好,可是早已无从联系了。

    对于学生来说,每位老师大概都是我们人生中的配角。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老师是我们的鞭策者、引路人,和我们永远存在着时差与代沟,我们很难和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共同交流——那时候,我们太稚嫩了,也并不懂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

    但,再笨的孩子也会长大。

    等我们逐渐成熟后回头看,自会明白当年是谁一直想真心拉我们一把、又是谁在糊弄年少时的我们。

    若干年后,待我们长大成人,才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包含着酸甜苦辣——我们的老师也像我们一样,他们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大神圣不容侵犯、他们也只是生活中如我们一样普通的小人物。

    随着我们的成长、毕业、离开校园,我们与老师之间就像两条曾经相交但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射线,极少再能交叉相遇。

    但,在我们曾经相遇的那个交点上,他们曾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过我们的方向和人生。

    感谢我们生命中的遇到的每一位优秀的老师

    感谢他们在我们稚嫩懵懂时曾如此尽职尽责、不计得失地为我们指引过方向与人生。

  2. 一部“媚权”的电影

    乍一看,《老师·好》并不是一部卖相太好的电影,虽然该片的主演和监制是相声界的大咖于谦。于谦老师的观众缘一向挺好,不过在此之前,他在影视剧中都是以配角出现,并未单独挑过大梁。该片的导演张栾此前执导的一部德云社电影《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在豆瓣只有2.9分,口碑低到谷底。但卖相一般的《老师·好》在先前的点映活动中倒是取得不错的口碑,在一家售票软件上的评分高达9.4分(该售票软件同样是影片的出品方,因此客观性存疑),这给宣传制造了足够的噱头。《老师·好》真的是一部黑马佳作吗,是否值得观众一看?

    《老师·好》海报

    师生关系是影视作品中的一大类别,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都有不少佳作。国外有《放牛班的春天》《生命因你动听》《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地球上的星星》等,国产电影也有《孩子王》《烛光里的微笑》《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等。这些电影的主题和呈现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在制造戏剧冲突上大抵相似,即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开始往往是矛盾、冲突、误会,但在老师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下,师生之间的坚冰慢慢融化,学生最终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也由此烘托出老师高大伟岸的形象。

    《老师·好》也不例外。故事背景放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于谦 饰)担任三班新的班主任。苗宛秋一开始也不讨学生喜欢,因为他有着学生讨厌的老师的所有典型缺点:刻板、保守、教条、强势、一言堂、唯成绩论、以成绩取人,等等。

    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老师·好》体现出难得的真实,苗宛秋没有享受到主角光环,他没有被夸张地美化。相反,电影的前半程对苗宛秋的“缺点”倒是进行浓墨重彩地刻画。比如影片开篇,通过一个简单的点名,就将苗宛秋的严厉、保守、以权压人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之后的选班长,他也丝毫不理会之前关婷婷对班级的付出,不理会对她自尊心的伤害,也不理会全班同学选择洛小乙的呼声,执意让品学兼优的安静当班长。而在第一次自行车风波后,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洛小乙,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成绩差的“坏学生”……

    苗宛秋直言,他只相信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苗宛秋简直是很大一部分中国式家长和中国式教师的缩影:他们的确对孩子非常认真,对孩子成绩高度关注和负责,非常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拥有一个好的人生。但他们问题在于,喜欢打着“为你好”“为了你的学习和成绩”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压制你的一切创新和自由。因此一到高三,苗宛秋就取消了所有副科,学校文艺节也不让学生参与因为要争分夺秒地学习。

    学生一开始并不喜欢苗宛秋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发现国产师生电影与西方师生电影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个差别。像《死亡诗社》这一类,基廷先生恰恰是反封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他教给学生的是浪漫主义的思维和想象,他想让学生知道的是自由思考的魅力和价值,基廷先生既是教师,更像是引领学生前往自由领地的“船长”。

    但《老师·好》不同。中国的师生关系,往往伴随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亲密特征,这有点像父子关系的延伸。在这种价值框架下,老师兼具传道、授业、解惑等多重功能,老师对学生就像父母对子女般关爱,学生也视老师为服从和感恩的对象,学生对老师就像子女对父母般孝顺和爱戴。二者的关系更近乎压制-感化。老师一方面以权力“压制”学生,学生也可能产生叛逆和反对的情绪,但与此同时老师又以爱“感化”学生,让学生在理解老师良苦用心的同时最终服从。

    电影中,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实现对苗宛秋的情感转变,就源于苗宛秋扮演着类似父亲的角色,为学生无私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对“耗子”的募捐,对洛小乙的不离不弃,还是后面为了让安静好好学习免费为其他学生补课……

    苗宛秋免费为学生补课

    这当然不是说,西方的老师比东方的老师“好”“先进”云云,毕竟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有不同的国情。中国式师生关系的“拟血缘化”既有历史根源也有重要的现实症结。《老师·好》后半程也揭示了苗宛秋为何如此重视成绩。他1965年参加高考,是当年的省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但因为家庭成分,他失去了就读北大的机会,只能就读师范学校。因此当他的学生们拥有更自由更多元的选择时,他不免希望孩子们不要错过改变幸运的机会,因为他深知高考对于命运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二线城市的名牌中学,倡导的或许是基廷先生的自由教学,让学生拥有一切可能性;但在三四线城市以及更广袤的乡村地区,基廷先生的自由就显得漂浮,苗宛秋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实用,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三四线城市都有那么几所“毛坦厂中学”。因为对于这些地方的孩子来说,成绩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在追求自由之前,他们必须能够确保考出去。苗宛秋的教学方法看上去是如此陈旧刻板,也正是如此,电影反倒让我们窥见中国教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让我们窥见“毛坦厂中学”背后的无奈和心酸。

    苗宛秋怒斥学生

    《老师·好》都差点要成为一部有点深刻的电影了,直到电影最后15分钟的一个反转,让它彻彻底底沦为一部狗血又煽情的末流片。本有希望考上北大的安静意外出了车祸失去了双腿,她错过了那一年高考,而在拍毕业照时苗宛秋也因愧疚和自责“消失”了。之后电影进入了狗尾续貂的强滤镜、慢镜头、配乐、MV和画外音桥段,硬生生将这部电影主题理解为讴歌教师伟大、缅怀青春美好。一个镜头切换就是30年后,安静开了一家书店,她的妆容看上去还是像是19岁,老态龙钟的苗宛秋到她的书店看了一眼就走了,在感伤的配乐中,电影剧终。

    电影后面几分钟就成了“配乐诗朗诵”

    这个莫名其妙的结尾,与之前电影的节奏、情绪和氛围格格不入,它让电影原本具有那么一点复杂性、多义性和反思色彩消失殆尽,强行将观众拉入一个怀旧的氛围中,让观众感激并拥抱传统的压制-感化式教育。但若失去了批判和反思前提,对这一套教育观念全盘接受,那么它或许可以培养出应试高手,但不必然会培养出拥有自由且健全人格的学生。《老师·好》片尾流露出的价值倾向,观众需认真辨别并予以警惕。

    ——首发澎湃有戏——

  3. 看片之前,对《老师·好》并不抱什么期待,看完之后,意外觉得挺好。

    关于师生关系的电影,我们看过不少,也大致能猜到它的套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试图挑战僵化的教育体制,无论结果成败,他都成功改变了一拨学生的观念和人生轨迹。

    类似电影有《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自由作家》等,2015年的电影《尼斯·疯狂的心》,也是此类电影的变种。

    这类电影都在表达同一个观念:教育的核心不是应试,也不是教人学乖,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成就自己。

    影片中的老师最后败得越狠,就越令人动容,也越能起到批判的效果。因为一个腐朽体制最害怕的,就是有反思精神的个体,老师的失败,只能证明他的强大以及体制的脆弱。

    相比之下,《老师·好》不太一样。

    于谦扮演的苗老师虽然也与众不同,但他并不是反体制的斗士,相反,他恰恰是这个体制的急先锋。

    他治理下的三班,心无旁骛,从上到下只有一个目标:高考。

    他不容许女生抹口红、涂指甲,不容许男生抽烟、迟到、顶撞,不容许一切有违应试目标的行为出现,他甚至直接喊出:“从今天开始,这个班只有一个规矩,它姓苗!”

    看到这一连串情节,原本瘫在座位上的我,立马坐直了。

    我意识到,这个老师和我从前看过的都不一样,我很纳闷电影要怎么拍下去。

    苗老师被同学们戏称为“苗霸天”,是个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他心里很清楚,要想维持自己的绝对“统治”,有两件事要格外警惕:第一,个人不能挑战我;第二,众人别想左右我。

    关于第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抓典型,把班里的刺头搞定,其他人就好说了。

    于是第一堂课上,苗霸天盯上了洛小乙,他让这个不良少年以很没尊严的方式站在班门口喊“报告”,以此警告众人,臭来劲在我这儿不好使,没人能例外。

    第二件事,苗霸天通过选班长,向众人宣告了自己不可置疑的地位。

    他先借此打击了拍马屁的女生,后又无视大家的选择,自己指定了班长。那意思是说,你们套近乎没用,人多势众也没用,这个班最后还是我说了算。

    就这样,苗霸天的绝对权威树立起来了。

    他要这样的权威也不为别的,只是为贯彻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高考。

    估计现在的学校里也很难见到这样的老师吧,哪怕大部分老师都认可应试教育的理念,也不见得有人像他这样从思想到行为都坚决贯彻。

    与此同时呢,他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影片也展现了他温情的一面。比如帮身患重病的学生募捐,骑车送学生去医院探病,对后进学生不离不弃,以及无偿为穷困学生补习……

    可是,他的温情并不泛滥,而是有着一道决绝的边界,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事威胁到“高考”这件事。

    他的学生为了帮他找回自行车,花了几个晚自习的时间,结果自行车找到了,却换来他的破口大骂。

    学生们想为他赢回荣誉,课余时间排练健美操,最终文艺奖杯拿回来了,他只默默看了两眼,并不为此感到开心。

    就连无偿办补习班这件事,最初的念头,也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最看好的学生浪费时间帮别人补习,才突然萌生的。

    这个有着温婉名字“苗宛秋”的老师,就像一个良心未泯的暴君,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个和蔼的好人,可一旦和“高考”二字沾上边,立马就变成一副凶恶的嘴脸。

    为什么会这样?

    影片最终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原来在1965年,年轻的苗宛秋曾经考上过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后不久,文革就爆发了,他也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取消了入学资格。

    这是埋藏在他心里多年的一道伤疤,难以痊愈,并随着时间慢慢腐烂,流出烫人的脓水。

    这伤疤折磨着他,每当看到赶上好时候却不知珍惜的年轻人,就会无比愤恨,伤口也愈发疼痛。

    最终,在他温厚的另一面,恶魔已悄悄长成,而唤醒恶魔的咒语只有两个字:高考。

    一提到“高考”,苗宛秋就会不自觉地恶魔上身。

    那恶魔,正是文革的阴魂,是荒唐的历史在个人心里烙下的羞辱的刺青。

    于是,苗宛秋的结局,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影片中的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失败证明自己的胜利。他只可能在经历了自身的失败之后,又将这种失败生出的恶果毫不自知地传递给下一代。

    因为,一段没有被妥善处理的历史,像瘟疫一样,会自动传播。

    因为,一个人的恨意,会催生出报复性的补偿心理,使得恨无法消失的同时,还会滋生出更多的恨。

    尽管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导演试图用毕业时刻告别的伤感,来消解掉批判的尖锐性和弥漫全片的悲情气氛。

    可是,你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苗宛秋这个人物的一生,已彻底灰败。

    至于被不断叨念的金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而是遇见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温情的伪装。

    那真的是他们最好的时光吗?

    我深刻地怀疑这一点。

    不信你看最后,当一切煽情的气氛都已备好,毕业照的位置留下了,同学们站好了,可苗宛秋却选择独自离开。

    这种离开是带着悔意的,仿佛在说:哪怕那真的是最好的时光,哪怕学生们献上的是最诚挚的道别,我也不配留下。

    如果没记错的话,苗宛秋第一次出现在镜头时,他正推着自行车走进校门。

    自行车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道具,代表着什么?

    其实就代表着体制对个体的褒奖与绑架。

    那自行车是苗宛秋获奖得来的,是一种荣誉,可荣誉背后形成的恶性循环却是,你要不断为这样的体制卖命。

    哪怕你从前是受害者,只要你此刻进入了体制,就要为体制所用,甚至无意中成为施害者。

    到了影片中,我们看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抗衡,基本是围绕自行车展开的。

    自行车作为体制的一种代表,起初被学生破坏、拆散、高高挂起,可是最终,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发生了。

    当苗宛秋丢了自行车之后,那些曾经与他势同水火的学生们,突然集体转身,与他休戚与共,竟自发去寻找自行车了。

    没错,这就是这场教育的胜利。

    苗宛秋——一个恩威并重的长者,当他威严站立于学生面前,对他们苦口婆心地讲述做人道理的时候,那些教诲已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作用。

    它使得学生们从教育体制的对立面,悄悄移开,聚在老师的周围,决心为他的荣誉而战,投入到“高考”的大业之中。

    这其中最悲剧的角色,就是安静。

    她原本可以保送成为老师,却在苗宛秋的暗示下,为弥补他未能读北大的遗憾,一心要考上北大。

    最终又是因为自行车,安静出了车祸,错过了考试。此后的两年又连考不中,最后她放弃高考,人生彻底改变。

    这不仅是安静和苗宛秋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这出悲剧最悲情的部分,就是使得善良的人们承担本不必承担的负罪感。

    影片最后的落点,是几十年后,年迈的苗宛秋再次找到安静,默默把当年没收的蝴蝶结,系在安静门前的树上。

    那分明是一次忏悔,忏悔自己犯下的无心之错。

    而那蝴蝶结象征的美好年华,已一去不返,再难追回。

    不可否认,《老师·好》在制作上有不少糙的地方。

    最后也难免要为老师洗白,落在一个相对温情、怀旧、春风化雨的结局。

    但它想要完成的批判,都包裹在温情的外衣下悄悄实现了,而且还很锋利。

    他用一个人的失败,追溯了一场更大的失败,这种反思力度,在近年来的国产片里也是少有的。

    好希望每次走进电影院,都能收获这样意外的惊喜。

    那天偶然看到一句话,说:生活是由微小的成功与巨大的失败构成的无尽合集。

    我想,文艺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恰好也是巨大失败的痛楚与微小成功的喜悦的集合,因为这就是生活的真相,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大实话。

  4. 第一批独生子女们伴随着接受根正苗红革命教育的父母、老师的意识,却不停努力想接收着“武侠小说”、“霹雳舞”、“话匣子到录音机”等新鲜事物,我们就是在那个年代拧巴着和大人相爱相杀的长大

    那个时代的青春,我们就这么拧巴着长大了……

    魔都阳光明媚的下午,踱步到电影院看了《老师·好》。出了电影院马上给我表哥打了个电话:“哥,马上有部电影要上映,我一会儿微信发你海报。去看哈!有好多咱们小时候的东西,那个时代存在过的光影、脑子里的歌儿、没校服的学校、可亲又可恨的老师、我估计你会挺有感触的。”

    关于电影本身,我很有共鸣,让我想起我人生中那些可恨又可爱的老师们;那些一起和老师校长对着干的哥们、一起放学哼着歌的死党。

    苗霸天激起了我对我高中时代很多老师的回忆。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初次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把自己的名字板书漂亮的写在黑板正中央。

    种种回忆伴随着“苗老师”和孩子们的从对抗到互相理解的剧情,一幕幕也勾起了我自己高中时代的鲜活记忆。

    我和我表哥差两岁,学校也不一样,我猜我表哥看到电影的时候,也会想到他学校里的某位老师,和他的那群哥们。

    是的,这部影片几乎会让每个人产生共鸣,想到自己的青春岁月中具体某个人某件事。尽管每个有共鸣的人回忆的那件事、那个人都是不同的,但对青春的那段回忆却是每个人所共通的。

    不开玩笑说,不管你是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基本上高中岁月过完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更让你有集体荣誉感的岁月了。那些同学们发自内心拧成一股绳地和某人(老师、校委主任、班主任、校长……)“做对”的快乐;那些背地里叫了无数外号的老师;那些后来长大了却影响你一辈子的学习习惯;那些老师随口与教学无关却影响今后人生的一两句话……

    那些鲜活而美好的学生时代的回忆会带着青春耀眼的光芒伴随着一句“老师好”烙印在你内心的某处,因为那时候我们是最纯粹的,那些发自内心的呐喊或者笑声中不会夹杂着成人社会中的物质与世俗。

    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被片头和片尾(再次)出现的那段话勾回你的大脑,敲击着你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我坚信,青春不会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绿荫下,慢慢疗伤,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当天看的时候,于谦老师和导演都来了现场。我记得导演说原片有3个多小时,后来剪成现在的时长。我个人其实更期待什么时候能上个未剪切的加长版!

    今天想(不怕暴露年龄的)写点关于那个年代的特点。

    这个电影时间设定是那个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第一批独生子女们上面是接受根正苗红革命教育的父母和老师,同时也接收着“武侠小说”、“霹雳舞”、“黑白到彩色电视机”、“话匣子到双卡录音机”这些新鲜事物,我们就是在那个年代拧巴着和大人相爱相杀的成长的。

    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就像健美操背景音乐的费翔的《一把火》一样,风格显著却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写的是我个人记忆中的那个时代,有一些能和现在做对比的东西我也列出来,当然并不能说明哪个时代的现象更好或者更不好,但真的差异很大是事实。

    时代特点1:没有“该死的校服”!

    所有同学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上课,虽然那个年代的衣服无非那么几种。大家也不怕撞衫,更有趣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两件和别人一样的行头。

    白衬衫和蓝裤子(有两条白线那款)、白球鞋是几乎所有家庭的小孩都会有的装备。别看平时上课的时候杂七杂八什么衣服都有,学校列操、领导检查什么的,学校肯定会要求所有同学穿白衬衫蓝裤子,那个时候学校的颜色会瞬间统一!!!

    更绝的是,白衬衫和蓝裤子都是合身的,绝对不会像现在的学校校服一样,大了好几个码的运动服邋邋遢遢的罩在身上。

    时代特点2:杂货小卖部、老零食和批量吃的羊肉串

    那个年代没有便利店,小卖部好多都是个人开的,店里从零食、文具到家用电器几乎什么都有一点,而且大家总能在众多商品中找到自己要的那种零食!

    就下面电影截图里的这个包装袋,这不就是“无花果”吗!那种一条一条的裹着白色粉末味道有点像陈皮的零食,和现代水果摊上卖的新鲜无花果从形状到味道都很难想到有任何关联。

    伴随着无花果的还有麦丽素、大小冰壶、酒心巧克力、双棒冰棍、大大泡泡糖……还有星星念念的北京洋气水以及一毛五一串的羊肉串。任何一款零食都能让你拿到班里和众多小朋友一起分享,然后赢得人心,就像后面婷婷豪气的站在羊肉串摊主前喊“加60串”一样(现在的羊肉串4-10块的一串,估计没人敢上来要烤一百串的)。

    时代特点3:录音机、街舞、健美操

    小卖部里那一排电器,除了第三排中间的是“话匣子收音机”右上角的电视机以外全是录音机。双卡的(也就是可以同时放两盘磁带的 )可以转录,价格最贵,一盘磁带转录好多自制的盗版磁带发给关系好的人,是特别值得你周围同学羡慕和尊敬的事儿!

    另外一个就是扛着录音机公放在大街上跳舞了!

    街舞现象也是80后慢慢出现的,和现在的广场大妈有一拼,也是一到天黑就开跳。有人拿着录音机放音乐,会陆续聚集一帮年轻人扭来扭去。和广场大妈不同的是,大家动作绝对不会统一!各种快节奏的随着音乐舞动的舞蹈都是我们的迪斯科!

    而街舞中最最牛的就是这个“霹雳舞”了。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还不被中国小孩知道之前,伴随着电影里那个“阿里,阿里巴巴”的音乐,每个小孩都会偷偷在没人的地方练习“擦玻璃”和“踩电门”。

    擦玻璃这里不讲了,剧照里文明和建设在苗老师家跳的这段就是典型的“踩电门”,就是想象有一股电流从你身上通过再传给别人!

    跳健美操要穿健美服,那个时候的健美服有连体和分体的,而且健美裤一定是踩脚的。不管你身材如何,是男是女都会非常自信的穿上健美服在台上精神饱满的表演团体健美操。那个年代最能代表年轻人健康面貌和青春活力的表演形式之一就是这个。

    时代特点4:学校各种奇怪的规矩

    进教室、进老师办公室都要先喊“报告”,现在想想真的挺怀念的。

    以前碰到不喜欢的老师,就是站在老师面前突然大声喊一嗓子“报告”,看着老师吓一跳的神情,内心有无比的满足感。

    而老师对学生实施的处罚方式种类也很多。罚站、罚顶着水杯、调位子做第一排都是超级常见的。当然还有写自己名字一百遍、在教室里做俯卧撑,去操场上跑圈、举着书高高的不许放下,蹲马步……那个时候的老师也真的是想破脑袋吧。

    而体育课……是所有课里面最容易被“剥夺”的!班主任或者某些重要科目的老师总是能把属于体育课的时间改成“班主任有事和大家宣布”以及“自习”

    时代特点5:车祸和捐款

    虽然听不少人说车祸啊,捐款的情节有点狗血,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小孩来说却是真实存在的。我周围几乎所有同龄的小伙伴都有过学校捐款的回忆。而这种捐款不是寄给地震灾民或者希望工程的,而是学校同学,或者同学的父母、爷爷奶奶。

    而且捐款很透明化,每个人都会让大家知道自己捐了多少钱,自然也是捐得越多越光荣。所以文明和建设把自己卖苦力打工挣到的买录音机的钱捐给了耗子的那一个场面,80后的我特别有实感。

    后面车祸的情节安排我也并没有觉得那么狗血,因为那不是“少见”的事故。那个年代小孩上下学都是自己去自己回,儿童上下学路上出现的失踪和伤亡事件比现在要高。

    时代标志6:自行车!

    80年代的主流交通工具是28车和26车(女车),最in的品牌是飞鸽和永久。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可不菲,毕竟是老“三大件”之一!

    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爱护自己的车,自行车蹭破了一点漆都像现在汽车刮花了一样心疼。

    “拆除挡泥板”其实对那个时候所有中学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因为我们的劳技课上都有“修理自行车”这个项目,而修之前就是先拆!

    “拆除挡泥板”后的升级版报复行为,就是把所有自行车上的漆都给磨光,变成裸车!这个可就比简单拆拆车难很多了!我想苗老师的车也是因此才缠上了绿色胶带的吧?

    后来全班去找车的那段,那位大叔车上缠胶带应该时出于担心爱车蹭破皮的保护才误打误撞的被以为是苗老师的车……

    哦,对了,结尾出现的安静手编的橘黄色蝴蝶的钥匙链,那个材料叫玻璃丝。玻璃丝和自行车几乎是分不开的东西,当时很多人怕车刮花都会用玻璃丝把车大梁缠起来,缠剩下的就那给小孩玩或者顺便再编个车钥匙链。把玻璃丝编成小金鱼、花蝴蝶什么的,几乎是所有从小学到中学的女孩子都做过的重要手作项目。

    好了,我扯远了。就好像电影里说的,有时候一首歌就能把你带回到过去的那段岁月里,岁月凝成的珍珠偶尔放在地上是冰冷的,拿在手里却炙热烫手,会瞬间勾起和那片岁月里与年少的我们有关的所有回忆。

    我的回忆里混合着那个时代的各种新旧对撞的火星,而未必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有共鸣的,所以这些我对那个时代特点的回忆就算是小科普好了。

    最后说说令人回味的结尾,刚开始看完的时候,觉得结尾有点不知所措。但反复品味却觉得这个结局反而真实且更给人共鸣感。

    很多青春片特别喜欢用“长大后的我们”结局,让观众心里尘埃落定。而《老师·好》的结尾却明显让人对片中孩子们的未来抱有极大的好奇。就在电影结束后,我才反应过来开篇那朗诵“铅笔对橡皮说”的人是王海。原来他真的成为了老师。安静也只交代了车祸后身体残疾,接下来高考成绩不理想。后来怎样了呢?她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呢?小乙、婷婷、文明、建设、耗子都还好么?大家是否有交集?

    这个貌似悬而未定的结局反而让人更有共鸣,我当年的死党、高中老师们深深的烙印在我青春记忆中的同时,现实中的他们却各有各的独立人生,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还保持联络。

    然而这个就是生活,他们都还好吗?他们现在怎样了呢?

    在不算漫长却起起伏伏的人生路中,在下一次幸福的相聚以前,我们都在各自的小世界里,我希望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里,我的那些死党们也会看到这部《老师·好》,会透过影片的一幕幕想起我们美好的那个时候,想起我,想起那些苗老师一样的老师……

    最最后真心期待能出个加长未删节版哈,好让我好好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