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laimer: This is a fan's contribution, NO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is intended. The purpose is to share the Chinese subtitles that are non-profit voluntary work and hardcoded into the original video. They are made for "fair use", e.g. research, teaching, commenting and personal use. The hardcoding is also a precaution against any rip-offs and irresponsible distributions. 2016年所译初版该片中文字幕绿色字体,未遮蔽原片德文字幕。译制时间短,遗留许多毛病。发过某论坛和B站。弃之有理。 2017年该片中字修改版白色字体,译文纠错,遮蔽德文字幕,增加片头演职员表汉译。只发过B站(已撤)。仍存在不少毛病,会对欣赏影片产生不良影响。 2018年2月更新字幕:调整时间轴、更正译文错误(含歌词),补充注解,注明修改时间等。在此首发链接。以后如再次修改将在本站个人主页同步更新链接。 2019年2月更新字幕:调整时间轴、字体,修改若干译文,规范专有名词译名,补充注解,注明修改时间。 2019年10月更新字幕:“坦克”更正为“自行火炮”,注明修改时间。 新旧版里都加入警示语,请严肃对待。播放地址不提供下载,但任何在播视频都可能被间接手段下载,对某爱搬运二传的“前来取之者”,你散的是以后的旧版,以讹传讹,难称义举。更有不言自明的原因,所以诸君三思,动作止于自娱。拿来主义别忘取之有道。Enjoy! 影片简介: 这部自传体影片取材自该片导演(主角原型)的个人日记。希特勒当权后,主人公格里格尔·海克尔幼年随父母侨居苏联。故事讲述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海克尔中尉在苏军某集团军敌工部队(第七处)工作的见闻经历。 声明: 上面“图片集”中两幅图片里显示两句白色字体中文字幕:“那就是只中央集权 上级指示绝对服从”、“通过这第二格龙头”。 与本人毫无关系,绝非本人手笔。
这部电影苏德两方角色众多,影像信息丰富,属上乘佳作。顺便在这里多聊聊。 1. 导演是海克尔中尉的现实原型。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他本人在参加战役的苏军第47集团军政治部第七处(对敌宣传单位)工作。他有个同事兼好友是犹太裔语言学者,即片中瓦季姆·黑曼大尉的现实原型。柏林战役期间,第47集团军隶属朱可夫元帅率领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据维基百科,该集团军司令是弗兰茨·伊·佩尔霍罗维奇(Франц Иосифович Перхорович),参加过一战,时为沙俄军队的中尉。1918年加入红军。卫国战争爆发时任步兵团长,参加过叶利尼亚反击。1941年11月曾陷入德军包围,率本团残部经过20天战斗突围回到图拉地区。因参加解放华沙战功,1945年4月初被授予“苏联英雄”,中将军衔。1945年4月25日该集团军坦克和步兵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司令列柳申科上将)会合,完成对柏林的包围。 2. 准确地说,导演不是苏联人 。父母因左翼身份背景而举家离开纳粹德国侨居苏联【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以后的发展结果,这里不赘言】。幼年便去,在苏联耳濡目染,必然带有苏联青少年的普遍思维。算来他恐怕只完成了7年纪基础教育便志愿参军上前线了。以他的身份背景,会在征兵动员之列吗?恐怕不会。想必是本人志愿要求。是什么动力?想必是发自内心的反法西斯思想。【前面这些以粗黑体标示的个人揣测不准确,为避免和下面“回应栏”内容抵触,查证后加括号更正:导演的父亲1941年取得苏联公民身份,导演1942年收到入伍通知书,入伍前读9年级。】第七处的对敌宣传工作轻省安全吗?据记载,许多在前沿用德语广播喊话的工作人员牺牲了,甚至发生过深入敌巢的劝降特使被德军枪毙。影片中广播车顶扩音喇叭上的一个个弹孔传达了这层信息。 3. 该片的时间跨度不多不少,正好涵盖了柏林战役的时间段。片首场景是大战在即的奥得河景色。海克尔中尉向对岸紧张防御的德军进行鼓动宣传。尾声是德军残余的落魄光景。 4. 成功劝降施潘道要塞是柏林战役中的著名史实。它保住了这座历史建筑,想到当时柏林残垣断壁的程度,很不易。导演康拉德·沃尔夫本人尽管志愿要求前往,但被上级拒绝,因为德国纳粹分子能够听出他地道的德语语音,可能当场枪毙他。真正去劝降的是第七处主任和瓦季姆·黑曼大尉的原型(那个犹太裔语言学者,导演的好友)。有关施潘道要塞劝降,安东尼·比弗《攻克柏林》一书中有详细描述(在“帝国总理府和国会大厦”章节里)。比弗的这本书堪称军史题材的“畅销类作品”,难用史学原则衡量。他能扭扭捏捏“承认”某些确凿的史实,实属不易,否则和J.K.Rowling有一拼。勉强读到一半以后,转读Theodor Plievier著《柏林》,似乎更有趣,起码知道自己读的是一部小说。 猜测电影编剧借用了苏军劝降“国王岩堡垒”(Königstein Fortress)战俘营(Oflag IV-B Königstein)的某些细节。例如:堡垒内一个党卫军分子开枪自杀;堡垒司令叹息“这是他经历的第二次战败”等。参阅鲍里斯·波列伏依著《距柏林896公里——随军采访四年(三)》中的“国王珍宝的秘密”一章。耐人寻味的是,维基百科英文寥寥且措辞矛盾,使人摸不着头脑。 5. 片中某些细节令人琢磨。为什么从波美拉尼亚逃难到柏林的德国女孩说“和一个总好过和每一个……”?是被真实事件吓破了胆,还是被虚假的反宣传所蒙蔽?她不相信苏军女交通员告诉她的德军战争罪行。相信和不相信,形成鲜明对比。主观的信或不信和客观的存不存在,是产生争议的土壤。将躲藏起来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看守揪出来枪毙的坦克兵军官所乘坦克编号为142,坦克车身上写有“打到柏林去!”的口号。这辆坦克以后出现在假扮苏军突击柏林包围圈的那支德军残余中。也就是说,该坦克乘员都被打死,坦克被夺? 6. 片中有两个配角很有意思。萨沙上尉和司机成吉思。萨沙喜欢音乐、食物,甚至在五一节那天吃撑着了。他所穿军常服右胸襟有负伤标识,说明这是个经过战阵、颇为勇敢的人,聪明、有幽默感。成吉思有时用母语说话,我一点也听不懂,很遗憾。是蒙古后裔的语言吗?有人能听懂吗?能交流一下吗,补足这个字幕空白? 7. 片中从勃兰登堡监狱被解放的德国政治犯提出用播放唱片来道别。歌词内容歌颂的是西班牙内战中一场著名的战役“哈拉玛之战”,许多国际纵队战士壮烈牺牲。我没能找到已出版歌词中译文,仅凭个人理解译出大意,可能存在误译。词作者兼演唱者是恩斯特·布施。1980年去世,中国《人民音乐》1980年第9期登载了纪念文章(作者:周枫)。摘引片段如下:
无产阶级的伟大歌手恩斯特·布施(Ernst Busch)于6月8日在柏林逝世,终年80岁,这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说来,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布施1900年出生在德国基尔的一个工人家庭中,15岁就做工,并参加革命活动。他在工人合唱团和基尔的剧院里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活,后来到柏林从事红色宣传鼓动队的活动,为革命唱歌、演戏和拍电影。他在革命诗人布莱希特、魏纳特和革命音乐家艾斯勒的影响下,成为德国无产阶级歌曲最出色的表演家。……他是德国无产者最喜爱的人物,但在反动派看来,却是最危险的人物,因此,希特勒一上台,他就被迫逃往荷兰和苏联,继续从事革命艺术活动。1937年,他通过重重险阻到达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在炮火中演唱、创作、搜集和出版了许多反法西斯歌曲。西班牙战争结束后,他被关进法国的集中营,以后又被引渡给纳粹秘密警察。到1945年春,才从希特勒的监狱里出来,继续在东柏林从事戏剧表演、导演和歌唱的工作。由于他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被推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的主席团成员。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暗流,他也能坚持马列主义原则,以致有一段时期,他不能在自己的国家里演唱,直到1963年,有关方面才准许出版他战前演唱的歌曲。
布施的演唱风格是颇具独创性的,与传统的欧洲唱法不同,他创造了一种非连音(Non-legato)的唱法,吐词发音极其精确而清晰,朗诵和歌唱有机地溶合在一起,使人听起来格外亲切,这样就能充分地和听众交流,把作品的思想有效地传达给听众。二十年代中期一位外国记者写道:‘我从未听到过像布施这样的朗诵艺术。歌曲的曲调并没有使他遗漏一个字。人们甚至不觉得他是在歌唱,有时像是同听众谈话,有时像是在讲一个嘲讽敌人的故事。每首歌唱完之后,人们狂热地鼓掌,同时兴奋地用脚敲打着地板。’的确是这样,当你听了布施演唱的《肥皂之歌》、《资产者的善举》、《统一阵线之歌》、《台尔曼纵队》……等录音,你会感到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在激发你,迫使你思考和行动。同时,你也会感到,歌唱家是用一颗为解放全人类而贡献一切的火热的心灵在歌唱。……”
梅列茨科夫元帅当年被派往西班牙担任军事顾问。他在回忆录中谈到这段经历,提及国际纵队德国营。摘引中译本片段: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共和国安排好正规军所属各旅的组建工作,以及当西班牙指挥官的军事顾问。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国际旅补充了若干新的分队,该旅大部分由德国和奥地利的共产党员组成。这些离开祖国的光荣的同志们满腔热情,要在西班牙这块土地上与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德国法西斯主义进行殊死的搏斗。他们对军事掌握得很快,并在作战中发挥了自己最突出的优点(顺便提一下,还在阿尔瓦塞特演习时我就注意了德国营熟练的动作)……国际旅由几十种民族的反法西斯志愿人员组成,其中相当一大部分成员为共产党员。第一国际旅(军队番号为第11旅)最初编有三个营。整个说来,它作战不错,并发挥了杰出的作用。顺便说一下,这个旅的不少战士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国际旅(军队番号为第12旅)开始也编有三个营。就其素质而言,它并不比它的姊妹旅逊色。这两个旅按人数来说,实际上等于两个团,并都在秋季庆祝它们的诞生日。它们的主要成员为德国人、法国人、波兰人和意大利人。旅里还有许多其他国籍的同志。我觉得最优秀的营是以台尔曼名字命名的营。参加这个营的主要人员是德国侨民。在我任期内,这个营在历次战斗中没有在战场丢失过一支手枪、一支步枪、一挺机枪,没有命令从来没退却过。……”
8. 维尔纳•柏格曼 Werner Bergmann (1921-199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德累斯顿的电影厂干摄影助理工作。1939年应征入伍,干战地新闻摄影工作,去过德军在波兰、比利时、法国和苏联前线。1943年受重伤右臂截肢。1946年起在DEFA担任摄影师和导演,有21部故事片作品,其中14部由康拉德•沃尔夫担任导演。他的摄影风格简洁朴素,善用近距特写表现人物内心。(相关资料采自“维基百科”)
沃尔夫冈•科尔哈泽 Wolfgang Kohlhaase 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1931年生于柏林一个钳工家庭。当过记者,后写电影剧本。曾两次获得国家文学奖及埃希——魏纳特奖章,是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国际艺术家联合会民主德国分会成员。(简介引自《幸存者 民主德国短篇小说选》新华出版社)
从该片导演、编剧和摄影的个人经历背景,可以说他们been there, done that, among them。这从片中影像确实反映出来。许多道具场景布局带有“真实味道”,乃至子弹壳做的打火机。确有某些不一致的地方,想必受客观物质条件所限。
9. 威利•布莱德尔著《新的一章》(张威廉 译)紧接1945年5月初开始讲苏占区内一座城市重建生活。人物众多,方方面面,不乏诙谐,不失现实主义。 影片涉及希特勒德国国内反纳粹力量,力荐安娜•西格斯著《第七个十字架》。这本小说至少有三个译本,常风、赵全章、赵荣普合译,张威廉译,李士勋译。
以下影片资料页的投稿评论附中字幕播放地址,为方便点击浏览,顺便列出:
《热尼亚、热妮奇卡和“喀秋莎”》的影评投稿豆瓣后24小时内,我的账号遭到攻击侵入,所有信息被篡改,在得到豆瓣团队帮助前,我一度无法登录自己的账号。这使我想起几年前为该片译的质量较差的软中字幕无偿分享3天后被无声搬运的经历。吃一堑,长一智。凡对这些配字幕影片感兴趣的网友,可自行访问我在mail.ru的视频分享空间,有俄文界面,不认生的话,可保存地址。如果在豆瓣再受到此类攻击,导致信息删改,我将只在mail.ru空间分享,不来这里。<>
如果我的名号不是ismai,头像不是黄色鹰眼,则明确意味着被攻击篡改,如长期得不到纠正,意味着我已放弃在豆瓣的个人空间。到时请所有已加“关注”的会员网友取消关注,因为这个空壳里活动的不是ismai,而是别的人。在这短短48小时入侵期间,攻击者听了点音乐,访问了“创造营2020”小组,删除了我试图提醒被篡改的留言(借用别的账号)。没有碰我投稿的评论,感谢。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