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8分。前半部分能给10分,后半部分只能给6分。综合7.5,编剧和导演都是校友,都是姑娘。+0.5的致敬分数,respect!
编剧的硕士毕业剧本,金字奖最佳长片。导演的视听也很棒,演员选角非常好。女主演的演技爆表,陈大力和毛毛父母的演技也在线。前半部分看到热泪盈眶,因为太真实了,跟我自己太像了。市侩肤浅又暴力的父亲+校园中恶心的霸凌,完全是我本人的童年。下岗潮背景下一大批工人最后的荣耀与挣扎,面粉厂隐喻的物质充盈与精神匮乏的对比。眼中失去光芒的毛毛母亲和被时代和社会规训后可憎的父亲面孔,校园霸凌体现出最真实的人性之恶。这些东西都让我如芒在背、如粳在喉。但是后半部分剧情发展太过于松散,主线已经模糊,影片时空切换有失控的感觉。片尾后的彩蛋片段完全是狗尾续貂。
关于主题最大的缺点是对叛逆内容表现的匮乏——孩子的叛逆和反抗,不应该只具象化与对所谓“美”的追求。“美”这个概念虽然具有象征意义,但是太过于窄化。父权和制度规训与压制的并不仅仅是“审美”,而是所有自由的精神。孩子对“美”的追求已经类似于某种偏执,虽然这种反抗在银幕中具象化为不穿校服、自己缝裙子等等无可厚非,但实在是太过于狭窄。孩子对“美”的追求,可能来源于人之天性,但在银幕中似乎完全来源于电视中的维密走秀和裁缝铺里的ME杂志,这些并不能完全涵盖真正“美”的意义。更不能代表所有“自由的精神”,要知道,电影中毛毛对所谓“美”的偏执,本质上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规训。这就让主题降了一个层次,真正自由的精神不应该仅仅只是审美,还有对正义、真理、真爱等等所有理想主义的渴望与追逐。而这些,正是父亲和社会制度规训下不允许出现的东西。对父权和制度暴力压制的叛逆和反抗,才应该是文本更加深刻和本质的主题。
但总体来说说已经很棒。另外,银幕中其实并置了几对耐人寻味的父辈与子辈的关系——毛毛与父母、陈大力与父亲、陶蓝蓝与父亲和赵大奔与母亲。这其中复杂的关系对比与隐喻其实饱含深意,值得琢磨。
三星半和四星之间吧,在现场的时候因为希望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反抗电影”所以给了5分。
一些细节处理的很舒服,很真实。除了小演员之外其他都是老面孔了,所以演技上没什么问题,女主小姑娘很有灵气儿。
通篇暗喻、隐喻、借代都用得比较恰当,精准,该理解的都理解到了,但是不高级,平等路,笼中鸟,说不,这些都太没劲了。本身是个与我自己个人经历很相似的本子,但我丝毫没有激动的情绪,因为无论是节奏还是剧情发展流程都很规整,全在意料之中,除了最后的疫情那里。
走廊上那段幻想不太对味儿,为什么忽然英文歌?女孩儿有这方面兴趣?之前有铺垫?
整体故事比较模式化,人物弧度曲线不太够,但是编剧也说是处女座,所以可以理解。放在10年前肯定是好电影,但持续这么走下去就会有些陈词滥调,问题依旧存在,但同一个问题提太多次,在映像艺术里就有点太没劲了。像现在的人看真探并不会感到“先锋”反而是老套。
结尾男孩儿这段话是不是有点…视觉艺术,没必要说出来的就不太应该说出来…最后一段蒙太奇也会让人觉得不太好,怎么过了两年了还在“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呢?但落幕落得不错
最后,是我比较想问但是没时间问的问题:
吴导是我今年看过所有电影里对女性视角凝视诠释的最好的导演,没有之一!男孩儿微微扬起的嘴角,女孩儿小心翼翼写的对不起,还有女孩儿够裙子的时候,镜头是打在树叶上的,并没聚焦在主角身上,而是镜头下移看到了男孩儿。挺妙的,这些都是男性导演很难拍出来的。
women gaze需要更多的女导演!
但同时有一个问题,在女主聚焦在初三学姐身上的时候,反而用了一个很偏向男性视角凝视的镜头,也就是镜头瞄准群线与女生大腿,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处理方式呢?是想单纯表达女主注意到了学姐的校服?她意识到人是可以这么穿衣服的?还是说只是以大众眼光来瞩目那个初三女生?(毕竟大众视角多半都是man gaze)
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见一个正儿八经只是想穿裙子的男孩。其实他和女孩都是,只是想穿裙子而已,别无其他。 这部电影太需要共鸣。没有私人记忆作为映照,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夸张的、过度的,就像我自己也一次次怀疑我曾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在漫长的追忆与自我折磨中被放大了。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次看到“同类”的存在。 确实不是很好的女性叙事,因为剪刀剪破的,拿头去撞的,用勺子也要挖穿的,并不是男性的压迫,而是整个县城弥漫的保守氛围,大人们装腔作势的“上进”迷思。 通过父母完成了压迫的结构性展现。父亲将自己的无能投射为对孩子的要求,母亲则因为无力默认了一切规训。 在结尾也完成了赵大奔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转换,使得整个县城的结构得以完整和圆融。 许毛毛的觉醒是突然的,也的确是过于理想化的,但更是我们需要的,是孩童时代曾梦想能做到的,是我们被掰断的翅膀,被扒下来的那身裙子。 芝加哥和张国荣勾起了关于“美”的共情。
一切的青涩都成为优点。一半对现实的追忆一半对理想的诉求。或许只是一场旧梦,或者许毛毛都早被爹妈打死了。一切都是我印象里发生过的和我希望发生过的,恰恰以一种过满的方式构成了我对那个时代的印象。
在西宁First看了几天的电影,可惜的是好几部都给我一种“贩卖焦虑”的感觉,虽说电影本来就是“各种表达”,但现阶段的我可能更渴望看到明媚的、阳光的、温馨的、励志类的电影吧。刚看了《裙子剪刀布》,因为工作原因,刚好有接触到剧中主人公们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所以触感应该跟其他影迷和观众不太一样,也许大多数人都在为剧中女主人公最后的叛逃鼓掌,而我更多的是为与她相关关系的人物们感到揪心,比如她的父母,她的老师,还有所有关心她的人。电影非常细腻的表现了初中生成长期的迷惘、压抑、矛盾和叛逆,冲出屏幕,直接砸到观众脸上,即使也有一开始年少无知时的美好,小清新,也被后面的故事发展所消耗到让人窒息,女主角演的非常好,男主角也不错,但如果这个角色真的在我身边,我想我也会犯难,究竟该鼓励她释放天性,与中国教育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抗衡呢,还是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她收敛自己的个性,尊崇制度呢?很难呢,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