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商务精英,繁忙工作之余时时不忘联络新交的女友,汇报自己每天的生活点滴,交往才一个月心里已经在规划和女友的未来生活了。女主起初也觉得对方是个务实有想法的人,或许是被外表吸引沉浸在浪漫中,所以每每也都迎合回复男主,为他加油打气,感到自己被幸福环绕。但逐渐,还是觉得“心里有什么地方不满足”。
回想一下自己好像也是...这样的。我就是那个剧中的“男主”。但反思之余也觉得,对方其实也没有主动想说说自己一天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哇。对我来说,我说了那么多,其实也是想听听你做了什么的。啊,所以,还是应该多问那么一两句,给对方一些空间才好。
这集的男主比女主小几岁,是姐弟恋。女主起初犹豫要不要和弟弟交往,后来想想,有机会就该适时抓住。终于彼此交换了LINE,男主心花怒放。然而首次联络女主,却是在加好友后的一周..因为他一整周都在烦恼第一句话该说什么才可以留下好印象。好不容易说上话,约她出来时,也是弯弯绕绕地说了许多客套话。第一次正式约会,想带女主吃店内的招牌牛排,结果一口气又点了其他的好几样菜。结果牛排最后才上,而女主吃前菜就早已撑得不行。
对女主来说,她觉得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30岁了,她更想尽快安定下来,而不是谈一场漫长的恋爱。彼此步调不一致,让她选择结束与他的联系。
想起大学时和师傅一起去师大后门吃面,结果那时的我也是这样,嘴上说着“好像青椒肉丝不错啊”,结果盘算了半天点了毫无诱惑力的另一道菜。师傅说,“你好像总是这样,明明心里想要A,却拿了B”。
顾虑太多,总是让我们及时地错过了最重要的东西。
这一集科普了一个恋爱套路:刻意晚回复信息。怎么说呢,真是觉得似曾相识…
这集的男主是个离过婚的人,所以他对女人多少有那么些了解,但他不是个喜欢套路的人。而女主呢,碰巧又是最擅长施展套路的人,她是名卓越的制作人,喜欢创作恋爱类剧集。于是她把这些年编剧经验里刻意制造心动虐恋桥段的技巧全都使了出来… 碰巧男主真的很不爱吃这一套。
明明是第一次交谈时觉得非常心动的人,却在一次次的信息拉锯战中将好感全都消磨殆尽。
如果面对心动的人,还是大方真诚一些比较好啊。
(待更)
知道这个剧是因为一个玩得好的朋友说里面有个女生有点像我。 嘿嘿嘿,抱着这样的心情看了第一集,然后发现我喜欢的古川在里面很嫌弃所谓像我的女生,哼。 然后抱着消遣时光的心态一周追一集,今天这集大结局,虽然早有准备肯定是欢喜冤家模式,但连看两遍(一遍无弹幕,一遍有弹幕),感觉是那种酸中泛甜的柠檬水,所以觉得还是要为了古川君和他的女主(家人说不像我,哼)记录下。 1.觉得此剧最大特点,就是交往的过程好真实。 基本上两两配对,女生基本把料理教室遇到的小弟和大叔都尝试了个遍。一开始没有小言里那种一见钟情,也对,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试试看”的心态吧。 2.惠里乃工作时候气场120%,难怪第一集男主嫌弃厨艺时候发那么大火。初见面和二次见面都把古川小哥吓得够呛…… 3.惠里乃没有模特mm那么甜美,但是工作中确是特别好的伙伴。 她真的好有正向思维啊。 直播的新衣服系列运不到,决定用店里尾货。她想的是:能把这些卖掉也不错呀! 后面那个店员又闯祸印刷错价格(话说这个店员怎么老闯祸……第一次是没带熨斗),她也没着急批评,而是第一时间找出解决方案,亲身参与。 老实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女生觉得长相平平,怎么就上电视剧了,后面还真是感觉挺耐看,加上工作中的特质,好靠谱啊。 4.果然工作中认识就比较自然。惠里乃这次前半场沉浸在直播的紧张中,没顾上想别的。顺利结束后,反而有契机继续沟通。古川小哥傲娇属性一如既往,一开始嫌弃,后面他在庆功宴看到女生接电话时候的深意一瞥,我觉得还是直树上身,嘿嘿嘿。 5.古川第二天在办公室穿的衬衣好好看,想知道是什么牌子,天猫淘宝能买到吗? 6.以工作名义先客气发致谢短信,挺好。男女都是。而且感觉从这里,男主开始郑重对待——哦,对了,女主毕竟甲方爸爸哈哈哈。看你还敢嫌弃不? 7.女主经常去占卜,感同身受。恋爱前后谁不看看星座运程呢? 8.撩还是男主会撩。前面好好的还在说策划案,后面忽然来句:“我一直都是你的后盾”。啧啧啧,从乙方角度和暧昧角度都可以解读,就看对方怎么接了哈哈哈。 9.其实蛮理解女主在大叔那里受挫的,其实还是因为太用力了,太想抓住了,结果适得其反,对方感觉浑身不自在。 10.果然,忽然开始发日常,就是不寻常啊……连我8岁大的鹅子都看出来了。接话就是有戏,否则就觉得这人真奇怪。果然,女主也开始发各种琐碎小事和表情包。 11.日常里还夹杂着一张自拍。这招吧,我觉得得慎用,得是对自己的外在真的很有自信,特别男生。当然了,古川这种颜值和手,可以发可以发,多多益善。 12.发动物图像也是,一步步试探……要是女方没有好感,这种就……沉默已读不回,来几次你就尬的没有想法继续了。 13.其实我不太懂,男主这个临时找人吃饭,为啥不直接约女主啊?感觉不就是这个节奏了吗?不找女方吃吧,还要跟女方汇报下(还在骗人),女方回了几个字之后,男方又来一句好像有点酸溜溜的“也祝惠里乃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14.对于心仪的人,就是通宵完也要看看你有没有发消息呀。所以彼此有没有感觉,还是很好判断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想蒙骗自己罢了。 15.烤肉看起来好香,尤其对于今年这种已经快三个月没吃过外卖和餐馆的人…… 16.男主在餐馆担心自己被发现这段太好玩啦,心理活动赞赞赞哈哈哈哈,还有强作镇定的笑声。 17.和其他妹子吃了饭了,晚上回家还是记挂,睡觉前委委屈屈的问对方是不是在喝酒,还说自己要睡觉了……啧啧啧,好会撒娇的男生啊(当然了,得是古川这种颜值……)。其实也不过就是对方没有回你那句“周末愉快”啊,看来是真上心了。 18.发现对方只是因为通宵工作而没回复,那一刻心里那个甜丝丝啊,果然,决定表白邀约。“惠里乃,我想见你。”直接霸气(主要是你知道了对方会接着,要不然就……)。 19.见面时尴尬值爆表,还好店家拿出红酒。双方用梗化解气氛,第一集那个自恋的小哥活灵活现。围观群众喜大普奔,欢喜冤家可可爱爱。 20.女主看到对方邀约信息时候的表情真美。耐看的女孩子(我觉得真的挺像我的嘻嘻嘻)。
看到剧名的第一反应以为是日版的恋爱综艺。
所以当看到小窗口里古川雄辉的脸时,我自顾自地唏嘘:没想到当年《一吻定情》里,收割我少女心的入江君沦落到靠恋爱综艺圈粉了。
等点开来看了五分钟,我才拍拍胸口:哦,原来是部正儿八经的剧。
不过,等我看完一集后,怎么感觉更心塞了?
为什么喜欢的人,突然再也不回我的消息了?
为什么发展顺利的对象,突然要和我分手?
通过通讯软件,真的可以将心意准确转达给对方吗?
我又真的get到了对方话语之间的弦外之音吗?
开局五分钟就抛出了恋爱关系里的亘古难题,毫无意外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心动讯号》以周末料理班上相遇的男女七人展开故事。
没有天雷勾地火的泼狗血,也没有命中注定我爱你的偶像剧情。
只有普通男女之间的相互试探,推拉,和种种看破不说破的恋爱套路。
剧情进展干净利落,以一集25分钟的速度表现一对男女之间的相识,约会,互生好感,
然后确定关系然后分手,
或者相互推拉之后失去联系。
是的,别慌。
就是这么快。
却又很真实。
一方面为贴近现代人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剧集由line出品(划掉),剧情推动往往借助男女角之间网络聊天进行。
网络聊天真的是非常便捷的又迅速,只需要轻轻一点,即时的想法就可以分享给对方了。
但是缺乏表情和动作辅助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文字和emoji,要准确明白对方的心意却好像并不容易。
------------------------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不过不太影响观看啦)--------------------
(为方便观看,以下以演员名进行叙述)
剧中古川雄辉的角色,事业有成,长相帅气,青年才俊,偶像剧男主标配人设。
在料理班碰到了可爱漂亮的模特(笕美和子饰,是<轮到你了>里的小护士哦)。
笕美是料理班三个女生中最后一个到场的,她穿米白雪纺,笑容可人,直男斩本斩。
毫不意外,两人彼此产生了好感。
眼看着二人要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共谱一段恋爱传奇(误)。
无论是面对面交谈,还是在line上的线上聊天,笕美对古川的话题都热情满满,古川感觉势在必得,向笕美发出邀约。
但回应他的却只是,已读不回。
看到这里时,我心里开始嘀咕:这这这,绿茶女孩?
但妙的是,剧情到了这里,由A面转入了B面,从女方的视角再一次还原了事情经过。
原来,笕美在异性交往中显得游刃有余的原因是她一直在向闺蜜发消息,寻求场外求助。
而她之所以不再回复,是因为古川完全是一个自恋的傻直男哇。
穿尖头皮鞋,讲话喜欢自说自话,用和豪车的自拍当作头像,如果忽视掉颜值,完全油腻啊(虽然配上古川的颜和我自带的滤镜之后,我觉得有点可爱,捂脸)。
看完女生的视角之后,会觉得一切情有可原,会觉得笕美真实的有点可爱,甚至会在心里附和:没错啊,这样的男生确实不可以诶。
但是,在第二集,两个人却交往了哦,虽然又迅速分手了。(具体发生了什么自己去看啦)
另外在后面,还有30岁设计师姐姐和奶狗弟弟,爱上比自己大十岁的大叔,大制片人的40岁女性的套路(我的总结显得如此标题党),都很有趣,值得一看。
--------------------------------------------剧透结束-----------------------------------------
在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会很容易当作恋爱指南来看。
男女双方视角的切换,很容易发现交往中的雷区。
恋爱中什么样的做法讨人厌,什么样的人不可以。
我们会这样一条一条将恋爱宝典列下来,甚至是人生经验。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不断饱满,我不由在想,为观众提供恋爱建议真的是导演的真实意图吗?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摄影机模拟角色的眼睛,观众跟随着摄影机的运动,很容易对该角色形成视觉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剧集中的主人公达成共情,不知不觉中维护主人公。
而这毫无疑问会造成感知上的盲点和情感上的偏见。
而在《心动讯号》中,通过视点的转换,将矛盾双方的立场完整地展现给了我们,我们得以在客观的立场一览事情的全貌,进而思考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
剧中的几名男女,都算的上是世俗意义上相当不错的人。
虽然都有着自己性格或者行为上的缺陷,但却没有谁是道德败坏的人,也没有谁是在玩弄真心。
却都在感情路上不断碰壁。
为什么?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容易以为一个细节,一句说的不对的话,一个不太让人愉快的举动而对对方做出预设并分类: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我可不喜欢这样的人啊。
穿衣温柔就是心机斩男,言辞臭屁就是为人轻浮。
这和帅哥就是渣男,处女座就是洁癖一样,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人类可不是流水线化标准产物,我们经历的生活,遇见的人,看过的书,甚至吃过的饭,都构建起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用一些条件对进入我们生活的人进行挑选无可厚非,但是既然已经给了对方入场券,能不能再耐心一点,真诚一点呢?
大不了,就当交个朋友嘛。
相比大部分甜爱剧“命中注定的相爱”“你是我无法逃避的命运”这种一听就让少女尖叫的设定,这部“看不透也说不透的大人谈恋爱的千层套路“以及种种尴尬的很真实的日剧简直就是都市普通男青年女青年的真实写照。
繁忙的都市生活,没办法一天到晚约会,大部分的沟通都只能通过聊天软件。而隔着屏幕如同隔着一座山,谁也猜不到拿着手机的对方在打下这行字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聊的很热络的男神/女神突然有一天不回消息了?上一秒明明还在开心的约下一次去的地方,突然间就说要分手了?每次给对方发的消息对方都隔一天才会,就好像两个人不但不在一个城市还不在一个时区?种种行为令人费解万分。朋友们,这难道还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吗?而这部剧将会倾情大揭秘,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故事围绕着借着料理名义联谊的三男三女展开,巧妙的运用CD的AB面结构,先从一方视角讲述故事,然后再由另一方视角重新讲述一遍,而这重新讲述每次都令人意想不到,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和误解都离谱的让人忍不住想笑。偏偏还真实到扎心,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是不是被作者冒犯了,因为简直就像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影子。
先说男生。古川小哥扮演的精英男,自己开公司,事业有成,收入颇丰,长得也好看。是不是一出场就觉得又是一个偶像剧男一的套路?不!虽然小哥这么符合婚恋市场的要求,但是却有一些致命的缺点,比如,没事喜欢装逼自己懂红酒,结果却被真正的红酒达人瞬间打脸,比如,微信头像居然用了自己和豪车的合影。再比如,第一次约会居然穿了风骚尖头鞋。更致命的是,他只关心自己,哪怕是恋爱的时候。而且,他自己对这些缺点还一无所知!偏偏他找的妹子是一个顺从型人格,而且出于经济适用男的角度和他交往了,尽管非常不喜欢还是一直忍耐着,最终忍无可忍直接分手。
另外两个男生,一个可爱弟弟,一个成熟大叔。可爱弟弟是很可爱,但是可爱过头就会有些傻气,对于想要进入婚姻的姐姐来说,实在也不是什么良好选择。成熟大叔则一心想交往年轻女孩,果然,即便是作家,也依然逃不出“永远爱20岁出头姑娘”的男人人设。
再说女生,三个女孩,年轻可爱的模特,自己做设计师的30岁独立女性,和已经是电视剧大制片人的40岁女人。三个人乍一看都很好,但偏偏都搞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模特总是被闺蜜的言论影响,动不动给男人贴标签,这个渣那个自私,反正仔细想想都是不能要的;30岁独立女性谨小慎微觉得自己已经30了时光宝贵浪费不起看到男生一个缺点立刻就pass掉了,连解释都不给人机会;40岁大制片人偏偏有个老少女人设,活在梦里,希望对方陪自己演百转千回的傻白甜恋爱剧,发了信息故意拖一天才会回复,时不时还要编出个前男友上演吃醋戏码。可惜对方是个40➕已经离过婚的中年男人,成熟稳重,看到交往对象是这么不切实际的状态立刻就跑路了。
看到这里,简直要感叹,成年人要谈个恋爱,也太特么难了吧。因为这部剧所有的人物,真的完全没有任何夸张放大,或者为了戏剧效果不说人话不干人事,相反,每个人简直真的就像你隔壁办公桌的同事或者你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吧,细思极恐。
对比其他恋爱剧,这部剧毫无任何铺垫,上来就恋爱,立刻就分手,最初的三对到第五集该散的已经全部都散完了,不进让人好奇接下来的排列组合到底会如何站看。但就目前来看,作者的想要宣扬的立场还是很明确的,大家都是成年人,谈恋爱,别作。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彼此敞开心扉,爱情自然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