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本上来讲其实是体制内左派的困局。资产阶级的民主选举本身是金元政治,左翼政党既无法甩开资本家、银行家的支持与合作,但又因为自身意识形态一定要站在另一边,于是往往会有极大的张力。韩国历任左派总统有相似的困境,也因此而有相似的命运;右翼政党在这方面就没啥压力。
2、全球范围内的右转的确势头正烈。
3、反动势力的强劲(包括美国的幕后操作)和体制内左派的妥协倾向共同导致了经济数据太容易被做空,这样就很容易失掉支持率引发民众(本该是左翼基本盘)不满。
4、如何团结民众?民众并不是任何力量“天然的”基本盘,如果左翼政党失掉和他们的血肉联系和有力组织,他们也就很容易走到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一边去。
5、全球右翼分子的特征都是手持国旗呼唤伟大的军队。
6、反对权力关系的左翼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反而会因为这个结构性位置处处受制,因为异见者的位置许多时候是具有优势的,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但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向着革命的方向自我敞开,因为如果左派自己变成了“保守主义者”,那失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7、导演出身于大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在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运动中偶遇马克思和弗洛姆的书而改变了全家的轨道,是一个有趣的“改宗”知识分子案例。
8、信息时代真的没有秘密可言,电话门everyday可还行。
9、本片BGM好评。
10、罗塞夫不愧是个游击队员,看眼神就是战士;卢拉也不愧是个工人。体制内左派还是缺一点武德,缺一点李逵“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精神,这句话前半句和后半句同样重要,卢拉、罗塞夫、阿连德、卢武铉等人,不掌握枪杆子,“夺了鸟位”又怎样呢?
11、“阶级斗争是存在的,然而,是我所处的富人阶级发动了这场斗争,并将得到最终的胜利。”——沃伦·巴菲特。
12、我们将用行动去回应他。
政治永远令人困惑,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能让人摸不清真相。
纪录片《民主的边缘》讲述了巴西经历的独裁到民主,再到陷入民主危机的政治事件。
这是导演佩特拉·科斯塔非常私人化的一部作品。
佩特拉出生于巴西结束独裁统治、踏入民主的时期。在她的世界观里,民主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可以说,佩特拉是伴随着巴西的民主道路成长起来的。
她看着这个国家渐渐脱离贫困,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佩特拉的父母也是著名的巴西反独裁斗士。他们从短暂的监狱生活脱离后,在东躲西藏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佩特拉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被杀害的运动领袖佩德罗·波玛尔。
这让民主的珍贵对于佩特拉来说更加感同深受,这也就赋予了这部纪录片溶于导演血脉中的私人化观点。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新闻信息传播的惊人速度,让政治、权力平衡以及民主都变得脆弱不堪。
民众轻而易举被各方势力和狡猾的政客牵扯欺骗,形势迅速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今天,巴西民主政体不再死于军事政变。
政治正在煽动民主杀死民主。
巴西的历史动荡不安。
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
1964年3月,巴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
经历了21年的专制统治,巴西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民主制度。
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
2002年,曾经的钢铁工人、运动领袖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被民众选举为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2000万巴西人摆脱了贫困。
2010年,巴西迎来了卢拉的继承人,女总统迪尔玛·罗塞夫。
民主让巴西运转自如,让这个国家渐渐强大起来,直到2013年6月,巴西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最初抗议者要求更多的权利,更多的公共卫生和教育投资,减少腐败,但事情发展到最后,人们需要树立一个真正的敌人来对抗,也就是当时的总统迪尔玛·罗塞夫。
他们弹劾了迪尔玛,并把前任总统卢拉送进了监狱。
这是一部带有“政治偏见”的纪录片,但导演佩特拉通过巴西的政治,解读了她对于民主的理解。
在佩特拉的眼中,卢拉集团代表了民主真正掌握于人民手中的机会。
而卢拉集团的倒塌,标志着民主的衰败。
官商的利益纠葛,资本的挟持,经济的衰退,失业率的升高,政治家们的权衡与谋求……
巴西的政治系统在这场动荡中摇摇欲坠。
纪录片止于新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的就职。
现在,超过20%的巴西人表示他们不相信民主,认为威权统治会更好。
民主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透过佩特拉眼中的巴西,我们看见历史循环往复,人心摇摆无常。
无数人在别有用心的煽动下为埋葬民主添了一捧黄土。
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
如同纪录片的题目一样,我们在它的边缘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
参考资料:
「1」《“Now is an Interesting Moment, When the Cruelties and Inequality are More Exposed than Ever”: Petra Costa on her Netflix-Premiering Doc on Brazilian Politics,The Edge of Democracy》 byKaleem AftabinFilmmaking
「2」百度百科:巴西。
-END-
原创:艺小萌
首发于公众号:会点儿电影
巴西导演Petra Costa纪录片《民主的边缘》(2019)。巴西这些年的转变,是全世界民主选举转向民粹和右翼法西斯化的缩影。我也联想到我们的现状,稍后详述。
印象最深的是前总统卢拉和迪尔玛·罗塞夫。
卢拉钢铁工人出身,工会领袖,他转向政治缘于一次偶然参观议会:四百多名议员,只有两位来自工人阶级。他下决心要改变这个体系,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组建“劳工党”(PT)。他从1989年开始参选,1994,1998……终于2003年被选为总统。被军政府、财阀集团统治多年的巴西政坛,令普通人看到希望。他推动一系列政策,使得两千万人摆脱贫困与饥饿,使得底层、非白人的小孩可以受教育、上大学(纵使如此,巴西朋友L说巴西的大学里大都是中产阶级白人面孔)。这些,当然也受到利益集团的指责与攻击。最后被以站不住脚的贪腐指控入狱。
罗塞夫,年轻时参加反抗军政府的左翼游击队,曾入狱、被酷刑折磨。在一张当时的照片里,施害者遮住自己的脸,年轻的罗塞夫凛然无畏。她不如卢拉身段柔软,不跟各种势力妥协,有战士的坚毅与尊严,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
导演Costa的父母出身权贵家庭,年轻时受到左翼思想与革命浪潮影响,都转入地下反抗军政府。Costa母亲还曾与罗塞夫被关在同一监狱。作为军政府镇压的幸存者,罗塞夫对前者说:“我们在匿名的时候,其实是自由的”。而她,责任所系,声名与国家人民命运所系,再无法匿名。被弹劾后她说:历史会判断一切。
普通人对卢拉的热爱,看了最令人动容,漫无边际的人群簇拥着他。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一国领袖跟人民会如此亲密、如此彼此信任,毫不设防。他在入狱前对热泪盈眶的支持者说:“即使我行动受限,你们在替我行动;我的想法和梦想已经无处不在,你们在传播和分享;即使有一天我的心脏停止跳动,你们的心在替我跳动”。普通人懂得谁真正为他们着想,他们发自内心热爱他。卢拉演讲的魅力也的确惊人。
2018年,支持暴力、煽动仇恨要把“red criminals”赶出巴西的右翼前军官博索纳罗当选总统,任命判卢拉入狱的法官为他的司法部长。
“劳工党”一位领导人说:“我们过去讲‘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门外’是组织和领导社会抗争,‘门里’是进入体系内部去改变。但现在我们与其他政党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脱离群众,及被腐败的体系同化而同样贪腐。
另外,在普通人与他们敬爱的左翼总统之间,隔着无数比他们强大得多的财团权贵精英力量:银行家、金融家、律师、法官、议员、九个家族控制的巴西的媒体。他们会动用一切力量破坏左翼总统的执政,甚至借助CIA支持的军事政变,从罗塞夫、卢拉,前溯到智利民选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目前在我国,哪些力量跟人民站在一起,哪些是对立面,也一目了然。
20190816 《民主的边缘》
体系没有边缘,它是往复的环
2018年巴西总统大选前不久,我在巴西东北部的萨尔瓦多。酒店的电梯里,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对我们说:“记得投票给博索纳罗哦!”他的父母有些警惕地把他往后拉了拉。
那时很多支持博索纳罗的人好像并不愿意明说,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自己的立场。博索纳罗竞选时向“偶像”特朗普看齐,常常语出惊人,投票给这样的人似乎多多少少显得草率。
“而且他们其实不是支持博索纳罗,只是不愿意再把票投给劳工党罢了。”我的巴西朋友这么补充解释大家的遮遮掩掩。
事实证明更多的人已经不相信PT了。10月底,博索纳罗当选。是夜我没有出门,在房间里听见远近街道敲锣打鼓,一片欢腾,烟花在远处燃起。一些人庆祝,一些人叹气。
这个国家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博索纳罗上台之后,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激进。就像巴西足球谚语说的:“训练是训练,比赛是比赛(Treino é treino, jogo é jogo)。”在总统的位子上,他的自主权比竞选时小了很多。
卢拉也是一样的,他或许也不是不想落实竞选承诺,他的初衷也不是在各党派之间周旋妥协。但他不得不妥协。因为他的权力不是自生的,而是来源于他的政党,来源于选民,来源于国家的法律。
而这样的政党已被大企业的贿赂操控,选民可以轻易被煽动起情绪,最初制定法律的人,本就是在这个国家最早赚得几桶金的大家族。
“资本主义政府已经沦为资本家和大企业的工会了。”
换做其他的总统,也都是一样的。
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纪录片视角还是偏主观,导演倾注了太多的个人感情,拉扯出一份对国家对政党的痛心疾首,或许还有对头脑发热的民众的批判。同样讲“洗车运动”的巴西电视剧《黑金高墙》里就直接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已形成了一个自洽的体系(mecanismo,也是这部剧的葡语名),只要这个体系依旧存在,那么换个总统,抓几个腐败官员、企业家,都是于事无补的,体系依旧会自我运转,生生不息。
“民主的边缘”这个名字听起来摇摇欲坠,但别怕,从边缘掉下去才会发现又到了起点,这不过是个环。
民主究竟是什么呢。
民主之类的政治概念非常虚妄。《人类简史》里说,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其实就那么几样,其余的东西,国家、政体、经济、货币、民主、人权,不过都是人们的设想罢了,只是相信的人多了,就有了存在的力量。
那么,在所谓的民主下,如果有人能煽动起民众的情绪,那么民主不过是借刀杀人的那把刀。(现在的香港年轻人你们听见了吗?)
《人类简史》里又说,现在的贫困分两种,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第一种是食物及资源有限造成的、可能危及基本生存的贫困,第二种是分配不公造成的。
现在绝对贫困已经越来越少,但相对贫困依旧存在。相对贫困的加重,就产生了阶级,阶级就有斗争,斗争严重了就有革命,然后新一轮洗牌。
你看,又是一个体系。
导演在结尾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迷茫,但其实这是整个世界的迷茫。路漫漫其修远。
不论如何,能留下这样的一手资料,而且这么短时间内过审向公众公开,已经难能可贵。
——又或者,这只是再一次证明了,那些“家族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