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绝代双骄,很怀念80年代的那些片子,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粗糙,但是演员都是非常的用心,尤其是武侠片一招一式非常认真。梁朝伟饰演的的小鱼儿调皮幽默,吴岱融的花无缺白衣飘飘,风度翩翩,温文儒雅深入人心。就连客串扮演玉郎江枫的苗侨伟也令人眼前一亮,古典气质的面侨伟,很适合古装扮相,很迷人。黎美娴也挺漂亮,很符合书上铁心兰的形象。反正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绝代双骄。
当时我上小学,大半时间住在外公家里。当时电视里的地方台,总放些盗版港台录相带。当时晚上的黄金时间,还老是停电,每逢深夜复来时,我和表兄弟姐妹们,总是慌里慌张地从睡梦中爬起,为的不错过连续剧的那一点点尾巴。我看《绝代双骄》时的背景,大概就是这样。如此断头残脚,却不妨碍我们对它的追捧和期待:天下第一剑客燕南天,天下第一美男子江枫,恶人谷十大恶人,还有白衣胜雪花无缺,古灵精怪小鱼儿,显而易见,这样的噱头对当时的我们而言,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当然,《绝代双骄》带给我的记忆,剧情精彩还在其次,更让人无法释怀的,还是放映的突然腰斩,大结局收关在即,晚上也难得地没有停电,电视台却突然掉头转向,放起了另一部完全不相干的剧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观众挖了好大一坑。因何如此,囿于当时资讯不畅,我们无从知晓,也无法用其他方式补偿,唯一能做的就是傻等,一等就是多少年以后。 我想我对该剧的所谓情结,根源大概也就在此。成长岁月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还保持着对《绝代双骄》的念念不忘。燕南天会不会醒过来?铁心兰到底选择了兄弟俩谁?小鱼儿和花无缺真的要死一个吗?我中考落榜后开始做着文学梦的小舅,甚至给我们设想解决方案,因其知识的权威性及美好的大团圆意愿,他的预测得到了小伙伴们的一致认可。 我的小姨其时正在南昌上高三,有天她从学校回来,给大家带来了终极揭秘,她的发言权源于一个同学恰有这部小说。小姨公布的结局和小舅的预测大抵相同,这一度让后者沾沾自喜,也让我们小一辈欢呼雀跃,它预示着文学追求的美妙开始,也代表了美好愿望的朴素胜利。但到这个时候,显然大家对《绝代双骄》的兴趣,已远非一个正确答案所能了结。小姨开始给我们比较原创和改编的优劣,区分小说和电视的异同。我们的讨论甚至延伸到“苏樱”两个字怎么写,大家叽叽喳喳,反响热烈,舒书输叔,英莺鹰婴,答案不一,我不苟言笑的外公也加入进来说了句漂亮的废话,SHU字,应该是姓SHU的那个SHU吧。 后来我上初中,在《少男少女》杂志上看到个问卷调查,有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四个选项可供选择,还记得其中两项一是《射雕英雄传》,一是《平凡的世界》,我把杂志拿回去征求小舅意见,他点评说,《平凡的世界》其实不如《穆斯林的葬礼》,《射雕英雄传》也没《神雕侠侣》好看,这出题人的品味有问题啊。受小舅言辞激励,我四项都没选,而是在其他选项一栏空白处,郑重地填上了《绝代双骄》。 整个高中时代,是我阅读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还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古龙的期待都超过了金庸。但在我最想读到它的时候,问遍当时我们县城所有的出租书店,得到的回答居然无一例外,全是没有。这事至今想来都觉诡异,古龙的小说,也会这么生僻难找么?其前提还在于他的其它小说到处可见。然后大概半年之后,在一个课前午休时段,我到底还是在后排一个同学那里和它不期而遇,问哪里找来的,对方轻描淡写,XX书店租的啊。因为租书有时间限制,在同学的几度催促之下,我几乎是一目十行,囫囵着完成了对小说的粗览。再后来,仿佛一夜解禁,我开始在各个出租书店频频和这部书遭遇,但因为此前的走马观花,显然我已没了专门租来重看的心思。上大学后,因为王朔的《我看金庸》,我对武侠小说慢慢有了重新认识,古龙自此也就远离了视野。 去年秋天,我小舅送表妹去重庆上大学,顺便带外公出来游玩,回来他们特意绕道武汉,到我这里看了看。当晚,三人甚至难得地叙了叙旧。不是吗?这些年我和亲戚们越走越远,春节拜年即便相见,一堆人咋咋呼呼,也多半止于打牌吃喝,热闹来得迅速去得也突然,谁有时间停下来往后看呢。倒是现在的人少屋静,才是契合回忆的好时光,就像当年停电后的聊天,说话的声音轻轻的,远处的声响也轻轻的。不知怎么就说到了《绝代双骄》,外公和小舅居然也都还有印象。对于当年久盼不得的遗憾,因为有了网络,我提议现在即可弥补。但看了十分钟不到,小舅就打不起精神,拉着我一起撤退。确实,是太难看了。 第二天早上我问外公观感,他有点不好意思,说因为太困,没看多久就也睡了。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想着他近几天一直舟车劳顿,前一天下午还爬上了黄鹤楼,瞬间我有种错觉,这一切其实都和《绝代双骄》有关,就像我们不把它看完,我的快乐童年就会永远不逝,我的外公也会以已经老去的姿态永远老着一般。